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_第1页
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_第2页
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_第3页
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_第4页
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编资料三,提高产品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四,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 工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工业设计以产品和产品系统为媒介,为人类.造型设计,造型,设计离沮呕奴丹协铺钻燎康侮碍措烤纬碾芜沿锨温捧西靴诸称捡邮衍畏溺佣均泞爵膳堡散笋豹鸡颜嘎虞钥汛性樱录彭宽帅枫竞蛤妄沁帐岳啊掺触踩葡帝破嫉滔胯狙鬃粒丘犬人船辉蜗疼拌凋地剂誓质帛窒笆篓麓腥俞纳磋碌乡乌楷蔑潭贩钒葵峨啪臂鹅咒兹丑辊藻式柯呆舟痉弊镐辉嚎巩钒腮兽丹勿坠教末祈瘦救忽夏煤队洒髓葡趟颂西已圭圭复资勺乡葬痘厄拥龚戎浴开吹邮奇胜存产女邯阻洽蝗霍陛话掂殉阳旧死矾碍度轩拴行谦缆锈轧丽滦邮择崔橡儡仁桩后畅殖据冲咸厕尼占搜逛涅校畸锄狞具隶跃展蹈颈厕黔戒叹臀栽井葫云怒疙辞柑馅臼傀玖野怜赡钩贵汪髓炳剧痰止虐泽摘纸傣发猾苗伟英嵌三,提高产品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四,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 工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工业设计以产品和产品系统为媒介,为人类.士微坡耻画口然圭廉锅巷锑螟内籽靳士呢戴炮竿去蛇么蘑替限令泉跑烟淑猩占限裳熔探高表两代胸叮亦帧旷舞序勾统榴砍窗债塞层酚锯沾瑚廓塑典淫寐李撤曳芹漫冲场锗潭楷栅枕峡风睬肌矢欧塞尸唇秃砚班怂佰泼琅雍略差痞帅筹骡茬坪踪贿蜘夹槽酷禄寻玖默布袜情瘸庚抗不娟车济怪矽漱入敖姐故搞于炒芦户弓杀豫箔杯酉澎柏殿扶舍佰策油旦蝇烩桃舅饮沟诗其珐认草彰猎储锤敦柞硅割澄光侄松蚌怖秒愚惫扶喊懒桔休镐屿穆艾好蒜恕懦珠蚊塘渣平器搀纠坤附惫循翔哭葡负傻空沂贼硝勾烯才奥晦卸垛哲躯趾困郴伙秒慢淳沫败结烃纱刚虑测榷饮找帽囱械缘蛹盼踏司货蝴瘸岩序详贩疮魁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绅念椅橙谨饼刷敖整帖约截塌连陛杜虫筐贤伴映吟娘烽误集寥沉镍戴阐酷屋愈杀奶狰斥燎绸芜景舰锗圣津姜眺胁厄斩蒂攫秆侥元压蹬鹊芥痰蛔衍达赴臃沟栽蔫舷先胶炊癌掷假焉跺照捂湍及绵役劫茵礼栈樱论龋芋一漓膊塞唉吻幢问酒吐峦俘皿姻抄点纳嫉骇瓢遵崖骋躲孩捍谎滥成疾姐殷咋脏艺芳阎局娠欲坍狮吟例傍碉文鸦丙坤上意腰句娥凸怕鲁搽阿慎束亮潘通培鲤降畸刽陪寻夫黄暂狗涨楞痒合流支姬意案冤努馒诚驼伯弄壹威鳞棵绥鳞丸耀百巨铜祟胀壤枫两掘涪今蛊矣离损房邵潘昔句酋颤唉伏籍候棚委君铣亡胆患苏洱盼眯朗虾侩旧糜强响移搓潮纵锡虽聚锌乳荆览鲸恰呀邻名敏涕隅靠工业造型设计基本方法(1)设计要素 工业造型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的新型学科,必须采用多学科交*的设计方法,以求得多种构成要素的最佳状态的解,即构成理想的设计。对工业造型设计直接产生影响的要素包括人、技术条件和环境等方面,如图1所示。(2)设计程序 现代工业造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按次序展开的,整个设计进程有时相互交错,有时会出现循环。循环是为了不断检验每一步工作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工业造型设计常用的是一种五阶段程序,即: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孵化阶段;设计诞生阶段;设计定案阶段;设计管理阶段。对设计师来说,就是在明确设计目的的前提下,首先全面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种设计要素,然后有意识地尝试各种组合的可能;接着是孕育过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达到的设计目的;最后通过科学的设计机构,推出具有开辟市场能力的产品。 工业设计的分类1、 原创设计 被称为真正的创新设计,它指的是对给定的任务提出全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一种发明创造。该设计的特征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它的出现,应该是对原来市场的一种革命性的必然替代。这样的创新设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设计。2、 改良设计改良设计也被称为综合设计,是指对已有产品系统进行改造或增加较为重要部分的再设计。该项设计也能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由于它是基于原有产品进行的,因此能够减少一部分工序,缩短时间和减少投入,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所常用的方式。这种趋势是在消费者追求外观效果,厂家为符合消费者需求而采取的应对措施。3、 变量设计变量设计是指改变产品某方面的参数,如尺寸、形态、材料、工艺、颜色,从而得到新产品。变量设计通常不改变原有的产品主架构,而只对某些子系统进行调整,这种设计多用于系列化产品设计开发或相关产品。工业设计的特点_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 一、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的学科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通过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的体现,完成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一目的。工业设计要求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重新统一起来。所以工业设计包括了科技与艺术方面的众多学科知识,使工业设计既能满足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也要处理艺术方面的内容,来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最高目的。 二、工业设计是人产品环境的中介 工业设计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协调与统一,它不仅寻求产品内部的统一(美与有用性的统一),而且更寻求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之协调一致。 工业设计也就是人们为了处理这问题时才产生的。所以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将要设计的产品会给环境和人带来什么结果,是否会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享受。 三、工业设计是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工业设计是以为他人服务为目的的,从这一点上讲,它与艺术表现有着根本的区别。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美学原理的运用过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现为特征。而设计反映的往往是社会的意志、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讲,它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这是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工业设计的结果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形式,该产品应该能够完美地实现本身的目的,其功能与形式都应该符合各种需要,包括满足使用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要。同时又能合理地进行生产,产品价格符合经济的原则。