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坐标法中解方程组求向量的有关问题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坐标法中解方程组求向量的有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空间向量与立方体几何的相关知识 ,前面已经学习了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并且对坐标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进一步通过坐标法来解决立体几何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的代数运算和方程组来解决。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空间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点 和向量;对某个向量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其坐标 . (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中,通过数形结合与问题转化的思想方法,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把立方体几何几何转化为向量问题优势,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解方程组求向量的的坐标 . 【教学难点】: 解方程组求向量的的坐标 . 2 / 7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单位向量,平面的法向量 ( 1)单位向量模为 1 的向量。 ( 2)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于平面的向量。 2坐标法。为探索 新知识做准备 . 二、探究与练习 一、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 “ 三步曲 ” 学生回顾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 “ 三步曲 ” ,与老师共同得出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 “ 三步曲 ” : (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 “ 翻译 ” 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问题) 二、例题 例 1:如图,在 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棱长为 1,求证:平面 A1Bc1的法向量为直线 DB1的方向向量 . 3 / 7 分析:( 1)建立空间坐标系; ( 2)用坐标表示向量 ( 3)设平面 A1Bc1的方向向量为 n=(x,y,z),由下列关系 列方程组求 x,y,z. ( 4)证明向量 n/ (解略) 思考: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向量与、的数量积为零即可。 例 2,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角 ABc 是直角, SA 垂直于平面 ABcD, SA=AB=Bc=1,AD=,求平面 ScD 与平面 SBA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 分析:求二面角的余弦,可以转换为求它们的方向向量夹角的余弦。所以本题关键是求平面的法向量。 解: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点 A、 c、 D、 S 的坐标分别为 A( 0, 0, 0)、 c( 1, 1, 0)、 D( 0,、 0)、 S( 0, 0, 1)。 设平面 4 / 7 分析:建立坐标系,将向量坐标化,然后进行坐标形式下的向量运算。为简化运算,可以选择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原点、一条边所在直线为一条轴、三角形所在平面为坐标平面的坐标系。 探究:不建立坐标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每个力向上的分 力。让学生通过回顾寻找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的步骤。 例 1 在建立坐标系后,比较简单,容易把握。分析中的方法是为配合本次课的课题而设计的。 由学生回答本例的简便解法。 例 2 是一个典型的通过解方程组求法向量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不用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就求出结果。 取 y 2,因为只要向量的方向。 例 3 是数学与物理的综合应用问题,求合力转化为向量的加法。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建立坐标系。 单位向量的模为 1。 开拓学生思维。 三、训练与提高 1,课本 P113第 11题。 5 / 7 答案: 3/8.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应用 . 四、小结 1根据图形特点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和向量,通过向量解决问题。 2个别点和向量的坐标先假设,再列方程组来求出。反思归纳 五、作业课本 P112,第 6 题和 P113 第 10题。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已知 S 是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D 是 Sc的中点,若,则 x y z 答: 0 2,把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沿高线折成的二面角,点到的距离是( ) A B c D 答: D 3,若 a=(2x,1,3),b=(1, 2y,9),如果 a 与 b 为共线向量,则 =1,y=1 =,y= =,y= = ,y= 解析:因为 a=(2x,1,3)与 b=(1, 2y,9)共线,故有=,x=,y= ,应选 c. 答案: c 4,若空间三点 A(1, 5, 2)、 B(2, 4, 1)、 c(p,3,q+2)6 / 7 共线,则 p=_,q=_. 解析: A 、 B、 c 三点共线,则 =, 即 (1, 1, 3)=(p 1, 2,q+4), = ,代 入得 p=3,q=2. 答案: 32 (中等题) 5,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oABc o1A1B1c1 中, E、 F 分别为棱AB、 Bc上的动点,且 AE=BF=x( 0xa ) .如图,以 o 为原点,直线 oA、 oc、 oo1分别为 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求证: A1Fc1E ; 当 BEF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二面角 B1 EF B 的正切值 . 证明:( 1) A1( a, 0 a), F( a-x, a, 0), c1( 0, a, a),E( a, x, 0) 所以,由此得 =0, A1Fc1E ( 2)当 BEF 的面积取 得最大值时, E、 F 应分别为相应边的中点,可求得二面角 B1 EF B 的正切值 . 6,如图,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点E 是棱 Bc的中点,点 F 是棱 cD上的动点 . 试确定点 F 的位置,使得 D1E 平面 AB1F; 7 / 7 解:以 A 为坐标原点,建立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 DF=x,则 A(0, 0, 0), B(1, 0, 0), D(0, 1,0),A1(0,0,1),B1(1,0,1),D1(0,1,1),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政服务员执业能力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香道师面试问题解析大全
- 2025年计算机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汉语教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法务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导盲犬训练师面试高频题
- 课件中任务卡模板制作步骤
- 课件中video的缩写形式
- 2025年小美容院美容安全考核题及答案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