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连锁经营与管理(商业连锁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连锁经营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现代商品流通的基本理论,具备连锁经营管理和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与现代连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精操作、会营销、能管理,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专业定位:结合地区和学生拟就业地区主要是沪、浙、闽等地区专业连锁店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连锁专业方向,从超市便利店为主逐步向家电、餐饮、保险、物流等不同服务业发展。二、基本规格(一)素质要求1、政治素质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科学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在此基础上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具备良好的心态,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3、专业素质1)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敬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2)在学习上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精神,具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并能准备地把握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在社交方面的角色定位,很好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4)能够准确把握各连锁经营业态(如超市、餐饮、便利店等)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并能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定位,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二)知识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必备的体育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基础知识;能流利地说普通话;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2、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商务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技术。3、专业技术知识掌握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门店运营、采购、配送及物流信息应用技术知识;具有商品养护管理知识;掌握消费者行为知识;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掌握商务沟通与客户服务知识;掌握仓储管理知识;掌握商务谈判技巧; 掌握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4、专业拓展知识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师、营销师、物流师、个人保险代理、理财规划师等所要求的知识;有关创业方面的知识;与连锁经营相结合的业态知识,如服装连锁经营、餐饮连锁经营知识等。(三)核心能力1)关键能力即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可迁移的能力,是一种可以运用到不同情境的、可以达成不同目标并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的能力。主要包括: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能力;逻辑计算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主要课程:法律修养与思想道德基础、大学英语、连锁经营专业英语、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2)专业核心能力连锁经营与策划能力主要培养连锁经营立项策划、营销策划、业态策划的能力。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进行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进行连锁经营的运作准备;设计、建立、引入模范店、配送中心、POS系统;进行百货店连锁、专业店连锁、自选市场连锁、快餐店连锁、服务业连锁等业态策划。门店开发与管理能力:主要培养学生连锁门店作业管理的能力。学生必须能够:制定正确的门店管理目标与管理标准,依据连锁公司总部制定的营业手册协调与激励员工;熟悉店长的职责范围及工作内容,有效管理门店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熟悉理货员的职责范围,掌握理货员作业流程,进行标价、商品补货作业;熟悉门店收银员作业细则,掌握现金管理作业及注意事项;进行不同进货方式下的商品收货作业;正确操作门店盘点作业、盘点作业检查以及盘点作业帐册工作;正确对待与处理顾客的投诉意见。 销售业务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市场开发与维护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推销技巧,具备基本的处理市场业务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推销与谈判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等。(四)技能结构1、基本技能: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经济基础能力、统计基础能力、营销基础能力、商品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相关的课程如下:大学英语、办公自动化、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商品学与品类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等。 2、岗位技能:1)市场认知与分析能力:零售业态的把握能力、消费行为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课程设置:零售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相应的实训环节主要是连锁经营业态的认知实习和市场调查实习。2)经营策划能力:主要包括连锁经营策划能力、网点开发能力,相应课程主要有: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连锁企业网点开发。主要实训包括参与盖盛祥、金色华联的新店开发业务。3)经营管理能力:门店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物流配送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客户管理能力;相应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客户关系与管理。主要实训包括:超市门店实习,如陈列员、收银员、理货员、总台等岗位实习。4)销售促进能力:代理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公关策划能力、商务洽谈能力,相应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商务代理、广告原理与实务、公共关系、商务谈判、推销技巧等。主要实训包括:商务代理的模拟与调查、促销实习等。3、拓展技能:创业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到其他连锁经营实体,如:药店、餐饮、服装等的技能4、综合职业技能: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五)各类等级和资格证书1、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B级,如能获得大学生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可免本项;2、安徽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3、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任何一项以及以上:全国营销员资格证特许经营管理师(初级)物流从业资格证书或助理物流师营销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三、招生对象和学制 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普高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基本学制:三年制高职高专(全日制)四、主要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普通话、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二)专业课程连锁经营与管理、连锁企业网点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零售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商品及品类管理、推销理论与技巧、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广告原理与实务等。(三)专业选修课服装连锁经营管理;商务英语口语、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师培训教程);物流师培训教程;理财规划师培训教程;个人保险代理培训;创业培训;跨专业选课(最少两门)其中核心课程:连锁经营与管理、连锁企业网点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其主要课程教学要求如下:1、管理学原理讲授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其相关的理论、实务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了解管理学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掌握五项修炼技能。