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_第1页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_第2页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_第3页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_第4页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企 业 标 准Q/JYM 20082016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20160725发布 20160725实施贵州金元金益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发 布-可编辑修改-目 录前 言-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3 -2.1 引用文件- 3 -2.2 应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3.1 危害- 3 -3.3 环境危害(因素)- 3 -3.4 风险- 3 -4 职责- 3 -4.1 HSE部- 4 -4.2 人力资源部- 4 -4.3 各部门负责人- 4 -4.4 管理者- 4 -5 管理内容和方法- 4 -6 检查考核与回顾- 9 -7 报告与记录- 9 -_前 言安全生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本标准依据 “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健环理念,按照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企业情况编制本标准。为了确定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风险评估,确定环境影响程度,进而采取措施,为减少、消除或控制环境风险提供管理信息。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提出、组织起草并由HSE部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人:赵建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徐先明本标准为2016年6月第1次制订。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风险评估,确定环境影响程度,进而采取措施,为减少、消除或控制环境风险提供管理信息。本标准适用于木担坝煤矿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指导工作。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2.1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7届第22号 全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6、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八届第60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试行)(2013年版)2.2 应用文件无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3.2 危害识别识别系统中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3 环境危害(因素)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条件(行为)。3.4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存在的损失或伤害由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职责4.1 HSE部4.1.1 对公司环境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的策划与组织负责,包括公司环境风险概述的审查。4.2 人力资源部4.2.1 负责组织公司级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4.3 各部门负责人4.3.1 对组织落实本部门所辖环境及物品的环境因素识别和汇总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估工作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危害因素风险管控负责。4.4 管理者4.4.1 代表对公司级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的审批与资源的提供负责。管理内容和方法5.1 环境风险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5.1.1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a) 安健环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每年设定环保目标(指标)前;b)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更后;c) 新项目施工、新技术应用、新设备使用或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生产条件的变化等。5.1.2 HSE部负责评估小组的组建与策划工作,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必要时公司可聘请专家参与。5.1.3公司在开展环境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相关方要求、国际形势及趋势、排放量、环境影响的范围与程度。5.1.4收集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 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 收集公司或同行业3年内环境方面的事故事件通报;4) 当前污染物排放情况;周边居民与相关方的抱怨与要求等。5.2环境危害因素普查5.2.1各部门每年针对管辖区域开展一次环境危害因素普查,充分辨识各区域存在的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并填写 “环境危害因素普查表”(见附件)。5.2.2危害定性:依环境因素普查的结果,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环保监测标准,开展(委托第三方)监测活动,判断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5.3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5.3.1在开展环境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时,各部门应及时填写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填报表,填写项目说明如下:1)区域:危害因素存在的区域名称。如某办公区域、某检修现场、食堂、升压站、污水处理厂、试验室、监测现场、化学品仓库等。2)活动/产品/服务:发电运行、设备检修及日常办公活动等,主要填写某运行、检修的名称,如什么设备检修、某某试验、监测、巡视、应急、某设备操作、日常办公等活动;3)环境危害因素描述:简述环境危害是怎么导致环境影响的过程;a)污染物来源:主要简述污染物是怎么产生的,过去是否发生过环保事故。b)排放类别:以什么方式排放,类别包括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排放、固废物排放、粉尘排放、废旧设备物品废弃、热、电磁辐射、资源消耗(电能消耗、能源消耗)垃圾排放等。如煤锅炉燃烧后二氧化硫排放、废气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化学品排放、油品泄露、化学品泄露、地层下陷以及其它环境因素。4)可能的环境影响后果:环境危害因素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主要填写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臭氧层破坏、资源消耗、有害固废物、有毒品泄露、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爆炸、地层下陷、放射性及其它等。5)环境影响范围:环境影响的区域名称,如全球影响、大范围受影响、周边受影响、员工受影响、办公区受影响、生活区、检修现场受影响、操作现场受影响、存放区域、升压站受影响等。6)排放去向:指环境危害因素排放的方法,填写如经脱硫或脱硝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大气层、水体、土壤、周边河流、垃圾池、工作区域、定点放置、定点分类回收、下水道、污水处理站、供应商回收等。