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年) 白沙镇人民政府白沙镇人民政府 二二一一年十一月一一年十一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条 规划目的.1 第二条 规划依据.1 第三条 规划范围.2 第四条 规划期限.2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3 第五条 土地利用结构.3 第六条 土地利用效率.4 第七条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4 第八条 土地利用形势.5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7 第九条 耕地保护目标.7 第十条 建设用地保障目标.7 第十一条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8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9 第一节 总体结构.9 第十二条 农用地调整.9 第十三条 建设用地调整.9 第十四条 其他土地调整.10 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10 第十五条 耕地调整.10 第十六条 园地调整.11 第十七条 林地调整.11 第十八条 其他农用地调整.11 第三节 建设用地结构.12 第十九条 城镇用地调整.12 第二十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12 第二十一条 采矿和独立用地(含盐田)调整.13 第二十二条 交通用地调整.13 第二十三条 水利设施用地调整.14 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调整.14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15 第一节 生态环境景观保护用地布局.15 第二十五条 重要生态功能区用地布局.15 第二节 农用地布局.15 第二十六条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用地 .15 第二十七条 基本农田.15 第三节 建设用地布局.17 第二十八条 交通基础设施用地.18 第二十九条 水利设施及能源用地.18 第三十条 产业园区用地.18 第三十一条 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布局.19 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0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 .20 第三十二条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20 第三十三条 城镇建设用地区.20 第三十四条 农村建设用地区.20 第三十五条 村镇建设控制区.21 第三十六条 独立工矿用地区.21 第三十七条 有条件建设区.22 第三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22 第三十九条 一般农地区.22 第四十条 林业用地区.23 第四十一条 园地区.24 第四十二条 风景旅游用地区.24 第四十三条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25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5 第四十四条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类型.25 第四十五条 允许建设区.26 第四十六条 有条件建设区.26 第四十七条 限制建设区.27 第七章 土地整治规划.28 第四十八条 土地整治目标.28 第四十九条 土地整理.28 第五十条 土地开发.28 第八章 行政村土地利用引导和调控.29 第五十一条 各行政村土地利用引导和调控.29 第九章 近期规划.35 第五十二条 农村宅基地近期安排.35 第五十三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近期安排.35 第五十四条 重点项目用地近期安排.35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6 第五十五条 强化规划实施责任制度.36 第五十六条 加强土地计划管理.36 第五十七条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36 第五十八条 加强规划实施技术支撑.36 第五十九条 提高规划实施公众参与度.37 附表.37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 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白沙镇土地利用管理和用途管制,促进节约集约 用地,进一步做好全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保障土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 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要求,白沙镇人 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第二条第二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 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国 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 号)、 国务院关于 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0833 号)、 国务院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 119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209 号)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 政策文件。 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 年)等相关规划。 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43 号令)、 国土 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1025-2010)、国土资源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关 于印发 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9165 号)、 关于加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0195 号)等规章、规范和技术性文件。 第三条第三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白沙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振兴社区居委会、草 江村、龙江村、五星村、文明村、石达村、西坎村、白沙村、新村村、虎塘村、 虎岭村、那郊村、那江村、那潭村、和荣村、沙尾村、榄根村、东海村、东风 村、宏德村、充美村、良港村、平田村、独山村等 1 个社区居委会 23 个村 委会以及白沙镇炮竹厂、榄子根盐场和山口林场,土地总面积为 23342.31 公顷。 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 2009 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期限为 2010-2020 年,其中 2010-2015 年为规划近期,2016-2020 年为规划远期,2015 年为规划近期年,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五条第五条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 2009 年末,白沙镇土地总面积 23342.31 公顷,其中农用地 18283.4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8.33%,建设用地 2825.5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10%,其他土地 2233.2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57%。 一、农用地一、农用地 耕地面积为 7778.56 公顷,园地面积为 71.07 公顷,林地面积为 7213.74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3220.09 公顷,分别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 33.32%、0.30%、30.90%、13.79%。耕地中,水田面积为 3821.44 公顷, 水浇地面积为 9.37 公顷,旱地面积为 3947.75 公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49.13%、0.12%、50.75%。 二、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2485.97 公顷,占白沙镇建设用地 总面积的 87.98%,其中城镇用地 125.18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 1720.5 公 顷,采矿与独立用地(含盐田)640.29 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5.03%、69.21%、25.76%;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中,交通运输用地 149.11 公顷,水利设施 111.35 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79.14 公顷,分 别占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的 43.91%、32.79%、23.30%。 