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从医感受集锦.doc_第1页
儿科从医感受集锦.doc_第2页
儿科从医感受集锦.doc_第3页
儿科从医感受集锦.doc_第4页
儿科从医感受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儿科医生如何迈好第一步1、提前510分钟上班,做好班前准备工作,热情接待病人。2、不管在医院的任何地方,见到东张西望的人,应主动打招呼,“小朋友(小姐、先生):有事吗,我是否能帮到您”,若工作许可或顺路,则将来人带到要去的地方。若本身有事,也要耐用心指路,不得因故搪塞。3、见到危重病人前来,立即前往帮忙护送到急诊室。4、家人抱孩子来就诊时,若孩子重或行李多,应主动前往帮忙。5、对确实有经济困难的病人,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方便,比如药物的选择上-6、对一些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或家属,接诊时要有耐心,反复讲清病情及注意点。1.轮转每个亚专业(我转了9个),结合病人把书看好,不主指教材,主要是专业书籍。例如,我最早转的儿科心血管,我看了小儿心脏病学;尽管也许读了很多,记住的不多,但多少有很大的作用。其后的每个专科我都看了一部专著,后来就没时间看了,现在发现记住的还真不少。2.认真写好每一份病历。做到实事求是,不明白的检查不能想当然,而是认真翻阅相关书籍,按标准进行。胚子是最重要的,会为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方便。3.认真吸取老教授和上级医生的精华,但不迷信。临床是一个经验累积的一个过程,有些目前不能从理论上给予解释,经验就凸现其工效。但是千万不迷信。4.建立临床合理的诊断思路。千万不满足于诊断的入出院符合率,如果诊断思路对了,结论的差离没有任何副作用,你依然是成功的。诊断思路的建立,来源于你广博的阅读,把专业杂志上专家笔谈和综述好好阅读,有人为你总结好的资料,为何不好好利用呢?5.认真学好外语,把专业外语学好,多阅读外语文献和书籍。国内的教材很大一部分翻译来源于国外的教材,但有时候有断章取义的动作,普通疾病分析还不能窥其弊端,在疑难病历分析时,多有束缚。没分专业前以儿科进展杂志为主,看每期精华,尤其关于疾病论述;儿科急危重症杂志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6.正确应用国内杂志文献,现在国内杂志文献的水比较多,要有分析判断,不要盲目跟风,不是说例数越多,文章水平越高;要分析其合理性。7.努力提问。我开始上班就想,我现在不问,以后40岁被骂呀。现在错,理所当然,问问题,老师不会不高兴的。但是不要自己不看书,啥都问,问也要有点水平,别太懒惰,自己先看书分析,解决不了才提问。8.努力搞好同事关系。a,如果你是男孩子,护士比较喜欢,你再说数句好话,立刻就可以搏得好感,干活也方便;女孩子也不怕,哄哄他们也很容易。护士很多时候有点计较,不太在意,没有她们勤勤恳恳管家,我们能有劳务费发吗?b,多和其他科室做朋友,尤其是辅助科室,在你需要的时候就会知道好处多多。9.规避患者矛盾。如果患者无理取闹,能装听不见就装,你可以在心中大骂他:没文化,我不和你计较,我谁呀?!医生,高素质的人才(自己觉得哪好想哪)。如果感觉很困难和病人交流,私下和上级医生说明原因,上级医生会主动保护你,自己和患者进行交流,但不可对患者不理睬或来小动作(现在形式不允许)。10.对实习学生严格,但要爱惜。如果他们干活不努力,一定要批评,但在患者纠纷时,一定不能让他们卷入其中。1、首先要树立起驾驭疾病的信心,做到对患儿有爱心,对家属有耐心,对工作有热心! 2、儿科涉及面广,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多,危重急症常见。所以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来讲,毕竟有一个逐年累月的积累过程,因此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了,虽然你的实习鉴定上带教老师都写上了你已经掌握了这些,但到底怎样个掌握了自己是最清楚的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少走弯路呢!3、由于儿科用药的特殊性,因此要熟记一些常用药的剂量,比如抢救心衰时西地兰的剂量,对急性肠炎时补液量的计算等等。4、我个人认为临床就是多临近、走近患者的床边,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同患者交流,而作为儿科医生,因婴幼儿不能自诉病情,而掌握第一手病情变化又实属重要,故而这点更要注意。交班前,提前到科室查看自己的病人。交班后,不管是自己管的患儿还是不是自己管的患儿,都要查房一遍。