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doc_第1页
《天下郡国利病书.doc_第2页
《天下郡国利病书.doc_第3页
《天下郡国利病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备录巩昌府志札记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记录明代全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成书于康熙年间,作者提倡经世致用思想,努力探求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作为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根据。“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作者博览群书,广泛搜集史籍、奏疏、实录、方志、文集等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该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尤为重视全国各地兵要地理,涉及地势、卫所、堡寨、屯田、兵备、马政等资料摘录尤其详细,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文献资料。本书对于边疆的形势和沿革叙述特别详细,在“边备”中介绍各边疆地区的形势、军事状况。但由于“乱后多有散佚,亦或增补,而其书本不曾先定义例,又多往代之言,地势、民风与今不尽合。年老善忘,不能一一刊正。姑以初稿存之箧中,以待后之君子斟酌去取云尔”,初稿成后未经复查修改,以致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近日在读陕西备录巩昌府志部分时,发现传抄和标点讹误,现正之。1、洪武三年,伪夏平章丁世贞会吐蕃攻文州,守将朱显忠死之。(p2083)按,朱显忠死守文州,战死的时间应为洪武四年。明太祖实录卷66洪武四年六月戊戌:“伪夏平章丁世真率众寇陷文州,指挥佥事朱显忠死之。”2、洪武四年,议征西虏,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陈德出陇西,攻下甘肃,河西平。(p2084)按,此条记载即是明初著名的岭北之战,发生在洪武五年。明史卷129冯胜传称:“(洪武五年)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命胜为征西将军,帅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出西道,取甘肃。至兰州,友德以骁骑前驱,再败元兵,胜复败之扫林山至亦集乃路。”3、洪武五年夏四月,邓愈、沐英等征西番,分兵为三路,并力齐入番部,抵川藏,覆其巢。西至昆仑山,斩首八千级,俘男女一万名口,马五千,牛羊十三万,番人震慑。愿求内附,封其酋僧为法王佛子,随俗以神道设教,后更驭以茶马,番遂受羁。(p2083)按邓愈西征西番此事发生于洪武十年。此事原委过程在明实录中详细记载:明太祖实录卷110:“(洪武十年夏四月戊申)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为副将军,率师讨吐蕃,先是吐蕃所部川藏邀杀使者巩哥锁南等,故命愈等讨之。”五月癸卯,“征西将军邓愈兵至吐蕃,攻败川藏之众,追至昆仑山,斩首甚众,获马牛羊十余万,遂遣凉州等卫将士分戍碾北等处而还。”六月壬戊戌,“邓愈遣使来报捷,上遣使召愈班师回京。”又明史邓愈列传:“(洪武)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分兵为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留兵戍诸要害乃还”此次战役,不见有“封酋僧法王佛子”的记载。