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谈“有感情地朗读” 解读 2016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谈有感情地朗读 解读 2016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口马之先 2016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新课标为什么要增加这一说明和要求呢? 一、有感情地 朗读存在的问题 (一)拿腔作调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是拿腔拿调地读。特别是后鼻音,把音拖得很长,以此表现有感情朗读。有位教师范读和时间赛跑一课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 / 9 一句时,对阴和金字,刻意拖长音强调,让学生模仿着读。听了学生的朗读,令人不寒而栗。还有位教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指导学生读课题,把让别人看的几个字音拖得很长,听了让人感到很不自然,十分别扭。 (二)假嗓子 有些教师认为,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和平时 的说话不一样,要用尖细的假嗓子读,学生的读书很滑稽,也很做作。 (三)故作深沉 有的教师为了表现课文所谓的深度,让学生故作深沉地朗读。有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时,让学生读得低沉一些,学生读得很压抑,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四)高喊 有的学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为扯着嗓子高喊,读得很大声。有位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英勇跳崖3 / 9 部分,让学生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语句 ,顿时,教室里喊声震天,但是,五壮士对敌人仇恨、对党的热爱的感情却没有表现出来。 (五)缺乏层次 有的教师在学生刚初读了课文,还没读通读顺时,就急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缺乏朗读的层次,学生自然读不出什么感情,更不要说读准作者蕴含的真实感情。 二、为什么要有感情地朗读 (一)把握课文基调,还原意境 课文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且每篇课文的基调不尽相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体会并还原课文意境,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 求。如山中访友一课,主要描写作者在山中拜访的动植物、山泉、雨水等朋友,表现了和这些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喜悦、昂扬向上的。教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这种语气、语调进行朗读,把语句读得柔和一些,美一点。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走出门,就4 / 9 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第一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得抒情、优美,要读得舒缓一些,读出美感,使人感到早上的空气是那么清新。第二句中的早晨,要读得朴实自然一些:好清爽要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读出感叹号的语 气,语调适当上扬。 (二)体现编辑意图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主题形式编排的,每组中的课文,其情感态度一般相差不大。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四篇课文,单元导读中要求学习这组课文时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解读好单元导读,在课文中找出感动的地方,读出感动。只有准确地把握编者的意图和目的,才能有效地和编者对话,读书时,也能在较快的时间内读好课文,读出感情。 (三) 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是体现阅读课是读书训练课。阅读课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悟情。一节课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5 / 9 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读书,其中,朗读是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因此,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包蕴的情感,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二是体会文本的美。大多数课文蕴含着美感,包括自然美、韵律美、人性美等等,而语文教学要表现出这种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怎样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 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有的舒缓,有的喜悦,有的憧憬,有的悲伤,有的轻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把握语言文字的情感,还原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如开国大典一课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段话饱含着无比喜悦、激动的情感,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情感。又如秋思一诗,表现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有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看,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者的思念之情,就能读出诗6 / 9 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读得自然朴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不是要求一篇课文从头到尾每个句子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的只是部分重点词、重点句,如果每句话都读出感情,那就等于没有感情。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有这么几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几句话虽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但朗读时只需要像平时说话那样,读得自然而朴实即可,只是语调稍高一些,读得坚定一些,读出希望的情感,才能表现出父子之间的深情。另外,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求读出情感,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叙述部分,只要读得正确、流利即可,如果强行地读出所谓的感情,就会画蛇添足。 (三)体现朗读的层次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是各年段有所不同。第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改为用普通话7 / 9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提高为能用普通 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逐步加深,旨在不断提高朗读的水平。另外要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先是正确、流利地读书,对重点词句要多读,在此基础上,才是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也应该是学生很自然的情感流露,不能生硬地读出所谓的感情。 (四)诵读出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不是一开始就能读出情感,也需要反复诵读,回环往复,层次递进,才能逐步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如一位教师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师:重阳节到来了,诗人比平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 他吟出了一个千古的名句,读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中秋节来临之时,诗人望着天空,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8 / 9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诗人只能对家人无尽地思念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生多次诵读,情感得到自然的流露和宣泄,同时也自然地理解了诗意。 (五)个性化感情朗读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 ,不能以教师的感情来代替学生的感情,语言文字的内涵也很丰富,所以,有感情地朗读也不能齐步走,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对作者和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如丰碑一课有一个重点句: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有位教师执教时,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应该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租赁收费标准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二手车交易纠纷调解合同范本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销售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沼气工程农村能源建设与施工合同
- 2025年被褥原材料进口关税减免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冰淇淋行业连锁店代理经营授权合同
- 摆摊小推车出售合同范本
- 政府提供厂房的合同范本
- 旋挖设备转让合同协议书
- 暗股协议多久签一次合同
- 出生医学证明警示教育培训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 HIV感染产妇分娩母婴阻断演练脚本
- 《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JTGT3650-01-2022)
-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及结果判读
- 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