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局XX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各乡镇教育组、局直中小学: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广大师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尊重中华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继承先贤品格,增进爱党、爱国、爱乡情感,根据县文明办工作安排,县局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以“缅怀先辈、继承传统、圆梦中华”为主题,通过开展祭奠英烈、缅怀先人、经典诵读等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绿色祭奠,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时代文明新风,进一步增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情感,为建设沿海强县美丽xx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活动内容.开展祭奠先烈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到李大钊纪念馆(故居)、xx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大战役发生地、战争遗址以及无名烈士、散葬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汇聚精神力量。2.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各学校组织广大师生登录中国文明网、河北文明网等,点击“网上祭英烈”浮窗链接,参与网上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等祭英烈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向往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3.开展文明祭扫活动。各校要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祭祀理念,倡导大家用种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手机短信、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4.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宣传节庆习俗,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清明文化,感悟精神内涵,起到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作用;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等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个人朗诵、集体诵读、书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人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清明,接受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三、活动要求.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好时机。各单位要把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日程,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实施。2.要突出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多设计广大师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节日活动项目,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力争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得到思想净化和精神洗礼。3.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的作用,广泛宣传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反映节日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4.各单位要做好主题活动安排,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应急供货措施方案(3篇)
- 农村断电补偿方案(3篇)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前模拟政治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旧厂房简单改造方案(3篇)
- 市场宣传物料管理方案(3篇)
- 水泥送货方案(3篇)
- 处置钢结构厂房方案(3篇)
- 机房施工防火封堵方案(3篇)
- 电子图书采购方案(3篇)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2024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市属国有企业招聘康定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层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护患沟通技巧
- 管廊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智慧水利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带音标) mp3跟读朗读听力下载
- 中国移动家集客考试题库(浓缩700题)
- 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洞察分析
- T∕CFA 0308052-2019 铸造绿色工艺规划要求和评估 导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