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养成_第1页
素质与养成_第2页
素质与养成_第3页
素质与养成_第4页
素质与养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素质与养成 xx 年 2 月 12 日 我这次讲话共分四个部分,第一,话题的缘起,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第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第三,重视养成是附中的传统;第四,对今后的一些想法。 一、话题的缘起 去年,针对几年来天天提减负,学生负担天天增加的现状,我写了应试与素质一文,谈了自己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希望由此引发各位同仁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教学上,我认为,加压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的出路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篇论文,刊登在清华附中教育研 究上,大家手里都有一份,我不想再多啰唆。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尽人皆知,可为什么总是心里明白腿打摽,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仍然坚持呢?这里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制约,其实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天天讲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个概念还没有弄清楚。 几年来,我翻阅了不少教育教学的论文,平时交往,与朋友谈心,也常常涉及这个话题,我发现,概念不清,是一个2 / 11 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一较起真儿来,居然有那么多人说不清它的内涵!比如,说到某某学 校素质教育搞得好,首先说到的就是它的升学率有多高,老师在学习上抓得多么多么紧;甚至有的家长这样说,人家那个学校办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平时除了学习,不搞其他乱七八糟的活动。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也会这样说,你看人家某某学校,平时就没那么多事儿,在学习上抓得很紧,就咱们学校,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没用的地方了,那儿有心思学习呀。都高三了,还搞什么活动,真是有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不热心,觉得与自己无关,即使不得不执行,也是敷 衍了事,甚至怨气十足。和以前相比,清华附中的德育教育系列仍然存在,但实质早就变味儿了,只剩下形式,没有了实际内容,说句不客气话,这样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真的不如不搞!我们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的问题,只投入不产出,要它做什么!这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行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明确。所以今天我要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1.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们天天讲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并不是很明确的。我们查一下辞典,“素3 / 11 质”一词有三种解释,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素 养;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两种解释,强调先天就有的,显然与教育无关,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所指的应该是“素养”,也就是平日的修养。我们提倡的素质应该指的是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养成教育”。过去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但是,我们一直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其实,说白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高素质!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突出了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为什么步履维艰 道理非常明显,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如此明显的道理为什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却变味儿了呢? 从素质的定义我们知道,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在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素质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有些也的确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体育还有各级运动会和各种竞赛,大概可以看出某些人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但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已经相距甚远了;德育就虚得很了,每年的德育大检查,注重的是看总结听汇报,从报 表上了解进行了哪些活动,取得了4 / 11 哪些成果,至于学生实际的能力,道德品质,本来就很难检测,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恐怕就更没有人去想如何找出更有效的办法进行考查了,长此以往,以至于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于出现了“全校师生齐动员,一齐糊弄检查团”的怪现象。只有智育,有一个高考的硬杠横在那里,高考考好了,升学率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学生、家长高兴,老师脸上有光,校长在外面说话腰板挺得也直。随之而来的,“顶端优势”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学校的声名鹊起,好学生纷至沓来,进入良性循环。 大概也正因如此,所以 各校把目光都盯在了智育上,德育和体育都成了智育的陪衬,即使有些学校,有点远见的校长,也只是虚应故事,既要高考的升学率,又要出几个体育尖子,出几个艺术尖子,各类竞赛拿几块牌子,以为这就叫“素质教育”了,就很有一些志得意满的样子了。但是,真正较起真儿来,从每一个学生角度考察又是如何呢?几年来,我们看到的,学习上的尖子生有几个能轻轻松松地跑下一千五来的?而那些体育尖子、艺术尖子,又有几个学习成绩能对付到及格的?每次运动会,各班体委反复动员,项目总是报不满;每年新年联欢会,各班文委常常为节目发愁;学校里号召公益劳动 ,响应者寥寥无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脏话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上一届高三,按照惯例,我们任课老师到各班去给学生拜年,进入第一个班级,5 / 11 就被“热情”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喷了满身的泡沫,徐校长眼镜都被糊住了,一位女老师转身逃走,被学生追上,喷的头发、后背都是我和一位老教师非常气愤,因此中止了这每年一次的团拜。今年,高三老师没有再集体去给学生拜年,但在语文组门口,我仍然看到高一某班的同学满楼道撵着人喷泡沫。这种拿着无聊当有趣的行为,难道能说是素质高的表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3.怎样才算是素质教育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素质教育呢?我认为,我们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认清,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素质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那种先天赋予的特性。 教育,是对人才的培养过程,是要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的过程。“教”字是一个形声字,从“攵”“孝”声,“攵”字是一个象形字,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的形象。过去讲“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人”,就是这个字的一个形象的注解。当然,我们的现代教育不允许打骂,但这 个字仍然在昭示着我们,教育是要有些强制性的,决不能放任自流,实际现在的工具书中对教育的定义也仍然包含着这种强制性。“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完全放任自流成么?只不过现代教育要求这种强制性更加人格化,人性6 / 11 化,变过去的打骂教育为批评引导罢了。因此,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与我们的现代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 素质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是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道德品质,身体状况,学业成就等各个方面的训练。这才是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真正标志着人的素质提高了。当 然,我们中学毕竟是基础教育,我们所说的高素质,应该站在基础教育这个基点上来衡量。