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2.1 工程简介12.2 高支模工程概况22.3 高支模施工总体要求142.4 高支模体系方案选择142.5、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现行规范的要求。14第三章 高支模设计143.1 模板搭设参数143.2 高支模工程工艺流程153.3 模板及支撑体系安装153.4 梁、板支撑体系构造153.5 梁、板安装工艺193.6 高支撑立杆布置情况193.7 模板安装213.8 高支模模板的拆除223.9混凝土浇筑总体要求23第四章 施工准备244.1技术准备244.2物资准备244.3劳动力准备264.4混凝土来源27第五章 监测监控275.1 监测控制275.2 监测点设置275.3 监测措施275.4 仪器设备配置275.5 监测说明275.6 监测频率28第六章 针对浇捣砼输送制定的安全措施286.1施工部署286.2施工方法28第七章 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297.1高支模系统施工管理机构297.2高支模的安全管理措施29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08.1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308.2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31第九章 应急救援预案319.1应急救援机构339.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339.4应急救援装备339.5应急救缓药品339.6应急救援措施34第九章 附图37 第十章 计算书5810.1 梁底模板(截面700x2000)计算书:6110.2 梁底模板(截面700x1800)计算书:6810.3 梁底模板(截面500x1500)计算书:7610.4 梁侧模板(截面700x2000)计算书:8310.5 梁侧模板(截面700x1800)计算书:8910.6 梁侧模板(截面500x1500)计算书:9510.7 板模板(截面150)计算书:96第一章 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2、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13、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建安2008211号文)14、本工程施工图纸1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XX商贸物流城五区工程位于芜湖市中江大道与飞翔路交口,总建筑面积58992.77平方米,由10个子单体组成,地上4层,局部2层,建筑高度18.35m,框架结构,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8.3m。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建设单位XX(安徽)物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本工程由七栋商业楼和三个附属用房组成,各子单位工程分别为1#楼7#楼、F1#楼、F2#楼、F3#楼组成,具体分区如下:XX商贸物流城五区工程各单体分区图2.2 高支模工程概况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安徽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建安2008211号文)将其列为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本方案为五区各栋楼东侧街道通道及西连桥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高支模见2.1.3 各高支模支撑区域结构图详见下图。2.1.1 高支模部位工程概况如下:序号项 目概 况1西连桥、F1#楼楼面标高7.8米,板厚150mm,梁最大截面尺寸500x1600,梁最大跨度8.19米,架体底面标高-0.8米;2F3#楼楼面标高7.8米,板厚150mm,梁最大截面尺寸700x2000,梁最大跨度15.95米,架体底面标高-0.8米;31#楼、2#楼楼面标高8.1米,板厚120mm;楼面标高7.8米,板厚150mm,梁最大截面尺寸500x1600,梁最大跨度13.76米,架体底面标高-0.8米;43#楼、4#楼楼面标高8.1米,板厚120mm;楼面标高7.8米,板厚150mm,梁最大截面尺寸700x1800,梁最大跨度15.54米,架体底面标高-0.8米;5 5#楼楼面标高8.1米,板厚120mm;楼面标高7.8米,板厚150mm,梁最大截面尺寸600x1700,梁最大跨度13.76米,架体底面标高-0.8米;6各层层高一层:4.5m;二层3.6m;三层4.2m;四层5.93m;2.1.2 高支模部位立杆布置概况如下:构件形式板底立杆间距梁底顶撑立杆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梁两侧立杆间距楼板(板厚120/150mm)纵横向 (900x900mm)/500x1600梁截面700x2000/3根(纵横杆采用扣件连接)450mm1300mm400x1000梁截面500x1600/2根(纵横杆采用扣件连接450mm1300mm梁截面尺寸400x1000/2根(纵横杆采用扣件连接)900mm900mm详见后附表(高支模区域梁底及梁侧各种杆件布置表)2.1.3 根据本工程各高支模区域特点,本方案主要划分三个区域:(1)西连桥及F1#楼高支模区域;(2)1#楼、2#楼、3#楼、4#楼、5#楼高支模区域;(3)F3#楼高支模区域;西连桥、F1#楼、1#楼、2#楼、3#楼、4#楼、5#楼及F3#楼高支模部位均符合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8m或局部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规定。各区域主要构件尺寸及标高具体如下:序号子单体工程区域划分梁跨度(m)高支模层板厚(mm)最大梁截面(mm)梁面标高立杆基础类型1西连桥1-10/A-B8.19150500x16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8.19150500x15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8.19150500x14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48.19150500x13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58.19150500x1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68.19150500x9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7F1#楼1-12/A-B8.19150500x16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88.19150500x15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916.37150500x14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08.19150600x1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18.19150500x9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