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组工作计划书_第1页
工程施组工作计划书_第2页
工程施组工作计划书_第3页
工程施组工作计划书_第4页
工程施组工作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李家岩水库PPP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书批 准:审 查:校 核:编 制:水电七局李家岩水库项目2017年11月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书1、项目概况李家岩水库位于文井江山区河段,坝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怀远镇青峰岭社区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工程开发任务以城乡供水为主,并为成都市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李家岩水库总库容17346万m3,正常蓄水位763.00m,相应库容16507万m3,水库设计洪水位764.14m,校核洪水位764.85m,最大下泄流量2882m3/s,死水位727.00m,相应死库容4938万m3,极限死水位695.00m,相应库容728万m3,调洪库容839万m3,兴利库容11569万m3,应急备用库容4209万m3。大坝采用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766.80m,防浪墙顶高程768.00m,最大坝高123.0m,坝顶宽12.0m,坝轴线全长373.0m。主要建筑包括挡水大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引水发电和供水建筑物等。坝后电站利用灌溉、生态流量及水库弃水发电,装机容量12MW,装机3台,设计引用流量16.68m3/s,额定水头84m,多年平均发电量3794万kWh,装机利用小时3162h。供水电站装机容量6.4MW,装机2台,设计引用流量13.90m3/s,额定水头55m,多年平均发电量2625万kWh,年利用小时数4102h。按2016年二季度价格水平,李家岩水库工程静态总投资457568.71万元(不含灌溉及城乡供水工程管线部分的投资,城乡供水工程仅包括取水口、城乡供水洞、出口阀室、出口消力池和供水电站的工程投资)。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26596.19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6540.02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7108.5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27474.14万元,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补偿投资223647.44万元,水土保持工程费14387.63万元,环境保护工程费11962.70万元,独立费用28102.74万元,基本预备费11749.3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3373.44万元,总投资480942.15万元,总工期54个月。李家岩水库工程主要施工特性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主要工程量1土石方开挖万m32土石方填筑万m33砼浇筑万m34砌石万m3二施工高峰强度期1土石方开挖万m3/月2土石方填筑万m3/月3砼浇筑万m3/月三施工工期1施工总工期月准备工期月主体工程工期月完建期月四劳动力1施工高峰人数人2总劳动工日万工时五施工临时占地亩六主要建筑材料1钢筋万t2汽柴油万t3水泥万t4炸药t2、本合同承包人承担的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主体工程项目包括的主要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消防、征地移民、环保、水保、节能等。(1)挡水建筑物布置位于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与可研阶段拟定坝轴线位置一致。坝轴线全长373.0m,坝顶高程766.80m,防浪墙高出坝顶1.2m,坝顶宽度12.0m,趾板基础最低高程643.80m,最大坝高123.0m。(2)泄水建筑物布置其与坝轴线夹角为57,总长796.20m。由1孔闸室组成,闸孔净宽12.0m,闸室底板为驼峰堰,堰顶高程744.00m。(3)供水建筑物布置城乡供水工程仅包括取水口、城乡供水洞、出口阀室、出口消力池(末端与供水管线进口相接)和供水电站等。(4)发电引水建筑物布置引水发电系统布置方式为引水式,包含利用灌溉及生态流量发电设置于大坝下游的坝后电站和利用城乡供水流量发电设置于城乡供水洞出口右侧的供水电站两部分。1)坝后电站坝后电站装机容量为12MW,机组台数3台,引水发电系统由岸塔式取水口、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尾水渠等组成。厂房靠近坝脚于河床内正向布置,引水道较短,同时厂房位于泄水建筑物出口的上游,施工及运行期的互相干扰相对较小,发电尾水经尾水渠直接接下游河床,满足下游生态流量及灌溉引用流量要求。2)供水电站供水电站装机容量6.4MW,装机2台,设计引用流量13.90m3/s,额定水头55m,多年平均发电量2625万kWh,年利用小时数4102h。引水发电系统由岸塔式取水口、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尾水渠等组成。经大坝上游左岸城乡供水洞取水口取水后,沿城乡供水洞至桩号供1+396.21处分岔,另新建压力管道接电站厂房,厂房于城乡供水洞出口右岸布置,发电尾水经尾水渠重新归入城乡供水洞出口消力池内,满足下游城乡供水引用流量要求。发电厂房由主副厂房、安装间、尾水渠及进厂公路等组成。