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1页
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2页
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3页
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4页
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印刷排版人员须知专业印刷排版人员 应该知道些什么?下面是转载的国家专业排版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其中要求比较细,并不一定所有的设计人员都要知道,但是一些基础问题还是要明白的, 这也是你的职业素质的体现.下面文中要点部分用红色圈出, 以供设计相关人员评估自己的价值.国家专业排版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1 定 义使用计算机及相关外部设备和专业排版软件完成文书、书刊、报纸出版的操作技能。2 适用对象文秘人员、专业印刷排版人员及其他需要掌握排版技能的社会劳动者。3 相应等级排版操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能独立熟练使用某种典型专业排版软件完成比较复杂的普通书版和一般科技书刊的编排工作。高级排版操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能独立熟练使用一种或几种典型专业排版软件完成复杂的图文版面(包括书版和报刊)、科技版及特殊应用排版工作。4 培训期限排版操作员:短期强化培训 5080学时。高级排版操作员:短期强化培训 80120学时。5 技能标准5.1 排版操作员5.1.1 知识要求掌握微机及其专用外部设备连接和使用知识;掌握相关软件的安装方法及相关参数的设置;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命令使用知识:掌握中文平台(如:BDDOS)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知识;掌握有关排版规范的基本知识;掌握排版软件的基本使用知识。5.1.2技能要求具有基本的操作系统使用能力;具有基本的书刊排版软件的使用能力;具有基本的表格和图形处理能力;具有基本的文件管理、输出与发排能力;实际能力要求达到:能使用排版软件和相关设备独立完成日常公文、普温书刊和一般科技书刊的排版工作。5.2 高级排版操作员5.2.1 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微机及其专用外部设备连接和使用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使用知识;熟练掌握中文平台(如:BDDOS)的使用方法和知识;熟练掌握有关排版规范;熟练掌握排版软件的使用知识:熟练掌握防病毒及系统恢复基本知识。5.2.2 技能要求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书版排版软件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组版、表格排版系统的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数学、化学公式排版的使用能力;具有熟练完成书版、报版、科技版和各种专用版的编辑与排版能力,以及复杂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应用能力;具有补字软件的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输出与发排系统使用能力;实际能力要求达到:能综合使用书版排版软件、组版软件和相关设备熟练完成各种书刊、报纸及各类出版物的排版工作。6 鉴定要求6.1 申报条件考试面向全体社会劳动者,申请参加考核的人员可根据本人的能力和实际需要选择相应技术等级参加培训和考试。6.2 考评员构成本项考试应由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注册的考评员组成考评组主持,每场考试的考评组须由三名以上注册考评员组成,每场考评员在一场考场中最多考评20名考生。6.3 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鉴定方式:使用全国统一题库,按照操作要求,完成指定的考试题目,实际测试操作技能。鉴定时间:排版操作员:实际测试操作技能120分钟;高级排版操作员:实际测试操作技能120分钟。7 鉴定内容7.1 排版操作员7.1.1 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排版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启动和正确使用;操作系统的使用,中文平台的使用,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常用编辑软件的使用; 书刊排版软件的组成和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功能模块的作用与相互调用方法;排版规范中有关版面结构、版面形式、排版禁则的确定和使用。7.1.2 操作系统及中文平自的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格式化磁盘,文件的复制与删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目录的建立与管理,文件的管理;中文平台的使用;汉字输人。7.1.3排版软件的使用排版语言(如:BD排版语言)的特点,文件名的约定,排版工作流程,注解的格式,版面、版式、版心的意义与设计,字体、字号的表示方法,横排与竖排的具体意义,动态键盘的使用与定义,科技排版中有关科技符号及外文字体的排版要求,排版的禁则(如标题禁则,标点符号禁则等): 排版注解的使用:普通期刊、杂志的排版技术;一般科技书刊及其数学版、化学版的排版技术。7.1.4 交互式表格排版系统的使用图表处理;分页式图表处理;文件管理与输出。