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鸿门宴教案 莲山课 件 m 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 “ 因、如、举、谢、意 ” 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 “ 此 也(耳) ”“ 何以 ” 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分析 “ 项羽 ” 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理解 “ 因、如、举、谢、意 ” 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2 / 18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 逝 ” ,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 面是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 “ 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 投影(二) 大风歌 刘邦 3 / 18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 “ 司马迁与史记 ” 。 三、背景简介 投影(三) 一幅 “ 陈涉起义 ” 的教学图片 一幅 “ 楚汉相争 ” 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 1、教师讲解: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 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4 / 18 压迫,致使 “ 天下苦秦久矣 ” ,民心 思变。在公元前 209 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 48 岁,项羽 24 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 “ 世代楚将 ” 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 “ 复立楚之后 ” 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 (名心 )为 “ 楚怀王 ” ,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 208 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 “ 先人定关中 者王之 ” 。公元前 206 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 “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 ,退驻霸上 (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 );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 “ 毋内诸侯 。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 (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 ),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 ?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项羽在公元前 210 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 “ 彼可取而代也 !” 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5 / 18 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人咸阳后,本来 “ 欲止宫休舍 ” ,只是听了张良 “ 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 助桀为虐 ” , (史记 留侯世家 )的劝戒,才 “ 还军霸上 ” 。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 吾当王关中 ” 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鲰生的意见 “ 距关 ” ,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关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 、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 “ 楚汉相争 ” 的第一个回合。 所谓 “ 鸿门宴 ” ,是指公元前 206 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 “ 宴会 ” ,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 楚汉相争 ” 的序幕。 “ 楚汉相争 ” 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鸿门宴名为 “ 宴会 ” ,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 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本文的异读字有: 6 / 18 读音提示 鲰( zu)卮( zh)卻( x)戟( j) 彘( zh)眦( z)跽( j)芷( zh) 欲王关中( wng)道芷阳间行( jin)樊哙 刀俎玉玦郦山杯杓 欲王关中( wng)道芷欲间行( jin) 毋内诸侯(同 “ 拒 ”“ 纳 ” )要项伯(通 “ 邀 ” )与臣有郤(通 “ 隙 ” ) 不敢倍德也(通 “ 背 ” )不蚤自来(通 “ 早 ” ) 2、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或典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表面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另有目的。) 彘肩斗酒 ? (形容英雄 豪壮之气 ) 发指眦裂 ?(激动愤怒到极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任人宰割。) 劳苦功高 ?(有劳苦,有功劳。) 鸿门宴 ?(今天 “ 鸿门宴 ” 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7 / 18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 、四段。 教学步骤 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分组讨论主要人物 项羽。 1、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 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2、提问:项羽的性格 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8 / 18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A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在 “ 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 ” 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B 对比烘托 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四、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 “ 楚汉相争 ” 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 彼可 取而代也。 ” 梁掩其口,曰: “ 毋妄言,族矣! ” 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五、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9 / 18 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 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 “ 得意忘形 ” 。 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放录音第一、三段,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 主要刻画人物与前文对比 项羽和蔺相如 相同点 都用细节刻画人物 都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 都有烘托 和反衬的手法 五、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10 / 18 田诺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 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 “ 永不败 ” 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 的篇章写下了最后11 / 18 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 二、探究性阅读训练 探究一 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 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 “ 鸿门宴 ” 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 “ 王 ” 。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 “ 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 ” 又说: “ 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 项王 ,范增、项庄曰 君王 ,张良、樊哙曰 项王 , 大王 ,沛公曰 项王 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 ” ,你对梁玉绳的批12 / 18 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 明确: 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 1、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 “ 大王 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 “ 大王 ” ,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 2、项伯、范增、项庄称 “ 项羽 ” 为 “ 项王 ” 或 “ 君王 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 “ 项羽 ” 为“ 项王 ” 或 “ 君王 ” 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 3、张良、樊哙称项羽为王。 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 4、刘邦六次称项羽为将军、一次称 “ 项羽 ” 为 “ 项王 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 “ 项羽 ” 为 “ 项王 ” 。 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 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 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13 / 18 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探究二 学生可能提问: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 同学们各执一词,大胆想象, 热烈交流。 设想举例:项羽击杀刘邦,俘获张良。范增本着爱才之心,劝谏项羽留张良不杀以备后用。项羽惟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范增无奈之下只好以 “ 偷梁换柱 ” 之招救出张良。范、张二人相约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秘计除掉项羽。接着范增称王,张良为臣,成立 “ 泰朝 ” ,希望他们的政权像泰山一样长存人世。 三、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 “ 史圣 ” 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 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4 / 18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同上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同上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同上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动 词使动用法使 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使 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15 / 18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 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 “ 此 也(耳) ”“ 何以 ” 两个句式。 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 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 “ 文 ” 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 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 “ 为 ” 语气词,呢,表意 “ 呢? ”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劳苦功高 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 5 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厦门红宝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南阳财和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第七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晋江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项目制工作人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上饶市信州区国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补录)1人(第一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市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智能制造工程师测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事业单位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事业编制教师人员2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江西南昌动物园百花园管理所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河北沧州南皮县中医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长期护理机构照护服务记录表(护理员用表)2-4-5
- 2024年江苏省射阳县事业单位招聘3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标签打印机的快速批量打印方法
- GB/T 1504-2024铸铁轧辊
- 食品行业创新与研发
- 电力各种材料重量表总
- 樊荣-《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核心制度要点解析与案
- 男性不育症诊治指南课件
- 《声声慢》省赛一等奖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管理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