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土地整治规划说明.doc_第1页
霍州土地整治规划说明.doc_第2页
霍州土地整治规划说明.doc_第3页
霍州土地整治规划说明.doc_第4页
霍州土地整治规划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州市土地整治规划说明 (2016-2020 年) 霍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一七年十一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上一上一轮规轮规划及相关工作划及相关工作实实施情况施情况.1 一、上一轮规划的主要目标及实现程度.1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1 第二章第二章 规规划划编编制制过过程程.3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3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3 三、规划编制的程序.4 四、公众参与情况.5 五、规划成果.5 第三章第三章 规规划基划基础础数据数据.7 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7 二、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7 三、土地基础数据.7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潜力土地潜力调查评调查评价及价及测测算算.10 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10 二、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13 三、土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16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17 第五章第五章 主要主要规规划内容划内容说说明明.20 一、关于临汾市土地整治规划下达的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20 二、主要任务确定的依据.21 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点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点项项目目.22 一、确定重点整治项目的原则.22 二、确定重点整治项目的方法.22 第七章第七章 整治整治规规划划方方案比案比选选情况情况.23 第八章第八章 资资金与效益情况金与效益情况说说明明.24 一、资金测算.24 二、效益评价的方法和结论.25 三、规划实施的可行性.28 第九章第九章 与相关与相关规规划的划的协调衔协调衔接情况接情况.31 一、与上轮规划的衔接.31 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说明.31 三、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32 第一章 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实施情况 霍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 年)是以霍州市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2006-2020)提出的调控指标为依据,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 利用、整理和保护。规划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 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在保护耕地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上一轮规划的主要目标及实现程度 (一)上一(一)上一轮规轮规划的主要目划的主要目标标 上一轮规划的总目标是:通过实施开发整治规划,提高区内耕地 质量,新增耕地 1153.61 公顷,为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社会 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上一轮规划共确定 176 个重点项目,总规模 8556.94 公顷,预计 可新增耕地 1508.24 公顷,预计投资 86673 万元。 (二)目(二)目标标完成情况完成情况 自 2011 年以来,霍州市认真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累计补 充耕地 1231.53 公顷,完成了规划总目标的 106.75%。完成了规划下 达的目标。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整治(一)土地整治类类型型较为单较为单一,主要一,主要为为土地开土地开发发且限制因素且限制因素较较多多 全市土地整理主要以荒山整理为主,荒坡开发是新增耕地及农用 地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水源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土地开发,一些项 目灌溉成本较高,水源问题难以解决,一些项目与居民点距离较远, 耕种不便,加之受到投入能力的制约,开发难度较大。 (二)(二)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对对生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不不够够重重视视 耕作单一,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下降,中低产田比重大;天然植 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加之自然灾害,导致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同 时,随着本市各类建设用地增长,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加 剧了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加快推 进城乡生态化,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需要结合土地整治和生 态环境整治进一步推进“生态霍州”建设。 (三)公众参与不足(三)公众参与不足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但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由于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缺乏充分论证、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造成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和支持力度不够。同时对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积极意义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未能使当地农民 充分认识到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 规划编制过程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 土地整治规划是统筹安排农村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生产建设和灾毁土地复 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纲领性规划。 