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讲师:Amy大家好,我是青豆书坊的培训师Amy,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源自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及课程中的内容。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家教书籍,但事实上这本书源自于一门课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作者们30多年前就已经在世界各地进行推广这种人性化的育儿理念与接地气的方法。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用一种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也就是亲子沟通。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这也是亲子沟通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沟通到底有多重要呢?大家肯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很多育儿理念和方法,无论素质教育、无痕教育、自然养育,还是目前流行的华德福教育和蒙台梭利教育,无论什么样的育儿理念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特别在10岁以前,孩子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及习惯更多的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说,我们和孩子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你走进房间,看到牛奶洒到了桌子上,这时你可能很直接的问“牛奶怎么洒了呀?”孩子可能会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或者说“不是我弄的”。假设换成“我看到牛奶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孩子很可能就会直接去拿抹布了。同样的一件事情,即使是“一字之差”的沟通方式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引发孩子不同的行为。比如问道:“牛奶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又或者“你把牛奶弄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大家更喜欢听到哪一种?喜欢听到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听众:前一种)嗯,前一种,事实上相当于一字之差。所以,沟通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场景是指责与反击的,还是快乐与亲密的。同样的,孩子的不同行为也是因为他有着特有的感受所引起的,在引导孩子的行为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接纳他的感受。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感受。我会给到大家一个情境,都是关于孩子的情境,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孩子,仔细来体会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然后在“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告诉我。假设有即难过又生气的矛盾情绪一并说出就可以了。好吗?(听众:好)好,我们开始,在线上做这个游戏还是蛮有意思的。我先来说一个情境,大家设身处地的自己去体会一下,假设是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情境1:我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听众1:害怕。听众2:开心。听众3:害怕和开心)好,我们看一下个。情境2:我的新裤子摔破了,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听众1:害怕。听众2:难过。听众3:难过)嗯,有害怕,有难过。那么情境3:我的游泳比赛得了第二名,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听众1:开心。听众2:难过。听众3:生气。:听众4:难过和开心)嗯,本来想着这次可以得第一。纠结的,复杂的。好,最后一个。情境4:我今天打了乐乐,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听众1:害怕。听众2:难过。听众3:生气。:听众4:难过和害怕)好了,游戏结束,大家刚刚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再想一下,从这个游戏中你都体会到了什么?同样一个情境,为什么有的人选择了害怕、有的人选择了开心?这说明什么?(听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感受”。那选择害怕的人和选择开心的人谁对谁错?(听众:接纳)是的,接纳。选择不同的感受,但是开心和害怕有对错吗?嗯,没有对错。是的,没有对错,也就是“感受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我们不能认为愤怒不好就不去愤怒,害怕不好就不去害怕,情绪是本能的正常反应,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我们要引导的是因为这些情绪引起的“不可接受”的行为。比如愤怒时扔东西,我们要接纳和认可的是愤怒的情绪,要积极引导的是因为愤怒而产生的扔东西或打人的行为。那么,在“今天我打了乐乐”的场景中有人选择害怕,假设这个孩子的感受是害怕,他回到家可能会怎么样?(听众1:害怕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或挨打。听众2:选择不说。听众3:嗯,沉默,逃避。)有可能不敢说出事实吗?(听众:一定有)这说明什么?(听众担心我们不能接受)。嗯,心里有担忧。说明“行为背后隐藏着感受和需求”。说谎和逃避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是害怕的感受和希望被我们理解、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所以,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要接纳的是害怕的感受,要引导的是说谎的行为。接纳和引导的方式也许有可以调整的地方还有一点,在刚才的游戏中,假设你的答案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你会怎样看待自己?比如别人都选择开心,只有你选择害怕,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有一次玩这个游戏时,一位妈妈说:“如果我的答案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话,我会想我是不是不太正常?”的确,当我们总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就会觉得我们之间的感受总是不一样,就相当于让孩子一个人在一个角落,他们会因此困惑,因此孤独。好,再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四个体会: 1.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感受2.感受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3.行为背后隐藏着感受与需求4.否定感受会令人感到孤独和困惑关于接纳感受,看看几位心理学家的说法: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当孩子受到鼓励和尊重,坦诚地说出困扰他们的情绪时,这种情绪才能得到释放。这些积极的倾听方式正是促成这种精神宣泄的办法。它能帮助孩子弄清自己的情绪。在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后,这些情绪常常会奇迹般地消失。美国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亲子沟通之父):孩子的感觉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好的感受会引发好的行为,孩子的感觉良好,自然会通情达理。