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毕业实习报告摘 要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开始变的渐渐不协调起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界的供应。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对赣州市市民的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市民对环境的态度与看法,从而为保护赣州城市环境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宣传并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关键词:环境问题;赣州城市;态度与看法;对策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world began to change gradually uncoordinated. Human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claim more than the supply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 environment has been enormous damage, deteriora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mankind, mankind is facing a crisis of survival.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ame the focus of most attention,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 Ganzhou public opinion surveys to gauge the attitudes and opinions of the public on the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tect Ganzhou urban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advise,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public.Keywords: environmental issues; Ganzhou City; attitudes and views; countermeasures前 言我是来自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091班学生,于2013年2月25日至4月20日在赣州市南外街道办事处下壕塘社区居委会实习。在实习期间,一方面要在办公室处理各种文件,接待来访群众;另一面要到社区各个地方参与环境整改,对赣州市坏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更好的了解赣州市城市环境,在老师陈华平、周小花、钟小林、蔡益群的指导下,在办公室人员的帮助下,采取网络形式对赣州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对其问题原因进行的剖析并提出对策。希望这篇调查报告对赣州市环境保护能有所帮助,共同建设美好赣州。一 调查目的当今环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赣州市一直以其优美的环境博得人们的喜爱,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状况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解赣州城市环境状况及市民对当地环境的认识与看法,实习期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赣州城市环境调查。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的对象是赣州城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其中以1830岁年龄段为主,占58%,18岁以下占16%,3150岁年龄段占16%,50岁以上占10%。2.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经赣州市民填写后回收问卷的形式3.调查时间 2013年3月1日2013年3月11日4.小组成员 刘志雄、朱秀英及办公室人员5.调查资料的处理 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总结法进行统计。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调研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再分析,得出结论。三 赣州市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毗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市和抚州市。地处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纵距295千米,横距219千米,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总面积的23.6%,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赣州市人民政府驻章贡区,距省会南昌市423千米,距首都北京市2021千米,距广东省广州市465千米,距台湾海峡360千米。(二)社会经济条件全市户籍总人口897万(2010年),其中常住人口830万,约占江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心城区人口69.26万,建成区面积71.2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200-300万,建成区面积200-300平方公里。全市生产总值(GDP)9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2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98.0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46.71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0.6:42.7:36.7调整至2009年的 20.8:42.3:36.9。城市(章贡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1元,增长9.0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3%。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0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8.2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品价格下降25.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下降23.47%。赣州市区下辖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7个村委会。2012年,城市(章贡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1元,增长9.02%。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1、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调查市民中对目前居住环境表示较满意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48%;其次是觉得一般的占32%;表示满意的占14%;表示不满意的占6%。可见,赣州市市民对赣州城市的居住环境满意度中等偏高,赣州城市环境质量比较好。2、赣州城市环境状况的变化被调查市民中半数认为赣州城市环境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各方面问题都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一般;20%的被调查市民认为污染问题更严重了;认为环境有较大改善,各方面问题都采取积极措施,效果显著的市民占16%;剩余14%的市民认为没有变化,这个问题好一点了,那个问题又严重了。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环境有所改善,成效不大,同时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废气污水的增加,污染日益严重。各方面虽然采取了措施,效果有限;环境保护要统筹全局,防止顾了这头顾不到那头的尴尬局面,突出防止污染的重点。3、哪些城市坏境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对于那些污染影响到自己生活?60%的认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影响到了生活质量;54%居民认为城市垃圾、污泥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48%的人们认为河道里脏臭的污水影响到了城市环境;34%的认为土壤里的农药、化肥和重金属,工厂机器、建筑施工的噪音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威胁;20%的被调查者认为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影响到自己。