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全站仪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是全站仪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以GTS-602型全站仪的点放样为例,说明采用全站仪施工放样的方法和步骤。一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图 6-25 EDIT菜单内容 图 6-26 坐标编辑录入对话框1. 数据准备 采用全站仪进行点放样,依据的是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因此在进行点放样之前,首先要取得用于放样的控制点坐标和点位以及放样点坐标。若控制点坐标和放样点坐标已有,可以先将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存储于全站仪的数据文件内。按照5.4节方法(请参考后面第三到第四页),创建作业文件,并进入到图 5-13 屏幕,选择“EDIT”菜单,并按ENT键,屏幕显示如图 6-25 菜单,然后用“光标”键,选择“POINT”选项后回车,即显示图 6-26 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高程。输入新的点后,按ENT键则存储数据,屏幕显示递增的点号,用于下一个点的输入。如此将所有放样点和放样中可能应用的控制点坐标录入到全站仪内,供野外放样时调用。当然在“EDIT”中还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和查看。2. 仪器、工具准备 施工放样前除了要准备好放样数据外,还要给仪器充好电,准备好对讲机、放样对中杆、木桩、小钉、锤头、钢尺、油漆、毛笔等放样工具。二 野外放样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按“5.4 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打开作业文件名,并进行测站点和后视点信息设置和后视归零。然后在图 5-13 屏幕中选择“PROG”菜单中的“SET OUT”选项,即可依据放样点的坐标对点进行放样。测站点和后视点信息及后视归零也可在“SET OUT”选项中完成,跟“RECORD”中设置方法完全相同。如图 6-27 所示。1. 点的放样 从图 6-27 上部屏幕菜单中选择“POINTS”,按ENT键后显示图 6-27 下部界面,此时按F6(“CANCL”)键,进入图 6-28 屏幕,在此输入放样点号和目标高,按ENT键后屏幕即显示全站仪要转动的角度和放样点离全站仪的距离,如图 6-29 所示。此时根据屏幕“Turn”后提示需要转动的角度,转动照准部,使“Turn”后的角度值变为“0.0000”,即得到放样方向线,观测员通过对讲机指挥立镜员将棱镜安置于放样方向线上,然后按F6 键(“MEAS”)进行测量。此时屏幕“Away”后显示的距离值,变为立镜点离放样点的距离,观测员根据“Away”后提示的数值,继续指挥立镜员在放样方向线上前后移动该距离,这样“逐点趋近”,直到“Away”后数值为0.00或者满足放样精度为止,在立镜处打桩或做标记,即得到放样点的位置。按ENT 结束该点的放样并继续下一个点的放样。图 6-27 施工放样界面图6-29中,放样过程使用了两个窗口,左侧窗口为文本窗口,显示放样点、棱镜点、测站点的数值相对关系;右侧的窗口为图形窗口,显示放样点 、棱镜点、测站点的图示相对位置。两者配合使用,供转动照准部和指挥棱镜移动参考。当然得到放样点的点位后,也可以对该点进行高程放样,这里不单独叙述。 图 6-28 放样点输入界面 图 6-29 放样信息显示界面2. 保证放样质量的方法 放样点位完成后,一般需要再测量放样点的坐标,以得出放样点位误差,作为检核。测量放样点坐标方法参考“5.4 全站仪碎部点测量”;若进行精密放样,还需要倒转对中杆,在木桩上移动棱镜,准确得到放样点的位置,然后在木桩上打钉;精密放样中,多点放样完成后,在现场可用经纬仪穿线法或钢尺量距法检验放样点的相对关系,以防止坐标计算错误或全站仪操作有误。三比例因子的设置当应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时,若控制点坐标采用的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时,应对全站仪中的比例因子进行设置。不进行比例因子设置时的比例因子为1:1.000 000, 也即不对距离进行改化。比例因子包括高程因子和格网因子两项。1. 高程因子计算 将地面水平距离归算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改化因子, 计算公式如下: (6-11)式中,为控制点和放样点的高程的平均值,实际计算时,若控制点与放样点高程相差不大,可只取控制点的高程计算即可;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可取6 371 000 m计算。2. 格网因子计算 即因为高斯投影而产生的长度变形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6-12)式中为控制点与放样点横坐标(高斯坐标扣除带号和500 km后的坐标真值)的平均值, 同样,实际计算时,若控制点与放样点横坐标相差不大,可只取控制点的横坐标计算即可,取6 400 000 m 参与计算即可。注意:1、2 计算取至小数点后6位;则比例因子为:1:(1.000 000+1+2)【例 6-5 】某导线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4 088 030.807,40 641 649.396),高程为138.834 m, 在此点上安置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计算全站仪应设置的比例因子。解:0.000 0220.000 243比例因子为 1:(1.000 000-0.000 022 十 0.000 243), 即为1:1.000 221图 6-30 比例因子设置界面3. 比例因子的设置 在图 5-14 中,选择“SCALE”,并按ENT键后,显示比例因子输入对话框,如图6-30所示。在“Scale”后,将计算的比例因子输入,“Elevation”后直接默认为0;或者在“Scale”后只输入计算的格网因子,在“Elevation”后输入控制点高程。这样在实际放样中全站仪会自动地进行距离改化,从而达到准确地按照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放样。(二)全站仪碎部测量控制测量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控制点应用全站仪的高级测量模块(程序)进行碎部地形图或断面图的测量或施工放样工作,本节以 GTS-602 全站仪为例,介绍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方法。