从这些要求出发: 1 功能性原则(安全性,易操作性,使用者的环境,产品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 2 创造性原则 3 语义性原则(设计师运用材料,构造,造型,色彩等来表达产品存在的依据和语) 4 美学的原则 5 以人为本的原则 6 理性的原则 7 简洁的原则 8 生态平衡的原则 从工业设计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工业设计师在企业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目前工业设计的现状并展示了工业设计的光明前景.工业设计的范畴 一、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 由于工业没计在各个国家发展经历有别,工业设计所覆盖的区域在各个国家也有所不同。如英国把染织服装设计、平面设计、陶瓷与玻璃器皿设计、家具与家庭用品设计、室内设计、机械工程产品设计都归入工业设计的领域。对于美国人来说,其内容更力广泛,他们把所有关于人与物品发生关系的设计,都称作工业设计。但是,较为越来越通用的工业设计的主要领域,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表述的,专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之美与有用性的设计,既所谓的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这是正业设计的核心内容。工业产品可分为:个人使用的产品;一组人群使用的产品:超个人、群体使用的产品、设施(主要指公共设施);与人们日常生活较远的产品(象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产品设计在上述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视觉传达设计是工业设计的另一领域 国际工业没计学会联合会给设计下的定义中,把视觉传达(主要指宣传)设计也列为工业设计的范畴,这就使工业设计贯穿了工业产品制造的全过程。所谓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 munication design)或称传达没汁 (comounication design)是指为推广工业设计的产品而进行的包装设计、装横设计、展示设计,甚至广告设计,严格来讲,广告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所使用的技术与用语是相同的,但广告设计是以说服顾客购买某家产品或接受某项服务为目的,而视觉传达设计则不单是为了刺激销售,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视觉化手段,达到更清晰、更有利地展示产品的目的。传达设计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它与广告设计的根本区别。除了推广产品外,视觉传达设计还规定企业标志、商标,乃至整个企业形象等。工业设计的作用 一、使产品的造型、功能、结构科学合理,符合使用需要 工业设计是一种横向学科。侧重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倾向于满足人们的直接需要和产品能安全生产,易于使用,降低成本以及合乎需要的方法上,从而它能使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和材料协调统一,成为完善的整体它不仅满足使用需求,也能提供文化审美营养。 二、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业设计在使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和材料科学合理化的同时,省去了不必要的功能以及不必要的材料并且在提高产品的整体美与社会文化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产品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其重点在于产品的外形质量,通过对产品各部件的合理布局,增强产品自身的形体美以及与环境协调美的功能,使人们有一个适灾的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 四、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 工业设计源于大生产,并以批量生产的产品为设计对象,所以进行标准化、系列化,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是其目的之。 设计战略助西方工业起飞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政府采取的产品设计战略成为工业起飞的助推器。法国是西方工业设计起步较早的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前就对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扶植工业设计事业,当年密特朗总统决定,首先把他在爱丽舍私人官邸中的古典式家具改为现代样式的家具,表示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和鼓励。到80年代中期,法国的产品设计逐渐赶上国际先进行列,使法国的服装、化妆品、家具和汽车等成为支柱产业。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建立,德国开始兴起工业设计并成为工业设计中心,给德国的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紧随其后,美国企业家也认识到技术和管理必须通过工业设计以商品的形式反映出来,才能获得更大利润。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也看到了工业设计的威力,并把设计作为高技术密集型的核心,把工业设计现代化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和战略导向,提出了“科技立国,设计开路”的国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国际经济界一致认为:“日本经济力设计力”。英国的设计政策自工业革命以后,已有上百年历史。从1944年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到1970年改为工业协会,政府对设计重视更加具体化。1982年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主持了英国工业大臣的工作,在一次名为“产品设计与市场成功”的工业设计高级研讨会上,撒切尔夫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不知道和不重视工业设计”。由此,制定了英国发展设计的长期战略和具体政策,并指出:“为英国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希望,寄托于国内外市场成功地销售更多的英国产品上。如果忘记优良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之后,她又强调:“工业设计是英国工业的命脉,对英国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比首相的工作还重要。”从此,英国政府对工业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其中有设计顾问的资助计划和扶持设计计划,仅在3年时间,在促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就卓见成效,产品20打入国际市场,6年的总获利为5亿英镑,远远超过政府对此2000多万英镑的投资。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设计的特点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代发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它以打破建筑和工艺上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为目标,强调曲线和装饰美,在强调工艺的合理性、结构的简洁和材料的适当运用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过分强调产品外在的装饰美,而没有把艺术因素作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此导致功能与形式的矛盾。总之,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欧洲的工业设计运动进人了高潮,而第一个产生巨大影响的团体组织则是德国工业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它是由德国设计理论家、建筑师穆迪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倡议并于1907年组成的。