2018年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18年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18年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18年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2018年军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解放军军考语文真题关键词:2018 军考真题,2019 军考,德方军考,军考语文,军考资料,军考视频,军考辅导德 方 军 考 寄 语首先预祝你 2019 年军考取得好成绩!军考真题的参考意义巨大,希望你好好利用 这份军考真题。如果你有些军考真题不会做,可以下载军考通 APP,上面有真题讲解的视频课。 此外,还有军考考点精讲、教材习题精讲和专项突破视频课程,相信对你的军考备考 会很有帮助,现在军考通 APP 视频课免费公开了 20%。一、单项选择题。(共 21 分)1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皈依 gu拓片 tuB稗官 bi掮客 qinC悚然 sng戏谑xuD绦虫 to悖逆 bi长颈鹿 jng 有血性 xi 冠心病 gun 入场券qun戛然而止 ji 暴殄天物 tin 怙恶不悛qun 淙淙流水 z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是()A诵读掂量辩证法揭杆而起B观摩幅员哈密瓜独辟蹊径C安祥驰骋录像机对簿公堂D寒喧通讯座谈会临渊羡鱼3依次为下列两副对联选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936 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鲁迅先生追悼会上。挽联是:译著尚未成书, 惊闻陨星,何人领呐喊?先生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1990 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逝世,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即书一联以悼之,挽联是:军心暖,威震沙场 敌胆寒。A中国已经身先士卒B中国不幸同甘共苦C寰宇已经同甘共苦D寰宇不幸身先士卒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适用恰当的一项是()A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科隆市长发言人 说,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出现。3 / 11B不言而喻,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阐发问题,提出理论的途径往往有差异,甚或大相径庭,物理学家重在理念 的物质基础,数学家重在数学逻辑的严密。C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巴人的重要食品。当时,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 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武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知道,魏晋人在思想上崇尚放任、崇尚自由,因此其文学、艺术、哲学皆能彰显个性。 B汉末之王充思想,是批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及是古非今思想的代表人物。 C意志坚强的人们绝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影响了他对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D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的文字汇集,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6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一项是() A总之,这部论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了。C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 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D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B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戴望舒。 C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 D百年孤独的作者为哥伦比亚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烽火,古代用于边防报警的烟火,也称烽燧,有白天、夜间之分。白天放烟为“烽”,也称烽烟,夜间举火为“燧”。墨子号令载:“出侯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 烽,夜则举火”。 烽燧,也是施放烟火的地方,即烽火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今天我们见到的古丝绸之 路上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是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的克孜尔尕哈峰燧。它是汉唐丝绸之路标志性的军 事通讯建筑设施,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和丝路繁荣的见证。烽火台一般建在高台上或是高楼上,以便戍守者瞭望,有军情时也便于通知相邻的其他烽火台。烽火台的设置, 不是孤设一台,而是台台相连相望,遇到紧急的军事情况一台燃起烽燧,台台相继点燃,可以从边境一直传到内地 直至京城。烽火是最古老且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作用就是预警外敌入侵,所谓“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榆塞”,即边关、边塞。通常在烽火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燃放。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 之。”因为施烟的燃料中通常会有狼粪,故又称烽烟或狼烟。烽火一起,常有战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故又常 以烽火(包括烽燧)指代战乱。从历史上看,各个王朝都重视烽燧的营建戍守,以保证边疆通讯的畅通和国家的安全,特别是边患严重的王朝 或南北对峙的时代。营建戍守烽燧的历史悠久,早在周王朝就已经开始。为了预警边患,战国时期各国也不断修建 烽燧。汉王朝是历史上大力经营烽燧的王朝之一,汉王朝的边患主要来自匈奴,最紧急的时候,“胡骑入代句注边, 烽火通于甘泉、长安”(史记匈奴列传)。每当匈奴大举南侵,烽火从边境燃起,直到离宫、甘泉宫甚至是长安 城。汉代著名的塞墙遗址,位于额济纳河流域。此塞墙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废弃于东汉末年。塞墙沿线遍置 烽燧,烽燧以草苣点燃,在历史上起到维护河西走廊畅通,保证汉与西域的交通、切断匈奴于羌联系的战略作用。烽火关乎重要军事边防信息的传递和国家的安危,所以从设置到燃放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史记封禅书记载, 烽火最早被称为“权火”,即祭祀时所举的火把、火炬。烽火大约是由权火发展演变而来,其形状如从井中取水的 “桔皋”。烽火台用的桔槔一端系的不是水桶,而是“兜零”,即“烽火”,里面置放的是薪草。烽火台一定要设置在险绝的高山上,在没有高山的平地上设置也要远离其他物休,为的是视线辽阔,便于观察。 