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课时整合.doc_第1页
六下第一单元课时整合.doc_第2页
六下第一单元课时整合.doc_第3页
六下第一单元课时整合.doc_第4页
六下第一单元课时整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5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6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7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8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9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10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11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1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1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第一课时 检测预习,感知主题教学目标:1检查课文预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部分生字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表达顺序,提炼课文内容主题。教学流程:一、晒晒学生预习情况1、这一单元读到哪几篇课文,题目是什么?提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篇文章为什么要合为一个单元?板书每课中出现的景点。揭示:这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但是体裁不同,长江之歌是诗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是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游记。写景的文章一般写些什么?板书:按游览顺序写 写出景物的特点2、清扫拦路虎,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师:朗读这一单元课文时,你主要碰到了哪些拦路虎?你怎么解决的?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写一写,找出共同的拦路虎,带着大家读一读。教师补充,同时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指名读生字。荡涤 灌溉 蘸蓝了 搔着脚板 赤朱丹彤 逊色 洋溢 玉屑银末溅起 收敛 玫瑰 一盏灯笼 锲而不舍 惬意 石凳 蔚蓝嬉戏 崇山峻岭 过滤 恬静 如痴如醉 湛蓝 杜鹃 油桐 臀部 石笋 (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二、指导把握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看来,同学们的预习确实特别充分。我们已经知道这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 课文中都有起到总起或者总结或者过渡作用段落可以告诉我们。默读,选择一课,找一找课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和过渡段。板书: 1、长江之歌(1)源远流长 宏伟博大 (2)古老悠久 气势磅礴 2、三亚落日(总-分-总)(1)三亚落日具有诗意。(总领)(2)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3-4)落日美景。(5)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呼应开头)3、烟台的海(总-分-总)(1)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奇观。(2-5)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时间顺序)(6)赞颂烟台的海、人。4、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出洞三、对比共同点,提炼单元主题不管是长江、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还是金华的双龙洞,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你会给这一单元起个什么标题?(壮丽山河)四、布置作业1、本单元出现的书,想办法了解这些书的主要内容,并选择最感兴趣的开始阅读。2、继续朗读课文。3、继续搜集课外资料,了解本单元提到的有关景物,或者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第二课时 探究主题,体会美景教学目标:1、通过美文、美段的朗诵,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会从多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准备:发言准备单我喜欢的优美句段我的理由教学流程:一、单元主题回顾这一单元我们读到了哪些优美的文字?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概述每处景物的特点,谈自己的感想。)二、逐篇品悟景物的特点。长江之歌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长江的?2文中哪里体现出长江“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3还有谁能从你课后了解的资料来谈一谈长江?4用朗诵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三亚落日1作者是按什么结构写的?依据是什么?2哪些句子写出了三亚落日“具有诗意”?3为什么第二小节要写三亚的自然风光呢?烟台的海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烟台的海的?分别写了四季的海的什么特点?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海?联系课文谈一谈。3题目是“烟台的海”,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烟台的人呢?记金华的双龙洞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金华的双龙洞的?2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3练习课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体现在哪里?三、朗读优美的句子。1各自朗读优美的句子。2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朗诵。3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相关题目。2背诵优美的句段。3观察了解家乡的美景,搜集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料,做好习作准备。第三课时 鉴赏文字,探究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中细节描写、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练习细节描写,学会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学流程:一、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方法。1长江之歌(1)作者是如何将对长江的热爱之情抒发出来的?(2)学生自主思考后,四人小组里相互交流。(4)指名说一说:你最欣赏作者所运用的哪一种表现手法?(比喻的修辞、反复的手法、采用第二人称、高度的概括性、凝练的语言)为什么最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出相关语句。(5)注意点拨并小结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2三亚落日(1)本篇课文系总分结构,作者先总写“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然后按照落日的过程,分别具体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2)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落日的?联系课文说说看。(3)总结: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3烟台的海(1)本篇课文中,哪个季节的海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2)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四人小组讨论其写作特色。(3)了解学生品读讨论情况。(4)学生熟读体会。4记金华的双龙洞(1)作者除了抓住游览顺序来写的?文章还隐藏着一条什么线索?(泉水、溪水的来路)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体现景物的特点的?联系课文欣赏、体会。(3)作者除了写出了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所感)(4)总结:写景要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三、课后练习。1把优美的句段摘抄下耿。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第四课时 阅读实践,综合学习教学目标:1.拓展阅读梅雨潭2.分享课外书的选择与阅读进展情况,成立同一篇文章或课外书的阅读探究小组,学习采用多样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与成果。教学准备:下发: 梅雨潭 初读反馈单填写人一遍读完所花时间文中主要景物及特点读完后最深的感受读后完最想提的问题有哪些?教学流程:一、拓展阅读阅读朱自清的梅雨潭。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1梅雨潭的特点是什么?2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3选择喜欢的句子背一背。二、推荐好书徐霞客游记或其他。你已经读过了或者正在读哪本书?你读过的,老师没读过的,老师要读。你读过的,老师也读过的,老师还得读。因为,一本经典的书读一遍永远是不够的。两遍三遍也是不多的。甚至有人说,人的一辈子只要读透一本经典的书就够了。为了能将书读得更透一些,请大家认真填写反馈单。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帮助你把书读得更好。下发 梅雨潭 初读反馈单。继续阅读课外书,或者当堂填写反馈单。教学反思:第五、六课时 完成习作,学习修改教学目标: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4.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教学准备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讲自己的童年趣事)3.教师简要提示。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要根据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三、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