三、其他土地三、其他土地 水域面积为 424.18 公顷,自然保留地 1809.10 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 总面积的 18.99%、81.01%;自然保留地中,荒草地面积为 1528.76 公顷,沙 地为 11.57 公顷,裸地面积为 268.77 公顷,分别占自然保留地的 84.50%、0.64%、14.86%。 第六条第六条 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 2009 年,白沙镇土地利用率为 90.43%,土地农业利用率 78.33%,土 地垦殖率为 33.32%,耕地复种指数为 251%。 2009 年全镇单位建设用地 GDP 为 41.76 万元/公顷,人均城镇用地 32.26 平方米/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242.32 平方米/人,粮食作物单产 4687 公斤/公顷,城镇化率为 35.34%。 第七条第七条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土地利用主要问题 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9 年白沙镇农村人口约 7.10 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 1720.5 公顷,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242.32 平方米,高于全区 142 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人 均城乡建设用地 226.46 平方米,远高于全区 131.41 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二、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 白沙镇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居多,占城乡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69.21%,占建设用地的 60.89%。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规划 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存在无序发展的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 内部挖潜潜力大。 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北海市合浦县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白沙镇急需集 镇发展用地和产业用地,除了要保障合浦县级交通、能源和产业项目用地, 还要用于建设城镇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发展自身的农贸物流业、观光旅游业 等产业,使得白沙镇建设用地需求激增,部分项目因没有用地指标而无法 落地,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八条第八条 土地利用形势土地利用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一、经济社会发展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以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经 济优势和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 工业强镇,兴农富农,城镇带动和扩大开放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多元化格局,努力将白沙镇 建设成合浦县的强镇。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09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11.8 亿元,人均 GDP 为 10749 元, 全镇总人口 10.9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88 万人,城镇化率为 35.34%。 到 2015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达到 27.29 亿元,年均增速 达 21.88%,全镇总人口达到 13.8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6.03 万人,城镇化 率为 43.44%。 到 2020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达到 49.41 亿元,年均增速 达 28.98%,全镇总人口达到 17.7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9.6 万人,城镇化 率为 54.13%。 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以及北海市构建“一带两湾”城市发 展格局,给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北海市 是北部湾经济区对外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而白沙镇作为北海市重点发展 的乡镇,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规划期间,随着合浦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预计到 2020 年,白沙镇总人口将达到 17.73 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 54.13%,人口的快 速增长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而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很有限。在新增建设用 地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协调经济发展用地和耕地 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白沙镇在规划期间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第九条第九条 耕地保护目标耕地保护目标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减少耕地资源流失,适度开发耕地后 备资源,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基本农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与 耕地生产能力。 到 2015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8048.73 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不超过 220.36 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 537.29 公顷。 到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8324.85 公顷,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不超过 277.52 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 900.37 公顷。 第十条第十条 建设用地保障目标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产业发展布局、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类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得到保障,科学配置城镇 工矿用地,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至 2015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3495.69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控制在 3055.77 公顷以内,城镇用地 759.86 公顷,农村居民点 1650.42 公顷,人均城镇用地 126.01 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69.45 平方米,单位建设用地 GDP 达到 78.07 万元/公顷。2010-2015 年全镇新增 建设用地 646.29 公顷。 至 2020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3690.95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控制在 3251.03 公顷以内,城镇用地 970.88 公顷,农村居民点 1634.66 公顷,人均城镇用地 101.13 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49.97 平方米,单位建设用地 GDP 达到 133.87 万元/公顷。2010-2020 年全镇新 增建设用地 719.09 公顷。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稳步 提高基础性生态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规划 期间,全镇土地复垦率达 50%,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一节第一节 总体结构总体结构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农用地调整农用地调整 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及时复垦因灾毁 损农用地,减少农用地流失,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农用地面积和 比重。 