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xx—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_第1页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xx—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_第2页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xx—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_第3页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xx—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_第4页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xx—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XX 2016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XX 2016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站在 2016 年的年头往回看,绵延而来的不仅是这个学期的一段路径,还有那更远更长的来路。所有的今天都是建立在无数个昨天的基础上的。这一路走来,我们的串串脚印清晰可见,最初的稚拙也渐趋向成熟。这一学期,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颇给人静水流深之感。 一、删烦就简,重点突破 本学期的活动可谓删烦就简,重点突破,主要围绕基础教育不同阶段记叙文作文教学序列 化研究省级课题的深度研究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课题研究不同于别的课题研究,是不能仅仅做理论研究的,任何的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从真实的教学中来。这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进行记叙文教学序列的课例研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的课例研究更加突出 “ 序列化 ” ,焦点更加集中,着力增强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蔡敏老师和姚惠玲老师分别承担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中2 / 5 二年级的同题课例研究 记一件有趣的事,教学效果非常好。对课例的探讨交流也是紧紧围绕本学年段序列化设计的合理性和达成效果进行的。而对学生习作的收集分析,让我们能真实细 致地了解教学的实效性。这种全方位的课例结构为课题的有效研究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另辟蹊径,别样收获 我们工作室成员中高中老师较多,而课题研究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年段,小学、初中的课例研究捉襟见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导师提议,另辟蹊径,尝试让高中老师到小学、初中上课。 这个尝试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对于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来说,跨学年段上课听课,不仅是一种直观的全新的体验,角色的互换,更易让人深入去思考不同学年段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的衔接和呈现,序列化教学不再是各个学年段站在自己 位置上割裂式思考下的抽象名词,而是彼此贯通后的具象思考。这是这个学期这种创新尝试带来的最大收获,也是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没有预想到的价值巨大的收获。 三、交流互动,砥砺前行 这学期我们工作室与桐乡一中的沈 *老师中学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交流互动。我们交流了解了两个工作室的建构工作情况,观摩探讨了 “ 定点抛锚式 ” 作文序列教学之 “ 微画面之美 ” 课例,并对当前作文教学交换了3 / 5 彼此的看法。两位导师切磋论道,名师境界令人仰望。这种专业领域的务实交流,对两个工作室的成长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次 全员研学之外,工作室的蔡 *、童 *、张 *三位老师还有幸参加了首届中国新生代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自己饱受教益之余,也给其他学员带回了大会精髓,让大家有机会共享精神大餐。 独学无友,不如交流互动,一起砥砺前行,方能登高望远。 四、厚积薄发,成果硕然 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工作室良好氛围的浸染下,这个学期,工作室的学员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平时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宣城市中学语文三项评比中,范 *老师的高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获一等奖,王 *老师的点亮风中的一盏灯获二等奖,蔡 *老师的得淡泊者得自由获三等奖,张 *老师的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初探获三等奖,姚 *老师的慧心巧思,创意无限和仁者的反思,智者的呼唤均获三等奖。除论文获奖外,李 *老师的文章入选诗意的红烛 安徽教师散文百家,散文复习学生自主命题(语句含义题型)教学设计发表于学语文;范 *老师的优等生也需要 “ 善待 ” 与 “ 等待 ” 发表于教育文汇。4 / 5 在宣城市的优质课评比中,王 *老师获二等奖,范 *老师获三等奖。在骨干教师评选中,张本辉老师被评为第五届 “ 宁国 市骨干教师 ” ,李 *老师获 “ 宣城市骨干教师 ” 称号。在课题研究中,李 *老师既负责的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后,又申请了有效开展小学书法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同时,工作室的各位学员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表彰。 这些成果都是大家平时的工作研究中自然结出的,厚积必会薄发,理固宜然。 所有的绚烂终会归于平淡,而这种平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绚烂。工作室行进至今,已滤去新鲜,抛却热闹,直抵本质。有了两年半的积淀,相信在最后的一年里,我们能达成当初加入工作室的初衷,纵然不能成为名 师,也能一直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我的板书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我的教学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整体考虑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但由于赛教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把每个环节展示的很完满、很充分、很完整。我将重点放在师生共同学习及小组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展示环节中。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