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_第1页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_第2页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_第3页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_第4页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教学要求,1、掌握麻醉期间病人循环功能监测、呼吸功能监测、ASA的基本监测标准。2、了解心功能监测、血红蛋白监测、麻醉深度监测。3、了解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第一节基本监测,一、循环功能监测血压监测有直接法(有创性)和间接法(无创性)两种直接法是把动脉穿刺针置入动脉内通过压力连接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间接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监测方法,通过血压计来测量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血压计有人工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两种,脉搏监测脉搏监测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指触摸桡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或颞浅动脉等浅表动,通过脉搏的跳动来了解脉搏的频率、强度和节律。目前多通过指脉搏血氧仪、心电图监测仪来监测脉搏的频率、强弱和节律。,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的意义在于监测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以便麻醉医师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理措施,防止严重事件的发生。心电图监测常用的监测导联有标准导联和胸导联V5。,二、呼吸功能监测监测的内容: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力及峰值压、吸呼比值、吸人氧浓度或分量(inspiredoxygenconcentration,F1Q2)、脉搏氧饱和度(pulseoxygensaturatio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或分压(pressureendtidalcarbondioxide,PETCO2)和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O2监测通过脉搏氧饱和度仪来实现.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一定的相关性.SpO2监测主要反映组织氧合功能和循环功能的改变.,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把病人呼出的CO2采集到特殊的监护仪即可测出PETCO2。PETCO2监测可以反映机体代谢功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和通气系统功能的变化。PETCO2的正常值为3540mmHg(均值38mmHg)。,三、其他监测尿量监测手术时留置导尿管,测定每小时尿量,可直接了解肾脏的灌注情况,并间接反映内脏器官的灌注情况,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颅脑手术、危重病人和长时间手术病人的监测。,体温监测方法: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在一个恒定的范围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上安装气体加温加湿器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进人体内的体液进行加温;使用暖身设备对手术中暴露在术野之外的头部、背部或肢体进行保温;在麻醉后恢复室使用辐射加热器照射。,四、ASA的基本监测标准标准一基本监测要求凡使用麻醉药物者均需由具有执照的麻醉医师进行监测,在用药的全过程中麻醉医师不能擅自离开病人。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麻醉医师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并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积极的处理。,如果监护仪受到干扰,允许暂时中断监测而更换其他监测设备继续监测病人。换其他监测设备继续监测病人。,标准二基本监测项目吸人氧分量(FiO2)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电图(ECG)血压和脉搏(BPandP)体温(T),第二节特殊监测,一、心功能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是指上腔或下腔静脉即将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或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测压导管的尖端一定要置于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内,若导管异位,则测压不准;测压零点的调整十分重要,有时手术床上下移动后,零点也应随之调整。一般仰卧位时零点相当于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相当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水平;出现可疑的CVP值时,应及时分析处理,肺毛细血管楔压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dpressure,PCWP)的测定方法是将特殊的尖端带气囊的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经中心静脉置入右心房,在气囊注气的状态下,导管随血流“漂浮”前进,经右心室、肺动脉,进入肺小动脉处,此时测得的压力即为PCWP。,二、血红蛋白监测正常成年男性Hb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50g/L),如果Hb120g/L(女性110g/L),可认为有贫血。,三、麻醉深度监测数量化脑电图(q-EEG),诱发电位(EP),食管下段收缩性(LEC),心率变异性(HRV)和脑双频指数(BIS),四、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临床上常用的刺激方式是四个成串刺激(TOF),当TOF的比率(T4/T1)25,此时的肌松程度能满足手术的要求,当TOF比率75(或90),可作为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课堂小结,第十五章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监测第一节基本监测一、循环功能监测二、呼吸功能监测三、其他监测四、ASA的基本监测标准第二节特殊监测:一、心功能监测二、血红蛋白监测三、麻醉深度监测四、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思考题,麻醉期间病人循环功能监测、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