且法王、佛子与国师等都是明政府在平地西番时,大量给予喇嘛教各派领袖人物的封号,如明史孝宗本纪:“革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明史职官志:“其后,释氏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道士有大真人、高士,高士等封号,赐银印蟒玉。”是两种不同的封号,本点校本却合成一词,不确。另,同书临洮志与之记载同,同误。4、十一年春二月,曹国公李景隆率师建岷州卫于祐川。(p2083)按,明太祖实录卷119:“(洪武十一年七月辛巳)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之。”1958年发现岷州卫建城碑文:“洪武十一年秋八月,奉大明皇帝命,指挥马烨等官开设岷卫,统率马步左右前后中壮士万余筑城垣、建四门。”现存岷县二郎山铜钟铭文“洪武十一年八月钦奉天子制开拓岷州设卫”。可见,沐英开设岷州卫后,筑城等具体事务由指挥马烨等完成。本书记载,是继续永乐袁福征建修岷治记“洪武初,李思齐降附,制命曹国公李景隆开设岷卫”的错误。同样,岷州志卷1沿革“洪武十一年,曹国公李景隆奉制开设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记载同样不确。5、十二年秋七月,西平侯沐英率师建洮州卫于洮州城。(p2083)按,明太祖实录卷122:“(洪武十二年二月丙寅)征西将军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遁去,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上曰:洮、河,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遂命置洮州卫。”据光绪洮州厅志引筑洮城工竣碑记“夏五月,建城垣于洮河之北,东笼山之南川,屯兵镇守,以靖边域。城周九里余,不旬日而工完。郡佥大都督府奉国金朝兴,奉总兵官征虏副将曹国公均旨,督工成造,洪武己未夏五月戊申吉辰立。”6、十三年,开设文县守御千户所。土官赵逵垛集土民为军,隶陕西都司。十五年改隶秦州卫。十八年裁革文县,以千户领县事。天顺六年复设文县。(p2084)按,明史地理志:“文,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改属州。二十三年三月省。成化九年十二月复置,仍属州北有羌水,一名太白水。东有文县守御千户所,本文州番汉千户所,洪武四年四月置。二十三年改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成化九年更今名。”雍大记卷6:“国朝平定陕西,士贞逃遁是年改为文县,隶阶州。洪武六年,开设守御千户所,土官赵逵垛集土民收军,隶陕西都司。洪武十五年改隶秦州卫。二十三年,革文县,人民归阶州。洪武二十八年,改设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成化九年,复文县,筑城于所城东百步。”国朝典汇卷88:“阶州属县,文,洪武四年改为县,二十三年省入阶州,建文县守御千户所,寻废,所置县。”天启巩昌府志卷4:“洪武四年定陕西,复为文县,隶巩昌府。二十年省入阶州,成化九年复置县,有文县所。”明宪宗实录卷138:成化十一年二月丙申,开设陕西文县守御千户所。乾隆甘肃通志卷3:“文县,洪武四年改州为县,属阶州。二十三年裁县归所,省入阶州,二十八年改置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成化九年复置文县。”乾隆西和县志卷1:按洪武十三年,设文县守御千户所。文县志大事记:“洪武六年,设守御千户,隶陕西行都司。十五年,改隶秦州卫。二十三年,裁县归所,省入阶州。二十八年,置文县军民守御千户所,以旧城为治所。成化九年复置文县。”关于文县守御千户所设立时间及其文县沿革,记载时间混乱,众说纷纭,存疑。7、(天顺)八年春,设立全陕巡抚,以察吏抚民,督储制番,首以右都御史罗汝敬为之。初,巩西南以茶驭番,给兵或以宪司,或以行人,无定额,久不能无弊,台臣王绍建议用重臣,廷议设都御史督理之,兼赞军务。后设监察御史纠茶法,专理其事,都御史巡抚全陕,遂为定制。