每晚都到科室多转转,一来患儿家属对你的服务会非常满意,增加了对你的信任感,二来也可及时发现新情况,逐步培养了你的临床经验!5,搞好医护关系,因为护士是接触患儿的第一人,她的工作态度、互相配合的默契度对你也有很大的影响,不要刚当班时动不动就摆出一幅大医生的架子来!6、多多请示上级医生对疾病的治疗意见,学习上级医生对发生纠纷事件时的解释方法。7、多看书,多阅读相关杂志,结合临床,会形成对疾病更深刻的理解!1、楼上的发言句句精华,都是多年儿科医生的体会。我就不再重复了。强调几点:a 对自己要有信心。b不要迷信权威,多看专业经典书和专业期刊,但是要注意比较鉴别(尤其是期刊)。c和同事包括领导、护士搞好关系,为人要谦逊。d 对病人要有耐心,体检要全面。2、视野要开阔,适当温习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强调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目前没有好的此类书籍,建议选择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四版) 作者:邝贺龄 出版社:人卫社 日期:2003年1月 市场价:100.00元 。好好看看。(如果是老外写得更好)儿科临床鉴别诊断 张锡庆主编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找本好的新的实验诊断学看看。建议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科技出版社。(比较贵180元)。4、准备一本权威全面的儿科药物手册。(大家推荐,只不过新药层出不穷,想找本全的不容易)初入门还要看看儿科医嘱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6、治疗过程中绝对服从上级,除非你百分百肯定这位上级错了并且有另外一位级别更高的上级支持你。7、值夜班要懂得睡觉,并且保持一定的警觉度,保证护士一叫就醒。8、对患者家属讲话要自信,语气要坚决,内容不要太绝对。9、没有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能做到独当一面一定要经过独立门诊值班这个步骤。值班前的跟班(跟随年长资历医师值班)很重要,要多看多动手,看看前辈是如何处理病人的。10、如果想发财,那就离开儿科去其他地方吧。1 干儿科就要培养自己爱孩子,如果听见小孩子哭就头痛,面带嫌色,家长一定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你,给你以后的工作增加困难.2 值班时千万不要随便说没事两字.小孩子病情变化快,如果加重你就被动了.只能说,现在暂时不需要处理,观察一会再说.3 比较危重的病人,重要医嘱执行要落实.护士有时忙得会忘记.尤其是基层医院护士少的时候.4 永不停止充电.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好面对家长.他们很重要.1. 思想上的准备,儿科工作是很累的,如果你不幸干的是儿内科,那你更是要从体力和心理上付出很多。2.技术上努力学习,包括专业知识、英文(尤其是语言的应用能力,听、说、读、写),可以多看看丁香园的资源。需要基本书: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儿科急救手册,其他的资源可以从网上查找,如:各种儿科期刊等,我觉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还不错,尤其是每期的专题讲座,都是由儿科各专业的专家写就的,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可操作性。3.对待病儿和家属要有技巧,医生当得好,不仅是医术,还要靠你与病人的沟通,这里有很多要学的东西。最简单的就是:尽量满足病人或家属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能让他们理解你是为了他们的利益。4.要学好医用英语,找一本原版的Nelson儿科学()通读一遍,开头可能难,读了三分之一后就会感到医学英语水平大提高,读原版英语Nelson儿科学的好处:增加医学词汇量,提高英文水平,同时又提高了儿科的理论水平。1、首先摆正心态,自己已经不是学生了,而是一名临床医生,凡事都要从一名临床工作人员的思维出发。2、要有一本笔记本,一些常用药的剂量,上级医师的心得,等等都可以记上去。3、儿科(教科书)、诊断学(教科书)肯定是要看好几遍,另外多看杂志,了解新进展,如果有时间,建议看实用儿科学与尼氏儿科学。儿科的疾病变化快,要掌握本科室常遇到的危重症时的急救措施,急救程序。4、积极主动参加科室的各项工作。包括一些集体活动,尽早的融入科室。与上级医师搞好关系,虚心请教,这样可以学到他们的临床经验,自己可以少走弯路。5、学会谈话艺术,看看上级医师是怎样谈病情的,学学他们的技巧。6、凡事都要镇定,尤其是自己单独值班后遇到的第一次病人死亡。7、不要逞能,临床医学可以百家争鸣,但关键时候要服从上级医师。多请示不代表你无能。8、病程记录要写好,尤其是碰到难缠的病人时,不要给自己留下隐患。