到 2015 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 17648.92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634.5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75.61%,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减少 2.72% 。 到 2020 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 17455.38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828.0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74.78%,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减少 3.55%。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建设用地调整建设用地调整 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控新增 建设用地的供应规模和时序,重点保障白沙镇镇区、白沙产业园和基础设 施用地的合理需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比重。 到 2015 年,全镇建设用地面积为 3495.69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670.12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4.98%,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增加 2.88% 。 到 2020 年,全镇建设用地面积为 3690.95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865.3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5.81%,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增加 3.71%。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其他土地调整其他土地调整 严格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其他土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到 2015 年,全镇其他土地面积为 2197.7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35.5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9.42%,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减 少 0.15%。 到 2020 年,全镇其他土地面积为 2195.98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37.30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9.41%,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减少 0.16%。 第二节第二节 农用地结构农用地结构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耕地调整耕地调整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管理和引导,及 时复垦因灾毁损耕地,减少耕地流失;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稳步推进土地整治,提升耕地质量与耕地生产能力;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 源,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2010-2015 年期间,全镇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 220.36 公顷以内,土地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 537.29 公顷;到 2015 年,耕地保有量不少 于 8048.73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270.17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4.48%, 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1.16%。 规划期内,全镇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 277.52 公顷以内,土地开发补充 耕地不少于 900.37 公顷;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8324.85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546.29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5.66%,比 2009 年占全镇 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2.34%。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园地调整园地调整 调整优化园地结构和布局,稳定并逐步扩大现有园地面积,加大园地 内涵挖潜,加快园地更新改造,重点保障水果生产和加工对园地的需求, 引导新建园地向条件适宜的荒地集中发展,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管 理,不断提高园地单产水平和利用效益。 到 2015 年,园地面积为 68.36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2.71 公顷,占全 镇土地总面积的 0.29%;到 2020 年,园地面积为 67.58 公顷,比 2009 年减 少 3.49 公顷。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林地调整林地调整 加强林地保护以及林地征占用管理,禁止毁林开荒和非法占用林地。 到 2015 年,林地面积为 7100.74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113 公顷,占全 镇土地总面积的 30.42%,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减少 0.48%;到 2020 年,林地面积为 7016.24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197.50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0.0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减少 0.84%。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其他农用地调整其他农用地调整 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充分发挥农地的多重功效,适当增加畜 禽水产养殖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改变传统分散的畜禽水产养殖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安排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支持农村道路和农田 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到 2015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2428.20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789.0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0.40%,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减少 3.38%;到 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2043.82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1173.3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8.7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比例减少 5.02%。 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结构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城镇用地调整城镇用地调整 科学配置城镇用地,合理调控城镇用地的增长规模、时序和人均城镇 建设用地,重点支持白沙镇区、白沙产业园等必要的发展用地。