2、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讲授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实质与特征、基本模式、组织结构设计、主要业态以及主要管理系统等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学习连锁经营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拓展具体业态知识,如:服装连锁经营管理、餐钦连锁经营管理等。3、市场营销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连锁企业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连锁企业营销的分析方法、策略和技巧,能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产品销售。4、经济学原理讲授市场与价格、需求与供给、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市场竞争和垄断、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政府和资源配制、国民收入核算、货币与金融机构、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事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分析经济环境对相关业态的影响,以更好地把握该业态的走势。5统计学原理该课程运用统计数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特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宏、微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统计支持。本课程按照统计基本理论、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统计指标知识的学习体系进行教学,注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介绍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和应用相结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必须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6零售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零售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掌握零售业竞争力的要义,能够运用零售企业营销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零售策划,以胜任零售业的管理工作。具体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下:了解零售业的基本类型;了解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了解零售业的基本业态;能够分析零售环境,尤其是消费者;熟悉零售商圈理论;能够对零售店面进行简单的设计;熟悉零售营销的促销、定价、产品组合管理;了解零售企业的组织和人员管理问题;了解零售成果的考核与评价方法。7市场营销学本课程主要论述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念;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竞争者分析与市场竞争策略;市场需求测量与预测;目标市场营销;产品策略;定价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促销组合策略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形成较强的营销实战能力。8营销心理学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消费者心理学活动的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消费者的群体心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市场定位与消费者心理,新产品设计、销售与消费者心理,商品命名,商标,包装、品牌与消费者心理,商品广告与消费者心理,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购物环境与消费者心理,网络营销与消费者心理,营销者心理,营销者与消费者心理互动。9客户关系管理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处理方法和整体流程,并在最后两章给出了详细的行业应用案例和具体软件介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客户关系,并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对连锁企业的重要性。10、市场调查与预测本课程分市场调查与预测两部分内容。市场调查主要讲授市场调查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市场预测主要讲授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方法与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综合技能。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调查的方法及调查对于连锁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商品学与品类管理商品学与品类管理是随着商业和内外贸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专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规律,以及商品分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阐述了商品与商品学、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物流配送、商品储存、商品与环境、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策略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连锁企业商品的陈列规则及及基本的商品性能及其养护知识。12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本课程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式、安全控制及其与金融服务、物流,以及网上市场调查、网络购买行为分析及目标市场定位、网络营销策略、网络广告等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把握当前网上消费这一趋势,在此基础上拓展网络营销平台,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13连锁企业采购管理本课程为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规划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技术、采购谈判等基础知识,掌握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紧密相关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连锁企业采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连锁企业采购管理问题的能力。14连锁企业网点开发与设计本课程为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十一五”专业规划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连锁企业战略分析、连锁企业网点开发选址、连锁店拓展策略与开店筹划、连锁企业文化建设、连锁企业店面设计、连锁企业店内环境设计、连锁店设备、连锁店的开发与设计综合实训。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具备开发员基本素质。15、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本课程为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规划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连锁门店营业人员组建与激励、门店销售管理、门店卖相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紧密相关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连锁门店运营管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门店运营的各种技能。16、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本课程为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规划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供应链管理战略、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环境正气企业经营动作、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全球供应链等。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要求学生把握重点,学完这门课能够了解什么是供应链以及在企业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变化。17、仓储与配送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仓储与配送概论;配送中心与货仓管理;仓储与配送设施、设备;仓储与配送管理信息技术;入库作业与操作;在库作业与盘点操作;配货与送货作业;流通加工与包装作业;出货作业与操作;退货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储与配送企业绩效管理。