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黎明水电站工程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水电站工程地处-汉阳境内,位于汉江南岸一级支流-中游,开发任务均以发电为目的,无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工程布设由拦河坝、引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区建筑物等部分组成,拦河坝为浆砌石坝,电站采用引水发电,属等小(2)型工程,多年平均发电量637万度,工程总投资1959.28万元。近年来,随着-的经济规模的增加,供电负荷和范围也不断需要扩大,全县电网基本覆盖了全县,而截止2006年,-的自有水电站发电量仅占全县用电量的5.5%,因此现阶段的电源点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区位于秦巴山区,区内为构造侵蚀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荒坡地、有林地及部分坡耕地,河谷地较少,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三区”公告,项目区属秦巴山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007年8月,受-市康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市水利水电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承担了-黎明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水保站承担了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2007年12月,我站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有关资料,详查项目区主体工程、渣料场的布置等,编制人员依据主体工程设计并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要求,界定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和项目区实际情况对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和治理措施,编制了投资估算,于2007年12月形成了-省-黎明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市康鑫矿业有限公司、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1.1编制的目的及意义1.1.1编制目的通过对黎明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为建设单位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提拱技术依据和施工依据,同时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及执法监督提供管理依据。1.1.2编制意义1、通过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明确黎明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主体以及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承担的防治责任,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在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治理,为水保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项目建设开发中通过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防止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保障工程本身和工程所在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3、保证黎明水电站能够长期、有效地安全生产和运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08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0101)(2)规范性文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环保局文件,水保1995513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2002年第16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省水土流失补偿费、防治费计征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199469号)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保监200115号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三区”划分公告(20036)(3)技术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利水电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水利水电制图标准基础图(SL73.11995)(3)技术文件-黎明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参考资料1)-省水土保持区划2)-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3)-水土保持规划4)-农业区划5)-地区实用水文手册1.3方案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1998),生产、建设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其内容和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目前黎明水电站工程设计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本项目水保方案编制为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1.4设计水平年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工程计划于2008年6月开工,2009年11月竣工发电,工期为18个月,方案设计应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2010年。