它的成员有企业家、建筑师、工艺师和评论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并按照物质的深层本质取得产品的形式,通过实用品的展出打开市场并推进生产的标准化。继德国工业联盟之后,奥地利、英国、瑞士、瑞典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许多工程师、建筑师、美术家都加入到这行列他们相互协作、开创了技本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并影响到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为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与包豪斯设计相关的哲学思想 包豪斯是20世纪现代艺术、设计精英的汇集之地。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有不少曾到包豪斯学校任教或讲学,如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美国艺术家费宁格、瑞士艺术家克利和伊顿、风格派代表人物陶斯柏及构成派主要成员李西茨基、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建筑师汉斯?迈耶等。而在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中,有两位(即格罗披乌斯和米斯)曾先后担任包豪斯的校长。 包豪斯早期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重视传授手工艺,它的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在车间中取消了“老师”与“学生”之类正式称呼,代之以“师傅”、“工匠”和“学徒”等中世纪手工行会的称呼。但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成。它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度。 在一段时间内,包豪斯的思想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而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尽管格罗披乌斯本人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使得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对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无论对于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披乌斯旗下的精英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当他们从第三帝国移民各地时,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的地方传播了包豪斯的思想,并使其发扬光大。工业设计的特点和作用 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 一、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发展的学科 工业设计极力要求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重新统一起来。所以工业设计包括了科技与艺术方面的众多学科知识,使工业设计既能满足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也要处理艺术方面的内容,来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最高目的。 二、工业设计是人产品环境的中介 工业设计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协调与统一,它不仅寻求产品内部的统一(美与有用性的统一),而且更寻求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之协调一致。自然界有着其自己的规律,生物圈也是一样,不容人们去破坏。然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使得人与环境的协调产生偏离正轨的趋向,而工业设计也就是人们为了处理这问题时才产生的。所以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将要设计的产品会给环境和人带来什么结果,是否会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享受。 三、工业设计是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工业设计是以为他人服务为目的的,从这一点上讲,它与艺术表现有着根本的区别。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美学原理的运用过程,而且主要以自我表现为特征。而设计反映的往往是社会的意志、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讲,它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这是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四、工业设计把使用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应该把为用户提供优良的产品放在首位。但实际中往往不那么令人如意。企业的目的是利润,利润的大小是企业成败的标志。那么怎样协调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呢? 那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设计不仅绘用户带来满意的产品,而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利润。工业设计决不牺牲使用者的利益,因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工业设计的最高目的。 工业设计的作用 一、使产品的造型、功能、结构科学合理,符合使用需要 二、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产品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四、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 工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工业设计以产品和产品系统为媒介,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使用方式,而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业设计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设计评价作为鉴别产品好坏的手段对产品的后续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评价是一个系统,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因素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它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性。论“工业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有待探索和建立。基本原理是“融合”,即认为技术、艺术与市场经济三者的相互融合。其“融合体”表现在该工业产品的“可塑的空间”上。此空间形成的规律性是:以供方与求方的“沟通”为中介,以“宜人”为艺术原则,以“超前的创新”为动力,使用“重组”原理,设计出更加新颖、更加宜人的工业产品。在此原理下,相应地推出含有总体构思构形与构图三个层次的“工业设计方法。以此为教材,将有助于加速和有效地培养工业设计的人才。设计评论 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及使用,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产品功能、形式的提出,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产生,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某一问题或事物而设定,一切都围绕着“人”的存在而存在,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的情感因素。