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doc_第1页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doc_第2页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doc_第3页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doc_第4页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江苏地理上与上海的相邻.在现阶段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已经是处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苏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上海,而不是江苏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江苏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苏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一、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比较全面的对现代服务业作了界定:“现代服务业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主要有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胡启恒 “胡启恒诠释我国现代服务业”,中国信息导报,2004.8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现代服务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直接推动服务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也直接推动和影响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完善的过程。南京大学刘志彪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环节分化形成的,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为现代生产过程服务的产业。香港大学陶志刚等人认为,任何一个服务部门的产品既包括用于直接消费的部分,也包括用于中间投入的部分,他认为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向俊波 向俊波,陈雯,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以苏州、无锡、杭州为例,城市科学,2003年第1期则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为现代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物流业、教育、咨询业等几个部门。刘吉(中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广泛并且在不断延伸,可分为五类:一是战略服务业,包括科技、教育等;二是经济服务业,包括金融、运输、商业以及销售服务、中介服务等;三是生活服务业,即与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医疗保健等相关的产业;四是精神服务业,也就是人文化产业;五是服务服务业,是指信息服务、市容环境服务等。还有研究者 李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信息空间,2004.6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渗透的产物。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基于服务业概念的相对性和多层次性,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从狭义来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房地产、电子商务等。从广义来看,现代服务业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它是指在一国的产业结构中,基于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体现为整个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就业人口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服务业的高度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二、 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33.2%。然而,由于受多重因素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仍相对落后,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并没有体现出与时代同步的特征。(一)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波动性上升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部分年份有波动现象,但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按可比价计算,我国服务业在过去的25年间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 图1 中国历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 服务业吸纳就业比重逐年增大根据国际经验,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经济部门,19782003的25年间,中国服务业吸纳就业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由12.2%上升到29.3%(图2),累计增加就业1.7亿人。图2 中国历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三) 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水平稳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就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水平,是经济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图3 中国服务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四)服务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如果把服务业所涉及产业划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类的话 现代服务业的划分标准是相对其他(传统服务业)行业而言,所涉及和应用的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较多的行业。事实上,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亦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这儿的划分是为了清楚表现我国服务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传统服务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其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呈现传统服务业稳中有降,现代服务业稳中有升的趋势(表1)。表1 服务业内部行业构成(%)行业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业19.719.718.617.917.416.8房地产业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7.88.08.4传统服务业62.261.361.661.460.359.9(五)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额逐年增长基础建设投资是体现经济部门能否保证良性运行的重要指标。据统计,19892002年,我国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金额年均增长率达到24.44%,如果把服务业细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两大部门 其中现代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运输业(由于无法分离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运输业,故一并计入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其基础建设投资金额年均增长率与服务业整体基本一致(表2)。表2 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增长率基础建设投资平均增长率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服务业1989200224.44%23.84%24.15% 按年度追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基建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发现仍然保持高度一致,表明我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呈并驾齐驱之势(图4)。 图4 19902002中国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增长率(六)各地区服务业差异较大考察2002年我国31个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图5)发现,几乎所有地区的服务业占GDP比重都超过了全国33.5%的平均水平,出现总体比重低于单个地区的原因是: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很多地区虽然服务业比重高,但把经济规模占全国份额作为权重进行折算的话,其占全国的比重就会极低。例如西藏地区2002年服务业占当地GDP的比重高达55%,但其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0.25%。图5 我国各地区三次产业比重(2002年) 从各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图6)来看,超过30000元/人(按当年汇率为3625美元/人)的地区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9个地区均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图6 各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2002年)三、 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从纵向来看,我国服务业20多年来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但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竞争的视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服务业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是全面的。