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为汉江南岸一级较大支流,发源于汉中市西乡县的上高川,由西向东流经西乡县上高川,-市石泉县的熨斗镇,-的汉阳镇,在汉阳镇汉阳坪下游3km处注入汉江。-流域西南高东北低,上游山岭纵横,河谷幽深,下游相对平缓、开阔,整个流域位于北纬32423252,东径1080510820之间,河流蜿蜒曲折,略呈羽状。主要支流有干沟河、董家沟、水磨沟等,总流域面积289.5km2,主河道长54.2km,平均比降17.8。黎明水电站为-汉阴段水能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上承七家湾电站的尾水,下接-电站回水的末端。黎明水电站枢纽位于汉阴、石泉两县交界下游1.2km,汉阳镇长红村境内张家河沟口下游90m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50.3k,主河道长41.5km,平均比降19.5。厂址位于汉阳镇今北村境内-右岸,控制流域面积270k,主河道长48.2km,平均比降18.2。2.2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2.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黎明水电站枢纽工程开发的任务是发电,工程由取水枢纽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电站厂区建筑物组成。电站总装机容量2100kw,80保证出201k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37万度,装机年利用小时数为3033小时,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黎明水电站为V等小(2)型工程,电站厂房为5级建筑物。取水枢纽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电站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2.2.2工程布置黎明水电站取水枢纽布置在-下游汉阳镇长红村境内,张家河沟下游90m处,无压引水燧洞穿越右岸山梁,隧洞总长4598m,前池布置在厂房后侧的缓坡地上,厂房和变电站布置在汉阳镇今北村境内,简支沟口上游200m处的-右岸的河滩地上。2.2.3挡水建筑物右岸非溢洪坝轴线长度为8.20m,坝顶宽2.00m,坝顶高程393.80m,最大坝高6.80m。根据水力计算和坝体稳定、应力分析确定的最大坝基宽度为5.15m,坝上游面直立,下游面坡比1:0.7,折坡点高程391.80m。进水闸紧靠右端溢流坝布置,从非溢流坝中穿过,进水方向与河流方向成45夹角,正面冲沙,侧面进水。进水闸由闸室段和消力池段组成,总长23.05m。闸室长度8.05m,闸室底板高程387.60m,孔口尺寸为2.42.6m,前缘布置拦污栅,后部安装工作闸门。消力池底板高程386.30m,池深0.5m,长度15.00m(其中斜坡段长5.00m,池身段长度10.00m)。进水闸闸室段为砼结构,四周采用钢筋砼衬砌。进水闸进口右侧布置导墙,导墙长度8.10m,墙顶高程390.50m,与清污平台相互联通,为浆砌石挡土墙结构。进水闸检修平台高程为393.80m,启闭平台高程为398.20m。坝体采用M7.5砂浆块石,坝基垫层采用C15砼,防渗标号为W4。2.2.4泄水建筑物河床溢流坝段的长度为31.60m,其中净溢流宽度30.00m,两边闸墩宽度均为0.80m,坝顶高程385.50m,闸顶高程390.00m,坝基高程378.70m。溢流坝顶设3页104.5m(宽高)的钢筋砼自动翻板闸,根据闸门布置要求和坝体应力分析确定的坝基宽度为14.19m。坝轴线上游坝顶宽1.5m,溢流坝上游面直立,采用半径0.40m的圆弧连接,在高程384.00m处采用1:1的倒坡与上游面下部连接,坡底高程382.50m。坝轴线下游坝顶宽7.66m,与下游斜坡段采用圆弧连接,圆弧半径5.0m,斜坡段坡比1:2,后接反弧段,反弧半径4.0m。溢流坝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坝体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溢流面采用C20钢筋面板防冲,为满足翻板设置要求,面板最小厚度0.5m,坝体上游面采用0.5m厚的C20砼防渗面板,抗渗标号为W4;坝基设0.3m厚C15砼垫层,以保证坝体与基岩的可靠粘结。溢流坝地质条件简单,要求坝基挖到弱风化层,坝肩挖到强风化层,由于坝高较低,下游水位较高,单宽流量不大。2.2.5引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沿-右岸布置,全长4410m。引水隧洞全长4334。由于大坝下游约1km处施工支洞、瓦厂沟渡槽以及泄水隧洞将引水隧洞分成四段。其中1隧洞(自上至下编号)长度690m;2隧洞长度1614m;3隧洞长度1736m;4隧洞长度304m。引水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成洞后断面尺寸为304.3m,隧洞比降1/1250,设计引水流量9.2m3/s。前池沿隧洞末端轴线方向布置在厂房里侧山体内,系洞挖形成,为地下式前池,正向进水。前池扩散段、水平段和收缩段长度各为10m,底宽5.0m。前池顶部高程387.40m,前池底部高程380.60m,正常水位385.92m,最高水位386.71m,最低水位383.60m。压力管道主管长56.525m,管径2.0m,引水流量8.8m3/s。由于管道所处位置影响公路交通,故采用上段明敷、下段埋管的布置方案。上段明敷管段长35.588m,管坡为25.29,下段埋藏管段长17.937m。主管末端分贫后由支管向三台机组供水。2.2.6厂区建筑厂区建筑物由主厂房、变电站、回车场和防洪堤等组成。根据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和选择的主厂房形式,确定厂区建筑物布置方案为:回车场、主厂房、变电站呈“一”字形布置。考虑到厂房的地形狭窄,公路与机组的地面高程相差较大,采用主厂房的机组段和安装间错台布置,升高安装间的地面高程,以便于沟通厂区与河道右岸公路的交通。回车场地面高程358.800m,主厂房机组段地面高程355.200m,安装间地面高程359.000m,变电站地面高程358.800m。主厂房为地面式,变电站为户外式。在厂房临河侧设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并与厂区上、下游防洪堤连接,以构成封闭的防洪体系。主厂房形式为地面式排架结构,长度35.94m,跨度11.63m,建筑面积418m3。