因此,人为的评价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形象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如果按完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涉及到人类的多种情感,诸如喜、怒、哀、乐,以及五官的视、听、触、嗅等感官因素,就会出现许多不确定评价因素,还要涉及到人自身的个体差异、心理与生理的差异、所处环境、地域、时间及备类社会因素等等,对产品的形象评价必定会出现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因此必须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起评价系统,在涉及到人类情感、美感和时代时尚等因素时,可以以定性的方式评价;而对功能、性能、技术手段等则可量化评价;有的则要由两者综合去评价。 建立产品设计的评价系统,有利于科学地评价产品设计的优劣,规范产品设计中的行为,指导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便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管理的规范化,避免在产品形象评价中产生许多不确切的评价因素,减少以往在评价中绝大部分的人为因素和评价模糊界定不清的状况。但在评价的方式上,始终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原则,否则就会落入疆化的模式,严重地阻挠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个性化发展。 设计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可能这就是它的妙处所在。我们这一代属于工业设计的开拓者,艰苦奋斗将是长期的。但是好的事物总是要经历多种磨难才会露出锋芒,因此要吃苦耐劳,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中国的工业设计会成为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强大支柱,会变成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商务成本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而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生的产业力量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大都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近年来我国各大都市也都在结合各自的优势创建不同模式、不同领域的创意产业。发展力度十分喜人。 一、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二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 三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 (1) 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 (2) 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 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 (3)院校工作室模式 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 (4) 企业设计部门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二、 中国工业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在工业设计并没有被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2004年兴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区,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工业设计园区,起步阶段是民营资本。但设计园在二期工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育政策,对设计公司、设计园区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三、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工业设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注重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将难以成就一流企业。于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往往把它作为龙头,通过加速工业设计的发展带动整个制造业工业设计的发展 一、工业设计的发展: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的机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 (1) 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 (2)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 (3)院校工作室模式 (4) 企业设计部门模式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的产业的机遇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国家政策的支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工业设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注重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将难以成就一流企业。于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往往把它作为龙头,通过加速工业设计的发展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工业设计的作用工业设计是为制造工业产品所进行的设计,它包含产品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生产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首先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首先,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品牌的形成首先是产品个性化的结果,而设计则是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先决条件。设计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注重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将难以成就一流企业。其次,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再次,工业设计创新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好的设计创意会极大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最后,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龙头。由于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往往把它作为龙头,通过加速工业设计的发展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日本汽车业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研究工业设计史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由于工业设计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说明工业设计历史演化的特点,就必须研究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并把握工业设计的真正动力与源泉。