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镇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_第1页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_第2页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_第3页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西凤凰古城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背景简介: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自然形态和人文地理环境空间凤凰城紧邻沱江而建,城的四周青山环抱,沿沱江风土圈,由自然风景,古建筑以及风土陈迹组成。凤凰古桥石造粗犷,雄浑简朴,是进入凤凰城的门户。沱江似巨龙蠕动在黛色山峦间。在灿烂的阳光下,清澈的江水泛着涟漪,闪烁着翡翠色的光芒。两岸一排排灰色的吊脚楼倒映水中。在浅蓝色的炊烟中,凤凰城城楼的剪影显得庄重神奇。在晨曦和晚霞的辉映下,沿江常有妇女在洗衣裳,棒槌声此起彼伏,合成了动人的乐章,传送者生活的安宁和温馨。出北门经长条青石阶至江岸,一条古梁桥,划破沱江,把两岸联系贯通。经梁桥过江东行,一路饱赏沱江两岸景色。在弯曲的沿河小径上,分设几座关门,关门造型质朴厚重,对景线起到引导和限定段落的作用。再往东行,沱江的转弯处,在一群古建筑中矗立一座三层重檐的八角楼阁。若驻足在梁桥中段往东看,八角楼便是河轴的底景。这一切形成没有建筑师的杰作,渲染了小山城特有的宁静气氛,呈现小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一致,可谓城在景中,景即是景。古城民居居住空间的民族差异居住空间的民族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家族和苗族之间。从外观看, 古城民居中的吊脚楼虽基本相同,但空间的组织却完全不同。土家族一般是在室外设楼梯上吊脚楼,而苗族需进堂屋,转而至火塘间,再进吊脚楼。从单体住宅的布局上,土家族和苗族也不相同。土家族常较分散,且沿沱江两岸布置;苗族相对集中,布局紧凑,一般是合族聚寨而居。社会文化与民俗风情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 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辣咸酸的饮食习惯,还有原始戏剧活化石傩堂戏、地方风味十足的阳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茶灯,以及玻璃吹画、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格调清新高古的民间工艺,构成凤凰独具特点的民族民俗风情。总结 凤凰古镇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居建筑注重与大自然的融合,吊脚楼背山面水,因地制宜,建筑显示出的美以广阔的自然景物为依托,而自然环境因有了人文因素的点缀又充满了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