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林华庭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门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的 个性化阅读,必须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人本对话,夯实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三维互动的过程,可见 人本对话 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突出 人本对话 ,强化师本对话、生本对话。 1.师本对话是前提 阅读教学,开始于教师与 文本 教材之间的对话。接触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旨意,要解读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比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先要弄清作者通过对蟋蟀的住宅的具体说明与描绘,赞美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同时,还应注意到,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2 / 5 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进一步解读时,就会发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从头到尾处于蟋蟀的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叙 述、来表达,也许学生会感兴趣。这样,教师在聆听教材的声音时,将教材提供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准确的估计,从而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视野。 2.生本对话是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要学在先,要靠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与文中对话,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比如,学生初读秦兵马俑后,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的整体感知,大体上能说出:这篇课文是围绕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人性鲜明 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虽不要求准确总结,但也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一句半句的程度上。接着还要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兵马俑?踏踏实实地感悟出这些兵马俑的惟妙惟肖。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惑,可以通过与文本的多次对话,逐步提升自己的认识,生本对话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最后还要让学生体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以悟促读,提高品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3 / 5 有所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从而突显 悟性 培养的重要性。 悟 ,顾名思义就是领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要悟出文本的滋味,悟出文本的内涵,悟出读者心中的 哈姆雷特 ,要悟出适合自己的人生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悟促读,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可以抓住全文的四次对话,让学生感悟到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小鸟寻访大树时焦急、伤心之情,同时,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朗读,让学生 读出小鸟与树的深深友情,读出小鸟着急地找树的过程中几次询问时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担心。)让他们体会到这就是小鸟奉献给大树最珍贵的友情。 三、读写训练,挥洒个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体生命的投入,他们有各自的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学生在文中感悟的是他个体才能感悟到的东西,是富有个性化的。对课文的理解,是一种主体生命的意义的投射和昭示,是自我灵魂的写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创造性的读写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挥 洒。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片段的课堂实录。 4 / 5 师:是的,这里有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美,这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民族精神,四五十年前没有变,四五十年后 生:没有变。师:我们敢断定现在依然 生:没有变。师:将来还是 生:没有变。 师: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到德国留学,你走在大街上,会看到怎样的美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将美丽写下来吧!(学生写完后,教师选择佳作交流欣赏) 师:你们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德国街道,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奇丽的景色,永远 记住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吧!课后,大家可以继续走进德国,领略异国风情。 上面这个课例中,教师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将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里,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寻找平衡,提升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过多地淡化训练,唯朗读 是尊,误以为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于是 动笔 被取消了, 深思 被封杀了, 默读 被挤掉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热闹有余,言语训练不足,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在朗读感悟与言语训练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其中一个片断 5 / 5 师:同学们,课文中两处写到 一摇一晃 这个词(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这两处的 一摇一晃 一样吗?为什么? 生 1:不一样,从第一次的 一摇一晃 中看出英子紧张自卑。 师:那就请你带上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 生 2:第二次 一摇一晃 可以看出英子变了,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英子变的开朗、自信了。师:好,那就请你读出你的这一份感受 吧! 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两处的同一个动作词中感受到英子的变化,使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了人物的心理特点。 像这样的言语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