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七下22_第1页
《木兰诗》七下22_第2页
《木兰诗》七下22_第3页
《木兰诗》七下22_第4页
《木兰诗》七下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木兰诗七下 22 莲山课 件 m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写法。 3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 4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教学设想】 1利用诗中排比句、对偶句、复沓句、顶真句等句式特点,当堂背下来。 2疏通文义,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 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3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像,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4教学时数: 2 课时 2 / 6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 “ 巾帼不让须眉 ” 这句古语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她的事迹被老百姓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她的名字叫花木兰。现在我们就从这首流传于世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来感受一下 “ 巾帼不让须眉 ” 的气魄吧!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 qia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 所载 “ 梁鼓角横吹曲 ” 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 鼓角横吹曲 ” 。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 “ 乐府 ” 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南北朝,社会上已经把 “ 乐府 ” 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 “ 乐府 ” 。 2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 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 “ 五胡十六国 ” 的 130 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3 / 6 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花木兰是古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二、整体感知 1课后练习二、三 2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纯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3木兰诗按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 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4 / 6 a 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 b 战事紧迫。 c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概括上文 “ 旦辞 ” 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 木兰不用尚书郎 ” 而愿 “ 还故乡 ” ,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4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 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5 / 6 5详写第 2、第 3、第 4、第 6 段,即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这是因为作者紧扣住“ 木兰是女郎 ” 的身分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详略的。凡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更好的表现主题的,则铺写不厌其烦,反之则惜墨如金。如对历时十年的战斗生涯(第4 段),仅有 “ 万里赴戎机 ” 以下六句,还有出征前的准备(第3 段开头四句)也写得比较简略,详略搭配得当,正是为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务的,为全诗主题服务的,也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 个显著特点。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三、课堂小结 1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2学生查阅资料,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 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刘胡兰、秋瑾。 6 / 6 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