主厂房分为机组段和安装间段,安装间靠近厂房大门端,与回车场相邻,长度为7.27m,机组段地面高程为355.200m,安装间地面高程359.000m。机组段安装2台800kw和1台500kw的卧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均为8.90和8.50m。机旁盘柜布置于机组下游侧。电站一台机组发电对应的最低尾水位353.30m,三台全发对应的正常尾水位353.70m。主厂房机组段地面高程355.20m,安装间高程359.00m,吊车轨顶高程363.80m,厂房屋面高程367.00m,厂房总高度11.8m。大机组和小机组的尾水定宽度分别为2.8m和2.4m,底板高程353.00m。尾水闸孔口尺寸为2.81.4m,内置平面钢闸门,供机组检修时备用。尾水检修平台高程356.20m。在主厂房防洪墙顶部伸出挑梁安装工字型钢轨,配置单轨小车和5T电动葫芦起吊尾水检修闸门。主厂房屋面梁及屋面板采用预制构件。排架柱截面尺寸:上柱为0.40.6m,下柱为0.40.8m。主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覆盖层厚度较小,少量开挖部位直接采用混凝土回填。厂房基础为岩石,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见工程特性表(1-1)。工程特性表表11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1030坝址以上Km2250.32、利用水文系列年限a27红椿水文站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2.06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3/s6.53调查历史最大流量m3/s4350红椿水文站枢纽设计洪水流量(P10)m3/s863枢纽校核洪水流量(P5.0)m3/s1030厂房设计洪水流量(P3.3)m3/s1190厂房校核洪水流量(P2.0)m3/s1320枢纽施工导流流量(P20)枯水期(11月次年4月)11月m3/s37.212次年2月m3/s5.623月m3/s28.55、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22.5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万t4.5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万t27.0二、取水枢纽工程特性表表12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枢纽特征水位校核洪水位m393.00设计洪水位m392.27正常挡水位m390.00三、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水位1、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863相应下游水位m388.662、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1030相应上游水位m389.163、引水流量m3/s9.20水电站满载发电流量四、工程效益指标装机容量Kw2100保证出力(P80)Kw201保证出力(P85)Kw127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637年利用小时h3033五、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淹没耕地(P20)亩7.0河滩临时耕地2、工程永久占地亩5.0六、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非溢流坝)型式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m393.80最大坝高m9.50坝顶长度m9.002、泄水建筑物(闸坝段)工程特性表表13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型式浆砌石重力坝轴线长度m30最大坝高m5.03、进水闸孔口尺寸m2.42.6宽高4、引水建筑物(1)隧洞长度m4410(2)泄水隧洞长度53(3)溢流堰长度m20(4)前池前池长度m30底宽4.2(5)压力管道主管长度m56.53主管道数量条1主厂房尺寸m35.9411.6长宽5、变电站面积(长宽)m23202016七、施工1、主体工程量不含施工导流工程土方开挖万m26.63工程特性表表14石方明挖万m30.97石方洞挖万m35.66浆砌块石万m30.3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万m30.58金属制作安装t43.9钢筋制作安装t46.7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2019钢筋t47.6钢材t43.9砂子m34301石子m34883块石m347423、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日11.224、施工临时房屋m36505、施工动力来源供电KVA10kv电网2km6、对外交通(公路)距离Km0.17、施工导流导流方式分期围堰导流围堰形式防渗心墙土石围堰8、施工占地亩59、施工期限总工期亩182.3施工2.3.1施工条件黎明水电站工程位于汉江南岸一级支流-中游,行政区划属-汉阳镇长红村和今北村所辖。工程沿线有通村公路自-两岸通行,交通比较方便。2.3.2施工导流根据工程规模、河道的水文特性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确定工程的枯水期施工时段为11月至次年4月共6个月,其它时段为洪水期。黎明水电站枢纽和电站厂房为5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大坝的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其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电站厂房的导流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度汛标准采用20年一遇。2.3.3主体工程施工大坝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清基;坝体砼采用机械拌和,材料采用架空索道入仓。现浇砼采用手持式振捣棒振捣密实。隧洞开挖采用钻孔爆破,分层掘进,出渣采用汽车;隧洞衬砌砼采用机械拌和,人力车运输,砼入仓后采用手持式振捣捧捣密实。厂房土方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基岩开挖采用钻孔爆破,开挖的土石方采用自卸车运输。厂房河堤采用人工砌筑,厂区砼及砂浆拌和采用搅拌机。