9、别小看护士,关系搞好了,有时候她们会帮你一把。10、白天提前到科室,在交班前先巡视一遍自己的病人(我的习惯是提前半小时)晚上花时间待在科室,不是坏事,碰到急救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上级医师对你的印象会好,(我刚毕业时,有半年时间每个晚上都待在科室,我家离医院坐公车要30min左右)。1. 心中有爱,脸上才会显现圣洁的光辉,才会有让人感动的微笑。相信你对人发自内心的爱与关怀和对生命由衷地热爱和尊重(当然包括患者),别人能体会得到,充满爱心的服务更容易让人接受;2.具备了第一条,你一定会对工作有空前高涨的热情;对学习有无限的动力和激情;至于学习方法,你也许会惊叹自己潜在的各种能力,但有很多的方法只有爱的慧眼才能发现;3.你是济世活佛,是救世的主,在你眼里只有一个接一个需要你解救和帮助的人,而没有好人与坏人、敌人与友人之分,你的任务是:普度众生;4.爱也需要学习。1、首先摆正心态,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一定要有严谨而广阔的思路,尤其是儿童不会描述自己的病情,更要想的周到,不怕想多,就怕想少。2、因为儿童的特殊性,其病史均由家长代诉,存在很多家属描述不清或由于家属过度紧张而导致描述不真切,甚至部分家长为了某种利益隐瞒病史,所以不要完全信赖提供的病史,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认真查体,认真观察病情。3、刚开始工作时,一定要打牢基础,特别是在每个儿科分科轮转时,一定多看专科病种,多参加专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也许有些病种这一辈子你只会见一次,而这一次就会帮助你诊断第二次。4、要注意知识的更新以及目前的科研动态,这样有助于完成论著,提职称的时候会派上大用处喔5、注重和患儿家属的交流,与其说是给患儿治病,不如说是和家属交流的攻坚战,技术再高,交流困难,临床工作中也会很困难。6、千万不要逞能,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处理下来,该请示上级医生的一定要请示,关键时候要服从上级医师。碰到有医疗纠纷隐患的一定记录好病程记录,不要留下任何隐患,我们以后的路可还长着呢。2、 如何做好急诊的门诊1、与病房的不同的是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为首要,而不是一定先搞清病因,救人如救火。2、要熟悉各种常见急症的抢救步骤,这些一般的急诊书籍和大一点的医院都有成文的规定。3、要熟悉各种抢救和操作技术,包括一些现场急救技术。4、做好心理的准备,调节好生物钟。5、要有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6、心态也很重要。1、用一张纸把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的剂量列出来,压在工作台玻璃板下以备随时查看,也不会出现在病人面前翻药物手册的尴尬场面;2、高热的病人退热处理后让他1小时后复查体温,体温下降了或开始出汗了,可以考虑开药回家治疗,否则留观;3、精神不好的小孩最好留观;4、了解本医院科室间会诊程序,这样一旦遇到需要请其它科会诊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5、心里没把握时,请示上级医生;6、和病人交流时说话别吞吞吐吐的,免得病人不信任;7、对有些家长的提问不好回答的话,就不说话,言多必失。1、我出急诊已经2个月了,从原来一看到病人就心慌手抖,到现在看到呼吸困难、高热惊厥的急救病人都不心慌害怕了,觉得做为儿科急诊,首先自己要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毕竟不是在病房,不懂可以去查书或请教主任什么的,如果病人找你看,你这个也要问其他医生,那个也不懂的,想必不说下次了,这次家长就不给你看了!2、要列个急诊常用药物剂量,上班的时候我就压在玻璃板下,自己总结的东西自己最清楚,面对病人时不懂的时候看一下也不会被人家说什么。3、急诊的药物比较多,记住一些常用的就好了,开药的时候也不要频繁的更换药物,这样容易把自己搞糊涂,而且也不利于自己总结一些药物使用的临床经验。4、面对家长要有亲和力,不能拒人千里。儿科不同于成人科室,儿科急诊医生要学会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跟家长沟通,本来小孩的病情就急,家长心里也烦,小孩又不懂事,就知道哭闹,或者不吭不哈,如果你态度再差点,很容易引起纠纷,你态度好了,家长满意了,下回小孩生病他还找你看。5、向上级医师请示的制度你也要清楚,不要什么风险都自己一个人担,不值得。1. 准备:艺高才胆大,一定要对常见病、危重病的治疗抢救熟知,把各专业的常见急症温习,烂记于心,不同于病房,不可能当着家长的面再去翻书本!小病亦不能马虎,诸多大病是藏在小病之后的,不小心足以让你“阴沟翻船”。