特点是融合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内容于一书,内容全面系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实用性强。18、连锁企业会计学习本课程目的在于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账务处理。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掌握财务与会计的基础,为将来本学科及其他学科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有会计概论、复式记账法,最后附会计法等会计基本法规。19、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讲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连锁商店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及其应用。通过实训使学生认识到当地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0、商务代理本课程主要讲授代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代理的产生和发展;代理权如何取得;代理商应协调好哪些关系;具体介绍一些常见工业品的代理状况以及服务代理:保险代理、房地产代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代理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具体商品或服务掌握如何做一名代理商的操作性技能。五、主要实践环节(一)公共实践环节军训、劳动技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二)专业实践环节1、“连锁+业态”认识学习;2、促销与消费者心理研究实习;3、OFFICE软件实训4、商圈调查分析与门店开发实训5、(白酒/保险等)代理实训6、连锁超市综合实训六、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一:xxx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表课程分类及百分比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各学期周学时理论教学周备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总学时学时类型考试考察一二三四五六讲 课实验实践讲座上机课程设计 专业课%公共 课%20.6概论362882*141、考试课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不少于4门。 2、概论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期末和暑假。 4、鼓励学生在学期间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282082*14大学英语12888404*144*18高等数学1281284*144*18计算机应用8442426*14体育648562*142*18军事理论(含入学教育)54543周形势与政策64323216161616心理健教育202044444小 计60640012482专业基础课22.8%管理学原理5640884*14普通话与口才训练565064*14零售学565064*14办公自动化与网络营销7236364*18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7256164*18市场营销与商务代理7236364*18经济学原理726484*18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726484*18营销心理学72422284*18经济法72501484*18小计672488116860专业课29.3%门店开发设计与营运7236364*18统计学原理7260124*18基础会计学7260124*18商业自动化7236364*18数据库基础7236364*18供应链与采购管理7260124*18广告原理7260124*18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7260124*18财务管理7260124*18客户服务与管理7260124*18商务公关礼仪726012.4*18市场调查与预测7260124*18小 计 86464814472综合技能训练27.3%军训(入学后三周)6060专业实践168168社会实践5656就业指导(含讲座)3830顶岗实习320320毕业论文设计160160小 计802802素质拓展1%经济应用文写作302*15推销与谈判302*15商务谈判302*15演讲与口才302*15投资学302*15商务英语口语302*15公共选修课需修满90学时小计90合计2944课内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百分比52.1说明: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百分比47.9附表二: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类别实践教学项目学时周数学期起止周考核形式场所备注院定实践环节军训60311-3考察校内军训场所毕业设计1606514-19论文设计学校2617-18答辩专业实训环节“连锁+业态”认识学习281317考察不同业态连锁店OFFICE软件实训281318考察学校机房商圈调查分析与门店开发实训281417考察校企合作超市(白酒/保险等)代理实训281418考察综合商场、保险代理公司等连锁超市综合实训2815 17考察药店顶岗实习3201656第六学期116周考察实习单位附表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名称学时备注连锁经营管理师资格证361 开设相应选修课程2 任选其一即可物流师资格证36商务管理师36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36大学英语B级证书56必选计算机一级证书128必选附表四: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学年学期课堂教学考试实训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机动合计一11410311921810120二3161212041612120三510126(设计)1206162(答辩)1120合计745223716119说明:( )内数字表示非集中进行的周数或假期中进行的周数。附表五: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学时要求课程类别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说明公共必修课60620.58%专业基础课67222.83%专业技术课86429.35%实践教学环节80227.24%素质拓展课301职业资格证书不计入课时合 计2944100说明:实践环节每周按20学时统计。制订者: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教务处长: 分管院长: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 时:56(理论40学时,讲座8学时,课程设计8学时)适用专业:管理系各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管理学是管理类学科及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各管理类的分支学科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因此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管理学与经济学有较强的融合性,需要一部分高等数学的知识。因此,学习管理学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的知识结构。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适度安排一些实训或实习的内容。基本上述原因,管理学课程在计划安排和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几点:1、课程教学安排应在第一学期,本学期,学生将学习数学、经济学等基础课,而专业课程尚未开始。管理学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应当与其他基础课程同步学习。2、教学中应适度运用案例教学或安排学生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学的感性认识。3、管理学的开设课时为56学时。相对于管理学的丰富、庞大内容而言,56个计划课时略有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同时考虑到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结构,管理学中有些内容,如企业管理、酒店管理、超市管理等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凡可能与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一般少讲或不讲。4、本大纲作为教学、考试的依据。为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创造性,本大纲的规定是粗线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遵循本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可灵活发挥,甚至可超出大纲的内容,讲课的章节顺序也可灵活调整,但考试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以职能为主线的管理理论的全面系统阐述,如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兼收并蓄,融合提炼,并使之进一步转化为学生们的系统性管理知识,进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是本课程的难点。本课程难点: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中最大的难点。(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管理系统【教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管理的涵义;2.