duangduang接下来的内容就请大家打起精神了,会有一些理论,我尽量简单讲。我们刚刚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来聊先接纳孩子的感受,其实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更是需要这样。下面我们来分享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大家先看这幅图:能看到大脑中间的这幢房子吗?Daniel J.Siegel,M.D.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自我控制与大脑结构之间存在着普遍规律。有意思的是他把大脑想像成是一座复式的房子,分成楼上大脑和楼下大脑两个部分。楼下部分是大脑中体现原始功能的一部分,比如呼吸、眨眼、心率,还有一些先天的反应,向战斗、逃跑、僵持,另外,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楼下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和发展情绪的脑部组织。那么楼上大脑呢?重要的前额叶就位于这里。楼上大脑主要包括大脑皮层,这部分和思考、判断、想象力、计划性、同理心、道德品格相关,特别是与我们今天涉及到的“控制情绪和身体”相关,这也是前额叶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前额叶负责控制情绪,产生深入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孩子的“楼上大脑”运作良好,他们就会非常擅于平衡“楼下大脑”带来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强烈反应和冲动。很好的调控自己的情绪、预见行为的后果,或者在打人之前深思熟虑,想想之后会发生什么后果,并且善于体谅他人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同理心。但是知道了这些和先接纳孩子的感受有什么关系呢?楼下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得相当充分了,因为它要产生一些本能反应,而楼上大脑通常要到二十八到三十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大家还记得我们所说的楼上大脑的功能吗?确认一下是否把大家讲睡。哈哈,那就好。楼上大脑负责深入思考、判断力、对情绪的控制、同理心等等。还记得我们的老话儿“三十而立吧”?这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因为在这个年龄我们的脑部发育才趋于完善。所以,这意味着,所有我们想要孩子去学习的行为都是基于一个正在发育中、还远远未完善的大脑组织。我们要求一个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求他们要在做事情前先考虑一下会引发什么后果。这些事实上都是给到孩子十分不现实的压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被激活的楼下大脑会阻断与“楼上大脑”的连结,楼上大脑没有办法发挥它的思考力,让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起这个阻断作用的就是杏仁核。我们之前提到杏仁核是产生和发展情绪的。确切的说,它就像是大脑的守门人,通常负责扫描危险,它也很敏感,能够迅速酝酿和表达情绪,特别是愤怒和恐惧。一旦它感到这些,就会完全掌控全局,挟持“楼上大脑”的运作。当他被触发,我们的行动就会先于思考。这意味着什么呢?孩子的楼上大脑还处于发育中的阶段,它的功能本来就不完善。而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和压力之下时,即便是这个功能尚不完善的部分也会被阻断,无法发挥作用。在这样的时候,他们的杏仁核被激活了,呵斥、责备、惩罚只会更强烈的刺激到楼下大脑的继续运作,让楼下大脑更猖狂,无法从理性层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纠正自己的行为,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安抚和平静。只有通过接纳和理解感受与孩子成功联结之后,孩子才会慢慢平静,等待楼下大脑不那么亢奋的时候,楼上大脑开始恢复运作,利用他尚不完善的功能开始恢复思考,这个时候再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等等,孩子才能听得进去。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我们所说的话、或者多次“屡教不改”,又或者孩子不接受我们所设定的界限时,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期待值和教导方式是否正确。自己是不是先接纳和解决了孩子的感受。另外,谈到接纳感受,我们不得不谈谈“发脾气”和“哭闹”,这是让我们最为抓狂的事情。我们没有见过哪个老公没给老婆买包或衣服,老婆坐在地上哭的吧?呵呵。但我们见到太多孩子的情绪来的很快,坐在地上哭闹、咬人、打人的都有,他们前一秒钟还很好,却突然之间哭闹起来。但这种情况消失的又会很快,只要他们得到理解和安慰,或者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种情况又会马上消失。上天很公平,他给到这些前额叶尚未成熟,还不能很好控制情绪的孩子们一个应激的机制,心理学博士劳拉.马卡姆把这种机制称为“防故障的安全机制”,那就是“发脾气”和“哭闹”!和所有人一样,在生活中孩子也会不断的面临压力,比如刚上幼儿园、换了新环境、学校里受到批评,爸爸妈妈最近很忙没时间陪伴、在幼儿园发生了冲突、家里多了个妹妹等等。从生理的角度讲,这些压力与问题会激发孩子压力荷尔蒙的不断累积,包括皮质醇和肾上腺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人可以通过思考和交谈来释放这些生物化学物质。但孩子没办法,还有我们之前谈到的,孩子的前额叶还不成熟,没有办法控制和调节这些情感,还能怎么办呢?如果不去释放和调整,任何人都会憋出问题。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运动、哭喊、发脾气等方式来释放这些与情感相伴的生化物质,来帮助他们自己恢复生理的平衡,仅此而己。所以,当孩子再向我们表达他们的负面感受、发脾气、哭闹时,别再以为孩子是针对我们,或者针对我们的养育行为,而仅仅是针对他们此时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就把这个时候看成孩子是在卸下他们身上的情感包袱或者恢复生理的平衡就可以了,也许我们的感受也会好受些,也更容易去接纳他们。感受这个话题非常的重要,也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房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保安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数字化会员服务在2025年零售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纺纱纸锥行业应用潜力与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铸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储能电池在储能电站储能系统智能化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金融行业审计智能化路径探析: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报告
- 2025-2030中国笔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立体蓝牙耳塞市场供需现状与销售渠道规划报告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新专长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5电子传递链化学渗透假说及逆境胁迫
- DBJ50-T-306-2024 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
- 2025四川雅安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采样培训课件
- 药品医疗器械试题及答案
- 子宫内膜类器官构建与临床转化专家共识解读 2
- 幼师培训:如何上好一节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