烽子,即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火的施放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举一火是报平安,举二火是提醒守军要提高警惕、 加强戒备。举三火表明已远远看到敌人骑兵扬起的烟尘,而确确实实看到敌人来犯,就要点燃柴笼。(选自自高建新烽火及其设置,有删改)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用于边防报警的烽火有白天和夜间的区别,白天放烟,夜晚举火,用来向内地甚至京城传递边塞军情。 B烽火台不单独存在,是间隔一定距离并能彼此望得见的群体组合,以保证一台燃起烽燧,台台相继点燃,起到长距离传递消息的作用。C烽火台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只有在边患特别严重的王朝或出现南北对峙情况的时代,才会得到重 视。D烽火施放有着明确的规定,举火数量不同,传递的军情也是不同的,如举一火是报平安,举二火表示要加 强戒备。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丝绸之路上建造最早的烽燧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它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 政系统和丝路繁荣的见证。B狼粪能作为烽燧中的燃料,主要是因为白天在烽火台点燃狼粪时其烟雾直上,能让远处其他烽火台看得清 楚。C沿线有很多烽火台的汉代塞墙在军事边防信息的传递以及保证汉与西域的交通、切断匈奴与羌的联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D据载烽火起源于早期祭祀时所举的火把、火炬,其设置、燃放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着严格规定,这与烽火 具有的功能关系密切。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一般会建在高台、高楼或险绝的高山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视线辽 阔,便于戍守者瞭望敌情。B烽火是我国最古老且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烽火一起,往往代表着将有战事发生。 C汉朝的边患主要来自匈奴,最紧急时匈奴能打到甘泉、京城,所以汉朝就大力营造烽燧,以保证信息传递的畅通。D在烽火台上燃烧烽火时不是把燃料放在地上直接点燃,而是要用一种桔槔的工具把燃烧的柴薪举起,让其 他烽火台能看见。三、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 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夫将,提鼓挥袍,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 袍端,奈何无重将也。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 成胜立功,臣以为难。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 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故曰: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占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 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9 / 11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曰:“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 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三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之。敌白者垩之, 赤者赭之。 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斩之。(节选自尉缭子,有删改)【注】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击为奇。朴樕: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 指树枝。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 分)A陈开百里陈:行列、阵势。B则天下莫当其战矣当:相当。C舍不平陇亩舍:舍弃。D一剑之任任:任用。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 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 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 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本文首先探讨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 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B文章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强调作战胜利依靠的是人事 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标专一、兵器锋锐、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 法令,奖励战功,争取民心。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为自己而不惜生死;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 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4 分)(2)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4 分)四、文学名句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15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16,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7,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18?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19?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20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阅读诗歌。(共 8 分)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安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星芒尽:指战争结束。霍嫖姚:即霍去病。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22本诗首联和颔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来塑造将士形象?(2 分)23诗中“独有霍嫖姚”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7 分)武装部长 大海白马镇武装部长白建国是在一个周末深夜十二点,被白宝宝所在部队营长的电话吵醒的。营长焦急地告诉白建 国:“出大事了,你们镇那个白宝宝想逃跑!”营长说:“这个白宝宝在新兵期间就流露后悔的意思,下连队三个月多次装病不训练,今天更离谱,外出请假 到下午六点,结果八点还没有归队。我们赶紧分头去找,在火车站逮住这小子。发现他回家的票都买好了!”白建国 急了,拍着床板叫:“我立即过来处理!”白建国说完,打电话向镇主要领导汇报,连夜搭乘一趟特快列车去了部队。 