7.2 高级排版操作员7.2.1 基础知识技能微机及其相应外部设备的型号特点、连接、启动、关闭及正确使用和系统维护;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安装,中文平台的使用和安装,掌握一种汉字输人法,常用编辑软件的使用:专业排版软件的组成和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及安装,功能模块的作用及相互调用方法:排版规范中有关版面结构、版面形式、排版禁则的确定和使用。7.2.2操作系统及中文平自的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格式化磁盘,文件的复制,删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目录的建立与管理;批处理的设计,内存管理的设计;窗口管理,菜单的使用,程序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的设置、优化和维护,基本系统配置文件的编辑修改技巧;中文平台的使用;汉字输入。7.2.3排版软件的使用排版语言(如:D排版语言)的特点,文件名的约定,排版工作流程,注解的格式,版面、版式、版心的意义与设计,字体、字号的表示方法,横排与竖排的具体意义,动态键盘的使用与定义,科技排版中有关科技符号及外文字体的排版要求,排版的有关禁则(如标题禁则,标点禁则等);排版注解命令的使用;期刊、杂志和科技书刊的排版技术及其专业版的使用。 7.2.4组版系统(如WITS)的使用基本使用:掌握WITS组版系统的启动,掌握WITS软件的性能参数,工作流程和菜单的组成以及熟练掌握文件的建立、打开、在盘与退出的操作,掌握大样文样(.S2文件)的生成及PUB文件的打印:文字块的处理:包括小样文件的准备、文字块的生成和选中、文字的键人、文字块的编辑、文字块的属性; 文字的处理:包括文字的选中、文字的编辑、文字属性的改变、文字排版格式;图元处理:包括图元的生成、图元的编辑、线型、花边和底纹和选择、圆角矩形和隐边矩形的编辑、图形库、曲线的编辑、图元的文字块及沿线排版:图片处理:包括图片的种类、图片的装入与编辑、题图库的编辑:页面处理;辅助工具的使用。7.2.5 表格排版系统的使用表格排版系统的使用流程及排版;表格框架处理;表项内容的处理;图元及页面处理:辅助工具的使用。7.2.6 数学公式排版系统的使用 Math的功能及特点以及与WITS或TABLE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数学公式的建立与管理;数学公式的编辑:包括上、下脚标、根式、分式、积分式、大运算符、矩阵和行列式、界标符、加线操作、顶底、阿克生排版、多行公式、公式内客的重编辑与修改;菜单与工具箱的使用。7.2.7化学公式排版系统的使用ICSS系统的功能及特点以及与WtS或TABLE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化学公式库的建立和管理;化学公式的编辑:包括基本概念、编辑环境的设置、直线、括号、矩形和圆、弧线、五角环、六角环、文字元素、组合元素的排版,多个元素的统一调整,元素与元素组的编辑处理: 菜单与元素带窗口的使用。7.2.8其他棋牌版、音乐版、名片版和印章版的排版;文字校对软件的使用女蜗补字与偏旁部首(CW)补字;文件打印与发排。附加说明本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解释。印刷技术术语:间接印刷 indirect printing: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原稿 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印版 printing 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通常划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承印物 printing stock: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制版 plate making:依照原稿复制成印版的工艺过程。图象制版 image reproduction:用手工、照明、电子等制版方法复制图象原稿的总称。网目调 halftone,screen tone: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阳图 positive image: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一致的图象。阴图 negative image: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反的图象。分色 color separation:把彩色原稿分解成为各单色版的过程。计算机照相排版系统 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 system:由字符及排版指令输入装置、校改装置、校样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及照排主机等组成的成套排版设备。文字排版 text composition:将文字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拼版 make-up:将文字、图表等依照设计要求拼组成版。晒版 printing down: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阴图或阳图底片的信息转移到印版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打样 proofing:从拼组的图文信息复制出校样。预涂感光平版 presensitized plate:预先涂覆感光层的,可随时进行晒版的平印版,简称“PS”版。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使印刷品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使用性能的生产工序,例如装订。双面印 perfect printing:用两块不同的印版,在同一承印物上同时完成正面和反面的印刷。