理解管理的属性,了解管理系统的构成;3.掌握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4.理解管理者的基本职能;5.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6.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机理与类型。技能点:1.初步培养对管理的艺术性和技能性的感悟;2.认知并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3.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教学要点】第一节 管理系统与管理职能一、管理的必然性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二、管理概念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三、管理的属性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能力是一种在实践中习得的心智技能。四、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所构成。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第二节 管理者一、管理者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1、按管理层次,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可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可分为直线管理人员与参谋管理人员。二、管理者的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管理技能。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行政技能。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第三节 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一、管理对象管理对象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二、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管理环境主要可分为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三、管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管理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交换关系和影响关系。要抓好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第四节 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一、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管理机制在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主要有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二、管理方法管理方法主要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方法。【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素质及管理机制的作用机制;管理对象与管理方法可由学生自学。讲授是主要形式,并以讨论及案例分析法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章 管理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2.掌握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理论及最新管理趋势; 3.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要求与方法。技能点:1.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2.促进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3.具有初步的组织文化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要点】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二是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以企业的整个活动为研究重点,以组织管理为中心。泰罗的主要思想与贡献包括: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的标准化;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实行“例外原则”;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概括;最早提出管理的职能;系统地总结管理的一般原则;对等级制度与沟通的研究;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二、人际关系论梅奥与“霍桑试验”。梅奥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成果,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一、管理理论的分散化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交流中心学派。二、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考察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以系统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体系。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者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权变管理理论。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三、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管理出现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思想;企业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三节 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组织在生产与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组织文化主要由以下三层构成的:精神文化层、规范文化层、物质(行为)文化层。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内容与类型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行为)文化建设。三、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组织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传统的文化精华与最先进的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服务于组织的宗旨和战略目标;要形成以组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要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四、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与方法组织文化建设主要阶段有:识别与规划阶段;培育与强化阶段;确立与巩固阶段;变革与发展阶段。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正面灌输法、规范法、激励法、示范法、感染法、实践法。【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西方管理理论的演进和组织文化的建设问题;中国管理思想发展可由学生自学。本章以讲授方式为主,应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并结合企业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也采用案例教学法。第三章 计划职能【教学目标】知识点: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与方法;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技能点:分析内外部环境的能力;分析和界定管理问题的能力;创新与运筹的能力;决策能力;编制计划书的能力。【教学要点】计划职能概述一、计划职能的涵义与地位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计划职能的重要性。二、计划职能的程序计划职能的程序:分析环境,预测未来;制定目标;设计与抉择方案;反馈计划执行情况。单元一:环境分析与问题界定能力一、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的系统模型。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任务环境分析。任务环境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产业环境的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法。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分析经营的各种营运范畴。分析模型与方法价值链分析。建立竞争优势的策略:成本领先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专一化策略。二、管理问题的分析与界定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模型。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分为三大阶段,细分为十二个小步骤。