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_第1页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_第2页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_第3页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_第4页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 (北京 佟求索) 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理解和识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而且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历 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死记一些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意义甚微,而应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历史概念的理解、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向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学习历史知识,应该从整体出发, 掌握关键性的史实,抓住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 在此,我们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世界近 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我们以为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一个形态,两大时期,三条线索,五个单元。”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 于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现代史始于俄国十月革命,此后开始了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正是在这 270 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 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 2 / 6 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两大时期: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640 1870)。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是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资本 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荷、英、美、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度以前的发展阶段。但 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 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始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阶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 革,使一系列重要国家(俄、日、德、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 19 世纪 50、 60 年代,“自由”资本主义 进入鼎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其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870 19 18)。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19 世纪末的( 1870 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 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 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 阶级矛 盾的3 / 6 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这就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也可称之为近代 世界的三股历史潮流。 在考虑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三股历史潮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编组成 五十单元: 第一单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重心在英、美、法三国。包括世界近现代史 上册 1、 2、 4、 5 章。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等重要 历史知识,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在欧美先进国家是怎样开始确立的。然后复习 17 至 18 世纪的俄国,这时的 俄国还是盛行农奴制的封建国家,重点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扩张,要理解与西欧先进国家(荷、英、法)相比 俄国的落后性。 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包括上册 7、 9、 10、 11、 13、 14 章。资本主义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大工业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这就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充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比之封建制度的优越性。 1848 年欧洲革命是继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由于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呈现出与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不同的特点,4 / 6 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时的历史大潮。 19 世纪 50、60 年代,新的资产阶级改革 和革命的浪潮广阔地开展起来,重大的历史事件诸如俄国 1861 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 大利的统一。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 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了 统一,标志着 德、意也跨入资本主义时代。这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英、美、法、德、俄、日、 意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此“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包括上册第 16 章和下册第 1 章。其时间范围约从 1870 年至1 918 年。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从蒸汽 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出现的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应 运而生,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呈现出各自的政治、经济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导致第一次5 / 6 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近代工人运行和社会主义运动。包括上册 8、 15 章和第 16 章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 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等重要历史知识。科学共产主义在 19 世 纪中期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从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工人阶 段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作指导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一股历史潮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 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成立正是这种国际团结精神的体现。第一国际期间工人运动取 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 1869 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 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 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呈现新的特点(合法斗争为主)。俄国布尔 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 发生的俄国 1905 年革命成 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第五单元: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上册 3、 6、12、 17 章。先掌握“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目 的在于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怎样开始建立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有三个阶段: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 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19 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 19 世纪末 20 世纪6 / 6 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复习时应掌握每一阶级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概况、特点和结果。 在单元知识结构复习的基础上,还应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进行专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