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记念刘和珍君 莲山课 件 m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 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 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2 / 8 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 1925 年 3 月18 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 “ 三 一 八 ” 事件。(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 “ 三 一八 ” 惨案的意义所在。 、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 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3 / 8 反复说 “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 无话可说 ” ? 明确:一、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 “ 出离 ” 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 “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 “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 “ 不在 ”“ 就在 ” ,揭露暴行。 七、 “ 呜呼,我说不出话 ” 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4 / 8 道刘和 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 猛士 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 “ 毅然 ”“ 黯然 ”“ 欣然 ” 。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 4 月 1 日,追悼会开于 3 月 25 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 “ 几天前 ”“ 一周前 ” ,而要不惮其繁地写 “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 ?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 “ 国立 追悼会 ” 作为 “ 那一 天 ” 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 56 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 :用 “ 中华民国 ”“ 国立 ” ,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 “ 民国 ” 已经 “ 十五年 ” 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 “ 国立 ” 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 “ 执政府 ” 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5 / 8 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 是什么意思? 明确: “ 真的猛士 “ 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 “ 哀痛者 ” 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 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 “ 庸人 ” 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 “ 幸福者 ” 。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 “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 “ 直到 直到 待到 此后 ” ),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 “ 三 一八 ” ,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 “ 流言家 ” 诬蔑作者 是 “ 后台 ” 的谣言。 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 控诉敌人残暴 6 / 8 直到 直到 此后 驳斥 “ 流言家 ” 污蔑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 “ 我懂得 缘由了 ” 。这个 “ 缘由 ” 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 “ 沉默呵 灭亡 ” 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 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7 / 8 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 “ 虐杀 ” ( “ 猛击两棍 ” )。 提问: “ 当 伟大呵 ” 有什么含义? 明确: “ 这 ” 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 “ 伟大 ” 是 “ 伟大的场面 ” 或 “ 伟大的情景 ” 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 价: 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略 附录: 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 jioyo 高耸)。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销售合同签订要点解读
- 工人员工合同3篇
- 养老院施工安全协议书4篇
- 2025年关于二手房买卖合同6篇
- 中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购销合同2篇
- 餐饮意外免责合同范本
- 窗帘分包合同范本
- 医院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兼职合同范本
- 2025年新教师聘用任用合同2篇
-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件
- 社区社群团购新团长培训案例课件
- 外科学教学课件:食管癌
- 露天矿开采技术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教学设计)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 日语话剧展演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