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_第1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_第2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书本中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问题,第二部分是学生问题,第三部分是师生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师与家长关系,第五部分是管理问题。 为什么 “ 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 ” ?医生凭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这种越研究越深,经验越多越好,时间长了自然医生的专业技术得到提高。教师也是同样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提高了些专业技术,同时随着年龄的推移,有的教师会停滞不前。原因在于医生并没有对病人的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是有领导关系。虽然教师手中的权利不大,但是对学生还是有 威信的。所以当年轻时候的教师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眼前蝇头小利而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所以年轻教师应向医生学习,不做 “ 教育官僚 ” 和 “ 教育打工仔 ” ,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这本书中王老师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促使学生成长。 2.看到现象 -进行教育 -达到教育目的。其中的第 8 个案例:课间有学生打架了,老师让肇事者过来让其自圆其说承认错误,最后总结教育让其回去。从王老师的评论中,该老师行为是一种 “ 无研究教育 ” 只是让学生承认错误这只是表面的教育。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的确 当教师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事2 / 3 情的来龙去脉,仔细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解决问题的根源。 案例 9:水彩笔的故事。学生 A 借了学生 B 的水彩笔一直没有还,学生 B 便向老师告状。一般老师会立马让 B 去叫 A 过来了解事情的始末,但是这位老师却对 A 的行为提出了多种假设如:是不是 A 现在正在画画之类的想法。这只会为学生间的矛盾埋下隐患。老师如果退出审判者的角色,作为事件的引导者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减少学生间的矛盾。作为老师面对问题时,应该问下为什么,多想几个假设,多点探究,那么问题也随之减少。 案例 34:硬是不写作业。这是有关于问题学生的普遍性问题。王晓春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路,让我们去挖掘和研究。1.孩子如今是几年级了? 2.幼儿园时表现如何? 3.家长的职业是什么?家庭经济情况怎样 ?4.孩子是谁带大的?家长教育思想是否一致? 5.父母关系如何? 6.孩子在哪一门课堂上表现最好? 7.总和而言,孩子的作业是不会做,还是不愿意做? 8.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从王老师的思路上看,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便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个阻力,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好学生的 一个不可或缺的巨大推力。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应该和学生的家人保持联系,相互合作,共同进退。在这里王老师的思路同时也追溯到了学生在幼儿园是的情况。毕竟也是学生的成长史,3 / 3 从中也许能够获取有利信息,发现学生转变的原因。当然这只是外因,最重要的还是内因。学生自身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入手,触类旁通或者会爱屋及乌也说不定。如果孩子是作业不会写,那么也就稍微好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