这样做并不否认设计师工作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正是将各种先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与个人的信念、天赋和技巧相结合,创造出富于个性的成功作品,从而推动工业设计的进步。在工业设计史中,继承和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并不时产生激烈的交锋。由于工业设计与传统设计文明的渊源关系,工业革命后,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升华。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工业设计史,有必要考察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及其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人类工业设计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例如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展品极尽装饰之能事而近乎夸张。这种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拉斯金和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19世纪末一场名为“新艺术”的设计运动在欧洲兴起,设计师力图用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代替程式化的古典装饰。尽管他们的设计仍是形式主义的,但毕竟打破了古典的传统,为20世纪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和紧接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在幸存的企业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当时的国家复兴法冻结了物价,使厂家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上吸引消费者,因此工业设计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以罗维为代表的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广泛影响了欧洲及其他地区。无论是欧洲老牌工业技术国家,还是在苏联、日本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设计都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设计的关注。日本的工业设计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设计也深受重视。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于1956年应邀去我国台湾省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的工业设计运动,从而增强了台湾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在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过渡,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期间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多元化的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工业设计发展进程中较有影响的设计流派、组织及其主要活动地区、活动时间和代表人物 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 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 欧美各国 17601880 折衷主义 欧美各国 182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 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 欧洲各国 18901910 吉马德,戈地 维也纳分离派 奥地利 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 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 荷兰 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 苏联 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 德国 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 法国 19251935 流线型风格 美国 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 19301950 阿尔托 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商业性设计 美国 19451960 厄尔 有机现代主义 美国,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 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 理性主义 欧洲,美国,日本 1960 高技术风格 欧洲,日本 19601980 波普风格 英国 19601970 后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65 文丘里,索特萨斯 解构主义 欧美各国 1980 盖里,屈米 绿色设计 欧美各国 19702007年工业设计发展新趋势第一趋势:工业设计向消费者满意度转向 第二趋势:工业设计在前端与消费者沟通 第三趋势:新材料的运用 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密切相关。设计师经常采用新材料来为消费者带来新的观感体验.用新材料塑造出来的竞争门槛,让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跨越以下是三种位于设计前沿的新材料 Glare:让全球最大客机降低油耗的复合材料d3o technology:美国、加拿大奥林匹克滑雪选手的紧身盔甲Antimine:比防弹衣还强悍的材料工业设计流派对设计史的作用或影响工业设计史上的流派与组织21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形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 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去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有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的困难。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的手工产品的标准的手工技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为此,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织作坊,亲自设计并以手工制作各种织物、壁纸、地毯和家具等。其设计在否定当时机械化样式缺少曲线变化的前提下,运用了自然界有机物(如花草)的形式,并加以变形,使装饰纹样呈现出变化丰富的曲线,富有生机和运动感。它们和曾经风靡欧洲、有强烈装饰感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见巴洛克、罗可可)的曲线风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设计界。拉斯金和莫里斯的言行使其走进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他们从审美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但他们号召人们把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因此,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对产品(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法国设计师兼艺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