我们要求全面发展,也不能脱离中学生这个特定对象,也不能脱离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一定要求学生都能成为理论家;我们要求学生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并不一定要求他们都能成为国家等级运动员;我们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不一定都能在各种竞赛上去拿金牌。 我们尊敬的万校长曾经说过:“要树立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思想,树立素质观念。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是否成绩好,是否能够考上大学,还要关心上大学后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在中学为学生打好那些长远起作用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这就是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应有的素质。很明显一个人的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知识,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长期的行为习7 / 11 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事情,有很多无形的东西,一个学校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不能简单的用表面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教师如果 都真正认识了这个道理,就能克服自己无所作为的观点,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就能克服自己浮躁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地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养成为手段,逐渐形成一种风气,我敢断言,我们清华附中的前途大有希望。 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 还是讲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1987 年, 7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东西呢?”学者回答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在场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位老先生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老先生所说的这些,无非是告诉大家,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也许有的同志会说,这位老先生说的是幼儿园嘛,和我们中学有什么关系。其实,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来8 / 11 说,都存在一个养成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 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更何况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校、老师一发号召,立刻就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能坚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行下去。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才会使人终生受益。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就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甩手掌柜的难度要大多了。 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谈到,在审阅博士论文时最头疼的是要为学生改病句和错别字。至于有的论文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难以卒读,尤为导师所苦。他认为,这样的人才恐难获大成就。和一些目前在大学任教的老同学 谈心,他们也有同感。其实,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正确表达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都是我们对学生要求的最基本的习惯,也是要求我们平时注重培养的学生素质。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就难以获得大的成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的各方面能力往往是相关、相通的,我们如果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那些平时写字认认真真,一笔一划的同学,往往在做其他事情时也会有条不紊,一板一眼的。其他学科学习不错的同学,只要他真的肯在语文学科上下点功夫,语文成绩照样可以很快地提高上来。我刚来附中的时候, 882 班的许纲,语文瘸腿比较9 / 11 厉害,在一模以后,他要求我给他补一补课,对我说,他的语文成绩从来没有超过 60 分的,(当时语文总分 120 分)高考时他的语文只要能得 72 分,就肯定能够考上清华。我分析了一下他的情况,认为他主要问题在于平时对语文投入少,学习又不得法,因此,和他约了半天的时间,针对他存在的问题,从复习思路、学习方法上作了一些指导,告诉他,从他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那些方面,更能有效的提高。回去以后,他实实在在地按照要求去做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努力,在高考中语文得了 95 分,当然是稳稳当当地进了清 华,分数下来时他高兴极了,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当初给许纲指导时有人存有疑义,觉得一直学不好语文的孩子,你不给具体的补课,只讲如何去学,怎么可能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提高一二十分呢?但我对他却十分有信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从他其他学科的学习看,他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他有想要学好语文的强烈的学习要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情况下,只要加以正确的指导、点拨,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他的成绩肯定能够提上去。反过来说,有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只知 道死记答案,一点不会变通,学习成绩当然上不去,但这是智力问题吗?绝不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都是这一类。近些年来的教育口号叫做终生教育,从这个角10 / 11 度来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生会学习,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今后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寒假里在中青在线 bbs 网站看里一些关于企事业单位领导与应聘的大学生们的对话,也深有感触。现在相当一部分单位老总不肯要应届毕业生,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不满,几位老总谈起原因,不外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是高分低能,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自视又 甚高,讲条件,争待遇,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作这些当然反映了现在大学教育的一些弊端,但我想,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恐怕也不至于如此。当然这些人说的并不是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整个基础教育的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来,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中学,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我们要树立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思想,树立素质观念,坚持养成教育 1 2 下一页 ,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道德良心,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三、重视养成是附 中的传统 作为附中校友,我总喜欢讲一讲传统。其实,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附中有很多老师的做法值得效法。记得我们第一次11 / 11 上化学课的时候,王鸿奎老师就告诉我们:“化学好学,实验难做;实验好做,习惯难养成。你们如果想学好化学,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班有一个高干子弟,从来不洗衣服,每到周六,把脏衣服打成一包,带回家去,让保姆洗干净后周一再带回来。王漱稹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在生活课上,用这个同学的衣服做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大家如何用搓板,洗衣服。从这次课以后,这个同学再没有把脏衣服拿回去过。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要求 学生全部住校,缝衣服,补袜子,拆洗被褥,这些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很多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