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济南市教案评比一等奖).doc_第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济南市教案评比一等奖).doc_第2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济南市教案评比一等奖).doc_第3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济南市教案评比一等奖).doc_第4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济南市教案评比一等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一班传统文化教案全册备课教材分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十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十组教材内容。依次是:蒙书诵读、诗歌诵读(一)(二)、传统节日、书法名家、绘画名作、齐鲁名人、名胜古迹、政治人物、宫殿园林。每课教材包括课文、解析、日积月累、故事链接、拓展活动、自我测评。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2.课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2.通过多种形式的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2.把传统文化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3.和家长联系,共同督促学生学习。4.平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分上下两学期学完,每学期五个单元。共十六篇课文,每课约1课时,共16课时。复习一周,期末考试。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教材分析:我国古人十分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最初的蒙学教材是为了满足皇室及仕宦之家子弟识字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在皇室和仕宦之家私传。汉以后,开始走向社会,成为供大众使用的国民教材。从周秦至民国,两千多年来,无数的名家巨匠编纂了大量蒙书。中国传统蒙学书目收书达一千三百余种,而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古代各类蒙学书目已多达二千余种,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太公家教节选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尊师语处事方面的启蒙教育;增广贤文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交友和修养方面的启蒙教育;治家格言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勤俭持家方面的启蒙教育。每一课分为课文、解析、日积月累、故事链接、拓展活动五个板块组成。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 太公家教(节选)教材分析:太公家教是现存的最早的这一类课本,撰者佚名,多用韵语杂述封建社会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待人处世的格言。学习目标:1.结合解析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够背诵课文。2.结合“日积月累”了解太公家书的主要内容。3.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张良拜师”的故事。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单介绍太公家教二、学习课文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2.结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3.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二、学习故事张良拜师1.老师讲。2.学生配乐讲。三、听故事交流感受(尊重老师)四、拓展活动.个人思考:(1)为什么说对待老师像对待父母一样呢?(2)我们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太公家书敬同于父 学其言语勤学好问 尊师重教太公家教是唐宋时期流传很广的一部启蒙教材,其中收录的既有格言名句,也有俗谚俚语,以四字一句为主,包括忠孝、仁义、诚信、礼教、勤学等方面得内容。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太公家教的内容,并懂得了要尊敬老师、尊敬父母,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学生朗读情况较好。第2课 增广贤文节选教材分析: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目标:1.结合解析理解课文的意思。2.熟练背诵课文。3.能够讲述“伯牙断琴”的故事。4.能够借助字典知道“俭”“奢”的意思。5.学习古人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及勤俭节约的美德。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介增广贤文二、学习课文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2.结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3.学生练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6.探究“俭”“奢”的意思。俭,含俭朴、节俭等义。 奢用钱没有节制,过分享受二、学习故事伯牙断琴(一)老师讲。(二)学生配乐讲。三、听故事交流感受四、拓展活动思考: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2.我们应该怎样虚心向别人求教?(1)个人思考。(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五、作业设计1.熟练背诵。2.讲故事:伯牙断琴板书设计:增广贤文虚心求教 勤俭持家琴瑟合一 珍惜时间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增广贤文的内容,并懂得了要节俭,虚心向别人请教,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做虚心、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学生朗读情况较好。第3课 治家格言节选教材分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学习目标:1结合解析理解课文的意思。2熟练背诵课文。3理解成语“未雨绸缪”“临渴掘井”的意思。4了解治家格言的语言特点。5学习古人勤俭持家的精神,从小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介治家格言二、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1.小组交流。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临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2.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四、学习故事房梁挂钱1.老师讲。2.学生配乐讲。3.听故事交流感受五、拓展活动1.背诵古诗:悯农2.讨论:(1)“这包子我不吃!”这样做对吗?(2)“我只穿名牌!”这样做对吗?板书设计:治家格言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物力维艰要勤俭节约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治家格言的内容,并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物力维艰,要做节俭的好学生。学生朗读情况较好。第二单元 诗歌诵读教材分析: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别:入送别诗,田园诗,山水诗, 怀古诗, 战争诗,思乡诗等。本单元选取的四首诗蝉画菊题画兰鸡都是咏物诗。咏物诗是诗歌丰富多样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一单元的古诗应在理解诗句的德基本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初步理解诗中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4课时第4课 蝉教材分析: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称道。