科学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 金,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 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民居住 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好的发挥土地整 治在乡村建设、精准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抓手 作用。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1、保护优先; 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以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城乡统筹; 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为基本导向,大力推进城乡散乱、 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要求,大力推 进废弃、污染、退化土地复垦治理。 3、依法依规; 遵循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 镇规划的要求,落实和细化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4、民主决策。 扩大规划修编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尊重农民 意愿,确保规划编制公开、透明;加强部门和上下沟通协调,做好规划 衔接。 三、规划编制的程序 霍州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包括准备工作、调查分析、基 础研究、方案编制、协调论证、成果报批等六个步骤。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和土地 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制定规划技术思路,梳理相关标准规范,确定规 划基数,编绘具有现势性的规划底图,建立规划信息基础数据库。 调查分析。主要是开展相关部门的访谈,收集资料的同时针 对重点问题和典型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同时发放各类调查问卷,了解 乡镇及村民对土地整治规划的认知以及相关建议,掌握了大量一手资 料。 专题研究。开展了霍州市土地开发整治规划(2016-2020)实 施评价等专题研究,在评价规划实施进展、规划实施成效、规划实施 中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围绕土地整治相关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土地 资源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土地整治模式与重点项目、实施机制与政策 保障等内容,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方案编制。依托专题研究,研究制定规划的指导原则、目标 和战略,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且编制规划文本、说明和图件,整 理建立符合标准的规划信息管理数据库。 协调论证。制定出整理方案之后,与各部门、各乡镇充分协 调,论证实施方案是否可行。 成果报批。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上报相应的规划批准机关 审查批准。 四、公众参与情况 本轮规划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协助收集相关基础资 料。为确保编制工作顺利进行,规划成果符合公众发展需求,广泛征 询社会公众意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对土地整治规划进展、目标和主 要内容进行宣传。 与此同时,规划小组先后开展了多次对典型乡镇有针对性的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以往土地整治项目、与相关人员座谈、发放问卷、全面 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 意见和建议。 五、规划成果 (一)(一)规规划文本划文本 1、 霍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文本 (二)(二)规规划划说说明明 2、 霍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说明 (三)(三)规规划划图图件件 1、霍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15 年) 2、霍州市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3、霍州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4、霍州市土地复垦潜力分布图 5、霍州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布图 6、霍州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图 7、霍州市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 (四)(四)规规划数据划数据库库 (五)(五)规规划附件划附件 第三章 规划基础数据 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 本规划采用的人口数据主要引自霍州市统计年鉴(2015 年)、 各乡镇统计年鉴及实地调查数据。 截止 2015 年底,全市总人口 29.44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18.4 万人,乡村人口 11.04 万人,城镇化率为 62.5%。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74.55 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 31.6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64.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1.2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 2544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488 元,财政总收入 14.37 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 4.5:65.2:30.3,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二、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 规划中涉及的相关经济社会资料主要来源于:霍州市统计年鉴 (2015 年)、 霍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及其他各相关 部门规划。 三、土地基础数据 (一)数据来源(一)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本规划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的是霍州市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2015 年变更数据,并在此数据 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用地分类进行了适当转换。 