7)排放量:指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数量。a)少于5升的有害品泄露后自己清除干净(对现场景观有轻度影响)为“少量”或填写每月(年)产生的数量kg。对周边环境有影响,引起周边居民抱怨,监测微超标,大范围环境受影响,监测未达标填写“监测超标”“在线监测持续达标排放”等。b)资源消耗可表述每月(年)消耗多少kg或“持续符合某能耗标准要求”等。8)环境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所表现的时态:现在:当前正在发生的环境问题;过去:以往曾经发生过的环境问题,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将来:今后可能会发生或趋势,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9)环境因素在生产活动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正常运行及日常工作活动等;异常:设备启动、停运,停机检修等;紧急:突发事故、事件,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自然灾害等。10)现有控制措施:针对环境危害因素(条件)已采取过的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现场已执行的要求、使用过的安全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应急措施等。11)建议控制措施:为控制风险或降低环境风险,需增加或补充的有效措施。措施必须具体、可操作性强。如果评价为A级(重要环境因素)、B级(一般环境因素),必须填写建议控制措施。C级(轻微环境因素)可以不填写建议措施栏目。5.3.2环境因素识别应以部门为单位,按照生产工艺或操作流程进行,找出产生环境因素的根源,防止或避免遗漏。5.4 确定环境风险级别5.4.1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分基准对两组评价因子分别记分: a)第一组因子包括: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分值为三个因子的乘积;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m1m2m3 = m)发生的频率m1分值影响范围m2分值影响程度m3分值已经发生(经常发生,每日不低于1次) 5全球受影响 5影响严重(甚至涉及到公司外) 5发生的可能性大(曾经发生或偶尔发生) 4大范围受影响 4影响大(公司内可处理或污染物排放量大) 4有发生的可能(尚未发生但可能性大) 3周边受影响 3影响一般(部门内可处理或污染物排放量小) 3发生的可能性小 2员工受影响(十人以内) 2影响小(作业者可处理) 2根本不会发生 1本人受影响(一人) 1根本没有影响 1b)第二组因子包括:法规的符合性、监控措施、事故或投诉。分值为三个因子的和(当“事故或投诉”栏中两种以上情况同时发生时,以高分为准);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n1+ n2+n3=n)法规的符合性n1分值监控措施n2分值事故/投诉n3分值超标/违规 12无 3发生过环境事故未采取措施 6偶然超标/违规 6有 0发生过环境事故采取了措施 3在标准内/符合规定 3公司外投诉 2没有规定 0公司内投诉 1未发生事故/有投诉已解决 05.4.2 将计算出的第一组因子m、第二组因子n对照综合评分等级对照表,查找、确定相应的环境风险等级: a) A级:重要环境风险(环境影响较大);b) B级:一般环境风险(环境影响一般);c) C级:轻微环境风险(环境影响忽视不计)。综合评分等级对照表第二组分值21-1211-87-43-0第一组分值125-40AAAB36-18AABC16-9ABBC8-1BBCC5.4.3纠正度分值:估计“建议措施”消除或减轻环境风险的程度,按照下表选择相应分值。序号纠正程度分值1肯定消除危害,100%12风险至少降低75%,但不是完全23风险降低50%至75%34风险降低25%至50%45对风险的影响小(低于25%)65.4.4建议措施的成本分值:根据所提出的建议措施,估计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并选择相应分值。序号成本因素分值1超过 500万元102100万元-500万元6350万元-100万元4410万元-50万元355万元-10万元261万元-5万元171万元以下0.55.4.5控制措施判断结果:判断公式:判断值(J) = 风险值M(成本因素纠正程度) (J)10,预期的措施费用支出恰当;判断(J)10,预期的费用支出不恰当。5.4.6建议措施的采纳:(J)10,预期的措施费用支出恰当填写“是”,判断(J)10,预期的费用支出不恰当填写“否”。5.5 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要求5.5.1环境危害因素识别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现在、过去、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紧急)、七种类型:1) 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2) 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3) 固体废弃物污染;4) 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物质;5) 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 原辅材料和能耗使用对环境的影响;7) 其它方面(生态破坏、辐射、放射性、景观等)影响。5.5.2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应充分考虑为公司提供燃料、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物资的供应商,检修施工承包方、后勤服务以及废弃物的处理、运输等相关方的产品或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紧急状态潜在的环境影响;5.5.3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应充分关注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委外工程施工或服务过程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财务状况、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相关方的利益等。5.5.5环境因素识别应充分考虑设备缺陷、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合法性评价等方面的管理要求。5.5.4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直接确定为重要环境危害因素:a)违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污染物监测超标的或呈现超标排放的趋势且无任何控制措施;c)周边居民或相关方抱怨的环保问题等。5.5.5各部门将评价结果经整理与风险分析,形成公司重要环境危害因素清单并报公司安委会讨论并经分管领导审批。5.6评价结果的应用5.6.2 环境风险数据库作为制定公司环境目标(指标)、风险措施方案的依据,作为环保教育、培训及实际工作中控制环境风险的依据。5.6.3由HSE部组织编制公司级环境风险概述,各部门应依基于环境风险分别制定各自的控制措施计划,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5.6.4 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管控的环境风险,公司应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需技术改进的按相关标准申报处理。5.6.5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策划、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检查与改进工作执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在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分别执行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5.7 回顾与改进5.7.1 安监部每年至少组织各部门全面回顾一次环境风险数据库,发现问题及时更新,对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价,为降低(或减少)、消除等控制措施提供有效信息。5.7.2各部门每年应针对环境风险评估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环保监测结果、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予以验证。