机组和机电设备前期安装可使用汽车吊装,厂房吊车就位后用桥吊安装到位。2.3.4施工布置本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工程枢纽与厂址相距7.5km,难于集中布置生产、生活设施。故施工分区可因地制宜,以方便就近的原则安排施工及生活在。2.3.5主要工程量和控制性工期黎明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6.63万m3,其中明挖0.97万m3,洞挖5.66万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浇筑0.58万m3,浆砌石砌筑0.31万m3,钢筋制作安装46.69t,房屋建筑418m2。其主要材料用量有:钢板43.87t,钢筋47.62t,木材28.63m3,水泥2019t,块石4742m3,砂子4301m3,石子4883m3。直接劳力用量112242工日。本工程总工期18个月,其中工程准备期1个月。主体工程工期16个月,完建期1个月。主体工程施工具体时间安排为:(1)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完成枢纽基础开挖、坝体砌筑等土建工程。(2)从2008年7月2009年10月完成引水隧洞及前池的开挖,衬砌等工程。(3)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完成厂房及变电站土建施工。(4)从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即可进行验收和完善工作,计划1个月完成,即2009年11月为工程完建期。工程于2009年12月建成发电。见表21黎明水电站施工总进度表表21序号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量工期月678910111212345678910111工程准备期56513导流工程明渠开挖m329960.5围堰填筑m325450.54枢纽工程土石方开挖m328380.55大坝砌筑m3446闸门安装扇5664317引水隧洞石方开挖m33308158砼m3340029前池管道土石方开挖m31073110砼、砌石m323.6211钢管安装t3057112厂房及变电站土石方开挖m316990.513厂房砼、砌石m34184.514房建m33315机电安装台316工程完建期12.4工程占地依据-黎明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结合现场调查与地形图对照,对本项目工程占地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对各项目区各占地面积进行了划分,本项目共计占地面积为4.65hm2,详见表22。黎明水电站工程占地统计表表22面积:hm2区 域其 中坡耕地荒 地林 地河滩地合 计挡水坝枢纽区0.130.20.47引水系统区0.12电站厂房区0.07施工临时占用区0.37石料采集区0.2弃渣场区0.33.6合计0.873.80.220.475.362.5土石方平衡与弃渣场规划2.5.1土石方平衡主要工程量:根据-黎明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该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土方开挖0.47万m3,石方开挖5.04万m3,土方回填利用4.95万m3,借土石方4.15万m3。弃土石方6.93万m3。土石方量见(23)表23单位:m3工 程 项 目土方开挖石方明挖洞挖石方土石方回填借土石方弃土石方临时工程施工道路5002007002#施工导流29961#小 计500200700主体工程枢纽工程1588957389664411#引水工程858258556600109158952厂房工程176212958601052324912#小 计42084837566001951494868642合 计47085037566004947494869342黎明水电站工程土石方平衡表2.5.2弃渣场布置本次水电站工程弃渣主要来源于挡水坝、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工程施工开挖,该工程弃渣流向示意图详见图21。根据实际调查及工程施工特点,本着就近堆置、兼顾利用的原则。本次规划在河滩荒地、缓坡地等堆放所有弃渣。本工程规划弃渣场共4处,具体分布详见表24。图21 黎明水电站工程弃渣流向示意图弃土石方6.93万m3枢纽工程弃土石方0.64万m3引水工程弃土石方6.54万m3厂房工程弃土石方0.32万m3施工道路弃土石方0.07万m3回填库内死库容1#弃渣场1#弃渣场2#弃渣场3#弃渣场4#弃渣场黎明水电站工程各渣场规划表表2-4序号渣场名称渣场位置现有土地功能设计面积(m2)实际弃渣量(m3)11号渣场坝址张家沟上游荒地1691822号渣场坝址下游左岸坡耕地1912833号渣场-下游瓦厂沟荒地1559844号渣场厂房上游荒地17698合计69342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黎明水电站位于汉江以南大巴山北麓腹地,全区为大巴山余脉盘踞。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海拔高程350850m之间,相对高差一般在100300左右,属中低山地貌,-自北西向南东流趟,河谷两岸基岩裸露,山坡相对陡竣。3.1.2气象与水文1、气象本流域属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较多,无霜期长,热量充足,光照适中。据汉阴气象站观测统计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0.1,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为14504932,年日照小时数1769.1h,太阳年均辐射总量为108.05kcal/cm2。初霜始于11月中、下旬,终霜止于3月上旬,全年无霜期258天左右。本区多南偏东风,多年平均风速1.7m/s,定时最大风速17m/s。2、水文经计算,黎明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06亿m3,多年平均流量6.5m2/s。频率为80的日流量为1.30m3/s;频率为50的日流量为2.43m3/s;频率为20的日流量为6.32m3/s。3.1.3洪水与泥沙1、洪水洪水频率分析成果为:枢纽10年一遇洪峰流量863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1030m3/s,厂房处30年一遇洪峰流量1190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320m3/s。2、泥沙黎明水电站附近无水文站,采用红椿水文站多年实测平均输沙模数进行计算。黎明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2.5万t,推移质输沙量按悬移质的20计算,则黎明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泥沙总量为27.0万t。