28.19150450x11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38.19150450x1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48.19150400x11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58.19150400x1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61#楼11-16/C-D13.76150500x16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713.76150500x14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813.76150500x10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192#楼18-21/(1/0A)-A12.85150500x16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012.85150500x10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13#楼24-28/(1/0A)-A12.85150400x12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224-28/E-F15.54150700x18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315.54150600x18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416.74150400x1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58.65150400x12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64#楼26-29/E-F12.85150400x12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71-3/E-F12.85150400x12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85#楼1-29/E-F13.76150600x17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2913.76150500x15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013.76150400x12008.1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1F3#楼5-13/B-M15.95150700x20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214.38150600x18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314.45150500x15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3412.50150400x12007.850厚垫板+150厚C20素混凝土+100厚碎石如下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高支模区域。2.1.3 各高支模支撑区域结构图详见下图所示。西连桥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F1#楼汽车坡道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1#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2#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3#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一)3#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二)4#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一)4#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二)5#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F3#楼高支模区域结构平面图2.3 高支模施工总体要求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高支模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便承受新浇筑混凝土荷载和施工荷载,达到模板体系不破坏、不变形、不倾斜和不摇晃,保证各构件形状、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高支模设计方案还应考虑施工搭拆方便及确保施工安全。2.4 高支模体系方案选择1、高支模设计方案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要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及便于保养维修。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2.5 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现行规范的要求。根据以上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往的施工经验,高支模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为保证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本工程框架柱与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3章 高支模设计3.1模板搭设参数部位主要构件截面形式模 板小梁(方木)大梁(钢管)对拉螺杆梁底700x2000;700x1800;600x1800; 500x1800; 500x1600;500x1500;500x1000;350x1000;500x1400;400x100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100mm483.5mm钢管450mm /300x650;400x800;300x600;400x700;250x500;200x400;200x60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150mm483.5mm钢管900mm/侧模700x200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100mm483.5mm钢管500mm16四道 700x1800;600x1800;500x1800; 500x1600;500x1200;500x1000; 350x1000;500x1400;400x100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100mm483.5mm钢管500mm16三道300x650;400x800;300x600;400x700;250x500;200x400;200x60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200mm483.5mm钢管500mm16一道楼板15015mm厚多层板5080mm木方200mm483.5mm钢管900mm/详见后附表(高支模区域梁底及梁侧各种杆件布置表)3.2高支模工程工艺流程考虑到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将柱与梁板分二次浇筑,如下图所示:竖向构件钢筋绑扎测量放线竖向构件模板支设满堂脚手架搭设竖向构件砼浇筑铺设梁板模板竖向结构强度达到1.2MPa后,将满堂架与竖向结构进行拉结,然后浇筑梁板 砼强度达100%模板拆除梁板砼浇筑梁板钢筋绑扎及水电预埋砼养护3.3 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 梁、板模板安装:1:梁模板安装:模板一律用15厚胶合模板。