同时,本次规划的土地整治区域及潜力评价结果等也能够尽量做 到与现实相吻合,便于日后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土地利用(二)土地利用结结构及其分布构及其分布 根据霍州市 2015 年规划基数,2015 年底,霍州市土地利用现状 为:全市土地总面积 76538.58 公顷,其中:农用地 52844.87 公顷,占 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69.04%;建设用地 7267.76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 积的 9.50%;未利用地 16425.95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21.46%。 (1)农用地的构成情况 全市农用地 52844.8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9.04%。其中耕地 面积为 22038.25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41.70%;园地面积为 1080.0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2.04%;林地面积为 25847.38 公顷,占农用地 面积的 48.91%;其它农用地面积为 3879.24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7.34%。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 21836.59 公顷。耕地地类构成以旱地为主, 面积为 18751.47 公顷,占耕地而积的 85.09%;水浇地面积为 3286.32 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14.91%;水田 0.45 公顷。 (2)建设用地构成情况 全市建设用地面积 7267.7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50%。其中 城市面积为 1001.8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3.78%;建制镇面积为 1059.93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4.58%;村庄面积为 3879.71 公顷, 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53.38%;采矿用地面积为 372.25 公顷,占建设用 地面积的 5.1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837.31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1.52%;其它建设用地面积 116.76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61%。 (3)未利用地的数量、质量与分布 全市未利用地面积 16425.9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46%。其 中水域 1037.92 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 6.32%;其他土地 15388.03 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 93.68%。 第四章 土地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 一、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 农用地整理潜力类型为现状耕地及其相间的零星土地构成。按照 整治规划,将对田、水、路、林等实行整理改造,将现状田块重划平整, 合理调整耕地、田坎、农田水利和田间其他生态用地的分布,实现改 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 产出率。 (一)(一)农农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调查 以行政村为组织单位,通过调查问卷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与数据 分析,了解并统计各行政村待整理农用地规模、潜力来源及面积;掌 握区域内基本农田的规模、分布以及农田、水利、道路灯基础设施的 配套程度金额完好程度,并说明基本农田建设的限制条件。 (二)(二)农农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评评价与分价与分级级 1、潜力、潜力评评价方法价方法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a)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各行政村范围内可开 展农用地整理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理农用 地规模; b)计算各行政村农用地整理可补充耕地面积,包括转为耕地的田 坎潜力规模、其他非建设用地潜力规模等; c)计算各行政村农用地整理可新增耕地系数。 2、潜力、潜力等等级级划分方法划分方法 农用地整理潜力等级划分时,应同时考虑可补充耕地面积和新增 耕地系数,依四象限法进行划分: 以各行政村可补充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依 以下情形划分等级: 1)一级:双指标不低于各自平均值; 2)二级:可补充耕地耕地面积不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数低于 平均值; 3)三级:可补充耕地耕地面积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数不低于 平均值; 4)四级:双指标低于各自平均值。 3、潜力、潜力评评价价 按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方法,把评价结果以行政村为单元划分等 级:新增耕地系数不小于 0.01%且可补充耕地耕地面积不小于 0.43 公 顷的为一级,新增耕地系数小于 0.01%且可补充耕地耕地面积不小 于 0.43 公顷的为二级,新增耕地系数不小于 0.01%且可补充耕地耕 地面积小于 0.43 公顷的为三级,新增耕地系数小于 0.01%且可补充 耕地耕地面积小于 0.43 公顷的为四级,得到全市农用地整理综合潜 力分级结果,即农用地整理的四个级别的潜力区。 表 4.1 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表 单位:公顷、% 村名村名农用地整治规模农用地整治规模可增加耕地面积可增加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系数潜力等级潜力等级 成庄村 295.313.950.011 张望村 274.683.750.011 青朗坪村 186.951.970.011 观堆村 172.681.830.011 北益昌村 166.6816.780.11 南辛庄村 157.451.880.011 南李庄村 147.031.670.011 南东村 141.818.930.061 南程村 139.81.70.011 大沟村 127.351.770.011 上王村 123.071.630.011 陈家窳村 117.195.680.051 安乐村 108.853.250.031 什林村 94.192.040.021 张家楼 72.450.790.011 窑子头 71.060.810.011 小涧村 70.810.440.011 北泉村 67.483.30.051 刘家庄村 65.160.750.011 茹村 65.10.750.011 曲坡村 60.560.680.011 高王庄村 59.512.840.051 义旺村 58.810.790.011 赤峪村 58.0120.031 沙窝村 52.42.530.051 罗涧村 47.842.270.051 柏乐村 46.230.560.011 偏墙村 42.470.630.011 贾村 39.810.40.013 下马洼 39.310.340.013 小张望村 37.670.50.011 宋庄村 34.982.730.081 桃花渠村 32.330.340.013 阴底村 31.661.960.061 天桥村 30.191.640.051 王海平 