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14_第1页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14_第2页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14_第3页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14_第4页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郭沫若诗两首人教七上 14 27、郭沫若诗两首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领悟诗歌的主旨。 2、欣赏诗歌奇妙的想象,并能在阅读诗歌时展开自己的想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指导。 2、领悟诗歌主旨。 3、培养想象力。教学方法:诵读法、想像法、比较阅读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2 / 16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00 多年前,一位唐代诗人凝望着星斗满天的夜空,有感于宫女的幽怨,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6 年前,又有一位现代诗人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 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 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 1914 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土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 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1921 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 “ 创造社 ” ,从事新文学活动。皖南事变前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很好地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4 年 3 月,为纪念明末李 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3 / 16 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 1949 年后担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四、朗读体验 1、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 2、学 生朗读,课件打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 1)生字:缥( pio)缈( mio) ( 2)生词: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3、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4、学生再读全诗,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韵律美。 4 / 16 5、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五、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象。 1、研习诗作第一节,体味联想的自然。 思考: ( 1)街灯与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 ?作者为什么把 “ 街灯 ” 比作 “ 明星 ” ,又为什么把 “ 明星 ” 比作街灯 ? ( 2)在第一节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明、闪、现、点 “ 明 ” 写出了人间万家灯火(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色。 “ 闪 ” 写出了群星闪烁的姿态。 “ 现 ” 既写出了天 上的明星之多,又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 点 ” 字用得奇妙,它暗示了天上有人把街灯点亮了。一字传神,意境尽出。想象的翅膀便由此 “ 点 ” 展开了。 那么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产生了哪些无穷无尽的想像呢? 2、研习诗作后三节,体味想像的丰富和意境的优美。 ( 1)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诗作是怎样逐步展开想像的? 5 / 16 ( 2)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 3)这些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诗的后 3 节中连用了四个 “ 定然 ” 和一个 “ 定 ”字说明了什么? 6 / 16 五、背诵诗歌,体味语言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同时仔细体味诗歌语言好在哪里,并举例说明。 六、小结: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 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预习静夜。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名句: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在这样月光如水的晚上,你会有哪些遐思呢?这节课,让我们再随同诗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 二、朗读品味 1、听静夜诗歌朗诵。思考: 7 / 16 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 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像,探究出诗人所“ 泣 ” 的内容吗 ?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 明确: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 “ 天河何处 ” ,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诗人面对缥缈的星空,浮想连翩 。晴夜高穹,银河该在何处 ?站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珠。 8 / 16 三、朗读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2、请同学朗读,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四、比较阅读:看看两首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相同点: ( 1)创作背景:都选 自于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 2)内容 :题材 :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 . ( 3)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失望和痛苦 ,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 ( 4)感情:都充满了恬静 美好 ,而又淡淡的忧伤 . 2、不同点:天上的街市更积极、乐观一些。 五、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发挥9 / 16 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六、小结: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诗歌,请大家课外阅读星空,诗歌能让你更加领略生活的美好! 七、作业布置:背诵默写两首诗。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 星空写于 1921 年至 1922 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 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10 / 16 望和悲愁情绪,但也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本课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 三、写作背景介绍: 1919 年 5 月 4 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仁人志士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 “ 五四 ” 运动的高潮过去了,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眼前的一切,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 悲观绝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美丽而又迷人的诗。 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 3)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 /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 /点着 /无数的 /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11 / 16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 /没有的 /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 /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 /灯笼 /在走。 学生讨论并归纳: ( 1) “ 街灯 ” 与 “ 明星 ” 的共同特点是 “ 无数 ” 和明亮。诗人看到 “ 远远的街灯 ” ,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就自然联想到明星 (这是类似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 )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同理,作者看到 “ 天上的明星 ” 就自然联想街灯。这样描绘了迷人 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2 / 16 ( 1)逐步展开想像的过程: 街灯 天上的街市 明星 珍奇的物品 自由的牛郎织女 ( 2)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作中描绘了两幅令人心醉的图画:骑牛图、闲游图。 “ 美丽的街市 ” 、“ 世上没有的珍奇 ” 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 “ 闲游 表现 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 “ 浅浅的 ”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 那朵流星 ” 中, “ 朵 ” 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13 / 16 花朵一样美好。 ( 3)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天上街市的美丽、富庶、幸福、自由体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揭露、否定,表达了诗人对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4)诗中的 “ 定然 ” 、 “ 定 ” 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 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不求谈得多么全面,只要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 1、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 “ 星 ” 、“ 灯 ” ; 2、用词准确。例 “ 珍奇 ” 、 “ 浅浅的 ” 3、语气亲切。例 “ 我想 ” 、 “ 你看 ” 等。 14 / 16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第一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节属想象,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 “ 静 ” 。 2、这是一个 “ 平和洁净 ” 的世: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恬静的美。 结尾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这正是诗歌的留白艺术。写作本诗时,已是 “ 五四 ” 运动退潮 后的低沉时期,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的痛苦和煎熬,让诗人怎能不鲛15 / 16 人泣珠、杜鹃啼血 !联系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填补这未说出的内容 是怀恋亲人,期待着即将来到的甜美的团聚;是思恋家园,期待着它们走出愁雾早见清朗;是孤独、无望,期盼美好自由温柔的人间 总之,这空白可填的有很多,它包含着诗人对祖国、对家园、对人民的一片深情。 让学生谈谈,然后明确: 1、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把握好诗歌美好、恬静、清新而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