学习目标: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意思。2.熟练背诵蝉勇咏萤两首古诗。3.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4.借助插图理解故事里包含的意思。5.学习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首古诗。虞世南,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二、学习古诗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古诗: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意: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结合解析理解诗句及诗的内涵六、拓展活动:熟读咏萤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欣赏里了三首古代咏物诗,这让我们又一次领悟到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们,以他们独特的特点寄托着人类的情感,以他们的灵性给人以启迪,以他们的内在品质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关爱生命”人用我们的行动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主题。七、作业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板书设计:蝉饮清露 出疏洞 品行高远声自远 藉东风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四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古诗蝉,学生了解了诗意,懂得了诗中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朗读情况较好。第5课 画菊教材分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学习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北京知识。2.熟练背诵画菊梅花两首古诗。3.反复诵读,体会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菊花独立自主、坚强不屈的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介作者郑思肖(12411318) 字忆翁,号所南,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郑思肖论诗主张灵气说,认为诗是天地、人心灵气的集中表现。他的诗多以怀念故国为主题。二、学习古诗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结合解析理解诗句及诗的内涵六、拓展活动:熟读梅花小结:此诗名为画菊,实为作者本人人格的自画像。诗人借颂赞斗霜凌寒、于百花凋零后傲然独开的菊花,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绝不向元朝当局低头的志向和操守。七、作业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搜集有关咏菊的诗。板书设计:画菊独立疏离 洁身自好 卓尔不群枝头抱香“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古诗画菊,学生了解了诗意,懂得了诗人借颂赞斗霜凌寒、于百花凋零后傲然独开的菊花,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绝不向元朝当局低头的志向和操守。朗读情况较好。第6课 题画兰教材分析: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兰花而题写的。全诗以兰花为物象,描写它生长于山岩的顶处,香气飘散四溢,尤以突出岩石和岩缝中,美好的花香馥郁芬香,赞美了兰花不与“浮云游尘”为伍,卓尔独立的品性。借兰花之名表自己之志坚持操守,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本诗如郑燮所写众多兰、竹、石之诗一般,将诗文书画巧妙结合,通过寓托手法,表达高人隐士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为后世之艺坛、文坛、画坛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题画兰庭竹。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3.学习古人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卓尔独立的品质。4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介诗人,揭示课题二、学习古诗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一)看兰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二)听景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2学生自读、想象。3反馈,师疏导学情(三)悟性1感悟兰花品格2.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1赏兰竹之姿课件伴乐再看一次前面各图轴)2听板桥之史郑燮,30岁前以读书教书为主,康熙秀才,后卖画扬州,以活泼奔放,挺拔沉雄的笔墨,振聋发聩地反击了纯以临摹为能事的毫无生气的如意馆画派的靡靡颓风,革新画的意境,大胆创造。他文笔敏捷,心思高旷,诗文书画,几乎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扬州八怪”之首,39岁中雍正举人,44岁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济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为官十二载,看透官场黑暗,秉直清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恨不能填满普天饥债”。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卖画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节气的一生。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2读一读下面两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竹石 柱石图郑燮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谁与荒斋伴寂寥,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枝柱石上云霄,千磨万击还坚劲, 挺然直是陶元亮,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斗何能折我腰。六、拓展活动背诵古诗庭竹。七、作业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搜集有关咏兰的诗。板书设计:题画兰已成行意味长 坚持操守、卓尔独立还自抱斗群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教师先范读两首诗,提醒学生读准字音。读熟后再品味意思。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古诗题画兰,学生了解了诗意,懂得了诗人赞美兰花坚持操守、卓尔独立的精神品质。朗读情况较好。第7课 鸡(节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物寄情的诗。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了鸡的外形、叫声,从鸡的外形迅速过渡到鸡的美德,赞扬了一种诚实守信的品德。学习目标:1.对照解析理解诗意。2.熟练背诵鸡花鸭两首古诗。3.填写有关鸡的成语。4.初步感受以物寄情的表达方法。5.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简介作者二、学习古诗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十二属: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鸡名参十二宿,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峨冠装瑞玉,利爪削黄金。徒有稻梁感,何由报德音。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结合解析理解诗句及诗的内涵六、拓展活动熟读花鸭七、作业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搜集有关咏物的诗。