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柱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31000。再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2:梁底采用5080木枋,均布。 3:框架梁的侧模竖肋内龙骨(次龙骨)采用5080木枋,距离梁底最近一道距离不大于200,然后根据梁的大小上、中、下均匀布设。侧面竖肋外龙骨(主龙骨)设双钢管,主龙骨水平间距500。4:梁侧中间设穿墙螺栓M16,水平间距500。5:梁模板安装完成经质量验收后,方能扎钢筋。梁钢筋绑扎好需先验收无错漏后,方可以将梁筋沉入模板内,接着绑扎板底筋,底筋完成后插入安装线管,完成线管安装后,钢筋工绑扎面筋。经验收合格后,焊工加焊固定面筋位置。垫保护层,淋水湿润模板,浇筑混凝土前搭设桥架,准备浇混凝土前,所有模板表面均涂刷脱模剂。 6:凡留设施工缝的地方用板闸好施工缝,分先后浇筑加强施工缝的处理工作。 7:在安装梁模板的过程中,固定在模板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一定要预留好预埋件的孔洞并处理好。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8:楼板采用15厚胶合模板,一定要做到严密无缝,顺直平整,必须做好预留孔洞的处理工作,防止漏浆。按纵向用5080木枋作为龙骨,间距200,其上铺设楼面模板。3.4 梁、板支撑体系构造盘扣直插式钢管脚手架,是由钢管立杆、盘扣、横杆接头、直插式接长套筒、U型顶托五个部分组成。盘扣替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连接扣件,是杆件之间的连接构件;竖向直插式接长套筒替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对接扣件;横杆接头替代直角扣件;盘扣、竖向接长套筒直接焊接在立杆上,变成三件合一。盘扣的间距为650、900、1300,立杆长度分别有1200、1800、2400,横杆接头直接焊接在横杆的两端,变成二件合一。3.4.1高支模示例区域介绍(1)依据F3#楼的结构形式,本方案选取跨度及集中线荷载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F3#楼8-9/G-M轴区域进行阐述,部位如下图(2)依据3#楼的结构形式,本方案选取跨度及集中线荷载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3#楼24-28/E-F轴区域进行阐述,部位如下图(3)依据西连桥的结构形式,本方案选取跨度及集中线荷载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西连桥1-10/A-B轴区域进行阐述,部位如下图3.4.2立杆底基础承载要求 (1)模板施工前,一层立杆底基础应将原土平整压实,压实系数大于0.94;并在上面铺设100mm厚碎石垫层,然后浇筑150mm厚C20混凝土垫层,所有梁底立杆铺设50厚300x3000木脚手板,板底立杆铺垫50厚200x3000mm木脚手板,拉通立杆至少3跨连续布置,立杆下应避开垫板接头处;3.4.3固结点构造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框架柱的部位,竖向自扫地杆起,设置固结点;固结点竖向间距=1.2m(支撑架步距),水平间距9m。同时在已浇筑好的框架柱上预埋钢管并采用双扣件连接,以加强支撑体系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具体见附图:固结点大样)。3.4.4水平拉杆构造(1)水平拉杆应按步距沿横纵向拉通设置,且顶端步距两立杆间增设一道水平拉杆,单根水平拉杆拉通长度不小于3排立杆。(2)水平拉杆与立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且须逐点扣接、不得少扣或漏扣。(3)水平拉杆端部如遇已施工完成的构件应顶紧混凝土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结构外立面)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如下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3.4.5剪刀撑构造(采用加强型)(1)设置部位及形式:架体外立面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架体内部沿纵横方向每5跨且不小于3米设置一组由底至顶竖向连续剪刀撑(格构柱式),每组竖向连续剪刀撑间距6m;扫地杆和竖向剪刀撑顶部设置双向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除满足上述规定外,应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2)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3)剪刀撑钢管采用搭接方式接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搭接时采用三个转角扣件,扣件距钢管端部不小于100m。(4)竖向剪刀撑钢管与结构面成4560,且须与结构面顶接牢固。3.5 梁、板安装工艺1:满堂架搭设2:找平地基3:立杆规格、间距、步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4: 1人将横杆接头插入立杆盘扣内,以2人为一组,第一道横杆先不要插紧,待第二道横杆插入后,再将第一道横杆敲紧。 搭拼示范图5:以此方法周而复始进行安装,每次上道横杆插入后,才能将下道横杆敲紧。6:当按设计方案搭至最后一道设计高度后,插入上托(可调U托)并调至水平。7:在立杆底距地面最近的盘扣全部安装横杆,为纵横水平方向的扫地杆。8:立杆接头利用1.2米立杆和1.8米立杆错开设置,使得立杆套筒接头错开50。 注意事项1:地面必须平整;2:脚手架的构件、配件在运输保管中严禁摔、撞;3:搭设或拆卸过程中严从高处抛下;4:搭设应从下而上按层搭设;拆卸应从上而下分层拆卸;5:横杆必须两端接头均插入盘扣后方能踩踏,严禁一端插头上人;【特别提醒】:1:由于盘扣直插式钢管脚手架的定型化、规范化、标准化,所以在搭设前,搭设工人一定要熟悉本方案的设计尺寸,严格按照图纸搭设。2:在搭设之前,技术负责人必须进行技术交底。3:在搭载设之前,先进行排放,从一端开始搭设,不可从中间开始。4:应分层搭设,不可局部搭设至顶再搭其余部分。5:搭好以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横杆是否按设计100%安装。3.6 高支撑立杆布置情况 3.6.1搭设方案支模支撑体系梁、板支撑全部采用盘扣直插式钢管脚手架满堂红布设,上用U型顶托。梁底的支撑设计尺寸(以F3#楼8-9/E-F轴区域、3#楼24-28/E-F轴区域、西连桥1-10/A-B轴区域结构板下高支模为例):1:F3#楼8-9/G-M轴区域最大截面积的梁是7002000。