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备课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备课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实验名称: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1 选做制作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制作材料:各种材料的橡皮泥。制作步骤: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在再保卫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火山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实验器材: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儿观有什麽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沿洞口四周外溢。实验结论:火山成因推想:地壳深处的物质被高温熔化成岩浆,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升,形成火山喷发。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地震实验名称:地震模拟实验(演示) 3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实验步骤: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4根据楼房倒塌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结论:地震的危害性很大。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地震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4 选做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实验器材:竹筷实验步骤:1. 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2. 同时用两根筷子试试.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实验结论:地震成因推想:地层在受到地壳内部的巨大压力时,会像毛巾层一样发生褶皱岩层褶皱厉害了就像竹片一样断裂,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地震。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做一块卵石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5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实验步骤: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麽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碎砖块没了棱角,变成了圆形的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做一块卵石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1 必做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认识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精神和动手能力。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快板岩、烧杯、凉水。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一小块板岩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 2把石头烧红后,迅速放在凉水中。3如此反复几次,观察板岩有什麽变化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一块块的小碎屑掉下。实验结论:温度变化能使岩石产生裂缝,对岩石有破坏作用。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地表的变化实验名称:滴水穿石模拟实验 6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研究水滴的力量,让学生了解水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实验器材: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实验步骤:1在黑色手工纸用面粉堆成三堆大小相同的面堆。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观察面粉有什么变化。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进行对比。实验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起。实验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地表的变化实验名称:水的冲刷力模拟实验(演示) 7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水流的力量试验,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原因。实验材料:托盘、沙子、碎石、草皮、水、喷壶。实验步骤:1用沙子、碎石、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平原、峡谷、草地等造型。2用喷水壶洒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实验现象:沙子被水冲走,碎石被水冲干净。实验结论: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声音的产生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2 必做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实验器材:空纸盒、橡皮筋、小鼓、豆粒、音叉、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用槌敲音叉后,迅速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1皮筋在振动。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放置有序。五年级上册第八课谁能传播声音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 3 必做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实验器材: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2用手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见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脑中的声音吗?实验现象:能听到声音。实验结论:声音是通过气体、固体、液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五年级上册第九课怎样听到声音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8 选做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耳朵的内部构造,了解鼓膜的作用。实验器材: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2把一根火柴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3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实验现象:1橡皮膜振动带动火柴棍跳动起来。2破了的橡皮膜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实验结论: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声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五年级上册第十课各种各样的声音实验名称: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9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实验器材:小鼓、碎纸屑、锯条。实验步骤: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轻巧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3把锯条放在桌上,一端伸出桌面约三分之一,用一只手把锯条压好,另一只手去拨动锯条的末端,听锯条发出的声音。 4.再把锯条伸出约三分之二,再拨动,再听声实验现象:1响度小,纸屑跳动低;响度大,纸屑跳动高。2锯条伸的短,音调高;锯条伸的长,音调低。实验结论: 振幅越大,声音越高;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秋季星空实验名称:观星箱的制作方法 10 选做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利用观星箱进行长期观察研究星座的活动。制作材料:较大的盒子一个、线、胶带。制作步骤:1把较大的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2在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用胶带固定在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3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在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进行长期观察。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木材实验名称:木材特点的实验 4 必做实验目的:能通过实验对木材的特点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小刀、小灯座及灯泡、电池及电池、盒导线、水槽。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烧木材,观察那种木材更容易燃烧。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4.将它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木材的沉浮现象。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简单的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6.和其他物品比轻重。实验现象:1.大部分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4.木材有沉有浮,沉少浮多。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能使小灯泡稍微发红实验结论:木材容易燃烧,有花纹,软硬程度不同,有沉有浮,比锤子轻。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纸实验名称:纸的吸水性试验 5 必做实验目的: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纸的吸水性能。实验器材:各种不同的纸、胶水、尺子、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各种纸条依次粘在尺子上。2.在水槽中装入少量的水。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中,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纸的吸水情况。实验现象:表面粗糙的纸张水渍高。实验结论:表面光滑且较硬的纸吸水能力差,表面粗糙且较软的纸吸水能力强。