3.2社会经济概况-位于-省东南部的秦巴山区,与-市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宁陕县和汉中市镇巴县毗邻,月河和汉江自西向东贯穿其中。全县辖21个乡(镇),179个行政村,东西宽约51km,南北长约58km,总土地面积1347km2。截止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耕地面积32.5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5.6。汉阴自然资源丰富,以矿产、动植物资源最为突出。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砂金、脉金、瓦板石、石灰岩、大理石、板石、花岗岩、石英砂,煤炭等19种,产地64处。-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油料、蚕茧、木材、油桐、板栗、核桃、中药材、茶叶、牲畜、水产等。-交运输方便,汉白公路和阳安铁路从县境中部穿过川道交通便利;有汉漩、汉铜、汉双、汉药、汉酒、蒲田等地方公路通往南北,全县的乡镇全部通车。-黎明水电站位于汉阳镇境内,汉阳镇辖11个村,总人口20529人,耕地面积13261亩,其中:基本农田2539亩,坡耕地10722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3442t,人均纯收入2806元。汉阳镇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香菇、木耳、茶叶、油桐等土特产品和杜仲、天麻、黄姜、僵蚕等药材。3.3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处在-水土保持“三区”划分中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伴有重力侵蚀为主,侵蚀模数2980吨/km2a,属中度流失区,该区土壤容许流失量500t/km2a。近几年,在中央政策引导下和当地政府积极的号召下,当地群众采取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措施,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批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过度毁林开荒基本得到遏制,但生态环境还比较薄弱,一遇人为破坏,水土流失就会加剧产生。4水土流失预测4.1预测目的明确由该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而新增加的侵蚀面积,为确定防治责任范围提供依据。估算出需要进行防治的弃土弃渣总量。估算出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形成的流失量和产生的流失危害,为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类型和防治标准提供依据。4.2水土流失因素分析通常小水电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在建设期和植被自然恢复期,以建设期为最严重,建设期是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弃渣集中堆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工程征占地范围内原水土保持设施所具有的水土保持设施迅速降低或丧失,并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提供了大量易冲蚀的松散堆集物;在植被自然恢复期,部分水土保持措施的功能体现需要一个逐步恢复地过程,在运行近期,由于植被恢复、护坡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作用,项目区水土流失程度将比建设期有所扼制,水土流失有所降低。 4.3预测时段黎明水电站梯级工程分为建设期和植被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在工程建设期,从工程筹建准备进行场地平整,修筑场内外道路及临建设施,到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与砼工程施工过程,在这一时段内,由于施工扰动和破坏原地貌,土壤植被及水土保持设施遭到破坏,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林草、耕地毁坏,降低表层土壤的抗蚀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施工形成了挖损面,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易造成水土流失。而在植被自然恢复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施工活动基本停止,因施工活动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日益得到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但考虑到运营初期各项措施的水土保持功能还未完全发挥作用,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预测时段包括工程建设期和植被自然恢复期,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时段。根据黎明电站的主体设计报告,本电站建设期为18个月,计划实施期2008年6月2009年12月;植被自然恢复期即工程建成后交付使用的初期,期限以该区林木植被破坏后实行人工栽种和自然封育等植物措施进行恢复,达到原有水土保持功能所需的年限,根据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植物措施一般两年可以较好的发挥保水保土效益,因此本项目植被自然恢复期按2年计算,即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因此,该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期限为3年。其中2008年6月2009年11月为建设期,预测时段为1年;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为植被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为2年。