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doc_第1页
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doc_第2页
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doc_第3页
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doc_第4页
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深入推进科学施肥,稳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为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漳州市农业局制定XX市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实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一)化肥施用现状。据市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总量128.94万吨(其中氮肥45.56万吨,磷肥29.01万吨,钾肥20.62万吨,复混肥33.76万吨),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90.05万亩,果、茶面积294.7万亩,估算亩施化肥总量188.3公斤。据专家分析,我市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50%以上。我市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耕地利用率高,经济作物面积大,复种指数达170,蔬菜、果树用肥量大,一般亩施肥150公斤左右,肥料利用率低,只有30%左右,亩均农用化肥施用量居全省前列。(二)面临的形势。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市蜜柚等经济作物过度种植、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过量施肥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还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投入,是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农业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三)实施可行性。据近年各地试验、示范统计,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各种粮油作物增产幅度一般在815,瓜果、蔬菜等增产效果更为明显。随着我市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提高农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土、肥、水、种资源的最大潜力,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20%、45%,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3、4和6个百分点。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施肥越多越增产”等传统施肥观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控氮、减磷、增钾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如果科学施肥各项措施到位,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普及施用有机肥,2017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是可能的。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二)基本原则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要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沿海平原与山地丘陵、北部与南部、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气候差异、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经济状况和施肥水平,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研究区域性的、可操作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选择适宜的肥料配方和技术推广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努力实现“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三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着重抓好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主产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以及种植业大户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点解决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在地区之间、作物之间的供应和平衡,强化测土配方和施肥指导等公益性服务环节。四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手作用,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三)目标任务2017年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平和县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一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60%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开展果菜茶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养分还田率达到60%。二是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得到大面积推广。三是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5%以上。三、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一)技术路径1.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3.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减少盲目施肥行为;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机械施肥等方式。4.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果菜茶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二)作物主产区重点1.水稻主产区。(1)区域重点:漳浦、云霄、诏安。(2)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锌、硅、钙等中微量元素。(3)主要措施:结合逐年加深耕作层,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加大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的合理利用,恢复发展冬闲田种植绿肥;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注重用石灰等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2.果树优势产区。(1)区域重点:平和、长泰、漳浦、诏安、云霄。(2)施肥原则:依据叶片、土壤营养诊断结果,对照基础营养配方与当年具体施肥情况、单产水平、树势状况等因素,实行土壤改良优先,主要营养平衡为主,微量元素补缺的原则。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主要营养元素矫治以土壤改良为主,微量元素矫治以增施有机肥为主,必要时进行叶片补缺。(3)主要措施:推广配方施肥,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目标产量、果树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施中微量元素,合理分配不同生育期施肥量;增施商品有机肥,鼓励农民积造利用农家肥,施用沼渣、沼液;未封行的果树间种豆科作物,种植果园绿肥,秸秆覆盖土壤,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酸化的园地每2-3年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等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3.蔬菜主产区。(1)区域重点:芗城、龙文、龙海、漳浦、南靖、平和、诏安。(2)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钙、镁、硫、锌、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增施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3)主要措施:露地蔬菜:组织制定蔬菜氮磷钾施肥技术规程。推广配方肥,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目标产量、蔬菜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施中微量元素,合理分配不同生育期施肥量;增施有机肥,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沼渣沼液;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酸化的菜地施用石灰等改良土壤;实行水旱轮作制;利用菜地休耕期种植绿肥。设施蔬菜:除参照露地蔬菜的做法外还要结合设施蔬菜的特点,一是突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是推广滴灌、微喷等技术;二是降低土壤中有害病原菌,施用的有机物料必须经高温发酵充分腐熟;三是在两季主栽作物空隙期间种植豆科作物,在豆科作物生长至生物量最大时进行压青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4.茶叶优势主产区(1)区域重点:华安、南靖、平和、诏安。(2)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增钾、控氮、控磷,配合施用镁、硫、锰、锌、硼等中微量元素。(3)主要措施: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依据土壤肥力条件、目标经济产量、茶树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施中微量元素,合理分配不同茶季施肥量并适时施用;增施商品有机肥,未封行的茶行间套种适生绿肥或豆科作物,秸秆覆盖土壤,减少表土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四、重点任务(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一是加大园艺作物推广力度。在做好粮食等大宗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工作重点转到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二是完善施肥指标体系。统筹安排粮食作物“3414”肥效试验等试验,不断完善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逐步建立经济园艺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三是加强示范推广。根据当地地域特点和作物特色特别是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针对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使用配方肥。组织实施以推进配方肥应用和施肥方式转变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四是加大配方肥施用范围。鼓励和引导大中型肥料企业为示范县、乡(镇)、村生产供应配方肥,加快构建配方肥产供网络,筛选一批诚信经营、服务规范的网点,向农民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配肥供肥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施用配方肥。2017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241万亩次(详见附件)。 (二)推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喷、滴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二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施肥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水稻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三)推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一是加强信息化服务。继续以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和触摸屏信息服务工作,采用农民听得懂的语音、看得懂的信息、收得到的方式,指导农民选肥、用肥。二是加强技术研发。联合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力量,重点开展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四)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在5个示范县推广商品有机肥5-6万亩,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和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支持农民增施有机肥。二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应用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等技术,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根据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漳委发201518号),2017年全市推广施用有机肥(含商品有机肥)33万亩次(详见附件)。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农业局领导要高度重视,各相关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组织管理,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加强化肥零增长行动的技术指导与检查监督。(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高效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的资金扶持力度。(三)强化技术指导。依托省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