优化建设 用地结构和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合理增加城镇用 地规模,积极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到 2015 年,城镇用地面积为 759.86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634.68 公 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3.2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 加 2.72%,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126.01 平方米,比 2009 年增加 93.75 平方米。 到 2020 年,城镇用地面积为 970.88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845.70 公 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4.1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 加 3.62%,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101.13 平方米,比 2009 年增加 68.87 平方米。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 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效率;强 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 面积,防止一户多宅和超面积占用宅基地,新建住宅充分利用原有的闲置 宅基地,优先使用村内空闲地和山坡荒地,鼓励建设多层住宅,严格控制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向 中心村集中,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规模。 到 2015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1650.42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70.0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7.07%,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比例减少 0.30%,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69.45 平方方米,比 2009 年降低 72.87 平方米。 到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1634.66 公顷,比 2009 年减少 85.8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7.0%,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 例减少 0.37%,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49.97 平方米,比 2009 年降低 92.35 平方米。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采矿和独立用地(含盐田)调整采矿和独立用地(含盐田)调整 保障变电站等必要的独立项目用地,优先安排近期规划目标年的独立 建设项目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逐步拆并废弃砖厂,充分利 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各类开发建设,引导采矿与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向城镇 和工业集中区集中。 到 2015 年,采矿和独立用地(含盐田)面积为 645.49 公顷,比 2009 年 增加 5.20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77%,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 积的比例增加 0.03%。到 2020 年,采矿和独立用地(含盐田)面积为 645.49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5.20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77%,比 2009 年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0.03%。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交通用地调整交通用地调整 坚持统筹安排、保障重点、时序推进、合理布局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协调的方针,重点保障国家、自治区和市县级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到 2015 年,交通用地面积为 247.83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98.72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0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0.42%。到 2020 年,交通用地面积为 247.83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98.72 公 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06%,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 加 0.42%。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水利设施用地调整水利设施用地调整 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重点保障白沙镇各供水工程的用地需求。到 2015 年,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 113.85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2.50 公顷,占 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49%,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0.01%。 到 2020 年,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 113.85 公顷,比 2009 年增加 2.50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49%,比 2009 年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 0.01%。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调整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调整 规划期间,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面积减少 0.90 公顷,到 2020 年,风景 名胜及特殊用地面积为 78.24 公顷,2015 年与 2020 年面积保持一致。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布局 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环境景观保护用地布局生态环境景观保护用地布局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水源保护区用地布局水源保护区用地布局 加大对山窑水库等水源的保护和建设,保护面积为 92.02 公顷。规划 期间,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用途管制, 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 以及含放射性和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限制治理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 对现有造成水源污染的企业应限期搬迁,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确保 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第二节第二节 农用地布局农用地布局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用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用地 规划期内,白沙镇重点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同时结合农产品生 产基地布局,加大对园、林等农业用地的管护力度,全镇农业以粮食生产 为主,同时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和糖蔗种植,具体布局如下: 一、粮经生产基地布局一、粮经生产基地布局 1、粮食生产基地 优质粮食生产区重点布局在水利条件较好、耕地集中连片的地区,主 要有草江村、龙江村、五星村、文明村、东风村、石达村、西坎村和白沙村 等村。加大对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确保优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 高,效益有保障。 2、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白沙镇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和木薯等,集中连片的优质旱地作 为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中甘蔗、花生和木薯生产基地主要布局于独山村、 宏德村、充美村、西坎村、石达村和新村村等村。 