以此梁为代表考虑设计。并结合杆件的定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布设尺寸如下:1)梁底模板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向间距均为0.450m (顺梁轴线距离,);梁两侧立杆间距(平行梁截面)为1.3m。B:立杆步距:1.2m。C:梁底采用六根5080木枋,间距100。D:底模板采用15厚胶合模板。E:立杆构件配置高支模区域层高8.6m,7002000梁,净高为86002000=6600,采取:0.3m立杆1+1.8m立杆2+1.2m立杆2+U型顶托(3)。2)梁侧模支撑设计尺寸:A:侧模主龙骨为外面竖向布设,采用双钢管,主龙骨水平间距500。B:次龙骨为内龙骨,横向布设,采用5080木枋,距离梁底最近一道距离不大于200,然后以此起步根据梁的大小上、中、下均匀布设。C:梁高共设4道M16穿墙螺栓。 3)板的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间距为0.9m、横间距为0.9m。(轴线间距离,)。B:立杆步距:1.2m。C:托板采用5080木枋,间距200。D:立杆构件配置 层高8.6m,板厚150板,净高为8600150=8450采取:0.3m立杆1+1.8m立杆3+1.2m立杆2+U型顶托(8)。2:3#楼24-28/E-F轴区域最大截面积的梁是7001800。以此梁为代表考虑设计。并结合杆件的定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布设尺寸如下:1)梁底模板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向间距均为0.45m (顺梁轴线距离,);梁两侧立杆间距(平行梁截面)为1.3m。B:立杆步距:1.2m。C:梁底采用六根5080木枋,间距100。D:底模板采用15厚胶合模板。E:立杆构件配置高支模区域层高8.6m,7001800梁,净高为86001800=6800,采取:0.3m立杆1+1.8m立杆2+1.2m立杆2+U型顶托(23)。2)梁侧模支撑设计尺寸:A:侧模主龙骨为外面竖向布设,采用双钢管,主龙骨水平间距500。B:次龙骨为内龙骨,横向布设,采用5080木枋,距离梁底最近一道距离不大于200,然后以此起步根据梁的大小上、中、下均匀布设。C:梁高共设3道M16穿墙螺栓。 3)板的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间距为0.9m、横间距为0.9m。(轴线间距离,)。B:立杆步距:1.2m。C:托板采用5080木枋,间距200。D:立杆构件配置层高8.6m,板厚150板,净高为8600150=8450采取:0.3m立杆1+1.8m立杆3+1.2m立杆2+U型顶托(8)。3:西连桥1-10/A-B轴区域最大截面积的梁是5001500。以此梁为代表考虑设计。并结合杆件的定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布设尺寸如下:1)梁底模板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向间距均为0.45m (顺梁轴线距离,);梁两侧立杆间距(平行梁截面)为1.3m。B:立杆步距:1.2m。C:梁底采用六根5080木枋,间距100。D:底模板采用15厚胶合模板。E:立杆构件配置高支模区域层高8.6m,5001500梁,净高为86001500=7100,采取:0.3m立杆2+1.8m立杆2+1.2m立杆2+U型顶托(23)。2)梁侧模支撑设计尺寸:A:侧模主龙骨为外面竖向布设,采用双钢管,主龙骨水平间距500。B:次龙骨为内龙骨,横向布设,采用5080木枋,距离梁底最近一道距离不大于200,然后以此起步根据梁的大小上、中、下均匀布设。C:梁高共设3道M16穿墙螺栓。 3)板的支撑设计尺寸:A:立杆的纵间距为0.45m、横间距为0.9m。(轴线间距离,)。B:立杆步距:1.2m。C:托板采用5080木枋,间距200。D:立杆构件配置层高8.6m,板厚150板,净高为8600150=8450采取:0.3m立杆1+1.8m立杆3+1.2m立杆2+U型顶托(8)。3.6.2搭设原则如下:在支撑立杆结构面放上层结构梁的梁线、后浇带线,在梁侧布置立杆,立杆根数、纵横距按照计算设计要求布置,纵向、横向立杆间距在同一方向宜相同或符合成倍模数,以保证水平杆件纵横两向贯通,梁侧立杆确定布置点后,再布置结构板支撑立杆,后浇带位置单独支设模板。3.6.3梁模板参数 序号梁截面(mm)梁侧模板(mm)梁底模板(mm)对拉螺栓间距木枋内楞间距钢管外楞间距木枋数量垂直于梁截面方向钢管间距平行于梁截面方向钢管间距步距1700*2000500500100500618645012002700*1800500500100500622045012003500*1500500500100500520045012003.6.4 梁模板支撑体系参数序号梁截面(mm)搭设高度两侧立杆间距梁跨方向立杆间距梁底小横杆间距梁底附加立杆1700*20006.6m1300mm450mm450mm3根2700*18006.8m1300mm450mm450mm3根3500*15007.1m1300mm450mm450mm2根3.7 模板安装3.7.1 楼板模板1、工艺流程: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楼板模板预检2、 施工要点1)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楼板模板支架搭设要点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一般应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2) 模板安装a 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大龙骨采用483.5钢管,其跨度取决于支架立杆间距,且不得大于0.9m;小龙骨采用50mm80mm方木(立放),其间距200mm,其跨度由楼板跨度决定,并和大龙骨相吻合(具体见3.6.1模板搭设参数)。b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当不能满足拼缝要求时,应用橡皮条、海绵条嵌缝,以免漏浆。3.7.2 梁模板1、 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找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2、 施工要点1)支撑架搭设a 梁下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搭设,顶部采用顶托支撑。B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帮或压帮确定。2)梁模板安装注意事项A 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一般可采用角模拼接,当角模尺寸不符合要求时,宜专门设计配板,不得用方木、木条镶拼。B 采用扣件钢管脚手作支架,扣件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扭力矩,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3、梁支模见附图大样。