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动调试.pdf_第1页
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动调试.pdf_第2页
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动调试.pdf_第3页
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动调试.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启动调试 Commissioning of SVEDALA Double Ended Air - swept Ball Mill (250002)山东电力研究院 苗长信 车 刚 (274032)山东菏泽发电厂 邱现堂 边乐勇 摘 要 介绍了SVEDALA公司14 0 18 0 双进双出磨煤机设计特点,磨煤机系统的启动调试及运行特性,并结合启动调试中遇 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安装、 调试、 运行人员参考。 关键词:双进双出磨煤机 启动调试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K2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 9904(2002)05 - 0005 - 04 1 设备概况 山东菏泽发电厂二期设计安装两台30MW发 电机组,配备了英国Mitsui Babcock公司生产的 “W” 型火焰锅炉,采用 “W” 火焰燃烧方式,燃用 85 %的无烟煤+ 15 %的贫煤。制粉系统由6台皮 带秤重给煤机、3台双进双出滚筒式磨煤机以及分 离器、 拱部旋风子、 狭缝式燃烧器喷口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磨煤机制粉输粉系统示意图 磨煤机为美国SVEDALA公司生产,型号为 14 0 18 0,筒体直径:4 267 mm ,筒体长度: 5 510 mm ,有效长度: 5 486 mm ,筒体有效容积: 131 m3,筒 体 转 速: 16.77 rpm ,分 离 器 直 径: 2 740 mm ,磨煤机设计最大出力:58. 3 t/ h (R75= 10 %) ,最大钢球装载量:103.1 t。磨煤机与减速箱 之间采用气动摩擦离合器耦合,在磨煤机进口与出 口间设置有旁路风。料位控制采用电耳噪声模糊 控制方式。磨煤机设计有双进双出或单进单出顺 控启、 停程序。 密封风机与一次风机系统串联,风源来自一次 风机出口,风机入口装有空气过滤装置。经过密封 风机增压后分别送至给煤机和磨煤机需要密封的 部位。一次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压力10. 49kPa ,风 量为64.22 Nm3/ s。密封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全压 7.7 kPa。风量为6.6 kg/ s。 2 磨煤机系统的冷态调试 2. 1 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及设置 磨煤机一次风流量测量装置采用了机翼测风 装置,分别安装在各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道处。由于 机翼测风装置前的管道结构差别较大,在锅炉启动 前的冷态试验中对所安装的机翼测风装置全部进 行了冷态标定试验,以便运行时能够准确定量掌握 其风煤配比。按照试验标定的流量系数K和风道 流通截面积F确定出的计算公式输入DCS控制系 统,计算公式如下: G= 1.414KF(P ) 0.5 kg/ s 其中介质密度(随机根据温度压力测量值计 算)kg/ m3 式中:K 流量系数(标定值) F 机翼处风道截面积m2 P 机翼测量压差Pa 2. 2 一次风流量均匀性调试 每台磨煤机至炉拱处有4根一次风粉管道,由 于各一次风粉管道的长度及弯头数量不相同,其管 道的阻力有差别。为使各一次风粉管道中的一次 风流量均匀,用旋风子下部的节流孔板调整,以均 5 山东电力技术 SHANDONGDIANLIJISHU2002年第5期(总第127期) 匀分配各组燃烧器喷口流量。在锅炉首次启动前, 对各一次粉风管道流量均匀性进行测量和调整。 调整结果表明;同一制粉系统各一次风粉管道间的 风量分布基本均匀,最大流量偏差为3. 4 %。即使 采用单端进双端出的运行方式,其磨煤机的4根一 次风粉管道中的风速也很均匀,其最大偏差不超过 2 %。 2. 3 磨煤机冷态调试 在磨煤机装载钢球试验时,为避免磨煤机无煤 运转造成波浪瓦和钢球的损伤,对磨煤机的调试方 法进行了改进。每次加装钢球前先加入约3 t炉渣 填料,按照规定的直径及比例分三次装球到磨煤机 钢球最大装载量的90 %。对三台磨煤机的实测数 据表明,其装球量与电流特性基本一致。通过试验 得到的钢球装载量G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如下。 