图 5-14 是GTS-602的内置测量程序。图5-14 GTS-602全站仪内置的测量程序一 碎部测量的数据采集图5-15 GTS-602 标准测量程序界面1. 进入程序测量模式 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控制点上,从GTS-602开机界面(图2-45)中,选择Fl 键(“程序”),即显示仪器内安装的测量程序,如图5-14 所示,在此界面中,可选择 “标准测量”程序,再按F1,则进入标准测量程序模块中,如图5-15所示。 2. 创建作业 在图 5-15 界面中,按F1进入“SETUP”菜单,如图 5-16 所示,通过“光标”移动,选择“JOB”然后按图 5-15 右边的ENT键,屏幕弹出下一级菜单,显示“NEW”、“OPEN”、“DEL”菜单键。“NEW”创建新的作业;“OPEN”打开原有作业;“DEL”删除原有作业。 进行碎部测量,碎部点观测数据和坐标高程,将直接保存在文件中,供下一步内业数字成图使用。创建作业,相当于给观测的数据存放起一个文件名。在图 5-17 的对话框输入文件名,确认即可。作业名最多包含8个字母或数字。当然也可打开一个原有的作业名, 方法是按“OPEN”,然后选择已有的文件名。图 5-16 作业管理界面 图 5-17 创建新的作业对话框3. 数据采集的测站准备工作 即设置测站点、后视点信息,并后视归零。图 5-19 测站点信息输入界面 图 5-20 坐标和高程录入对话框图 5-18 RECORD菜单内容(1)测站点信息设置 在图 5-18 中,从“RECORD” 菜单选择“OCC PT”项,并按ENT,便进入测站点信息输入屏幕,如图 5-19 所示。输入该测站点的详细信息: 点号、仪器高、点号编码,并按ENT键,若该点信息已经存放在创建的作业中,则系统自动调用该点的坐标和高程,若文件中没有该点信息,则显示坐标和高程输入屏幕,如图 5-20 所示。在图 5-20屏幕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North(X)、East(Y)、Elev(H)坐标和高程后,按ENT键便存储设置并退出,此时测站点信息便设置好了。(2)后视点信息设置及后视归零 在“RECORD” 菜单选择“BKS PT”项,并按ENT,便进入后视点信息输入屏幕,如图 5-21 所示。输入后视点号后,按ENT键,若内存中已有该点的信息,则屏幕显示后视方位角,如图 5-22 所示。若文件中无该点信息,屏幕显示如图 5-20 所示,提示你输入该点的坐标。此时屏幕提示你照准后视目标“Sight Bs Point”, 并用“ZERO”将水平读盘归零(注意:南方NTS-662仪器此时按“设置”),然后按ENT图 5-21 后视点号输入界面 图 5-22 后视方向归零和照准界面键返回“RECORD”菜单,便完成了后视点信息设置和后视归零。新型全站仪都有自动检测测站和后视点信息是否设置正确功能,方法是:后视归零后,直接按屏幕提示check对应的键,屏幕显示出坐标差和高程差(、),在每项小于0.05 m的前提下,认为设置正确,可以开始碎部测量,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设置。图5-23 碎部点数据采集界面 图5-24 碎部点测量结果显示界面4. 碎部点数据采集 当设置好测站点和后视点信息,并后视归零后,就可以进行碎部点的数据采集。在“RECORD”菜单中选择“SS OBS”项,并按ENT键,即进入碎部点数据采集屏幕,如图 5-23 所示。第一个点的测量需要置入碎部点点号和反射棱镜高(若采用有码作业,还需要置入碎部点编码和串号),然后照准碎部点所立棱镜,按ENT 键开始测量,待坐标显示于屏幕上后,如图 5-24 所示,按F5键“OK”选项,测量的碎部点信息自动存储于上述创建的作业文件中。再次出现测量屏幕,其碎部点点号递增,默认上一个碎部点的反射棱镜高,并准备下一次测量。如此反复将各个碎部点测量出来,用于地形图或断面图绘制。二 碎部测量的原则和记录1. 碎部测量的原则 在进行碎部测量时,对于比较开阔的地方,在一个制高点上可以测出的点,就不必要因为 距离“太远”(其实也不过几百米)而忙于搬站,规范规定的不同比例尺测距长度要求见表5-5。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就不要因为 “麻烦”(其实也浪费不了几分钟)而不愿搬站,要充分利用全站仪的优势,测一个支导线点是很容易的。碎部测量也应该遵循边测量边检核的原则。在迁站安置新站开始测量前,都应采用检测后视点或其他重合点的方法,防止测站点或后视信息录入错误。2. 碎部测量的记录 碎部测量的数据,一般要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数字成图。数据采集保存在计算机内的只是碎部点的位置信息,不再需要记录。但是碎部点的连线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了下一步成图的需要则必须进行现场记录。碎部记录表格可参照表5-7绘制。表 5-7 碎部记录表(参考件)记录员: 赵富平 日期: 2005.06.12 地 物连 线 关 系备 注房屋12-13-J-17-18-G砖2陡坎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锯棒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港口物流智能化发展对2025年港口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研究报告
- 海联讯: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期财务报告的审阅报告
- 奥特佳: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 脊柱解剖与生理概要
- 深圳废气治理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顶级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海洋工程耗能分析方案(3篇)
- 2025合伙人退股合同范例
- 工程方案需要专家论证(3篇)
- (完整版)小学1-6年级英语单词(人教版)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交通安全防御性驾驶
- 16949标准培训课件
- 奶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T-CMES 04001-2020 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评价规范
- 采购报告范文
- 某县某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复核报告
-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护理伦理
- 体育设施建设造价评估方案
- 施工现场安排及人材机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