4.4预测内容和方法本次通过实地调查法,数学模型法和类比法对其进行预测,预测内容:扰动原地貌面积;弃土弃渣量;损坏水保设施面积和数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4.4.1扰动原地貌面积通过对黎明水电站工程有关征占地资料查阅和现场实地调查,经统计,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扰动原地貌,损坏植被总面积为5.46hm2(详见表4-1)。扰动原地貌面积统计表表41单位:hm2项目序号土地类型合计耕地荒地林地河滩地(淹没区)挡水坝枢纽区10.80.130.20.47引水系统区20.120.12电站厂房区30.070.07施工临时占用区40.370.37石料采集区50.20.2弃渣场区63.90.33.6小计5.460.873.80.320.474.4.2弃渣的数量及分布电站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6.63万m3,填方为0.49万m3,借方为0.49万m3,弃方为6.9万m3。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23。黎明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6.9万m3弃渣,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大隐患,必须进行妥善的堆存、防护并加以利用。本方案根据拟建电站周围地貌特征,本着尽量不占农田,最大限度加以利用且有利于防护的原则,在工程附近选择了4个弃渣场集中堆存弃渣,分别位于电站上游、葫芦湾、瓦厂沟、涧之沟附近、弃渣场设计可堆存的弃渣量大于实际弃渣量,完全满足容纳弃渣的要求。4.4.3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与数量本项目地处-省人民政府划定的秦巴山区重点治理区,是侵蚀变化的敏感区域,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按照工程占地类型统计表2-2,项目扰动地表中除河滩地以外项目的坡地、荒地、林地全部计入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通过统计计算,本项目损坏、占压具有水保功能的设施面积为4.99hm2(详见表4-1)。4.4.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预测是指在电站工程建设中,若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可能造成这部分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工程开挖损坏和填筑压埋,造成原地貌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从而形成加速侵蚀区产生水土流失增量,或称为扰动地表流失量;二是因工程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渣、弃土,不合理堆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增量,即弃渣流失量。4.4.4.1水土流失背景值预测1)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工程扰动范围的背景水土流失强度,即在不建工程的情况下的原生地貌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是点式工程,涉及范围较小,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报告(-)、-省土壤侵蚀分区图、-水土保持区划等资料并结合-多年观测数据,初步确定本项目区平均原生土壤侵蚀模数:2980 t/km2a。2)水土流失背景值(原地貌侵蚀量)的预测模式:W0 = M0 F0T0其中:W0 水土流失量背景值(t);M0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F0扰动的地表面积(km2);T0预测时段(a)。4.4.4.2水土流失总量预测1)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式:Wi=(MiFiTi)式中:Wi建设期扰动地表流失量(t);Mi扰动后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Fi扰动的地表面积(km2);Ti预测时段(a)。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Mi)的确定:加速侵蚀系数取决于降雨、地貌类型、地面物质组成及人类活动对其破坏的程度,在一定下垫面情况下,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为明显。拟建工程处再秦巴山区,参考-省境内自然条件和工程特性相似的水电站在工程建设期内的水土流失监测与调查结果,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条件与各施工活动的特点,经过类比的加速侵蚀系数(A),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在建设期为原生地面土壤侵蚀模数的24倍,即596011920t/km2a;植被恢复期为原生地面土壤侵蚀模数的1.52.5倍,即44797450t/km2a。2)工程建设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模式W1aWs式中:W1弃渣水土流失量(t)Ws 弃渣量(单位:104t)a 弃渣系数 %3)水土流失总量预测总量的确定W=W1+W2流失率(a)的确定:流失率取决于降雨、地貌类型、地面物质组成及人类活动对其破坏程度。参照-市境内自然条件和工程特性相似的水电站工程在工程建设期内的水土流失监测与调查结果,流失率(a)的取值,根据工程地形地貌条件与各施工活动的特点,经过类比流失率确定,工程弃料主要是石渣,建设期弃渣水土流失率45%,植被恢复期15%。3)预测结果按照以上预测模式及各参数取值,黎明电站工程建设中,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扰动原地貌产生侵蚀量为1039t,其中建设期639t,植被恢复期400t;弃渣侵蚀量为112333t,其中建设期84250t,植被恢复期28083t。共计产生侵蚀量为113372t由此可知,工程弃渣扰动地表面积不大,但单位面积流失量却是非常大,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必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对-流域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电站的安全运营将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4.4.