沿文井江出山口左侧现有公路重庆路段行驶1.3Km,于该处开始新建至供水电站进厂公路。(5)生态放水设施为保证大坝下游河段的河道生态用水要求,正常情况下,生态流量由大坝左岸发电引水洞(即灌溉及生态流量放水洞)引水经坝后厂房发电后下泄至下游河道,电站装机3台,共12MW,设计引用流量16.68m3/s,单机引用流量5.56m3/s,发电取水口底板高程688.00m,低于水库极限死水位695.00m。考虑到机组检修及其它特殊情况,另在2#与3#机组之间压力钢管段设一旁通管作为备用生态流量备用放水管。放水管出口段设检修闸阀、工作锥形阀引入厂房尾水渠接下游河道。放水管直径为900mm,材质为Q345C,管壁厚12mm,总长70.00m。由于生态流量放水管是利用左岸城乡供水洞进口取水,而电站最低发电水位为死水位727.00 m,在机组正常检修时,完全能满足4月至6月下泄4.38 m3/s,7月至翌年3月下泄3.11 m3/s生态流量的要求。其它特殊情况下,开启厂房备用生态流量放水管,保障生态水量的正常下泄。故该生态流量放水管在水库正常运行的各水位下均能满足生态流量的要求。(6)金属结构李家岩水库金属结构设备布置于水库枢纽的泄洪放空系统、供水系统和发电系统的相关部位。泄洪放空系统设有溢洪道检修门和工作门、导流泄洪放空洞事故门和工作门。溢洪道检修门采用露顶平面滑动叠梁门,单向门机操作;溢洪道工作门采用露顶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操作;导流泄洪放空洞事故门采用潜孔平面定轮门,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泄洪放空洞工作门采用潜孔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操作。供水系统设取水口拦污栅、取水口叠梁门、取水口事故门、出口事故阀和出口工作阀。取水口拦污栅采用露顶竖直滑动栅,单向门机操作;取水口叠梁门采用潜孔平面滑动门,单向门机操作;取水口事故门采用潜孔平面定轮门,单向门机操作;出口事故阀采用蝶阀,自带手电两用驱动装置操作;工作阀采用锥形阀,自带手电两用驱动装置操作。发电系统设有坝后电站厂房尾水检修门和供水电站厂房尾水检修门。坝后电站厂房尾水检修门采用潜孔平面滑动门,移动式台车操作;供水电站厂房尾水检修门采用潜孔平面滑动门,单轨小车式电动葫芦操作。金属结构设备共计门(栅)槽埋件15套、闸门8扇、拦污栅1扇、阀4套、各种类型启闭机11台。推荐方案金属结构设备总重量2613吨,其中门叶(栅体)重1155吨、门(栅)槽埋件重523吨、铸铁加重块重130吨、启闭设备重775吨、轨道及附件重30吨。(7)消防设计根据本工程的枢纽总体布置,消防设计涉及主副厂房和主变压器。厂区枢纽电气设备多且有可燃油料,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较大,水电站建筑物、构筑物危险等级一般为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类别一般为丙类、丁类或戊类,故对主、副厂房及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以水灭火为主并辅以化学灭火;其他机电设备以化学灭火为主;对通风事故排烟系统设置局部自动控制系统。为避免和减少火灾危害,设备的选型在满足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不燃性或难燃性的电气设备。针对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严格考虑防火间距、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的配置、对外通道。对消防水源、设备事故排油、排烟、消防配电以及自动报警等消防措施,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组织(1)参与人员等(2)分工分工见附表及各章节详细分工4、时间安排2017年11月6日,人员集中,学习熟悉相关文件;2017年1月13日11月17日,各专业组讨论,并向报价交底;2017年11月25日,编制、校核、修改,形成初稿;2017年11月31日,报价文件形成初稿;5、文件编制5.1文件汇总人5.1.1技术部分5.1.2报价部分:;6、作息时间安排项目上午下午晚上周一周五8:0012:0014:0018:0019:0021:00周六周日9:0012:0014:0017:007、施工组织设计图册图框签字栏批 准:核 定: 审 查: 校 核: 8、附件1:技术文件编制计划9、附件2:报价文件编制计划附件1:技术文件编制计划第1章 综合说明 1.1 工程概况1.2 工程施工条件1.3本合同承包人承担的主体工程项目、工作内容及主要工程量1.4发包人承担的相关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1.5本合同工程合同进度计划第2章 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 2.1 对本标工程的认识2.2 施工目标2.3 现场管理机构2.4 主要施工方案规划第3章 施工总体布置方案 3.1 施工布置条件及原则3.2 施工交通布置3.3 砂石加工系统及混凝土生产系统3.4 其他施工工厂设施配置(含钢管加工厂)3.5 施工供风、供水、供电系统3.6 施工通讯3.7 办公生活营地规划3.8 试验室3.9 弃碴场、料场、备料场规划3.10 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3.11 现场信号和报警设施3.12 场地防洪、防火及消防系统3.13 临时工程的运行与管理3.14 临时用地表 第4章 料场规划与开采 第5章 施工导流设计 5.1 工程概述5.2 施工导流及度汛标准5.3 导流建筑物5.4 河道截流5.5 围堰施工5.6 基础防渗施工 5.7 围堰安全管理和维护5.8 施工排水5.9 防洪度汛措施5.10 超标洪水应急预案5.11 围堰拆除施工5.12下闸封堵措施5.13 施工期下游供水措施5.14 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5.15 主要施工设备第6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6.1 