管理问题分析界定的基本内容。管理问题分析界定的方法与技术。单元二:创新与运筹能力一、创造性思维与创意创造力的来源:创新精神;知识、经验与技能;创造思维与创造方法;勤奋工作。来自外部的影响因素有激励与环境。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发散思维;收束思维;灵感思维。管理中的创造技:寻异、综合、分解、择衷、换元、重组、移植、逆寻等。创意及其形成过程。二、管理方案的科学运筹科学安排计划要素:目标与环境的互动;对策与措施的创新性与可行性;标准、时限、责任者与奖惩。合理配置资源。巧妙运筹时空与活动。弹性与应变。单元三:决策能力一、决策及分类在狭义上,决策仅指对未来行动方案的抉择行为。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类型。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二、决策的程序调查与分析;设计备选方案;选择决策方案;审查与反馈。三、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认知冲突法;征询法;方案前提分析法;电子头脑风暴法。四、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法。包括盈亏平衡点产量(销量)法和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法。风险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是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单元四:编制计划能力一、目标制定目标与目标体系。制定目标的原则。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目标的程序。二、计划编制计划的种类。企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企业计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框架类型:基本框架模式与问题框架模式。编制计划的要领。【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环境与问题确定以及决策的方法,难点是创新和运筹能力培养问题。应结合实例、案例进行教学,并注意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按照所讲理论的要求完成活动计划的编制。第四章 组织职能【教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掌握组织职能的原则;2.理解制度的种类;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原则;4.掌握人员选聘、培训与组合的原理与要求; 5.掌握考核与奖酬的原理与要求。技能点1.掌握部门划分的方法;2.掌握制定制度规范的要求与方法;3.掌握人员选聘、培训、考核的程序、方法与要求;4.掌握奖酬体系设计的方法与要求。【教学要点】组织职能概述一、组织职能的涵义与内容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二、组织职能的原则和程序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单元一 组织设计能力一、组织横向结构设计部门划分的原则。部门划分方法。二、组织纵向结构设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互相制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管理幅度与层次设计。集权与分权。三、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四、制度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制度规范的类型与制定的原则。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制定。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制定。技术与业务规范的制定。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技术与业务规范制定的基本要求。制度规范的执行。单元二 选聘与培训能力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二、人员选聘管理者选聘的途径。管理者选聘有两大途径: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管理者选聘的方式。公开竞聘和组织选拔与调整。员工选聘步骤。三、人员分工与组合人员分工的类型与要领。人员组合及其结构。人员组合包括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的组合。人员组合的原理与效应。四、人员培训与发展人员培训的方式。包括管理者培训和一般员工培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最根本性任务。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途径。单元三 考核与奖酬能力一、人员考核人员考核的内容与结构。对员工进行考核,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和个性等五个方面。人员考核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组成的考核体系;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人员考核的程序。人员考核的方法。主要有:实测法、成绩记录法、书面考试法、直观评估法、情景模拟法、民主测评法、因素评分法。二、奖酬设计奖酬设计目标。激励性奖酬体系的设计要领。加大薪酬的浮动比例;必须与绩效紧密挂钩;突出技能工资的作用;科学地确定岗位薪酬差别;注重奖酬激励的长期性薪酬形式与制度。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工资、津贴。结构工资制度及其构成。奖励的形式与方法。主要有:奖励方法、指标分配法、提成法、系数法、标准折合法、分等法。【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制度建设和团队建设。难点是考核、奖酬及团队建设。讲授时应采取讲授与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要使学生动手制定制度、考核与奖酬方案,以增强其实际能力。第五章 领导职能(上)知识点1.了解有关领导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2.掌握权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3.掌握指挥的形式与要领;4.掌握激励的理论与方法;5.掌握沟通传播的方法与艺术;6.掌握人际交往与工作协调的艺术;7.掌握说服与交涉的策略;8.掌握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艺术;9.掌握团队建设的理论与要领。技能点1.培养提高自身权威与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2.培养有效指挥的能力;3.培养激励员工的能力;4.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5.培养协调与交涉的能力;6.培养化解冲突,构建和谐的能力;7.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教学要点】领导职能概述一、领导的涵义。领导是指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二、领导的实质。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即管理者对下属及组织行为的影响力。三、领导手段主要有:指挥;激励;沟通。单元一 领导方式与权力运用能力一、领导方式理论领导方式理论。研究领导方式的传统理论主要包括:特性理论、行为理论、情景理论;反映当代对领导方式研究的新成果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和后英雄时代领导。管理方格理论是由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他们认为,领导者在对生产(工作)关心与对人关心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领导方式,因此,用两维坐标图来加以表示,即管理方格。“途径目标”理论。这一理论致力于研究领导者如何影响追随者对其工作目标的理解和他们所遵循的实现目标的途径。二、权力及其来源领导权力广义上包括组织性权力和管理者的个人性权力。权力实质上就是指管理者对组织及其成员的影响力。权力的来源机制。影响权力的因素。被管理者追随与服从心理分析。管理者权力构成:法定权、奖赏权、强制权、资源权、专长权、表率权、亲和权、人格权、统驭权。管理者的权力形成机制模型。二、权力的运用正确处理权力的自主与制衡。科学地使用权力。酌情适度地运用奖惩。授权的原则与步骤。单元二 指挥能力一、指挥及其有效性指挥包括的内容。二、指挥艺术载体不同的指挥形式,可划分为口头指挥、书面指挥和会议指挥三种。强制程度不同的指挥形式,主要可分为:命令、决定;建议与说服;暗示、示范。指示与规范。指挥中的效率管理单元三 激励与调动人积极性的能力一、激励机制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的过程模式。二、激励理论需要层次论基本内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双因素论基本内容。两大类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期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三、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主要包括:奖酬激励、关心照顾、处罚。社会心理激励。主要包括:目标激励、教育激励、表扬与批评、感情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榜样激励、竞赛(竞争)激励。工作激励。主要包括:工作适应性、工作的意义与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自主性、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及时获得工作成果反馈。【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权力机制的把握,指挥艺术与激励方法。难点是权威机制与激励理论。可采取教师讲授与研讨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