检查考核与回顾6.1 HSE部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报告与记录序号记录名称保存期限存放地点记录类型1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填报表3年各部门纸质、电子2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措施表3年各部门纸质、电子3环境因素普查表3年各部门纸质、电子-可编辑修改-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估填报表部门: 评估时间: 评估小组:序号区域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危害因素描述可能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范围排放量排放去向影响时态影响状态现有控制措施第一组评价因子第二组评价因子综合评分等级建议控制措施纠正度分值建议措施成本分析建议措施判断值(J)10或10建议措施是否采纳m1m2m3mn1n2n3n是否1附录B(规范性附录)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措施表编号:序号活动、产品或服务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责任部门控制措施验证情况备注编制: 批准: 日期:附录C(资料性附录)环境因素普查表部门(班组): 辨识小组: 填报日期:排放类型可能的环境因素简述办公区域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简述生产或生活区域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与排放去向现有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监测备注大气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汽车尾气等排放废水排放煤水、工业废水、化学试验废液、生活污水、灰场污水等排放噪声排放检修噪声、运行噪声、管道吹扫噪声、爆管噪声、车辆行驶等噪音排放固废物排放废油、5号电池废弃、废办公、生产设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固废物、农药、废石膏、灰渣、过期化学品、药品、普通废料、废电子元器件等固废物排放。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消耗煤消耗、电消耗、油消耗、水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辐射、放射性、景观、石膏雨、地层结构变化等。填表说明:1、办公与生产、生活区域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可以在对应的环境因素栏目中选择填写;2、排放去向与环境影响按上述文件要求填写,该区域某项目普查时发现异常,需要在备注栏目填写关注。3、由各部门汇总编制,需要关注与需要监测的环境因素,同时编制公司环保监测计划。附录D(资料性附录)环境危害因素参考表危害类别危害项目对环境的危害 国家标准国际趋势评估方法环境危害因素光污染生产中接触人工紫外光源,如:长期工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电焊器、炭精灯、水银石英灯、电弧焊、气割、医疗消毒等。可导致电光性皮炎,或眼部受紫外线照射导致电光性眼炎(职业病)。(光污染具体指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办公区照明标准:色温:3300K-5300K;显色指数:大于80Ra;眩光指数:19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一般规定墙面上照度为50Lx,灯具的光强度为2500坎德拉显色指数Ra不小于65测量生产废料废弃电缆电线、电气设备、废金属。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评估脱硫石膏、炉渣等,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二次污染。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评估建筑垃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包括炉查,建筑垃圾等。炉渣按相关标准,合理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管理。评估生产粉尘煤尘:污染空气空气中浓度超标时,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处理,在此工作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评估粉煤灰:污染空气由有资质的承包商处理。评估烟囱出口烟尘:污染空气1、执行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2、执行污染物排放限值:30/m测量办公废料空调制冷剂氯氟烃CFCs和保温层中的发泡剂氢氯氟烃HCFCs破坏大气臭氧层。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氯氟烃(CFCs)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公告-环函2007200号,禁止使用氯氟烃和氢氯氟烃评估废打印机、复印机硒鼓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评估废电池中的汞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水俣病。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工业废料可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害垃圾,应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害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可回收垃圾应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应交由具有处置服务许可证的厂家进行处理;有害垃圾应由有回收处理资质的厂家处理。参考标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评估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和手机中的开关、印刷线路板、数据传输线、液晶显示器等含有汞、铅、镉和铬化物。汞主要损坏肾脏和破坏脑部;六价铬能穿过细胞膜被吸收产生毒性,引起支气管哮喘,损坏DNA。 由生产者责任制负责回收处理参考资料:即将出台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由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理。参考资料:德国循环经济法评估生产废油绝缘油、车辆里的废机油即危害人的健康亦危害环境。一公升废机油可以污染一百万公升清水。将机油倒在土地上,它流至下水道,引流至河流和湖泊,会使鱼类和其它野生植物所使用的水产生毒性。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加工再利用评估润滑油: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评估生产废水工业废水:破坏自然环境,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对许多农作物,动物,植物造成伤害。根据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61995)要求: 按照国标,当地环保部门规定及电厂实施的排放水域等级确定超标程度并以强化环境质量管理的原则评价。工业废水重点评价排水pH值、石油类及悬浮物,悬浮物按受纳水体等级从严要求;循环冷却水排水,重点评价排水总磷与pH值;火电厂的排水不含第一类污染物(亦即不含汞、镉、铬、砷、铅、镍和苯并芘等污染物质),也无26种行业排出的特定污染物,只有第二类污染物中的部分污染物,如pH值(代表水的酸碱程度,通常再生废液是偏酸性的)、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石油类、氟化物和磷酸盐(P)等。在特定的情况下(如锅炉化学清洗和冲洗,可能有氨氮、硫化物、铜、锌和挥发性酚。 测量化验废液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容易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生产亚硫酸,会引起酸雨。1、执行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执行污染物排放限值:400/m测量氮氧化物:易溶于水 溶于水后显酸性,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酸雨。1、执行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