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XX 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六)(新课标)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XX 版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六)(新课标) 一、选择题 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 型曲线增长 (图中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 型曲线增长(图中 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环境阻力在 d 点之后出现,种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种群数量达 k 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发生变化 D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选在 c 点 3.在种群 “S” 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 k 值会增加的是 2 / 16 A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B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c引入金小蜂后的棉铃虫 D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的大熊猫 4.右图表示某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一乙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他们以同种植物为食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5.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 强度随时问变化弱一强一弱 B t2 一 t3 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 t1一 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 “S” 增长 D t3一 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 “S” 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3 / 16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7.( XX福建省古田一中期中考试)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而使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一直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 B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D恢复力稳定性 8.下图是 11种昆虫 A k的栖息环境特性与所取食植物的关系图,图中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少 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 c昆虫 G 较 H 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 H 较昆虫 G 食物种类多,有食物的季节也较长 D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 昆虫有两种 9.( XX浙江省杭州二中月考)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 虹鳉。研究4 / 16 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 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10.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 B蛇处于 2 个不同营养级 c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 1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5 / 16 B X1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与 y1、 y2、 y3、 及 Z 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 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过程的能量值的 1% 4% D Z1、 Z2、 Z3、 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 过程释放的 co2中的碳 12. 下 图 为 某 生 态 系 统 能 量 流 动 示 意 图 ( 单 位 :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 通 过 光 合 作 用 固 定 在 有 机 物 中 的 总 能 量 为1250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 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 10%20%之间 13.下列属于化学信息应用的是 A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发育 B虫媒花通常有发达的蜜腺,吸引昆虫来采蜜,同时帮助它完成受粉 c利用昆虫的趋光特点进行诱杀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目标进行 “ 回声定位 ” 6 / 16 14.右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A 的能量分配是:约 20流向B,其余大部分流向 E。据图所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E 从 A 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 B EF 和 FE 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 种营养关系 c c 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 D减少 B 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 15.广东的湿地是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c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D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污染,鱼类死亡进而加剧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16.在 XX年 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科学家提 供了 1000年 2000 年地球大气中的 co2含量( ppm) 和每平方米热量 (w/m2)的关系图(如右图) co2含 量从 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前后迅速上升,至 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下列有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环境之间的特环主要是以 co2 和有机7 / 16 物的形式进行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室效应与工业革命以后 co2 浓度的升高有直接关系 c co2 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毁林光合作用吸收co2减少引起的 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速生林是保持大气中 co2 含量稳定的唯一措施 17.( XX上海市吴淞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生态 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8.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 A、 B、 c 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 a、 b、 c,见右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 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 A 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8 / 16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 c 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9.关于 “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20.下图表示某地云 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 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 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2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9 / 16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2.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上一营养级能量的 50%被鳞翅目幼虫同化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 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鳞翅目幼虫摄入 419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D.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23.右图表示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金字塔,营养级 比营养级 能量少的原因是 A一部分能量由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B一部分能量被营养级 呼吸消耗掉 c一部分能量被营养级 呼吸消耗掉 10 / 16 D一部分能量用于营养级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4.图 1 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 2 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 k 2 值时,种内斗争最 激烈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25.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 33条走廊 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该设计目的不包括 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D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 ,保持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 二、非选择题 26.下表是某研究学习 小组调查土壤中螨虫、姒妇和线虫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请根据表中信息回11 / 16 答: ( 1)土壤中动物密度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常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土壤动物的数量。理由是。 ( 2)螨虫密度通常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标,原因是。 ( 3)铬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但各种土壤动物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不同的土壤动物具有。过度的铬污染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 27.图 16 中甲图表示用某种 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 16 甲图 16 乙 ( 1)从甲图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 ( 2)甲图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 ;乙图中 D、 E 两个种群之间通过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 ( 3)在乙图中, cA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c 表示的生理12 / 16 过程主要 在细胞中进行。 ( 4)若乙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的目的是。 ( 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 “ 低碳经济 ” 成为全球热点。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此相符合的行为有哪些?(写两点) ; 。 年 12 月 7 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 2020 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XX 年下降 40一 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 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表示的是 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 的途径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 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煤是 “ 高碳 ” 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 “ 低碳 ” 承诺、减少温室效应13 / 16 的关键措施。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 E 种群中的能量是 5 8109kj ; B 种群中的能量 为108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 20,则 A 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29.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 a d 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 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人占有个营养级。 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现象。 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 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 菇这一实例体现了原理。 ( 3)若图乙中 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用字母表示)。 30.图 1 为某经济林在一定时间内某种毛虫与灰喜鹊种群数量波动曲线。请回答: ( 1)图 1 中的曲线表示灰喜鹊的数量波动,据图分析14 / 16 cE段数量上升的原因 是。 ( 2)如图 1 在一定时间内由于两者之间通过调节形式,使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 ( 3)在时间 T 点时,对该经济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结果第 三年虫害比原来更加严重,请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原因。 ( 4)由于 全球气候变暖,许多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林业工作者跟踪记录了 80年代到 90年代该经济林中毛虫与灰喜鹊的繁殖情况。依据图 2 所示。在该时期内发 生的主要变化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c( 5ABD) 6-10( 6ABD) BDcD11-15cDBD( 15AB) 16-20BccBc21-25cA( 23Ac) cD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8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行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及模拟题集
- 电力供应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电力工程师中级实操技能考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初级新媒体运营人员面试实战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厨师长中级面试技巧及实操模拟题答案
- 2025年初级设计师面试攻略与模拟题详解
- 2025年高考数学复习冲刺卷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前培训资料仓库管理面试模拟题及解答指南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英语语法与写作模拟题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
- “四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网络摄像机-模组接口规格书精简板
- G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 急诊与灾难医学:昏迷课件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素材各单元单词带音标重点句子
- “隆德”概念讲解—控制脑容量为目标控制颅内高压
- 第3章access2010查询操作-上传
- 钳工手工制作六角螺母详细
- 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