晒版原版 block copy:用于晒版的图文底片。单张印刷 sheet-fed printing:以单张纸或其它单张材料为承印物进行印刷。卷筒印刷 web-fed printing:以卷筒纸或其它卷筒材料为承印物进行印刷。多色印刷 multi-color printing:一个印刷过程中,在承印物上印刷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墨色。胶印故障 offset printing trouble:在胶印过程中影响印刷正常进行或印品质量缺陷的总称。开本 format:把一张全开纸裁切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张,叫多少开数装订成本,即为多少开本。胶印生产的工艺概述2.1.1 胶印生产的特点1、 利用现代图文信息处理的先进方法,用网目调表现原稿的阶调和颜色,复制品阶调、颜色再现性好。2、 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基本原理,在印版的同一平面上先水后墨,达到水墨平衡,使图文墨迹转移,图文清晰完整。3、 以橡皮布为媒体,承印物从橡皮布上获取图文,使墨迹充分转移,彩色还原效果好,并能保持印版的耐印力。4、 版材采用金属铝,资源广泛,尤其采用PS版(预涂感光版Presensitized Plate),制版速度快,质量好,耐印力高。5、 平版胶印目前向多色印刷发展,印刷速度快,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印刷周期短,印品质量好。2.1.2 胶印生产工艺流程胶印生产是彩色原稿复制的工艺过程,它包括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工序。 制版:即依照原稿复制成印版的工艺过程。工艺流程如图2. 1所示。1、图象制版和文字排版分类处理,然后文图合一,复制成晒版原版(底片)。(1)、 图象制版:用手工、照相、电子等制版方法复制图象原稿的总称。其工艺过程为: 分色:把彩色原稿分解成为各单色版的过程。传统的照像分色法目前已趋淘汰,大多使用的是电子分色,用电子扫描方式将彩色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 拷贝:复制技术中用底片与感光材料接触曝光复制图文的过程。常用的设备有连晒机,拷贝机等。 拼大版:将文字、图表、图象等底片根据印刷条件和幅面安排拼组成晒版用的原版。 晒版:通过晒版机,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晒版原版上的图文复制到印版上的过程。印版一般采用PS版。 打样:从拼组的图文信息复制出校样的过程。打样的样张分为单色样、叠色样和全色样三种。打样可在打样机上进行,也可在胶印机上进行。 (2)、文字排版:将文字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主要采用计算机排版工艺。其过程如下: 先将文字用电脑终端录入、组版、出校样。 校对无误后用激光照排机输出底片。 照排得到的底片可直接晒制印版或根据版式设计的要求,将底片进行拼版、拷贝,然后再晒制印版,用于打样和印刷。2、DTP(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象、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象的处理与加工、图形的绘制,然后将图形、图象、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3、CTP(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由原稿直接制版,而且实现了计算机出版系统与印刷机直接接口,从原稿到印刷一步完成。图2-1 胶印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使用印版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过程。是从接到制好的印版开始到印出成品为止。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印前准备、试印刷、正式印刷和印刷结束工作四部分。1、印前准备:包括熟悉生产施工单,检查印版,印刷材料的准备,机器的预调节工作等。2、试印刷:包括印版的表面处理,校正版位,水墨的调整等,直到试印刷印张能符合签样要求。3、正式印刷 :包括正常印刷时的抽样检查,润湿液及油墨的补充与水墨平衡的控制,机器运转状况的检查,印刷故障的排除等。4、印刷结束工作:包括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胶印机的清洁与保养,印版与橡皮布的养护等。 印后加工 :使印刷品达到要求的形状和使用性能的生产工艺。如书刊产品要经装订、质检、打包工序。各种包装产品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印后加工,如模切,烫金、过胶、制盒等。2.2 胶印机基本知识2.2.1 胶印机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胶印机是平版胶印的主要设备。它最早是由美国人威廉.罗培尔(W.Rubel)发明。之后,德籍美国人卡斯帕赫尔曼(Caspor Hermonn)于1906年1907年在德国制成了第一台三个滚筒(即印版滚筒、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的胶印机。今天,胶印机的基本结构仍是三个滚筒。各印刷机生产厂家生产的印刷机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印刷机的大体结构、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和纸张的走向都是基本一致的。目前我国生产单张纸胶印机的企业有很多,其中以北京人民机器厂的产品品种为多,质量较稳定,如J2108型,J2205型、PZ4880对开四色胶印机等具有代表性,最高印速可达 11000张/小时。进口胶印机以德国海德堡系列胶印机最具代表性。其它还有德国罗兰、日本小森、三菱胶印机等。进口单张纸胶印机水平在90年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主要体现在:1、印速提高到15000张/小时。