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们认为空气污染、噪音、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赣州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文化古城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赣州市面临着和其他城市一样的城市病。4、个人环保意识对于市民了解的环保观念中,74%的被调查市民对“低碳”较为了解,对“节能”比较了解的市民占总调查对象的72%;对“可持续发展”了解的市民占70%;对“休养生息”了解的市民却只有30%。“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等环保观念被经常性地提出,宣传,贯彻力度强,广大市民对他们了解高呢各位深刻。而“休养生息”观念的宣传较少,范围小;同时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人们迫于生计,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观念深入人心。“休养生息”这一观念户主要运用于农村,城市运用得较少。基于这几个主要原因,“休养生息”的观念没有得到市民的广泛了解。从上图可以看出,市民愿意为赣州城市环境实际行动中的调查表示,五项行动都获得大多数市民的认可且大致持平。5、市民对环境污染的建议在赣州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中,各项政策都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其中“所有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占70%,“强化环境管理,制定法规和标准”占76%,“建立环境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占52%,这三项都超过了半数的认同。“谁污染,政府就给他罚款”,“国家应该调动大量资金来做环保用”也分别占46%,34%。可见,市民对于环境污染的建议多且强烈,反映出市民对赣州城市环境的关注,希望其得到全面有效改善的迫切愿望。6、对赣州市政府、社会的评价40%的被调查市民认为赣州市政府、社会再环境保护方面有待改进;认为保护力度还欠大的市民占28%;认为不好的市民占20%;而认为做得很好的市民占12%。由此可得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能形成完善的体制来促进环保工作的进一步的开展。五 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一)规划不当,矛盾较多规划不合理导致区域功能混乱,是许多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常见规划不当的现象有:城镇小型加工厂与居住区之间没有缓冲区,小型的加工厂安插在居民楼,居住区中开办有污染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这样往往易造成企业虽经规划部门批准且达标排放,但周边群众环境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 (二)老污染治理欠帐多近几年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环境污染整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我们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还相差很远,老污染纠纷的处理还存在较多的遗留问题,并且深层原因涉及到外来人员、国企改制等问题,情况较为复杂,这也是污染纠纷的一个特点。 (三)以邻为壑,地方保护一些地方在规划中,仅仅考虑了如何避免功能布局对本地居民的污染影响,而无视对相邻区域可能造成的危害。受害地对排污单位鞭长莫及,排污地政府受利益驱动对污染问题是能拖则拖或仅做出象征性的处理,而上一级环保部门在协调处理时往往难以决断,导致不少跨界污染纠纷的出现。 (四)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备,界定困难首先,污染纠纷的内容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而法律规定不全面,如在居住区内禁止建设饮食娱乐服务项目的规定,在商住楼是否适用?建筑噪声和夜间施工管理在乡镇和农村无法可依等;其次,标准空白现象较多,如光污染等;再次,环境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如对环境污染损害缺乏经济赔偿的处理程序和计算标准等。同时,环保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强制执行手段。五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对策针对调查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关注环境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健康。而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首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人。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有利措施加强环保,建议从以下方面改善:1. 政府应当把环保纳入国家产业政策,并制定相关法规,完善和强化环境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使企业成为环保主题,进而扩大对环保技术的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 国家应将环保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之成为衡量人才的基本修养要素。环境意识应当是当今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基本素养,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们树立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意识。学校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开创“绿色课程”。3. 继续加强对城市中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严格按准入准出条件执行,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职能。强化环保执法,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环保执法,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使用。4. 控制环境污染,杜绝乱排污水的现象。当今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目前的一些经济处罚奈何不了一些企业。因此政府部门应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全面实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市环保局要牵头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开展整治工作。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原则开展赣州城市环境整治。5. 对现有污染企业严格审发生产许可证等在环评与“三同时”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目录规定执行。严格执行环保前置审查制度,对新上项目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绿色经济课程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银行招聘考试笔试模拟题及高分秘籍
- 2025年【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试卷及G1工业锅炉司炉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管理课程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初级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法律事务助理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
- 小学生课件藏文版下载
- 委托协议承办会议协议书
- 养生馆转让协议书
- 外观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杜甫生平》课件
- 学校食堂保洁员的安全职责
- 《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课件
- 2022环境健康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5版
- DB42-T 2073-2023 机载激光雷达森林蓄积量建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