I= 0.0023G2+ 0.8694G+ 44.15(A) 式中: I-磨煤机电机电流A G-磨煤机钢球装载量t 每台分离器分离调节挡板18片,可以在0 60 之间进行调整。冷态时先将分离挡板预调整到 30 的位置,热态时可进行微调。 3 磨煤机系统启动调试 3. 1 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磨煤机启动调试过程中,由于设计方面问题 较多,影响了设备的正常投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磨煤机减速箱温度高,采取了改动开式冷 却水管路,以减少管路系统阻力,加大冷却水流量 的措施;大瓦两端油位开关传感器偏差过大,导致 磨煤机发出油位低信号,引发磨煤机跳闸,通过调 整减小两侧偏差,问题得以解决。 (2)磨煤机暖磨允许条件设计为入口风温不得 高于160,出口温度为135 - 155。由于设计磨 进出口温差过小,导致锅炉冷态启动时暖磨时间长 达数小时。从缩短暖磨时间和保障设备安全考虑, 将磨煤机入口温度改为180,出口温度改为 120。通过多次的暖磨实践,证明此项措施可以 较快地缩短暖磨时间,安全经济可行。 (3)磨煤机电机跳闸条件设计不合理。电机跳 闸除定子、 绕组、 轴承温度高跳闸外,其他情况下跳 离合器比较合理。将原设计磨煤机跳闸条件:磨出 入口差压大、 密封风差压小、 一次风量低,都改为跳 离合器。通过改进,非电动机的原因不跳闸电动 机,大大缩短了磨煤机跳闸后的重新启动时间。 (4)磨煤机进出口差压与设计不符。磨煤机出 入口压差保护定值设计为2 kPa跳闸,运行中常因 超过定值,发生磨煤机电机跳闸故障。经实测发现 磨煤机的出入口压差与设计完全不符,图2为实测 值与设计值的曲线,其值差别极大。调试中根据实 际测量结果进行了重新设定,设定磨进出口差压 3.0 kPa报警。 (5)磨煤机分离器回粉管道中设置的气动控制 回粉门定期开关,原设计周期性的开30 s ,关30 s。 由于回粉时开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回粉管气流短 路,煤粉细度周期性的波动,后将回粉门设置为开 10 s ,关30 s ,使煤粉细度稳定。 图2 磨煤机煤量与磨进出口差压的关系 除上述修改内容外,还根据运行中的实际情况 对一些程序步骤及定值进行了修改。 3. 2 磨煤机系统运行调试 磨煤机的启动为顺控启动程序,但在投运初期 有些自动并不具备投入条件,如:磨煤机温度自动 控制,暖磨程序自动控制,料位自动控制,一次风量 自动控制等,在这些相关数据尚不能准确掌握前, 采取了顺控加手动相结合的方式启动。 暖磨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一般常用动态 暖磨方式,而SVEDALA磨煤机设计采用静态暖磨 方式。在调试初期磨煤机尚不能够完全顺控启动 期间,通过静态暖磨手动操作。 手操静态暖磨方法:当热风温度达到180 左 右,达到暖磨条件,进行磨煤机的吹扫及暖磨。暖 磨采用双端运行方式,先开启旁路风挡板开度到 49 % ,开启热风调节挡板及冷风调温挡板,使一次 风量达到磨煤机程序允许最低启动风量17. 26kg/ s (相当于一次风管道最低流速18m/ s) ;调整磨煤机 入口温度在规定值以下,磨出口温度逐渐升高并达 6 山东电力技术 2002年第5期(总第127期)SHANDONGDIANLIJISHU 到设定值,直至暖磨结束。 磨煤机料位控制采用电耳测量噪声强度的方 法,用电耳输出电平模糊控制磨煤机内的料位。噪 声与罐体中所加煤量的多少有关,当磨中无煤时, 钢球的噪声最大,此时电耳电流输出对应料位为 100 %;磨煤机满煤时噪声最小,设定电耳电流对应 料位为0 %。 磨煤机料位自动投入前,需要较长的运行时间 建立料位,在建立料位的过程中,通过测量磨煤机 电流与电耳电流,得到其相对关系。图3所示为磨 电流及电耳输出的实际测量值。以冷态装球试验 时所加的灰渣作为基础,初始阶段电耳电平输出最 大,随着料位逐渐增长,磨煤机电流也逐渐增大,电 耳电平输出逐渐减小,当磨煤机电流开始下降并达 到初始电流值时,料位初步建立。通过测量磨煤机 电流和电耳电流输出,设以60 %为最佳料位自动 控制点,设定调整范围为50 %70 % ,投入料位自 动控制。 图3 A磨煤机电流、 电耳(A1)历史纪录数据 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4. 1 风门、 挡板问题较多,是制约顺控启停的主要 问题 由于 “W” 火焰锅炉所配双进双出磨煤机的风 门、 挡板较多,平均每台磨煤机多达30个。启、 停 磨煤机过程中遇到的多是风门、 挡板开关不到位, 无反馈信号,闸板门卡涩开关不动,调节挡板调节 失灵,挡板关闭不严,气动执行器漏气等问题,这是 制约磨煤机顺利按照程序启、 停的主要因素。因 此,必须从设计选型、 安装调试方面严格把关。 4. 2 关于密封差压难以建立问题 本密封风系统中磨煤机密封差压,取自密封风 管道节流孔板后的M点与磨煤机进口PSOD插板 门前A点的压力差值。由于A点前的调节挡板关 闭不严,而磨煤机进口PSOD插板门关闭严密,使A 点处的滞止压力与一次风母管压力接近。