(p2084)按,明代巡抚是为了为节制边镇总兵,分担其权而设的,主抓民政,监管军务,和管理茶马贸易无多大关,巡抚人选不一定是要都御史身份。且,罗汝敬,卒于正统四年(1439),何来天顺八年(1464)为右都御史陕西巡抚。罗汝敬在宣德六年(1431)年至正统三年(1438)年前后曾四次入陕督理屯田、河渠等事。宣宗实录卷76:宣德六年二月,遣行在工部右侍郎罗汝敬往陕西经理屯田之务。宣宗实录卷87:宣德七年二月庚戌,复命工部右侍郎罗汝敬往陕西总督税粮屯种及刍粟出纳河渠等事。这一次入陕,“巡抚侍郎罗汝敬奏西岳神祠年深倾圯,请令西安左三卫屯田军余及近庙州县量起民夫伐材脩葺”“八年春,巡抚侍郎罗汝敬奏,甘肃临边极地素宿重兵”宣宗实录卷110:宣德九年夏四月,行在工部右侍郎罗汝敬坐受赇免死,充为事官,仍提督陕西屯田。正统元年,罗汝敬最后一次巡抚陕西,仍是侍郎身份。英宗实录卷11:宣德十年十一月,罗汝敬行在工部侍郎,仍巡抚陕西降敕警之命。至正统三年春,“召巡抚陕西工部右侍郎罗汝敬还京,以年老有疾故也。”可知,罗汝敬前后四次巡陕,直到死,都是侍郎身份出任的。陕西巡抚设置较早,据宣宗实录卷33: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巡抚陕西隆平侯张信等言”,但次年被废。宣德六年(1431),罗汝敬以工部右侍郎巡抚陕西。天顺元年,英宗复辟,“罢巡抚、提督官”。英宗实录卷347,天顺六年(1462)十二月,“起复河南按察司按察使王概驰泽赴京,命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陕西巡抚复置,这是已知最早以都御史身份官员巡抚陕西的。8、(成化)八年,设分巡陇右道,以臬司副佥为之。(p2084)按,分巡道是提刑按察司派出机构,由按察使佐贰副使和佥事担任。分巡陇右道设于洪武年间。太祖实录卷247,洪武二十九年,改置天下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陕西境内有五个分巡道,陇右道治临洮,辖区是临洮巩昌二府和洮岷河兰四州。9、(正德)十六年,设临巩兵备道,以臬副驻兰州。(p2085)按,据同书临洮志载“(嘉靖)十八年,设临巩兵备道,敕命按察司官驻兰州,整饬军务。”明实录、明会典没有记载始设时间。据古今图书集成卷570临洮府部“嘉靖十八年设临巩兵备道,命按察司官驻兰州,整饬军务,自韩迁伟始。”乾隆甘肃通志卷27职官“临巩兵备道,嘉靖十八年设。”10、万历三年夏四月,番癿力咂犯阶州,执守备范廷武。(p2085)按神宗实录卷35万历三年二月庚午“去冬闰十二月,复出抢,阶州守备范廷武被贼所获,知州徐旭括民财赎之,匿以不闻。奉旨徐旭降三级,范延武行巡按御史提问。”又全边略记卷4“(万历)二年,阶州木竹坪番贼执守备范廷武,后乃赎以马牛羊缎布诸物。”11、说者以为镇戎为海虏设,而驻临洮,鞭虽长,不及马腹今即不能移镇戎于洮州,秋防时移住三月亦得,备堂奥不若备门户也。(p2091) 打剌赤堡,在卫东八十里,本宋之镇戎堡,筑以防夏者,堡废趾存,成化十年,巡抚都御使马文升复修。(p2092)按,明代陕西都司下有镇戎千户所,在固原镇,据皇明经济文录、乾隆甘肃通志、民国重修镇原县志记载,镇戎所,在固原州北一百三十里,即葫芦峡土城,宋始建,成化九年马文升重修,十九年,余子俊奏设镇戎守御千户所,隶固原卫;嘉靖三年增筑,辖墩台十九座。可见,驻临洮并不是镇戎。打剌赤堡,即今宁夏北部打拉池,“镇戎堡”应为“怀戎堡”,是北宋为防西夏而建,原名打绳川。嘉靖固原州志引宋打剌赤碑记:“崇宁元年(1102)壬午岁,承朝旨筑打绳川,熙河帅姚雄驻兵会州,泾原乔松,秦风刘德西筑水泉、正川二堡,通古会,三月初,皆毕功,打绳川赐名怀戎。”读史方舆纪要卷62有“怀戎堡,卫东六十里,崇宁二年筑。宋志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与夏国西寿监军对境,繇枯寨谷至柔狼山,地皆险阻。”成化十年,巡抚马文升奏请增筑打喇赤堡,以靖远迭烈逊堡巡检司带兵移戍于此。12、文县,人烧关,东南十里,昔元人烧关入蜀,故名。王垒关,东北二百里,晋邓艾入蜀之路。按,人烧关应为火烧关,为文县著名雄关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