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内容.doc_第1页
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内容.doc_第2页
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内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 料1.法定传染病 (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3.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执行首诊负责制,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为义务疫情报告人。4.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5.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乙肝、丙肝、梅毒等不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6.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给代报机构。7.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8.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选择一栏填写,优先填写出生日期(公历日期)。9.实足年龄: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10.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的的工作单位,幼托、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必须填写工作单位,学生应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注意统一采用其标准名称,不能用简写。11.诊断时间:必须填写诊断时点,精确到小时。12.疾病名称:病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13.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者因意外或其他疾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4.慢性传染病实名制报告:根据桂卫疾控【2012】81号文,要求慢性传染病(乙型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进行实名制报告。15.订正卡:初次审核后的原始卡片发生病例诊断名称、分类变更时,卡片状态才变更为订正卡。医疗机构在系统中订正一张卡片时,如果是订正疾病名称、由疑似订正为临床或实验室确诊,必须重新填写诊断时间、填卡医生和医生填卡日期。同一病种有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可不更新诊断时间。16.“腹泻”要求报卡。“肠炎”查处方及日志,是否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病人是否每日腹泻超过3次。17.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查;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仅非特异性检查;疑似=临床表现+一般非特异性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原携带=检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表现;阳性检测结果仅供采供血单位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1.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特点:突发性;群体性;危害严重性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群体发病。处置需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经济损失严重。工作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影响社会稳定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原则和处理方式 处理原则:防止或最大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