29.070.390.013 红崖堡村 28.060.320.013 乔沟村 24.070.340.013 辛置村 22.570.270.013 退沙村 22.330.220.013 村名村名农用地整治规模农用地整治规模可增加耕地面积可增加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系数潜力等级潜力等级 东村 22.161.060.051 韩比村 21.790.910.041 百亩沟村 19.910.30.023 琵琶垣 19.880.30.023 下乐坪村 15.490.150.013 库拔 14.390.710.051 下王村 12.920.230.023 朱杨庄 8.640.180.023 南泉村 8.250.190.023 义城村 7.840.110.013 南沟村 40.0104 河底村 1.440.030.023 上乐坪村 0.0200.093 二、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主要是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 用的建设用地进行腾退和整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类型包括两类:一是农村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 主要指农村居民点内存在的部分低效、空闲土地,包括一些乡、村企 业内的废弃、闲置土地以及偏僻地带自然村庄整村移民后形成的废弃 用地;二是工矿企业闲置和低效用地,主要包括城镇和矿山企业内部 “城中村”及闲置、低效利用场地,一些矿山企业建厂时间早、技术设 备落后,处于资源枯竭、低产或停产状态,但企业圈占的用地面积较 大,使得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一)(一)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调查和和评评价分价分级级 1、 、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调查 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统计数据、相关规划和图 件分析,确定各行政村可整理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各乡镇的特色村、 规划中心村、规划迁并村规模与布局;调查统计各行政村经济社会发 展趋势、城镇化趋势、对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量的预测,参照村镇 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等,测算规划农村居民点总规模,通过现 状与规划的对比,分析各行政村可整理的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可减少 的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2、 、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整理潜力分用地整理潜力分级级 结合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及调查成果,采用人均用地估算法、 问卷调查法、规划模拟法等,测算可整理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可补充 耕地面积。对各乡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进行分析,划分为四个潜 力等级。 级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内部闲置土地面积较大,用 地方式粗放。交通状况较好。村镇规模较大,可以为城镇扩展提 供空间。整理规模较大。整理规模大于等于 10 公顷。级农村建 设用地整理以宅基地整理和复垦为主,辅以村庄内部用地整理。整理 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级农村建设用地:村庄规模较大,有内部挖潜的空间。可 整理部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在 2 公顷与 10 公顷之间。交通 条件尚可。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宅基地整理、散村散户归并为主, 新增土地去向以耕地和改善生活用地为主。 级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很小。路网密度不 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较少。整理规模在 0 公顷与 2 公顷之间。 地区经济实力较弱。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空间较大,整理活动缺 乏资金支持,迁村并点的资金缺口大,整理以迁村并点为主,新增土 地主要用于补充耕地。 级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很小。路网密度不 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很小。整理规模为 0。地区经济实力 最弱。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空间较大,整理活动缺乏资金支持,迁 村并点的资金缺口大,整理以迁村并点为主,新增土地主要用于补充 耕地。 (二)城(二)城镇镇建建设设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调查和和评评价分价分级级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统计数据、相关规划和图件分析,确定各行 政村可整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过现状与规划的对比,分析各乡镇 可整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可减少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根据按行政村汇总出的可整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可补充耕地 面积,按可整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实际对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进行分等定级。 表 4.3 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级表 单位:公顷、% 村镇名称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整治规模 增加耕地面 积 增加耕地 系数 潜力等级 白龙镇白龙村 (141082100200) 5.974.610.78 其余村庄 000 三、土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 为落实“充分利用每一分土地和保护耕地”的政策,本规划特针对 市内损毁废弃的土地进行土地复垦,以期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增 加有效耕地面积的目的。 (一)土地复(一)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调查调查 以行政村为组织单位,依据各行政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 其年度变更数据,按图斑进行筛选分析,调查土地损毁前特征和损毁 类型、程度和复垦的可行性等有关资料,确定待复垦土地。选取若干 典型,调查损毁土地的面积、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源保 障情况、有无限制因素、是否适宜复垦、可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与系数。 (二)土地复(二)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评评价与分价与分级级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土地损毁前特征和损毁类型、 程度和复垦的可行性等因素,遵循自然规律,立足合理利用、农业发 展、生态改善、经济可行的原则,评价待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和规模。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技水平和可 投入资金量等因素,通过土地整治潜力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图件与 数据分析等方法确定可复垦的损毁土地规模,将全市各行政村的土地 复垦潜力按可复垦规模进行汇总并分级。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评价及测算 (一)宜耕后(一)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潜力调查调查 以行政村为组织单位,依据各行政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 其年度变更数据,通过有关分析,汇总可开发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选取若干典型,调查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面积、坡度、有效图层厚度、 土壤质地、水源保障情况、有无限制因素及是否适宜开发、可开发为 耕地的面积与系数。 (二)宜耕后(二)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潜力评评价与分价与分级级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整理措施,以 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1、宜耕后、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潜力评评价方法价方法 a)结合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成果,筛选出各行政村范 围内可开发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确定不同地貌单元或不同类型土地 的可开发规模; b)依据不同地貌单元或不同类型土地的已开展项目经验,确定相 应的新增耕地系数; c)计算各行政村内不同地貌单元或不同类型的宜耕后备土地资 源开发可补充耕地面积,予以汇总。 2、宜耕后、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等潜力等级级划分方法划分方法 结合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考虑开发后新增耕地的 质量,以可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规模为依据,进行宜耕后备土地资 源潜力分级。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分级以村为单元划分。共分为四个等级, 其中一级潜力区可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可补充耕地规模大于等于 50 公顷;二级潜力区可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可补充耕地规模介于 20 公顷和 50 公顷之间;三级潜力区可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可补充 耕地规模在 0 公顷到 20 公顷之间;四级潜力区可开发宜耕后备土地 资源可补充耕地规模为 0 公顷。 3、新增耕地、新增耕地规规模模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新增耕地规模,主要依据新增耕地系数计 算。新增耕地系数受区域位置、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状况和社会经济 水平的影响而变化,依据霍州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 表 4.2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级表 单单位:公位:公顷顷、 、% 村名村名整治规模整治规模可增加耕地面积可增加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系数潜力等级潜力等级 南坛村委会 2.771.680.351 南庄村委会 1.130.780.771 赤峪村 3.891.470.551 圣佛村 21.9089.010.571 东湾村委会 20.156.250.411 什林村 9.526.830.211 许村委会 44.6315.130.361 枣洼村委会 31.0014.300.541 王庄村委会 10.155.890.431 白龙村委会 42.369.020.152 马岭 110.4548.800.182 陈村 17.394.920.532 虎头山村委会 17.835.260.242 养马岭 48.725.060.32 郭庄村委会 11.163.350.082 辛置村 11.799.790.242 下曹村 5.762.600.22 董家庄村委会 9.628.330.712 南下庄村 56.7027.920.722 大张村委会 9.905.770.212 贾村 26.0112.480.412 贾孟村委会 9.324.480.312 张望村委会 3.102.440.342 上乐坪村 8.903.290.252 村名村名整治规模整治规模可增加耕地面积可增加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系数潜力等级潜力等级 青朗坪村委会 15.306.720.292 狮子洼 10.883.780.32 李曹村 7.775.660.732 罗涧村委会 32.1333.460.112 韩比村委会 20.5212.480.783 南堡村 45.9810.270.343 杜苏沟村委会 20.574.210.23 秦家岭村委会 17.156.010.393 王家岭村委会 35.1116.270.293 石比村 8.851.810.123 板节村委会 4.031.090.133 范村委会 5.931.070.23 驹沟村委会 31.8512.930.233 瓦殿梁村委会 18.184.440.23 南杜比村委会 4.881.130.393 琵琶垣 15.541.130.123 桃花渠村委会 23.2410.620.873 南泉村委会 2.961.000.23 南庄村委会 19.719.710.393 沙窝村委会 43.859.440.23 孔涧村委会 29.089.070.593 刘家庄村委会 1.700.900.393 义城村委会 58.368.820.153 大沟村委会 10.128.320.043 偏墙村委会 30.737.940.133 成家庄村委会 72.437.750.173 观堆村 7.771.720.033 成庄村委会 4.230.410.163 李垣村委会 48.817.250.073 山底村委会 15.366.550.13 杨节村委会 13.376.220.13 史家庄村委会 106.9736.000.273 沟西村委会 20.475.820.293 冯南垣村委会 7.513.190.483 南庄村委会 14.255.610.343 周村委会 2.450.110.273 坡底村委会 34.485.490.353 李家脑 57.805.470.113 第五章 主要规划内容说明 一、关于临汾市土地整治规划下达的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 (一)临汾市整治规划下达指标 临汾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下达霍州市 2020 年高标 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为 4851.128173.8 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 地规模为 313.83 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规模 500.01 公顷,复垦耕地 409.59 公顷。 (二)霍州市落实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 约用地制度,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护生态的关系,切实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 模式、完善用地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 式,把土地利用推向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 轨道。到 2020 年,预期达到的目标如下: 以确保全市耕地总量 22038.25 公顷为纲,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加 强田、水、路、林、村、矿的综合改造,在适度开发后备资源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土地整理复垦。 规划期内,预期实现土地整理补充耕地规模达到 327.16 公顷,其 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规模 12.81 公顷,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补充 耕地规模 314.35 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规模 559.67 公顷,补充耕地规 模 415.8 公顷,其中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为 455.13 公顷,补充耕地 340.57 公顷;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规模 5.97 公顷,补充耕地 4.61 公 顷;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为 98.57 公顷,补充耕地 70.62 公顷。 在全面落实保护基本农田 19592.29 公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 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和改造现 有农田水利及灌排设施。通过农田整理,建设 5096.75 公顷高标准基 本农田;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养护机制,不断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 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任务确定的依据 1、国家制定的有关土地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土地复垦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 国城乡规划法。 2、整治规划的技术标准: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 县级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 10111013-200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2011)。 3、相关规划:临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临汾 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 霍州市土地利用总体利用规划 (2006-2020 年)。 4、制定规划目标和任务时还需要依据霍州市上一轮规划实施情 况,针对上轮规划实施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规划实施目 标的完成程度,确定本次规划的目标及任务,以保证本轮规划顺利完 成。 第六章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 一、确定重点整治项目的原则 整治规划项目确定主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整治项目确定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并且与霍州市 实际情况紧密相关。 2、整理规模较大,范围广,特色突出。 3、整理潜力大,新增耕地相对较多,整理后获得的收益较大。 4、分布相对集中。 5、评价等级在一定级别以上。 二、确定重点整治项目的方法 在确定项目的时候,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组合: 1、项目土地整治潜力较大,基础条件好; 2、以综合土地整治区域为主; 3、达到一定规模; 4、预期效益明显; 5、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 6、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七章 整治规划方案比选情况 本规划在确定整理方案时有两种方案: (1)以整理潜力等级高低划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这样做的好 处是重点区域和项目的整理潜力都比较大,前期工作开展时会比较顺 利,成效明显,但是,由于按照潜力等级高低分区造成的区域分散,会 给后期工作开展增加繁杂度,也不利于整体上的统筹兼顾。 (2)以区域集中性划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此种做法虽然削弱 了整理潜力等级高低的界限,但是由于区域都集中成片,产生规模效 应,无论从规划还是实施来说都能预见会有较好的耕地产出率,即成 效明显。 综上所述,本规划在综合考虑霍州市实际情况和衡量投入产出比 之后,选定第二种方案。 第八章 资金与效益情况说明 一、资金测算 (一)依据、方法和(一)依据、方法和结结果果 1、 、测测算依据算依据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 偿使用费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等。为了规范土地整治项 目资金的管理,保障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安全使用,财政部、国土资源 部就土地整治项目财务资金管理有关问题先后制定了多项暂行办法 和规定,主要的办法和规定有: 1)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 (财综200648 号) 2)关于调整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 的通知(财建200784 号) 3)关于印发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 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8157 号) 4)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 通知(财建2004174 号) 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 2003122 号) 6)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 2011128 号) 2、 、测测算方法算方法 根据规划目标,全市将实施农用地整理规模 314.52 公顷,农村建 设用地整理规模 455.13 公顷,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规模 5.97 公顷, 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 98.57 公顷,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规模 704.27 公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5096.75 公顷。 