3.7.3 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1、高支模安装完毕后,通知公司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并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当建设单位及监理验收合格后,上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2、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上报拆模申请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3.7.4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及其支架须符合选材和材质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如下规定: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3)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接缝不应漏浆。4)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应规定。配制木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位长度。5)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2、模板安装须符合下如规定:1)模板安装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起拱。3)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轴线位置、相邻标高关系、几何尺寸、形状、垂直度等,并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经项目总工、安全工程师、专业工程师及质量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进行检查及监测,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暂停浇筑,待及时修整牢固后再浇筑。4)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3、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2)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剪刀撑等配置情况;3)基础垫板情况。4)承重立杆情况。5)顶托及双扣件设置情况。4、高支模分项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记录:1)模板安装检验批验收记录。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拆模申请报告。3.8 高支模模板的拆除3.8.1 模板拆除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模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下表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4、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5、楼板模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板。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有对拉螺栓的应先拆除对拉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6、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7、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3.8.2 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1、模板清理维修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2、模板的堆放现场拆下的模板须修整的应及时运至后台。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300mm,防止下雨时受潮。3、模板拆除成品保护要求: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2)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4)对已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向楼面。3.9 混凝土浇筑总体要求1、高支模区域施工时周边的楼层混凝土结构均已施工完毕,混凝土浇筑采用框架柱和梁板分别浇筑的措施,先浇筑框架柱,待柱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不小于1.2MPa),对框架柱模板进行拆除,将满堂支撑架与框架柱进行拉结,然后浇筑梁板。2、混凝土浇筑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混凝土浇筑方案要求。3、梁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确保模板支架在浇筑过程中受力均衡。在梁的浇筑过程中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砼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门人员观察模板及支撑体系,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观察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停止一切砼浇筑施工,并及时撤离现场。4、混凝土浇筑时,确保模板支模架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力。5、梁和板应同时浇筑,对高度大于1m的梁,应在梁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捣板,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6、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7、砼泵送施工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可采用对讲机、手机等通信设备进行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第四章 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模板支架搭设方式应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3、对结构复杂部分要放大样,绘制模板支撑架体施工图。4、施工前组织人员培训,学习各种规范和操作规程;编制各部位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提交并审核各部位材料计划和进场时间;安排机械进场就位和调试;做好各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技术交底)5、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及公司相关规定,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规范及规定要求。4.2物资准备4.2.1 材料准备4.2.1.1 钢材的选用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本着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原则,经过比较分析,本工程采用新型产品-盘扣直插式钢管脚手架。 