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文献综述_第1页
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文献综述_第2页
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文献综述_第3页
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文献综述_第4页
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二燕 山 大 学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浅谈房地产业筹资风险防范与控制 学院(系): 里仁学院经济管理系 年级专业: 08级会计学 学生姓名: 张亚琳 指导教师: 陈晶璞 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5日 8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动态风险研究起源于德国,形成并发展于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风险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手段计量和测定的。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登了 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风险管理也成了企业管理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但对筹资风险的相关研究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美国各大学的管理学院、商学院都普遍讲授筹资风险管理课程,并把筹资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门经济类课程中。英国也建立了工商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和保险协会、特许保险学会。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筹资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部门。在亚洲,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企业风险管理问题,日本学者武井勋(1978)归纳风险定义应具有三个基本因素:客观性、可预算性与不确定性的差异性。并且,日本的一些大学也开设了筹资风险管理课程。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筹资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全球,成为一种国际性运动。 卡伦A霍契(2005)提出了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筹资风险的来源,什么是筹资风险及风险管理办法。他认为筹资风险的本质在于通过对筹资风险的认识和研究对筹资进行风险管理,以达到控制筹资风险的目的1。埃里克班克斯(2011)在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管理和筹资风险一书中将筹资风险认定为一种流动风险,指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获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招致损失的风险,是由于不能在经济上比较合理地进行筹资,而招致损失的风险。从根本上讲,流动性风险是为了得到现金保障而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而现金保障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则是生死攸关的2。(二)国内研究动态;我国筹资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台湾和香港学者先后对筹资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台湾学者宋明哲先生(1984)出版的风险管理专著,香港保险总会(1993)出版的风险管理手册,均阐述了筹资风险的有关理论。大陆学者佘廉出版了企业避入陷阱技巧和企业逆境管理,开始从理论体系上考虑企业逆境管理问题。向德伟博士(1994)全面细致的分析了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认为“筹资风险是一种微观的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筹资风险,按照筹资风险活动的内容来划分,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受益分配风险四项”,为企业筹资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位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筹资风险的认识。何丽萍(2008)通过对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研究认为主要的防范措施还是提高风险意识,建立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保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出结论:适度的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 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3。李各梅(2009)在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中研究了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的各种方法,提出了转移风险,认为为了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可以适当的采用专业化合作和购买保险的方式来稳定企业的资金结构,以缓解企业的筹资风险4。杨玉才(2009)认为人才的作用很重要,指出要吸收大量符合国际标准的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得出结论: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有很大的作用,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财会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参与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能够透过经济活动现象看本质,及时准确捕捉财务风险的信号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而不是消极等待5。薛杰远(2010)在关于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方面的几点分析对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做了详细说明,指出:要准确筹资预算合理安排企业收支,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扩宽筹资渠道,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筹资风险6。李慧淼(2010)通过对企业筹资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控制措施的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应付化解的措施7。徐新(2011)通过对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的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企业资金规模不合理,没有有效的利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可以有效的拖延企业资金的支出时间,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商业信用是降低筹资风险的手段8。陈伟(2011)在筹资风险的形成与防范指出企业生存发展仅通过自身的积累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筹资方式多元化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他认为当今社会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合理安排筹资期限,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研究利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9 。高聚辉(2012)对近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与思考,指出由于房地产是资金高度密集的企业,在开发和消费过程中离不开筹资支持。通过国家2007-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他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银行可贷资金问题的减少会导致银行房贷收紧10。二、主要研究成果卡伦A霍契(2005)提出了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来源,定义了筹资风险及风险管理办法。他认为筹资风险的本质在于通过对筹资风险的认识和研究对筹资进行风险管理,以达到控制筹资风险的目的1。埃里克班克斯(2011)提出筹资风险是流动风险的一种,指出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及本质。他认为现金保障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则是生死攸关的2。李各梅(2009)在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中研究了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的各种方法,提出了转移风险,认为为了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可以适当的采用专业化合作和购买保险的方式来稳定企业的资金结构,以缓解企业的筹资风险4。杨玉才(2009)认为人才的作用很重要,指出要吸收大量符合国际标准的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得出结论: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有很大的作用,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财会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参与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能够透过经济活动现象看本质,及时准确捕捉财务风险的信号并向管理者进行反馈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而不是消极等待5。