二、海水养殖基地用地布局二、海水养殖基地用地布局 白沙镇南临北部湾,拥有海洋和滩涂资源,不少村以海洋捕捞、海水 养殖为支柱产业,主要布局在充美村、独山村、和荣村、宏德村、良港村、 那郊村、那潭村、那江村、平田村和沙尾村等。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一、基本农田现状一、基本农田现状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白沙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为 6668.77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6327.69 公顷,可调整果园 3.04 公顷,可调 整林地 3.20 公顷,可调整坑塘水面 334.84 公顷。 基本农田(耕地)中,坡度小于 2 度的耕地面积为 2925.23 公顷,占基 本农田面积的 43.86%;坡度在 2-6 度的耕地面积为 3740.33 公顷,占基本 农田面积的 56.09%;坡度在 6-15 度的耕地面积为 3.21 公顷,占基本农田 面积的 0.05%。全镇基本农田在各个行政村均有分布,耕地坡度较平缓, 集中连片程度较好。 二、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的原则和要求二、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的原则和要求 调整优化的原则: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 局,明确条件。 调整优化要求: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为耕地;高等别耕地、集中 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优先划为 基本农田。同时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 北铁一级公路两侧以及临海盐碱化的基本农田调出。 三、基本农田调整方案三、基本农田调整方案 1、基本农田调出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将分布在白沙镇规划建设发展 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予以调出,调出区域涉及白沙村、东风村、和荣村、榄根 村、龙江村、那潭村、沙尾村、西坎村、新村村和振兴社区居委会等,基本 农田共计调出 298.43 公顷,其中耕地 267.10 公顷,可调整坑塘水面 31.33 公顷。其中 0-2 度基本农田调出 297.4 公顷,2-6 度基本农田调出 1.03 公顷。 2、基本农田调入 为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将坡度小于 6 度的集中连 片程度较高、耕地质量较好的一般耕地共计 213.70 公顷补划为基本农田, 补划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风村、独山村、宏德村、平田村、西坎村。 四、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结果四、基本农田调整优化结果 基本农田调整优化后,基本农田面积为 6584.04 公顷,比上级规划下 达的保护目标 6378.79 多 205.25 公顷。基本农田中,耕地面积 6274.29 公 顷,可调整地类面积为 309.75 公顷。调整优化后,基本农田数量完成了上 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调整优化后,坡度小于 2 度的耕地面积为 2700.7 公顷,占基本农田面 积的比例由调整前的 43.86调整至 41.02%;坡度在 2-6 度的耕地面积为 3880.13 公顷,占基本农田面积的比例由调整前的 56.09调整至 58.93%; 坡度在 6-15 度的耕地面积为 3.21 公顷,占基本农田面积的比例为 0.05%。 多预留的基本农田 205.25 公顷,用于规划期内未确定位置的县、镇级 基础设施项目和独立建设项目,当确定位置和范围后,需要占用基本农田 的,占用的基本农田可以折抵多划的基本农田数量,按占用一般耕地处理, 不再补划基本农田。 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用地布局建设用地布局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重点保障合浦至湛江铁路(白沙段)、山口至榄根一级公路 (白沙段)以及铁山港东岸快速一级公路扩建等交通设施用地,安排新增交 通建设用地 83.65 公顷。以上项目拟经过的区域沿线分布有集中连片的基 本农田和密集的村庄,在项目具体选线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尽量少占耕 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尽量避免穿越规模较大的村庄。对确需穿越基本农田 的项目,应采取相应的节地措施,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和影响。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水利设施及能源用地水利设施及能源用地 规划期间,重点保障石达村、文明村、西坎村、那潭村和和荣村供水工 程等水利设施用地,以及 220kv 还珠变电站、110kv 榄根变电站、110kv 龙 江变电站和 110kv 独山变电站工程等能源用地。规划期间,安排水利设施 新增建设用地 2.15 公顷,能源用地 5.2 公顷。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产业园区用地产业园区用地 规划期间,重点建设的产业园区是白沙产业园。白沙产业园用地纳入 当地城镇建设用地中统筹考虑,并与周边其他用地布局相协调。在严格控 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统筹安排产业园区用地,进一步优化工业 用地布局,形成产业集聚、用地集中的工业布局。 规划期内,安排白沙产业园用地规模为 809.29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 525.42 公顷,占用耕地 149.56 公顷。其中 2010-2015 年新增 500 公顷,占 用耕地 140 公顷;2016-2020 年新增 25.42 公顷,占用耕地 9.56 公顷。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以规划为引导,优化配置城镇村用地布局,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一、镇镇区用地区用地 白沙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镇区西南和东南面白沙产业园,根据白 沙镇未来发展方向,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规划期 内,要加强建设用地选址的引导和调控,强化项目选址和用地论证,确保 项目科学选址和合理用地。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农用地转用,原则上只 能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必须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选址应体现节约、集 约和保护耕地的原则,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非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严 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规划期内,安排白沙镇镇区用地规模为 970.88 公顷,新增城镇建设用 地 582.01 公顷,占用耕地 190.68 公顷。其中 2010-2015 年新增 541.59 公 顷,占用耕地 165.48 公顷;2016-2020 年新增 40.42 公顷,占用耕地 25.20 公顷。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期内逐步 整合、拆并分散农村居民点,引导农村居民点向城镇中心村和新村集中, 无法拆并、零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在现有建设用地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居住、 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全镇安排用 于村庄发展的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 45 公顷,其中 2010-2015 年新增 30 公 顷,2016-2020 年新增 15 公顷,白沙镇各村均有布局。 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用途分区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土地用途分区类型 为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规划需要,结合白沙镇土地利用现状 和土地适宜性,将全镇土地划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区、村 镇建设控制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 区、园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和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等十类土地用途分区, 明确各分区的内涵、面积、范围和管制规则。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 一、内涵、面积和范围一、内涵、面积和范围 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具体包括白 沙镇区、白沙产业园以及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