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陶瓷实验名称:陶瓷特点的实验 6 必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陶瓷的特点。实验器材: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刀、小灯座及灯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实验步骤:1.用火烧各种陶瓷,观察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感觉陶瓷的软硬。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4.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的沉浮现象。5.把陶瓷联入电路中,观察是否导电。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易碎。7.用陶瓷碎片切割纸片。实验现象及结论:陶瓷不易燃,硬度较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容易导电,不容易传热,容易碎、碎片很锋利。五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金属实验名称:金属特点的实验 7 必做实验目的: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试验,从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实验步骤: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感觉热不热。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花纹,用砂纸打磨金属观察其光泽。5.把金属联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容易碎。实验现象及结论:金属不易燃,多数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温馨提示:1.有些金属较软,这些要让学生了解。2.进行安全教育。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玻璃与塑料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实验 8 必做实验目的: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实验器材: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酒精灯、镊子、天平。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称量相同厚度与大小的玻璃和塑料,记下称量的数据。2分别透过玻璃和塑料看书上的字。比较一下用哪个看得清楚。3让玻璃和塑料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落地时的结果。4用镊子分别夹着玻璃和塑料在酒精灯上烧,观察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1体积相同的下,塑料比玻璃轻。2透过塑料看书上的字不很清楚。3同一高度下落玻璃碎了。4塑料燃烧起来。实验结论: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容易碎、不容易燃烧。温馨提示:1玻璃易碎,不要划伤手。2玻璃要夹牢再烧,以免滑落伤人。3熄灭酒精灯时,灯帽要盖两次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蒸发实验名称: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实验 11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蒸发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并了解蒸发现象。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纱、方座支架、烧杯、水。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计的指数,并记录下来。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大约十分钟,边观察边记录,观察温度计的变化。3把两次记录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 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温馨提示:1小心使用温度计。2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一课沸腾实验名称:沸腾 9 必做实验目的:通过沸腾试验,让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小组自备)。实验步骤:1在铁架台的上面和下面各组装一个铁圈,下面的铁圈上垫一石棉网,石棉网上面放上少半杯凉水,下面放上酒精灯。2在铁架台的上面的铁圈上挂一只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3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至水冒泡翻腾。5水冒泡翻腾后,继续加热约二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实验现象:1温度计的指数不断上升,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冒泡翻腾。2继续加热,温度计的指数不再上升。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温馨提示:1熄灭酒精灯时,注意不要烧伤。2倒掉热水时,注意不要烫伤。3保护好温度计,避免毁坏4如果遇到水不沸腾,可把烧杯换成锥形瓶。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二课凝结实验名称:凝结实验 12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盘子、冰块、三脚架、石棉网。实验步骤:1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盘子。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3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1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2在小盘子的下面出现小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温馨提示:注意安全,尽量避免烧伤或烫伤。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二课凝结实验名称:水蒸汽凝结的条件 13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凝结现象,渗透“自然界的物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烧杯、两块同样的玻璃片、(大于杯口)、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热水。实验步骤: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2用试管夹夹住一片玻璃在酒精灯均匀加热约40秒后盖在一个烧杯上。3同时在另一个烧杯口盖上冷玻璃片。4过几分钟后,观察两片玻璃片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 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小水滴。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温馨提示:1四个相同的条件要把握好。2给玻璃片加热时要上下翻动。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三课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 14 选做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大烧杯、试管、温度计、胶塞、冰块、食盐、水。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的浓盐水。2把试管内装上一小半水,把温度计插入试管内,记下温度计的指数,然后把这个装置放入大烧杯中。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二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4.把记录测量的温度和初始温度对比。实验现象: 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实验结论:水结冰时的温度(0)就是水的冰点。温馨提示:1.温度计不要贴着试管壁,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到试管底部。2.玻璃仪器易碎,注意安全。整理器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四课小水滴的旅行实验名称:模拟雨的形成 10 必做实验目的:通过“雨的形成”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能力。(一)实验器材:大烧杯、碟子、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水、火柴。实验步骤:1.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把酒精等放在石棉网下面。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直至沸腾。3.把碟子放在沸腾的烧杯口上,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 碟子下面出现水滴,并不断地滴下来。实验结论:“ 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温馨提示:注意安全,避免烧伤或烫伤。(二)实验器材:烧瓶、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杯、瓷盘。实验步骤:1.在烧瓶里装13的水,拥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向下,正对玻璃弯管处。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待水沸腾时,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实验现象:1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2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聚小水滴落下来。实验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创意产品代理销售权转让及合作解除合同
- 2025年公务车辆全面养护与专项清洁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医疗设备海外销售与市场拓展合同
- 2025年新型PVC管材研发与生产加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可再生能源并网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新能源项目绿色债券发行与承保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低碳出租车租赁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运输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健康体检中心会员服务及增值服务协议书
- 2025年LED全彩广告屏创意设计、制作与投放一体化合同
-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的个案护理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慢性根尖周炎病例汇报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几分之一
- 公司项目谋划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供养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