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3.2 辛亥革命.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3.2 辛亥革命.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3.2 辛亥革命.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3.2 辛亥革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辛亥革命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答案D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中国同盟会()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答案B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答案D4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答案A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BCD答案C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留借口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答案B7N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理解最准确的是()A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C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挽救中国的道路答案D8(2019合肥高一检测)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答案C9(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史学家唐德刚民国前十年称:“君权是中古的制度;民权是现代的制度。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用个抽象的名词,便叫做政治现代化。”中国政治现代化开端于()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D10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11清帝退位后,定都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申报曾发表文章指出:“南北二者比较之,则江左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势。若进而言武昌,则南北两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无逾于此。”申报认为()A南京环境安定适合定都B北京能领导全局适合定都C武昌位置居中适合定都D地理位置对定都没有影响答案C12(2019青岛胶南一中竞赛)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答案C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答案A14(2018青岛胶南一中竞赛)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D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答案D15(2018新泰二中学测)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了平民政治,出版时易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一段时间销路不畅,改名共和杂志后,变得十分抢手。这表明()A平民对待传统文化淡漠B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C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D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答案D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