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导学案.doc_第1页
《两极地区》导学案.doc_第2页
《两极地区》导学案.doc_第3页
《两极地区》导学案.doc_第4页
《两极地区》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极地区导学案【自主学习】南极地区一、南极洲位置和范围1、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的大洲。2、经度位置: 跨360经度;所占经度最广,兼跨东、西两半球。南极半岛(60W),与火地岛隔海相望3、相对位置:南极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 洋、 洋 洋所包围;与 洲、 洲和 洲相望。四周被辽阔的三大洋所包围 与其他大洲远隔重洋,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4、战略位置:从地球位置来看,南极洲是联系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位重要。5、熟悉下列地名分布:罗斯海、威德尔海、南极半岛、南设德兰群岛、乔治王岛。二、自然地理特征1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为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雪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世界最大的冰库,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72的淡水储存在南极。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2、酷寒、干燥和烈风的气候属典型的冰原气候(1)白色的沙漠:南极大陆面积約1,400萬平方公里,其上覆盖約千余公尺的厚冰,即使在夏季,也仅有約5的地面无冰雪覆盖。常年为高气压控制,大部分地区年降雪量为cm, 南极大陆是白色的沙漠。年平均降水为30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 故有白色沙漠之称。成因: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为湿润地区。但由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2)世界的寒极:气候終年干冷多烈风,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5,曾出現零下 90左右的最低溫度。成因: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3)地球上的风库:南极是地球上最多风的一洲(风力时速強达300km),法国迪尔维尔站观测到100米秒的风速,是12级风的3倍。成因:由于常年为高气压所控制,故在大陆四周,气压差异大,大气受力大,东南风终年肆虐。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狂风。 每年的 11月 3份,南极洲进入它温暖的季节,这时候,沿海有些地方冰雪消融,岩石露出的地方生长着地衣植被。可见到成群的企鹅聚集在这里觅食、嬉戏、晒阳。小结南极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思考题: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1)南极洲的纬度高,气候寒冷;(2)地势高,强化了气候的寒冷程度;(3)南极洲气候虽然干燥,但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少,长期积累,形成了厚达2000多米的冰层,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3、资源矿产:煤铁等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磷虾、鲸、海豹、企鹅等淡水:占全球72,以固体形式存在三、科研宝地1、南极洲是一块科研的宝地。原因:(1)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资源多为其它大洲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2)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2、科学研究的领域: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常宝贵的科学资料。3、南极条约主要内容规定: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4、中国的南极考察思考:1、我国两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在2月?2、科考员在南极地区考察期间,面临哪些恶劣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原因3、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带来什么危害?臭氧层空洞 大量使用制冷设备,排放出大量氯氟烃破坏臭氧所造成。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北极地区一、位置与范围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岛屿。主体部分是北冰洋,占北极地区的60,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洋。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几乎全部在北极圈以内。海运困难,但可作为空中要道和捷径。(1)航空交通位置重要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海运困难,但其上空却是重要的交通要冲,是联系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的最短航线和空中走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自然区域特征1、寒冷的自然景观地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体,多数地区冰雪覆盖,浮冰广布。北极点附近是常年不化的冰盖,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部。气候: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气候严寒,干燥。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北极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北极地区的冬季从11月起直至下一年的4月为极夜时期,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20oC-40oC。北极地区的夏季为7、8两个月,为极昼时期,最暖的8月份平均气温只有-8oC。在西伯利亚观测到的历史最低温度为-70oC。北极极点的历史最低温度为-59oC。其它: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100250mm);风速远不及南极。思考:同是在极圈以内,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为何会出现差异?为什么北极地区的温度较南极地区要高?海陆差异、海拔、洋流、北极极夜稍短全球极端低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1)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2)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3)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4)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是,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5)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植物: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动物: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北极熊素有“冰海霸王”之称,是北冰洋的象征2、北冰洋的主要特征1)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大洋。2)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洋。3)大陆架面积辽阔。4)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岛屿数量仅次于太平洋, 其中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3、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风力、地热、淡水、金属和生物资源等。其储量之丰品质之高也是罕见的。 三、人文区域特征 1、两种主要居民及其文化 在北极圈以内长期居住的人口达300万。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因纽特人为代表的“冷文化“北极地区土著居民生活在冰雪世界,所以发展了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文化。除拉普人以外,各土著民族的文化内涵具有许多共同点,因而被称为“白色文化”或“冷文化”。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因紐特人(爱斯基摩人),以打猎、捕鱼为生。 拉普人:驯鹿文明北欧民族。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原以捕鱼和猎捕野鹿为生,约在1000多年前饲养驯鹿成功,随即成为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注: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人主要的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以狩猪和捕鱼为生 。 2、北极“黄河站”的建立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N,1156E)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思考: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四、两级地区比较比较项目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范围海陆分布中间北冰洋(终年冰封)周围三大洲中间南极洲(冰雪高原)周围三大洋气候特征代表动物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大仓库” (煤 铁 固体淡水海洋生物) 原始自然环境(天然实验中国科考站及科考时间黄河站 北半球夏季 北极极昼暖季时期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北半球冬季 南极极昼暖季时期练习题1、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考站,则分别是 、 。(2)沿直线ab从a到b的行走方向是 。(3)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在E的 方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是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度湿润,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原因是 (3).图中E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4)图中F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国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 主要原因是 : 3、右图为我国南、北极科考路线图,据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6分)(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4分)(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答案2、(2)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4)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两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理想环境,两极地区有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战略资源,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