板书设计:鸡催朝阳 诚实守信送晓阴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古诗鸡,学生了解了诗意,懂得了诗人赞美鸡催朝阳、送晓阴,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朗读情况较好。第三单元 传统节日教材分析: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圆月、重阳节登高望远,从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画面,还可以从有关这些节日的美丽的故事传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浪漫。这一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进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闻一闻端午节的飘香米粽,赏一赏中秋节的如盘明月,在重阳节合爷爷奶奶一起观赏菊花、登高望远。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所了解,尤其是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和习俗都能有所了解。特别是了解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教学时间:共4课时。第8课 端午节 1课时第9课 中秋节 1课时第10课 重阳节 1课时活动课 走进传统文化 1课时第8课 端午节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呈现了:端午节简介、端午节起源、端午节习俗。对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我国的端午节有所了解。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起源、有关的传说和习俗。教学准备: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有关的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端午的起源1学生讲一讲端午节的起源。2教师补充。3讨论总结:端午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二、端午节,我们应该纪念谁1学生找资料,讲一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2老师补充(1)源于纪念屈原(见课文)(2)源于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3讨论总结,使学生感受我们国家悠远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传说。三、端午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四、讲一讲关于端午的趣闻轶事1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2钟馗捉鬼的传说在我国江淮一带地区,曾有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打鬼除祟、镇宅驱邪的旧俗。这一习俗始自唐代。传说唐玄宗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玄宗问他是谁,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不中,愿为皇上除天下妖魔。玄宗醒后,疟疾痊愈,于是命著名画家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这种习俗,虽无科学依据,但对于古代人们在心理上战胜疾病与恐惧,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五、欣赏诗词佳句六、作业回家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 8 端午节端午的起源 端午节,我们应该纪念谁?端午习俗 讲一讲关于端午的趣闻轶事 欣赏诗词佳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端午节有所了解,尤其是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都有所了解。学习情况较好。第9课 中秋节教材分析:本课是对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节的描写概述,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我国的中秋节有所了解。通过月饼的传说故事表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古人的浪漫主义精神。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起源、有关的传说和习俗。教学准备: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有关的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中秋节简介1学生讲一讲中秋节的起源。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2教师补充。3讨论总结: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二、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1学生说一说中秋节的传说。2老师补充(1)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2)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3讨论总结,使学生感受我们国家悠远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传说。三、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1)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2)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3)吃月饼 2补充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四、中秋节诗词选板书设计: 9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诗词选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中秋节有所了解,尤其是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都有所了解。学习情况较好。第10课 重阳节教材分析:本课时对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的描写概述,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我国的重阳节有所了解。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起源、有关的传说和习俗。教学准备:有关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有关的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重阳节简介1学生讲一讲重阳节的起源。2. 教师补充。3讨论总结:重阳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二、重阳节的起源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三、重阳节的传说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1听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2感受我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不怕危险,勇于救人的精神。四、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5补充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五、重阳诗篇板书设计: 10 重阳节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诗篇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重阳节有所了解,尤其是重阳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都有所了解。学习情况较好。活动课 走进传统节日教材分析:本课时对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进行描写概述,通过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