突出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近两年出现滞胀现象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0年全球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3%,其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为42%,中低等收入国家为44%,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1%。然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由1978年的23%升至2002年的对33.5%(图7)。图7 部分国家经济结构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data/countrydata/countrydata.html。 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LIC: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低于765美元);LMIC:中低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7663035美元之间);UMIC:中上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30369385美元之间);HIC:高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超过9386美元) 表3 1999年部分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国家LICLMICUMICHIC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服务业比重45.552.061.069.570.365.365.7国家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服务业比重71.567.847.967.666.259.466.6国家俄罗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中国服务业比重55.565.559.470.373.632.9另外,从我国服务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出现轻度滞胀现象。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34532.8亿元,同比增长7.3%,但增速比2001年下降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8.0%),也低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9.9%)。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又比2002年减缓了0.8个百分点。(二) 吸纳就业能力还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由1978年12.1%升至2002年28.6%,但仍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表4 各国服务业就业比重(%)19872000年均增长率OECD国家64.1欧盟63.965.24.3西方发达国家=70*少数发达国家=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40*美国69.973.43.5法国62.269.97.7德国55.460.24.8日本51.961.63.7韩国45.557.73.7印度80(1998年)英国61.6(1980年)75.6(1998年)马来西亚52(1999年)菲律宾48.7(1999年)印度尼西亚41(1999年)捷克58.4(1999年)阿根廷77(1999年)巴西64.5(1999年)中国12.1(1980年)28.6(2002年)6.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OECD; *:数据转引自张庆华,“我国亟待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时报,2003.12.29 :假定该国男女就业人口比重为1:1 (三)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2000年,美国、日本、欧盟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生产率是6万美元以上,我国仅为2000美元左右。到2002年,也仅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9个东南沿海地区超过3625美元/人,其中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一支独秀的上海也仅为9445美元/人,不及发达国家的1/6。图8 各国服务业比重及劳动生产率(1998年)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data/countrydata/countrydata.html , WDI online. (四) 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其中餐饮、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占40%左右;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还不足30%。以金融和卫生服务中的就业为例,2002年我国金融行业就业比重仅为0.46%,而国外平均水平为4%左右。我国卫生服务业和社会福利业加在一起,就业比重仅为0.67%,而同期美国为10%,韩国也达到2%。智力型服务比重低,劳务型服务比重大;高端服务比重低,低端服务比重大。表5 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国际比较2000年2001年2002年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总增加值主要工业国50%中国28%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服务业OECD国家32.5%中国22.5%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总增加值美国50%(1994年)中国30%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日本2187亿美元中国218.7亿美元(五) 现代服务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现代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国际竞争力不强,直观的表现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处于低水平发展之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业贸易发展迅猛,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服务业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2%左右,并且处1990年以来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物贸易上的顺差。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明显扩大,达6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已经接近2002年全年的水平(67.84亿美元)。逆差的主要来源是运输、保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为46.67亿、19.29亿和17.50亿美元。由于目前我国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运输、保险、专有技术和技术咨询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维持一定的逆差。(六) 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直接影响产业的“新兴”程度。从目前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产品在我国服务业中应用的领域和水平比较有限,即使在我国信息化水平很高的服务业领域银行业中,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也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我国2002年的ATM装机量相当美国1983年的水平;我国每100万人口的ATM机拥有量不到40台,美国为1100台。由于服务业科技含量较低,比较容易模仿。故国内较为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服务业并没有能够形成良性的产业前后向带动辐射周边地区效应,而是形成了易于被周边地区模仿竞争的恶性轨道,因此往往形成既要在制造业部门大力竞争,还有应付服务业的不断转移问题。(七) 服务产业链不够完整,各环节间缺乏协作根据国际经验,现代服务业应该能够满足工业发展所需的综合的、配套的和快速反应的需求。目前我国服务与工业的链接存在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部门的发展。在工业链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生产前的服务如研究开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业、信息服务;生产后的服务包括物流、通信、仓储等都对产业链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产前、产后服务业发育不充分,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根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8%,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低于10%。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节省1000亿元以上。另外,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各部门之间往往着眼于短期利益,忽略了或者不愿意强化联合;另一方面也是受技术条件的约束,当前服务部门之间各自独立性仍然非常强,还没有形成整体协作经营模式。(八) 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滞后于其他经济部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开放度较低有关。部分服务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保险、铁路运输等)中长期存在严重的市场进入壁垒,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很难进入。由于缺乏充分的竞争,导致居于垄断经营地位的国有服务企业经营机制僵化,服务价格高昂,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另外,服务业投资在所有制结构上的转换仍然缓慢。在服务业投资中,与1998年相比,2002年国有经济投资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而股份制经济投资则上升了12%以上,但相对于目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33.6%的国有投资比例,服务业投资在所有制结构上的转换仍然滞后。(九) 其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除上述八个方面外,我国服务业发展在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全面的差距。