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本区山大沟深,坡陡土薄,沟壑密度大,河道狭窄,河流洪枯流量变幅显著,暴雨多、雨强大,潜在着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本工程的施工,破坏或扰动了原地貌植被,排放大量的弃土弃渣,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边坡开挖,导致施工区原有的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土地裸露,粗骨含量增加,土地进一步砾质化,肥力严重下降,土壤结构松散,抗蚀性降低;因石方开挖,使原地貌边坡变陡,改变了其原有的边坡稳定性,易诱发重力侵蚀,使生态环境恶化。2、工程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弃渣,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主要规划在河滩地及河道沟谷中堆放,弃渣过程中如不采取必要的防护,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对下游人民生活及生产会造成灾害性破坏。另外,弃渣中的粗粒将充当悬移质,流入坝河增大输沙量,增加下游桂花电站水库的淤积。3、破坏交通、威胁城镇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水土流失淤积河道,导致河道抬高,洪水泛滥,破坏交通,严重威胁城镇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4.5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1、预测结果黎明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如下:一是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达到5.46hm2 ;二是土石方开挖6.63万m3,弃方6.9万m3;三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4.89hm2;四是工程建设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为0.10万t ,可能造成的弃渣水土流失总量为11.23万t;五是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大面积的开挖、弃渣堆置、占地、压损、改变原有的地貌特征,减弱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固土保水能力,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面积和难度。2、综合分析由于损坏原有地貌植被形成加速侵蚀,使项目建设区侵蚀模数由自然状态下的2980t增加到5960t,平均增长2倍,将对项目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河道行洪安全等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明显,造成的危害突出,因此,它应作为地表侵蚀防治的重点,并尽可能恢复植被。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11.33万t 中,其中由于排放、堆放土石方可能造成的弃渣流失量为11.23万m3,占到流失总量的99%。因此在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局中,应重视工程拦渣和合理堆存使用。因此,针对施工中各个部位水土流失特点,结合以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当地水土保持的情况,确定水土流失分区防治体系,采取挡渣墙、截(排)水沟、绿化和复垦等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逐步消除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1方案编制原则和防治目标5.1.1编制原则1、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2、密切结合项目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同时使用;4、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灌草结合为主,乔木为辅,扰动面及时恢复植被;5、措施合理,经济、迅速、有效。水土保持方案应投资省、效益好和可操作性强。5.1.2防治目标1、工程建设期完成渣场防治工程,将弃渣全部堆放在规划的渣场范围内,初步发挥工程措施防治效益,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对临建工程做好排水设施,保护水土资源;2、工程完工后,项目区水土保持方案应措施到位,渣场防护工程充分发挥效益,95%以上的弃渣得到有效防护,植物措施初具规模,电站发电厂房、施工场地、场内交通线路、砂砾石料场开采面得到有效处理;3、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实施,减少水土流失对工程的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及运行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液流电池制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音乐鉴赏基础试题及答案
- 团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财务审计的创新方法与技术手段
- 包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羽毛球拍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风电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小餐馆员工的劳动合同模板
- 智慧康养中心综合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农户化肥购买合同书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手倒立前滚翻》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JJG 20-2001标准玻璃量器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