1、盘扣直插式钢管脚手架根据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结论: 钢管脚手架盘扣、横杆插头、直插套筒、抛撑接头连接新技术,属国内首创。该产品实用性强,已在多个工程项目中试用,取得显著效果。2、立杆、横杆、底座的力学性能:经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和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结果:盘扣焊接强度P=80KN未破坏。横插头焊接强度P=25KN未破坏。重直加载110KN未破坏。结论:焊接强度、受压、受拉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4.2.1.2材料质量要求 l、盘扣直插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235钢,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经构钢GB/T1591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压痕、划道和硬弯的钢管,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 2、盘扣直插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盘扣】:必须是冲压件,应达到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要求,由有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缺陷,盘扣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面应平整,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在立杆上(生产厂家已焊好),必须焊接牢固,焊接强度必须大于扣件钢管扣件的抗滑强度。3、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 4、脚手板、脚手片必须采用符合有关要求的材质。 5、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6、连墙件采用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中Q235钢的要求,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要求搭设。4.2.1.2 木材的选用(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4)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5)进场方木规格为50mm80mm,为增大安全系数,验算承载力时方木规格取为45mm75mm。4.2.1.3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15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的规定。(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5)进场模板规格为915mm1830mm15mm,为增大安全系数,验算承载力时模板厚度取为13mm。4.2.1.4、材料及荷载选用材料的选用材料规 格钢管483.5模 板15厚胶合模板木 方5080木方荷载的选取序号荷载分类名 称荷载取值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木模板0.2KN/m21.22混凝土自重24 KN/m31.23钢筋自重板1.1 KN/m31.2梁1.5 KN/m34可变荷载施工荷载(泵送)4KN/m21.45振捣混凝土2 KN/m21.46倾倒混凝土41.4荷载组合项次项目荷载组合计算承载能力验算挠度1平板支架1+2+3+41+2+32梁支架1+2+3+51+2+34.2.2 机具准备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一览表名称规格数量锤子重量0.5Kg60个单扳手开口宽: 222430个圆盘锯MJ-1062台平刨MB-5034台手提电锯M-651A15把手电钻钻头直径122010把钢丝钳长150、17515把砂轮切割机配套4台力矩扳手100N.m5个水平尺5m20把工程检测尺2m5把4.3劳动力准备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住宿。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技术管理2负责模板及支模架搭设、拆除的技术指导2安全监督3主要负责模板及支模架的安全监督工作3质量检查2主要负责模板及支模架的质量监督工作4测量放线3负责模板工程的施工放线工作5架子工40安装、拆除架子及模板支撑6木 工40配置和安装模板7杂 工15清理及其它零星工作4.4混凝土来源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地泵输送。第五章 监测监控5.1 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5.2 监测点设置根据支架规模确定,沿建筑物每12至15米布设一个监测区域,每个监测区域布设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5.3 监测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将米尺截取20cm,粘结于立杆监测点上,采用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远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5威海市租赁合同书格式文
- 2025年个体承租物业合同
- 防暴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转型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构
- 2025合作协议(商务局改)
- 高端化学试剂和助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150MW光伏发电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宣传物料技术服务方案设计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产科联合多部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
-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课件
-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课件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食品检测实验室操作规程
- 高血压个案护理案例
- 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年版)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Unit 1 Lesson1 Hello!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