四、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后的原因分析(一) 经济发展阶段约束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吉利斯,波金斯,罗默,斯诺德格拉斯著,发展经济学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认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必然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会依次出现上升、下降和稳定的趋势。当居民消费由基本生存必需品转向工业品为主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就会上升,由于工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投资强度要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由此必然引起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当居民消费由工业品转向服务类产品为主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就会提高,并引起消费率上升和投资率下降。在经济发达阶段,工业化完成,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比例趋于稳定。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水平与服务业消费市场供需结构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又不是在任何时候(阶段)都呈现同步对称性,即非严格线性关系。具体的说,人均GDP1500美元和5000美元是两个重要的节点,越过这两个节点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比重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在工业化前期阶段,人均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服务业产值比重会迅速增加,达到45%-50%;在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在1500-5000美元之间时,服务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农业比重显著降低而工业比重显著增加;当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或者说信息化阶段时,服务业比重又会出现迅速增长,比重达到60%-70%以上(图9)。图9 不同经济阶段服务业占GDP比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相关统计整理。 表6的数据很好地支撑了图9的结论。从横截面数据比较,我国服务业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从经济发展阶段来分析,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并非如剖面数据表现出存在那么大的差距。表6 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人均GDP 800美元人均GDP 3000美元时期时间服务业/GDP(%)时间服务业/GDP(%)美国194052196258法国195037197146德国195542197040.55日本196443197245.7韩国197635.6198740.6巴西197347.5199449中国200133.6我国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受到挤压效应作用的影响、相对需求不足的阶段,需求驱动尚未成为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根据服务业发展阶段的推论,可以预见,在“十一五”期间,随着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国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二) 产业政策和投资模式偏好影响了服务业消费的供给一是在整个中国经济以工业发展为主流的工业化经济背景下,制造业发展在税收、就业和经济指标上的重大贡献,形成中国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制造业情结”,各地面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使这种情结更加强化;二是就政策性因素而言,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消费的倾向仍然存在;三是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大部分地区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或初期阶段,对外经济贸易中服务业基本未对外开放,旧的服务业模式和传统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在上述政策和投资偏好的影响下,我国过去产业发展方面一个偏差就是没有处理好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关系,把工业化片面地等同于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服务业消费供给总量不足。总体上看,在绝大多数商品都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服务产品却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行路难,看病难,买票排队,交费排队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折射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当前我国服务业来看,长期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矛盾,运输、仓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金融、电信、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重不足。此外,服务领域狭小,服务水平不高,也是我国服务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专家指出,我国服务业如不加快发展,加大消费总量供给,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瓶颈。(三) 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服务业比较优势不突出1、我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不突出现代服务贸易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现代服务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也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明显低于制造业。特别是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我国的出口依存度高,二是外资对制造业的参与程度显著高于服务业,提升了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相对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后者显然是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引资政策取向决定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从宏观层面指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背景之一,就是由国际分工造成的国际背景,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没给中国发展服务业的空间。我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不突出的具体表现为:(1)在服务业利用外资方面,比例太低,从实践看,我们并没有因此保护和发展起自己的服务业。相反,外资特别是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未对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示范效应、竞争效应、规范效应和增加供给的效应。结果是,我国的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明显滞后,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非常低,服务贸易辐射世界的面非常小,服务业在世界设立分支机构比较少;(2)在服务业参与全球分工中,我国的顺差主要集中在传统旅游和劳务输出两个领域。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等新兴服务比重仍然很低;(3)在服务企业方面,我国服务企业无论是在组织规模上还是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目前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中,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已挖走国内银行相当数量的业务骨干。在信息服务等其他行业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 2、印度服务业在参与国际分工给我们的启示2004年第6期信息空间杂志中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典范一文介绍: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08年信息技术服务以及设在印度的后台工作量将增长4倍,从而使印度这一行业的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雇员总数增长至400万人,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升至7%。如果印度能够发展成为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那么它将是第一个以人才资源为催化刑,而不是依靠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来实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培养出劳动力成本低、智商高,同时又会讲英语的人才精英将很快会对美国产生长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远大于中国。制造业(这也是中国的优势所在)的产出仅占美国总产出的14%,其就业岗位仅占美国工作总量的11%。印度的优势在于服务业,这项产业大约占美国经济的60%,其就业人数约占美国就业总数的2/3。我们认为,印度以外需性导向为特征的服务业的崛起在于人力资源禀赋的优势明显,适应现代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发展趋势。而反思我国服务业发展道路,主要不足在于未能集中有限资源,针对国内、国际需求,优先发展战略性服务业,包括没有积极发展产业服务业和教育等战略基础产业,培育起服务业增长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走出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之路。 (四) 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指导政策落后于形式发展需要1、服务业战略提出较晚。自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