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基础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要求“为了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品格。本文分析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有效途径 G633.3 C 1672-1578(2015)04-0104-01 语文课程是传统文化知识的载体,汇聚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载道、载情、载史,融道德、艺术、哲学思想于一体。高中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时时为学生提供着思想的营养,使他们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奋发向上,增强创造力。 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冲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城。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增强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并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优美,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1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压力,教师沦为“教书匠”、课堂只有“满堂灌”、学习只为考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泳优游,诗词名篇未及吟哦赏鉴,大量优秀作品没能细品慢赏而失之交臂,学习中缺失了自己的品读与理解,过度依赖教辅资料工具书,急功近利的语文学习过程毫无快乐可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学生塑造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人,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献身人类进步事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作了明确的要求,即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因素。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底蕴深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更加热爱祖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更近距离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成就,不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向学生充分展示每一篇文章中的文化特质。高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择和编排的,都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与美,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向学生作更好的展示,引导学生探求和捕捉更深层次的文化视点。韩愈的师说一文,提倡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师求学的原则,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语文教师要从师说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逐章理解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社会耻于从师的流俗、愚人愈愚的现实,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体会韩愈苦心,从而树立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司马迁的鸿门宴,作为史记名篇,充分体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艺术特色。也要从“楚汉争战”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相关历史事件的介绍,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品的审美情感,从而进一步领略我国伟大的民族文化精神。 突出汉语思维方式,加强汉语思维方式的教学。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紧密的关系。语言方面,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汉语语法体系是中华民族的表情达意的通用手段。谋篇布局方面,我国传统修辞理论强调作品的整体效果,讲究前后照应和首尾圆合。修辞方面,汉语语言讲究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注重表现力与美感。因此,在学习课文尤其古典文学作品时,要依照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理顺思路,注意透过文字抓取古典文化的精髓。苏洵六国论,作为古代典范的政论文,文章扣住论述核心,结构首尾圆合,从“六国”说起,发于“六国”、收于“六国”,充分体现了古人作文首尾照应的传统思维方式,“一篇之中三致志”,阐明了“弊在赂秦”的危害,谋篇周严,浑然一体,无懈可击。针对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文气贯通,进而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时文章的严谨构思。苏轼前赤壁赋体现了汉民族推崇的对称、均衡思维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在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感悟这种思维方式,深入体会语言的强烈美感与卓越表现力,才能加强汉语思维方式的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传统文化作品,加强对话语文化意义的理解。在语言表层上,话语的文化意义是语文的外部因素的积淀和反映,如社会背景、文化潮流、时代特点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揭示作品传统积淀的文化意义。宝玉挨打一文中,王夫人听到贾政要打宝玉的消息后,按照封建礼教,应该先向贾母禀报。王夫人到贾政书房,要先让门客、小厮等男仆、外人回避,先行通报才行。而这段文字却描写了王夫人“不及去回贾母,便忙穿衣出来”,充分的显示出她爱子心切的慌乱和紧张。在书房劝贾政时,也是先从“老爷要保重”说起,反映了“既嫁从夫”的文化观念。后来又说老太太倘或“一时不在了,岂不事大”,反映了媳妇遵从婆婆的传统文化观念。随后,听到贾政要勒死宝玉,王夫人表示要与宝玉一起死,充分的反映了“母以子贵”的传统文化观念。在这段文字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析王夫人的言行,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王夫人的微妙处境和复杂心理,揭示这段描写中的文化传统内涵。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更是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濡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廖海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 2陈佳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1(3). 作者简介:王敏(197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白山市环境监察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宁波俄语专业科目高频考点及答案
- 建筑幕墙成品保护管理方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在煤转化油混合物中的分离与二氧化碳脱除研究
- 630MPa级高强钢筋LUHP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STEAM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工程思维的实践研究
- 建筑装饰施工环保措施与实施
- 混凝土粘结性能优化技术方案
- 防水层施工技术难点解决方案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安全生产法课件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消防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
- 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