李慧淼(2010)通过对企业筹资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控制措施的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应付化解的措施7。欧阳宏虹(2009)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为了防范金融危机要抑制人为的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同时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4。么饶(2011)对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做了研究,她认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很重要。“在企业的筹资业务中需要职务分离的有:资计划的编制人应与审批人分离;执行人与会计记录,通常要求由独立的机构来代理发行;保管人与记录人分离;负责利息或股利的计算及会计记录的职员应同支付利息或股利的职员分离,并尽可能让独立机构来支付利息和股利” 19。李成建副教授(2009)研究了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防范风险,他独创的将一个企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种子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得出结论:企业筹资风险的产生主要是企业盲目投资使得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导致企业负债结构不合理,企业要科学的建立筹资渠道同时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21。苗昕(2011)通过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策略的研究指出,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监控企业的筹资风险。她还提出了应该加强存货的周转率来降低筹资风险22。任木荣和苏国强教授(2010) 对20082009年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做了研究。通过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得出结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市场供给平衡,保持宏观政策灵活性,能够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利率、财政和税收政策来进行决策26。方媛(2011)研究了温州债务危机发生后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指出债务危机爆发的起因及危害,尤其指出了筹资风险存在的内外原因。得出结论:内因主要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内源筹资与外源筹资的选择不正确,企业负债的利率及期限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使企业在短期内承担过大的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使得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外因主要是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她提出了自己的防范措施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好的筹资方式27。三、发展趋势良好的控制房地产企业的筹资风险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升,我国会越来越多的接触世界各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它将会有效的学习关于有效筹资的一些国际化的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提升房地产业的管理效率, 有效保证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益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降低企业筹资风险,房地产企业通过对贯穿于经营活动的筹资过程的自行检查、自行制约和自我内部调节, 规避企业筹资风险, 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 形成一整套筹资风险控制体系。健全的筹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能保证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更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必然要求。四、存在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方式会越来越多,但是就目前阶段来说,房地产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方式过于单一,多元化经营力度不够;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不良行业规则加大了筹资风险;我国政府对房地产业筹资活动的保护不足;国外经济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筹资的负面影响等等。房地产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关系着民生,只有保证其顺利发展才能维持社会稳定。因此,认真研究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活动,分析筹资活动流程,建立健全企业筹资活动的内控机制,以应对筹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五、主要参考文献1 卡伦A霍契(Karen)著,孙庆红译财务风险管理最佳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埃里克班克斯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管理和筹资风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23-373 何丽萍论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与防范何财务与金融2008,(03):25-264 李各海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J 经济师2009,(09):229-2305 杨玉才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财经界(学术版)2009,(02):123-1256 薛杰远关于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方面的几点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0,(11):89-917 李慧淼论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经营管理者2010,(22):388 徐新浅谈企业筹资管理现代商业2011,(15):122-1239 陈伟筹资风险的形成与防范会计师2011,(3):55-5610 高聚辉近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与思考中国发展观 察2012-3-145 窗体顶端11 李顺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彻底转型J 丹东海工2010,(00):8612 徐颖衡阳市房地产业融资现状、风险及对策金融经济2008,(04):47-5113 朱亚东浅析房地产风险的内容及规避对策民营科技2010,(07)14 欧阳宏虹对我国房地产业金融风险问题的思考大众商务2009,(16):24,6315 苟爱芳房地产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J. 陕西建筑,2009,(04):6-716 赵平企业筹资风险控制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04)17 王漪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问题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0,(08):135-13618 杨伟勇浅析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突破与创新J 经济师2011,(08):27419 么娆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与规避J 财会通讯2011,(05):15020 时代现代企业筹资风险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2010,(03)21 李成建新形势下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分析商业时代2009,(6):94-9522 苗昕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章华2011,(29):2623 李家朴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学(01)2010,(01):31-3224 韦伟中国房地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前景与对策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8,(02):38-3925 肖元真,徐闯,李茂荣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和政策调控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02)26 任木荣,苏国强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研究经济纵横2010,(4)27 方媛温州债务危机下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探讨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10):11328 汪晓波On Prospects and Risks of Russia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2008,(11):20-22,4229 John L. Glascock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ate, Hous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