心理准备更重要,刚去急诊,看病人,处理病人肯定相对要慢,不要着急,熟能生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才能提高速度,安全第一!与病人及家长的沟通相当重要。2.技巧:a.急救室是连接病房和门诊的一条通道,危重病人不可能在ER停留很常时间,需要住院的,做好转运准备后,尽快收住院。b.危重病人的筛查:感冒发热都会看,但要从常见的症状鉴别出背后所隐藏的急症和潜在的危重病人的确不容易,需要经验的丰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一旦失误,后果严重。(3个月患儿,因发热感冒就诊,考虑上感,予输液治疗,液速偏快,输液中,患儿突然呼吸心跳骤停,转入ICU,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尸解,考虑心脏畸形。)c.会诊的重要性:急诊病人,无明确的专业限制。各科的急症都会遇到,对儿外、五官、皮科等急症也要熟悉掌握,没有把握,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应及时的请会诊。3.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情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心急必然容易出错,做到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处理问题及时正确,才是最高境界。其实儿科急诊80%、90%的病人还是呼吸道感染、腹泻,所以刚去急诊还是先从常见病着手,把最常用的几种药的剂量、用法记熟,做到熟练应对常见病,这样自己慢慢就有信心了。而对于儿科急症,最常见的还是惊厥,遇到此类病人,一定立即吩咐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安定(0.250.5mg/kg)静推,切忌肌注鲁米那,起效慢,若肌注后抽不止,影响下一步治疗,实在静脉通道难以建立,可以给予安定溶液或者10%水合氯醛(0.5ml/kg)灌肠,吸收也较好,起效快。腹痛一般也先看儿内科,而且以内科病为多,比如肠痉挛,但拿不准的一定要请外科会诊。喉炎、化扁最好也请耳鼻喉科看看,这样稳妥些。觉得不对劲的病人一定要收入院或留观,不能看护士的脸色,即使半夜2点也要收进去,有些危重病早期表现就是不典型。1.要镇静。绝对要镇静,哪怕装,也要装出来!碰到急诊,医生比病人家属还慌,如何取得信任?要做到忙而不乱。2.绝对不能当着病人的面翻书或查资料。做个必要的检查,把病人支走再翻!3.桌子的玻璃板下压一个常用的急救药物表。标明剂型、用法等内容。4.别忘了会诊。尤其在自己拿不准的时候。5.和急诊室的护士搞好关系,尤其是老护士,她们的经验不比医生差,特别是新医生!1.做急诊最重要的是将重病人筛选出来,不要放走了。所以有时让患者留观30分钟至1小时是有必要的。如腹痛患者在夜间急诊就不少,鉴别是内科腹痛还是外科腹痛,延长观察时间,就可以减少漏诊。2.病人同时就诊太多时,可以先开个化验或胸片单,适当分流患者,免得人多了,一急噪容易出错。3.危重患者住院要护送住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死亡。4.时刻要注意别忘了季节性传染病。其实,急诊工作说难不难,其关键处在于辨认病情的轻重。在病房工作,其侧重点在于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工作上可以慢条斯理、反复推敲。而在急诊工作中,速度、效率往往决定一切,无论是抢救或是处理一般门诊病人。不要以为看门诊病人可以放慢速度,那是绝不可能的。夜间,一大堆人挤在诊室里,人人都说自己小孩病情重,手脚慢了,家长有意见,还很可能错过真正是急病的重病人。所以,在急诊工作中,我主要是在分辨病情的轻重,根据小孩的脸色、呼吸、心率、肢端皮温、动脉搏动、精神状态等情况。病情重、或原因不明的精神状态差、疲倦等,一定不能放走,必须留观。不要将精力放在明确诊断上,那会误事的,对症处理才是当前的要事。以下几种处理是必须要懂得的,而且是经常用到的。有: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镇静止痉、脑水肿脱水、重度脱水补液及纠正水、电平衡。以上基本够用了。特别要注意鉴别肠套叠,多叫外科会诊。对待家长,千万小心,象对待敌人一样,情况不妙,赶紧逃,不要以为被人打后能讨回公道,保住自己小命才能为更多的人谋幸福。总而言之,小心驶得万年船。1.也在急诊呆过一年半,觉得要注意腹部急症,象腹痛,呕吐,拿不准的最好请外科会诊,象肠套叠,阑尾炎。很多小儿症状不典型,曾遇到若干例不典型肠套叠。印象最深的是一四岁小儿,因呕吐来诊,伴腹痛,没有腹泻表现,初诊胃肠炎,输液后症状无减轻,腹痛主要为齐周痛,想联系住院,病房是高年资主治值班,建议先做B超看有无阑尾炎,结果是肠套叠,回想起来挺后怕。还有呕吐,腹泻来的,无血便,无明显哭闹,但精神很不好,彩超也未见明显包块,腹部触诊也未扪及包块,最后请示儿外主任行空气灌肠为肠套叠。