按照上一轮规划期间分类型土地开发整理平均投入成本,结合近 几年物价水平,测算分类型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单价:农用地整理项目, 每公顷需投资 1.2 万元;土地开发项目,每公顷需投资 22.5 万元;复垦 项目,每公顷需投资 27 万元;农村建设用地及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项目,每公顷需投资 27 万元。 3、 、测测算算结结果果 测算得,规划期内土地整治投资需求 37450.69 万元,具体为: 农用地整理规模 314.52 公顷,需要投入 377.42 万元;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5096.75 公顷,需要投入 6116.10 万元; 宜耕后备资源开发 704.27 公顷,需要投入 15846.08 万元; 农村建设用地及城镇工矿用地整理规模 461.10 公顷,需要 投入 12449.70 万元; 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 98.57 公顷,需要投入 2661.39 万元; 二、效益评价的方法和结论 (一)效益(一)效益评评价方法价方法 1、 、经济经济效益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从土地整治的投入与产业角度进行分析,采用静态 分析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从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工业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乡统筹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 方面,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评价。 3、生、生态态效益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从水资源利用、生态安全程度、农田生态环境、洪 涝灾害抗御能力、生物多样性、空间景观格局等方面,选择适当的评 价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二)效益(二)效益评评价价结论结论 1、 、经济经济效益效益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可提高土地 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民对土地投入与产出结构,进而增 加当地农民收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助于促进全市耕地 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土地整治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很好 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减少当地农村过剩劳动力的闲置。此外,农田水 利设施及农村交通设施的配置完善,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 业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农业的利润空间。 此次霍州市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将增加耕地面积 742.96 公顷,通 过对增加的耕地面积加以利用,若全部种植成小麦,则将产生经济效 益 2470 万元,为霍州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保障了霍州 市的粮食安全,同时也将使广大农民受益。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土地开发整理完成后,首先是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利用 率,为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维护人均耕地面积相对稳定,起到了 能动的作用。其次,通过小块并大块,土地平整化,水利设施建设,田 间道路修筑等,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现 代农业创造了条件。第三是通过开发整理活动,为土地平整化,耕作 机械化,灌溉节水化,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增加了土地产出率,提高了 农产品商品量,为活跃市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通 过土地整治规划,实质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除了巩固 农业基础地位,还为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第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了补充耕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从而为社会的 稳定作出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生、生态态效益效益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是土地开发复垦的原则,也是土 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生态效益,体 现在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活动中。通过田、水、路、林、村等因素的综 合治理,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田,由小变大, 由坡变平;路,由窄变宽,由弯变直;水,由肆意横流变成了有序畅通; 荒山变成粮、林、草,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水土流失会一定程 度减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区,将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同时, 绿起来、美起来。 三、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一)筹(一)筹资资渠道多渠道多样样,可以,可以满满足足规规划需求划需求 本规划所需资金,除重点工程计划申请中央财政和山西省投资外, 其它项目投资均由地方财政承担。霍州市筹措土地整治资金的渠道主 要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 农业开发部分、土地复垦费以及民间资本等其他投入。 1、新增建、新增建设设用地土地有用地土地有偿偿使用使用费费 按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 2012151 号),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 七十上缴地方财政,上缴地方财政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地方财政基 金预算收入,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依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 用费征收标准和等别,霍州市征收等级为 12 等,征收标准为每平方 米 20 元,规划期间,预计全市新增建设用地 926.27 公顷,全市可支 配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为 18525.40 万元。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