去年冬季入伍的白宝宝是白马镇唯一在读本科生新兵,其他都是高中毕业及少量在读专科生。白宝宝是家中独子, 名副其实的宝贝蛋。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顾,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白宝宝成了啥也不会干的宠物宝宝。父母干着急,一直希望儿子能去部队锻炼一下。政审时,白建国问白宝宝为何当兵。白宝宝倒也爽快,说父母给报的名。这期间,部队正需要高素质的兵源,县里征兵部门综合考虑,批准白宝宝入伍。 白建国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地赶到部队,脸都没洗就去见团领导。 团长扬着手中的报告说:“我们正准备上报呢!”白建国按住团长的手:“咱们受处理是小事,这个战士的一生也许就毁掉了。”政委反问:“那白部长的建议是?”白建国说:“白宝宝可能只是想家,我想带他回老家一个星期。” 团长很严肃:“现在是两年义务兵制,原则上不能休假。”白建国拍着胸脯:“七天后保证把人带回,而且让他安心 服役!”团长想了想,说:“那就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吧!”白建国带白宝宝上火车时,说:“还好今天是我来接你,否则将是军事法庭等着你!”白宝宝眼泪汪汪:“部队 好累我又想家。”白建国严厉地打断他:“我在这里生活过几年,那时条件更艰苦,还没有周末休息!”回到白马镇后,白建国在镇消防中队要了间上下铺宿舍,和白宝宝同吃同住,作息时间和着装如同部队。随后 数天,白马河堤上出现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凌晨 6 点 30 分和下午 4 点 30 分。两个穿军装的男人在跑步,大的是 白建国,小的是白宝宝。白宝宝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挤出时间,每天来到河边欣赏孩子出操。尤其是奶奶,发动 村里十几个老人来看孙子。妈妈也一样,逢人就说:“那是我儿子,一身军装多帅气。”这期间,一些早起的村里人 也来到白马河堤跟着跑步。白建国压低声音对白宝宝说:“注意影响,把军人的气概拿出来,全村人都在盯着你呢!” 白宝宝心头一热,每当乡亲们看过来时,仿佛有股力量在他心中燃烧,口号响亮,浑身是劲。白宝宝返队前夕,白马镇风雨大作,河水奔腾。6 点 20 分的起床铃声响起,白建国问:“要不今天别出操了?” 白宝宝说:“不行,奶奶和妈妈看不到我,会失望。”他三下五除二地穿上衣服,冲进了雨幕。白建国跟着冲了出去,果真在白马河岸边看到白宝宝家人的身影。他们撑伞而立,高呼加油,为奔跑的孩子呐 喊助威。白宝宝在回跑第二趟经过家人身边时摔了一跤。爷爷奶奶刚要去扶,被白建国喝住。只见白宝宝很快爬起, 一甩满身泥水,拔腿继续奔跑。白宝宝爸握住老婆的手热泪盈眶:“儿子是真正的男子汉!”白建国本来想亲自送白宝宝返队交差,但被白宝宝谢绝:“请部长放心,我会安心服役!”白建国点点头:“如 果不相信你,这次也不会带你回来。”白宝宝临上车时,两腿并拢,双膝夹紧,啪地敬了个军礼!白建国也挺身立 正,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四目相对,一老一少两个兵哥眼里泪花闪烁。(有删改)2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建国连夜乘特快列车去部队,并且没洗脸就去见团领导,这些细节描写充分渲染出白宝宝逃跑的严重性。 B奶奶发动村里老人看白宝宝出操,妈妈逢人就夸穿军装的儿子,这从侧面说明了白宝宝极有军人气概。 C白建国保证七天后把白宝宝带回并能让他安心服役,这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并与结尾白宝宝返队相照应。 D“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既反映了团长的人情味,也彰显了新时代军队的人文关怀。25文中描写白宝宝雨中摔跤又自己爬起继续奔跑的情节,意在表现什么?(3 分)26本文的标题为“武装部长”,那么白宝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27本文以“四目相对,一老一少两个兵哥眼里泪花闪烁”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七、语言运用。(共 10 分)2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看似陈旧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ABCD 29请以“山高水远”作开头,给父母发一条短信或微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和刻苦训练之意。 要求:只写正文;力求句式整齐,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30 字。(3 分)3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 40 字。(4 分)据说在 20 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 8 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 76 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 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最后,这道命令传达失真了。错误从值班军官向连长下达命令开始,接着连长对排长,排长对班长下达命令时, 错误不断升级,等到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 8 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 76 哈雷将军, 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八、写作。(60 分) 31近年来流行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请从军人的视角谈谈你的理解, 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8 年解放军军考语文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1C2B3A4B5A6C7D二、实用类文体阅读(每小题分,共 9 分)8.C9.A10.C 三、古文阅读(共 19 分) 11.A(4 分)12. A(3 分)13. B(4 分)14.(1)将帅奉命出征的时候,就忘掉了他的家庭;展开军队住宿战场的时候,就忘掉了他的亲属;拿着鼓槌击鼓 的时候,就忘掉了他自己的安危。(“枹 ”“鼓”各 1 分,大意 2 分,满分 4 分) 14.(2)吴起和秦军作战,两军还未交战。有一个人忍不住好胜心,独自冲向前去斩获敌人两个首级回来。(“合” “胜”各 1 分,大意 2 分,满分 4 分)四、诗文名句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6 分)15天下为公16.沉舟侧畔千帆过17.东风不与周郎便是18.天下英雄谁敌手19.晓来谁染霜林醉20.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诗歌阅读(共 8 分)21.C22.侧面描写(1 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 分)23.用典;(1 分)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了战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2 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7 分)24.B(3 分)25 意在表现白宝宝已经发生了彻底转变,由原来怕累想家而想当逃兵的青年,转变成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 战士。(3 分) 26衬托武装部长白建国对新兵的关爱以及教导有方。白宝宝从一个娇生惯养的逃兵转变为家人和乡亲眼中的男 子汉并返回部队的经历,正说明白建国的功劳。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白宝宝逃跑,引出了白建国后面 对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