还有详细问诊,查体很重要,好几个肠套叠都是因为问诊有血便或腹部扪及包块才没放过。2.还有明应确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曾有患儿输654-2时出现排尿困难,家长提出是不是用药有关,当时说不是,后来查药典才知道6542可导致排尿困难,汗!3.老护士的作用不容忽视,有些常用抢救药物比你都熟,我刚值班的时候最愿意和老护士一起值班了,有事多和她们商量没错,遇到病人急匆匆地说医生先给他小孩看时,即使这时正看其他病人也最好停下一秒,问问他什么状况,再瞄一眼小孩看是否是该马上处理的那种,虽说经常碰到说很急啊,要马上给他看,大部分是虚报(.总觉自己的孩子是最急的。如一冲进诊室就说医生快给我小孩看,他高烧啊。问多少度,答.。.有些觉得排队人多想走捷径的),初步了解知道他是真急还是假急,如果真急的你不理,到时就麻烦了。三、如何做好和患儿家长的沟通1、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以及常见的并发症。若是出现并发症,你自己都不明白,又何能让家属安心与信服呢?比如常见的毛支患儿,其疾病的发展早期都是日益加重的,特别是喘憋,你要是能事先给家属解释一下,麻烦就会少多了。像现在的气温,就是一上感的患儿,体温波动也会很大,好好的也会突然骤升至40度,特别是血象偏高的患儿更易发生,此时你也可事先向家属声明!再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出现的高血压脑病和循环充血。不能说这样的解释就能杜绝纠纷的发生,至少可以将几率减少!2、事先告之用药的正常生理发应,比如6542的扩血管作用至全身潮红,氢化考的松因是洒精制剂静滴后出现的全身潮红。3、及时处理后请上级医生会诊,增加你的自信心和家属的信赖感,因为病情变化是在你班上发生的,当然是首先怀疑你了,若是上级医生代你解释一下,情况会好很多!1、一个病人入院后,问好病情,就告诉家属大概的治疗、检验以及病情可能的变化。我们写好大病历和首程后就跟病人详细介绍病情。告诉病人家属现在的诊断、现在的症状体症可能持续的时间,并且在这期间可能加重,说明这是病情的一个过程,尽量讲的时间长一点,给自己留有余地;目前用药、检查情况,以及可能需要的费用,以及告知有些检查不是很快就有结果的,需要的大概时间;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症状体症,尽量讲的全面,可能性很小的多要讲到,并告知这也是病情的一个过程的缘故。上述情况讲明后,应该在病程录中有个大概记录,并让家属签字。这样,一般的病情变化多在预料之中,当病情发生变化时可以好解释一点。2、出院时不能告诉家属病情已愈,只告诉他们病情好转,回家后还须继续巩固治疗,并要带药回去,不管病情好到怎样程度,多多少少要带一点;还要告诉他们患儿病情刚恢复,身体较虚(我也不知道体虚为何谓),注意保养,否则易再次病发。这样即使病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家属也会给予理解,以减少家属产生“医生没给好好治疗”这样的想法。1。事先给家属解释清楚病情。2。在诊治过程中与病人家属多沟通。3。突发情况下,边抢救,边解释;如果患者家属不理解,拒绝接受,准备找麻烦,那只有:把病程记录写好,漏洞能堵到那里就堵到那里。 4。及时处理后请上级医生会诊,增加你的自信心和家属的信赖感,因为病情变化是在你班上发生的,当然是首先怀疑你了,若是上级医生代你解释一下,情况会好很多!5。以诚心待患者。6。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7。自加压力,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小儿病情瞬息多变,有时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好,给予治疗当中病情突然变化加重,家长很不满意,解释是一件很头疼的事。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家长自然紧张,我能理解。我的经验:谈话时机和分寸都很重要。最起码入院后应抽个时间和家长聊一下,说说目前的情况,你治疗计划,相关的检查,和可能发生的意外。病情变化时或预计发生变化时当然要谈,出院前也应将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发生纠纷一般在这几种情况:1病情谈得太轻,结果发生变化造成被动;病情不重,谈的重,使家长不信任,尤其是治疗措施很简单时与你的谈话不符。2基本功太差,对常见病的发生发展吃不透,该说得没说,不该说得说了一大堆。3谈话技巧不佳,其实谈话也是学问,多看老师怎麽谈,学习一下。4与家长交流的少,双方都不了解。你可能做了很多工作,你不说谁知道。最后:谈话很辛苦,与日后纠纷比起来,还是要谈,而且要好好的谈,认真的谈。首先要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