土石方明挖工程 6.1.1 工程概述6.1.2 施工特性6.1.3 施工布置6.1.4 施工程序与进度计划6.1.5 土石方工程(各部位)6.1.6 爆破设计6.1.7 爆破试验6.1.8 施工期临时排水6.1.9 开挖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6.1.10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1.11 主要施工设备6.2 石方洞挖工程 6.2.1 施工特性6.2.2 洞挖地质条件6.2.3 施工程序及控制性进度要求6.2.4 施工布置6.2.5 施工期补充勘探6.2.5.1 超前勘探6.2.5.2 不良地质洞段的补充勘探6.2.6石方洞挖工程施工(各部位)6.2.6.1工作面布置及开挖分层6.2.6.2开挖方法6.2.6.3钻爆设计6.2.6.4循环进尺6.2.6.5爆破振动控制6.2.7特殊部位的开挖6.2.8临时支护及特殊情况处理6.2.9开挖渣料利用及弃渣处理6.2.10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6.2.11洞挖劳动保护措施6.2.12主要施工设备6.3 支护工程 6.3.1 工程概况6.3.2 施工布置6.3.3 施工程序6.3.4 锚杆、锚筋束施工6.3.5 喷混凝土及挂网施工6.3.6 其他(各种支护形式施工)6.3.7 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6.3.8 支护施工资源配置6.4 混凝土工程 6.4.1 施工特性6.4.2 施工程序与进度安排6.4.3 施工布置6.4.4 分层分块规划及强度分析6.4.5主体工程施工(各部位、各种类混凝土)6.4.5.1钢筋工程6.4.5.2模板工程6.4.5.3止水、排水、伸缩缝及预埋件施工6.4.5.4常态混凝土施工6.4.5.5(其他种类混凝土浇筑)6.4.6 特殊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施工6.4.7 混凝土养护与保护6.4.8 混凝土缺陷处理6.4.9主要施工设备6.5 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6.6 土石方填筑与砌体工程 6.7 公路及交通桥工程 6.8压力钢管制作安装 6.9 钢结构制作安装 6.10 闸门及启闭机安装 6.11预埋件埋设 6.12机电设备安装 第7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7.1总进度编制原则7.2合同总工期及控制性工期要求7.3施工总程序规划7.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7.5施工关键线路分析7.6主要施工强度指标及强度分析7.7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第8章 施工重点、难点的认识及对策措施 第9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10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含安全文明措施方案) 第11章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12章 资源配备计划 第13章 试验、检验及施工测量 第14章 工程安全监测(含施工期临时安全监测) 第15章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16章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及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17章 文明施工措施 第18章 第18章 技术组织措施 第19章 协调措施 第20章 档案管理及竣工资料整编 附表施工组织设计图册目录(共规划118张)编号图纸名称第3章 施工总布置 1施工总平面图2施工道路布置图3施工用电布置图4施工用风布置图5施工供水布置图6主要临时工程布置图7砂石加工系统工艺流程图第5章 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1施工导流平面布置示意图2上下游围堰结构示意图3上下游围堰施工程序示意图4厂房围堰结构示意图5截流戗堤分区及进占程序图第6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6.1 土石方明挖工程 1大坝开挖分区示意图2大坝开挖典型断面分层图3水垫塘典型断面分层图4发电厂房开挖典型断面分层图5大坝开挖方法示意图6发电厂房开挖方法示意图7预裂爆破设计图8梯段爆破设计图9保护层开挖爆破设计图6.2 石方洞挖工程1灌浆平洞施工排水布置图2引水隧洞施工排水布置图3灌浆平洞通风布置图4引水隧洞及供水洞通风布置图5灌浆平洞开挖爆破设计图6引水隧洞及供水洞开挖爆破设计图7灌浆平洞开挖方法图8引水隧洞开挖方法图9灌浆平洞施工通道布置图10供水洞洞施工通道布置图11引水隧洞施工通道布置图6.3 支护工程1边坡开挖与支护关系示意图2边坡脚手架搭设示意图3洞内支护示意图4钢支撑支护方法示意图5洞内临时支护型式示意图6主动防护网安装示意图7被动防护网安装示意图8锚索施工方法图6.4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施工道路平面布置示意图(2/2)2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平面布置示意图(1/9)3主要模板总体规划表4大坝混凝土施工模板类型分布示意图5溢洪道模板示意图6山体内灌浆廊道模板示意图(1/2)7消能防冲工程混凝土立模示意图8引水隧洞进水塔及闸门井模板类型分布图9引水隧洞混凝土浇筑立模示意图10引水隧洞渐变段模板示意图11闸门井整体模板示意图12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模板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