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 )了不少,只有那棵树y( )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掉下来。坍( ) y( )2.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聪明人更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合作,所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再聪明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只有善于学习借鉴,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可以从学生抓起,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从学者抓起,让他们做好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工作, ,最终都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殊途同归C.相得益彰 殊途同归D.相得益彰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3. 观察右面的漫画铺路,联系生活回答问题。(3分)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漫画的内容,用上一个成语。 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A. B.C. D.5.名著阅读。(2分)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是: 、 。6.填空。(4分)沁园春雪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 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觉的词句是:“ , ”。乡愁中作者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国家之思的句子是:“ , , , 。” 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 , 。”7.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1】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世界文坛所看重,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通过阅读和媒体介绍,你对莫言其人或他的作品有什么了解呢?请将你的探究成果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2分)【材料2】自从斩获诺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又闻网球运动员李娜成名后,湖北武汉市为其立了雕像;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河南林州市在其祖籍地特制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的招牌,其母还在河南电视台获得了“当代孟母”称号。请针对上述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言之成理,字数40左右。(3分) 二、阅读(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一)(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逐:跟随。浦:水边,岸边。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8.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1分)9.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描述出来。(3分)(二)(13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节选自公输)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节选自墨子)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仓鹰击于殿上 ( ) 此为何若人 ( )过故人 ( ) 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子不若已。12.概括甲文中唐雎的人物形象 ;乙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张;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3分)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乙】【丙】两段文字说明。(4分) (三)(7分)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14.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 之情 。(2分)15.第三句中的“这”和第四、五句中的“这”分别指代什么?(2分)16.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唱?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3分)(四)(10分) 说一说“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 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自科学Fans2013年10月号,有改动)17.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大致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完成下列填空。(2分)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18.“听觉是被动的”,“听音是主动的”,这是为什么呢?(2分)19.选文第三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五)(16分)正是苦楝(lin)开花时 在落叶乔木中,苦楝似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那暗褐色的树皮,并不伟岸的身躯,平平淡淡,默默无闻,鲜有人谈起它的。然而,我对苦楝情有独钟。当年寄养在浙东四明山麓小山村的我,第一次在祖父家临溪滩且靠山坡的自留地上认识了苦楝。在整个坡面上,这唯一一棵耸立着的树枝,亦算是一道风景了。祖父告诉我:“山坡上的其它树木都被乡亲们当柴火砍了,唯独长在自留地上的这棵苦楝没有砍。”后来我才知道,这棵苦楝是10多年前祖父亲手种下的。春气初暖,其它的诸如柳树槐树杨树已经由黄转绿,不经意间早已绿满枝头了。而苦楝则似贪睡的村夫,还想睡个回笼觉,可最终禁不住春风细雨的催促,才懵懵懂懂地露出头来。或许,苦楝的这般从容,只是为了在百花盛开后的季节,给人们一份迟到的惊喜。正是春末夏初之时,绿枝嫩叶缀满全身的苦楝,不知不觉间开始绽放如梦似幻的紫色花朵。而一俟进入盛花期,便有暗香浮动。定睛细看,每一朵小花都有五片花瓣,白嫩中透出淡雅的紫。苦楝的花期很长,有的年份竟能持续一月余。而随着蕊的日臻成熟,花蕊逐渐中空。而此时经了受粉的雌蕊,便慢慢长出苦楝豆来。就像小山村周围山上乡亲们俗称的“棠棣果子”、“哑米饭”、“楂光”、“垒酒蒡蒡”等众多野生果子可以吃的一样,我总以为这苦楝豆或许也是可以果腹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楝豆是苦的,难怪这树叫“苦楝”了。有一天晚上,祖父喝夜茶,想不到祖父关于苦楝的一席话,竟让我心情格外沉重。原来,这苦楝是在父亲被划为右派后祖父特地从外地移种过来的。祖父说:“从听到你爹戴上右派帽子的消息后,我们全家很是难过。要知道,你爹可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呀!爷爷能够做的,就是多干活、多种地,去补贴你们另外呀,我就寻思着该怎样摆脱这种晦气。我想呀想呀,后来突然想到,我们农村里给孩子取名总是爱带狗呀、牛呀什么的,还不是为了易养嘛。于是,我就到外地去找了一棵苦楝来种下,希望尽早让你爹摘帽脱晦。苦楝,看似苦实是甜呵,不是说苦尽甘来吗?”祖父一番朴实而不乏哲理的话,让我对这棵苦楝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无法言传的亲切,自然,又恰似有一种淡淡的苦涩涌上心间。回到城里求学以后,在学校的庭院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散种着的苦楝。曾经问学校领导何以在校园里种这么多苦楝,他笑吟吟地告诉我:“你们来学校干吗?还不就是为学求知吗!怎样才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呢?不就需要有苦练学习的精神吗!”难得这位学校领导利用谐音对种植苦楝用意的特别解释,闻知则令我常惭怍而后奋勉。人在城里,可我的心依然挂念着小山村的那棵苦楝,时不时地我会写信去问祖父“今年楝花香浓是否依然”,“楝果结得怎样”,“楝身又长几何”,而祖父总是托人给我回信一一告之。每当捧读回信,那棵“树干像黑色的虬龙,刚强而坚挺;盛开的花朵,恍若满天闪烁的紫色星星”的楝树,便宛在眼前。“紫丝晕粉缀鲜花,绿罗布叶攒飞霞”,当苦楝其花形、花色、花香带着诗意沁人心脾的时候,我怎一个“乐”字了得!苦楝,仿佛幸运树,它一如祖父久久期盼的那样竟给父亲带来了福音。1978年,父亲错划右派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的纠正。而今祖父已经走了,但小山村的那棵苦楝,依然花香袭人。尤其当“小雨轻风落楝花”的时候,也是我心驰神往想念祖父、想念故乡的时候。对于久别故乡的我,只要闻到苦楝花香,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无论自己走多远走多久,只要回味一下故乡苦楝花香,心灵的风筝飞得再高,都会觉得有种依靠和踏实。 (选自人民日报)21.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结合全文理解,为什么说“我对苦楝情有独钟”?(3分) 23.第段中说这苦楝“亦算是一道风景了”的含义是什么?(3分) 24.请对第段中画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