虽然密 封风机出口比一次风A点的压力高约7. 0 kPa ,但 密封风母管压力测点N至节流孔板后的压力测点 M处的压力损失高达6. 5 kPa ,系统阻力已基本抵 消掉密封风机所提升的压头。在磨煤机进口PSOD 插板门尚未开启前,磨煤机大罐中P处的压力较 低,加上密封部件的间隙大,漏流泄压快,M点的压 力无法提高,致使M到A点的差压变小,无法满足 密封差压2 kPa的要求。由于在磨煤机进口PSOD 插板门尚未开启前,PSOD插板门前A点的滞止压 力并不代表磨煤机内的压力。而用磨煤机进口 PSOD插板门后的压力Y代表磨煤机内的压力比 较合理。实践表明:在磨煤机进口PSOD插板门尚 未开启前,密封差压建立困难。而将磨煤机进口 PSOD插板门打开后,磨煤机内的压力升高,压差能 够很快建立。基于上述分析,造成密封差压难以建 立的原因是差压测点位置设置不合理,动静接合部 位泄漏间隙大、 密封风系统阻力大等原因所至。解 决的途径有三条: 改变测点位置,由测量M到A 点的压差,改为测量M到Y点的压差; 减少测点 M前系统阻力和密封部件间隙;将磨煤机进口 PSOD插板门开启顺控步骤提到建立密封差压顺控 步骤前,并修改逻辑增加密封风压力大于8 kPa作 为开启磨煤机进口PSOD插板门的条件。 5 磨煤机运行特性 磨煤机具有双进双出、 单端进出等9种组合运 行方式,分别设计有双进双出、 单端(同端进出)顺 控启停程序,可以单端运行切换为双端运行,也可 以双端运行切换为单端运行。 磨煤机双进双出运行方式的启动与运行操作。 暖磨结束后磨煤机啮合启动,调整较小给煤流量到 18.54 t/ h(2台给煤机流量之和 ) , 维持最低一次风 量不变,逐渐增加给煤量,随着给煤量的增加,可逐 渐关闭旁路风挡板。当进煤量达到27.8 t/ h后,关 闭旁路风挡板到0 % ,之后按照一定的风煤比调整 负荷。根据负荷的要求按照风煤比参考曲线呈线 性增减(图 4) 。原厂家提供的磨煤机风煤控制曲 线与实际有偏差,实际运行按照调试实测一次风量 曲线控制。此种运行方式可以维持制粉风量缓慢 增加,避免瞬间大量带粉对锅炉负荷的冲击。 7 山东电力技术 SHANDONGDIANLIJISHU2002年第5期(总第127期) TWD - 型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former Winding Distortion InstrumentTWD - (250002)山东电力研究院 辜 超 摘 要 通过对TWD - 型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具体设计,介绍了它的总体结构、 硬件配置、 相关软件以及应用情况,为变压器 绕组变形的诊断提供一种更为方便、 经济的选择。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变形 A/ D转换 数据采集 频率响应分析法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ign course of a transformer winding distortion instrumentTWD -, its general structure , hardware configure , correlative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A more convenient and economical selec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transformer winding distortion is provided. K ey Words Transformer Winding distortion A/ D translation Data acquisition FRA 中图分类号:FM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9904(2002)05 - 0008 - 04 1 概述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电网 系统容量的不断扩大,短路故障造成的变压器损坏 事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系统的安全运行。对 于厂用变压器(包括厂变和备变 ) , 则显得更加突 出。当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遭受短路故障电流冲 击时,每个绕组都将受到强大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 共同作用。变压器绕组初始故障的表现形式大多 表现为绕组出现机械变形,发生鼓包、 扭曲、 移位等 不可恢复的变形现象;其发展的典型形式是绝缘破 坏,随后出现饼间击穿、 匝间短路、 主绝缘放电或完 图4 磨煤机一次风量、 煤量挡板开度 运行表明:磨煤机两端给煤总量一般在18t/ h 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