2、由于自动控制化水平的提高,开印前的预调整时间大大缩短。原来预调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而现在可缩减到15分钟;3、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可实现从纸张搬运到印刷结束整个印刷机运行及操作系统的全自动化。印刷机今后的发展趋势仍是机、电、光、声一体化,最终实现全自动化。2.2.2 单张纸胶印机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印刷纸张的胶印机、打样胶印机、印铁胶印机等。2、按印刷色数分类。可分为单色、双色、四色、五色胶印机等。3、按纸张幅面大小分类。可分为小全张、全张、对开、四开、八开胶印机等。4、按印品印刷面的情况分类。可分为单面印和双面印胶印机。2.2.3 单张纸胶印机的命名版面设计是印刷出版物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容易出现错误和被忽略的细节问题,对于学习印刷的同学来说是很有必要了解一点相关知识的。-*01* 开本与书籍分类选择课本、杂志、科技读物、参考书等版面开本设计有不同的规格要求,课本一般为32开本或16开本(大学课本),杂志刊物多为16开本,如政治教科书用32开本,每行字数为2627只字,用大32开本,每行字数为2830只字;科技杂志用16开本,每行字数为3642只字。(活字排版工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66 周承民等 编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2* 开本与标题字号选择标题设计是版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版面美观、大方、紧凑,往往是指标题的排版,标题层次适宜,版面字号相称,很有讲究。如:32开本最大的标题字是用二号字,字数只有两个字,它们中间只能空两个字的地位;16开本的标题,最大字也只有用二号字,字数同样是两个字,但它们之间就要空三个字的地位。这是标题格式规范化的一个方面。(活字排版工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66 周承民等 编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3* 标题级别与字号、字体选择 图书排版中,标题往往要分级处理,因此标题字一般要根据级别的划分来选择字号大小和字体变化。一级标题选用字号最大,而后依次递减排列,由大到小。图书标题的字体一般不追求太多变化,多是采用黑体、标题宋体、仿宋体和楷体等基本字体,不同级数用不同字体。 (活字排版工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175 周承民等 编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04* 版式设计 版式即版面格式,具体指的是开本、版心(包括书眉及页码)和周围空白的尺寸,正文的字体、字号、排版形式(横排或竖排,通栏或分栏等),字数、排列地位(包括占行和行距),还有目录和标题、注释、表格、图名、图注、标点符号、书眉、页码以及版面装饰等项的排法。版式设计是指在既定的开本的基础上,对书刊原稿的体例、结构、标题的层次和图表、注释等进行艺术的科学设计。 (当代排版技术概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57 翟铭、杨新岚 编著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05* 常用术语版面 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称为版面。版心 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书眉 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页码 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而正方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注文 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某一个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开本 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对折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当代排版技术概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115116 翟铭、杨新岚 编著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06* 用字原则出版物的基本用字根据以下3方面因素选择。 开本幅面大小用字大小与出版物幅面成正比。 排版内容重要的内容用字大一些。 篇幅长短用字大小与篇幅长短成反比。 (版式经典 沈阳出版社 P7 高洋、沈晓辉 编著 2001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7* 版面要素即常用术语再参考用书(版式经典 沈阳出版社 P1742 高洋、沈晓辉 编著 2001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8* 文字排版中的规则和禁排 在文字排版中要注意一般的禁排规定。如每段开头要空两个字位;在行首不能排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以及下引号、下括号、下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在行末则不能排上引导、上括号、上书名号以及中文中的序码,如、等;数字为分数,年份,化学分子式,数字前的正负号,温度标记符号,以及单音节的外文单词和其他一些情况,都不应该分开排在上下两行。 (当代排版技术概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115116 翟铭、杨新岚 编著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9* 书籍组成一般书籍由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标题、页码、辅文(前言、后记、引文、注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等7部分组成,以及图。 (印刷概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 冯瑞乾等 编著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0* 正文排版按照版面设计的要求,变换文字的大小和形状,按文字、行距、字隙等,边看点示装置,边进行排字,在排字中,还要根据字体大小进行调整。另外,根据印品版心的规格、文字的大小,将文字、字隙、行距等,如版面上有插图,应留下插图的位置,对排版中行首、行末的禁排规则等都要考虑,遇到禁排的符号,就要将文字符号进行挤排或疏排。(印刷概论 印刷工业出版社 P 冯瑞乾等 编著 199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01* 排版术语 文字排版:将文字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印刷字体:供排版印刷用的规范化文字形体。横排:字符横向顺序排列成行的排版格式。竖排:字符由上而下竖向排列成行的排版格式。 行空:字行之间的距离。版口:版心边沿至成品边沿的空白区域。天头:版心上边沿至成品边沿的空白区域。地脚:版心下边沿至成品边沿的区域。校对: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检查、标注排版差错。改版:依照校样的标注改正版面差错。文字排版 根据原稿的版面设计要求,把文字、线条和表格等排成规定版式的工艺过程。文字排版所使用的版材和工艺方法可以分为铅排(又称热排)和照排(又称冷排)。其中铅排又可分为手工活字排版和机械铸排两类,而照排则可分为手动照相排版和计算机自动照相排版两类。按排版对象的不同,文字排版可分为书刊排版、报纸排版、零件排版和特种排版四类。以图书和期刊为主的排版工艺称为书刊排版,特点是依据书刊开本尺寸来决定版心排版尺寸,在一本书刊中各页面的版心尺寸严格保持一致。视书刊内容的不同,书刊排版可分为一般书刊排版、科技书刊排版、古籍书排版(或称繁体字排版)和工具书排版等种类。一般书刊排版比较简单,排版内容以汉字和标点符号为主,字体、字号变化较少;科技书排版的特点是文中有大量的外文符号、各类公式、插图、插表等,有的单独占一段版面,排与校都比较复杂;古籍排版的特点是多采用繁体字,版面形式古典,多竖排,有的版心带围框,正文内有夹注或段后注;工具书(主要是指各种字典、词典、手册等)排版的特点是版面常分栏,结构紧凑,条理分明,多带有书眉,便于检索。 /book/03/pb.htm -*03* 字体、字号 图4-1 汉字字体(一) 图4-2 汉字字体(二) 图4-3 外文字体 图4-4 各号活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说明等。 /book/books/print/printing/4z/4z1j2.htm /book/02/zt.htm -*04* 外文字体 在印刷外文书刊和中文科技书刊时,使用外文字体。在外文中使用最多的是拉丁文,也有斯拉夫文、日文、阿拉伯文等东方文字。外文字体一般分为白体与黑体,白体用于印刷正文,黑体用于标题;在字面形式上又分为正与(又称正体)与斜写(又称斜体)两种,拉丁文中还有手写体,德文中还有花体,在少数场合用于词头;日文与汉字相同都是方块字形,其字体有:明朝体、黑体等。西文字体更为繁多,常见的英文字体除大写体、小写体外,还有罗马体、斜体、黑体、白体和花体(花饰字体)等。/book/02.htm -*05* 常见的书刊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的问题有: 1.书刊版心设计位置不统一,造成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以及版心外的白边尺寸不规范,使得个别页码、书眉宇、书眉线被切掉,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上下距离设计不合理,有的间距过近(不足2mm),也有的过远(约在78mm以上),影响了说明文字的整齐。 3. 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和插图的文字距离切口(或订口)过近(只有12mm),这种设计不但很难看,甚至还可能被裁掉,严重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美观。 4.书刊标题中的空心字白笔划过细,印刷后难以再现,必然会失去应有地艺术效果。 书刊产品存在上述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可能实现的工艺能力来规范工艺设计,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书刊制印的整体水平。具体作法是:1.版心位置应统一(特殊要求除外),以保证全书的切口、订口尺寸,天头、地脚尺寸,版心外的白边尺寸等整齐划一。当版心尺寸固定后,在组版(拼版)中不得随意改动,以保证正确的工艺设计。 2.书刊正文插图的说明文字与图边距离,应统一为35mm。横竖排版的说明文字应与图边(左、右和上、下)距离应相等,而且不能超过图的宽度。如果说明字的字数较多时,可排成二行、三行,并保持行距及与正文的间距一致。 3.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及插图的文字与切口距离应为5mm,以免在装订成册时产生误差而被切掉。4. 书刊标题使用空心字时,应把空心字的白笔划加宽一些,防止印刷时白字笔划糊死而影响阅读。 / -*06* 字号点数制又帝叫磅数制,是英文point的音译,缩写为P,既不是公制也不是英制,是印刷中专用的尺度。我国大都使用英美点数制。1点(1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