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九年级语文第 20 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20、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学本文首先应理清故事情节;其次应学习作者塑造人物高超手法,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从而走进名著,爱上名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及作者生平 2、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 过程与方法: 导入 ——整体感知 ——探究讨论——鉴赏描写手法 ——中考链接——名著导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 11 体会作者塑造香菱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香菱与黛玉的形象。 教学难点: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讨论探究法 2、迁移拓展法 学法指导: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教师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3 / 11 同学们: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曾经说过: “女儿是水的做的骨肉,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干净。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冰清玉洁、惹人怜爱的女儿花——香菱 ”。 二、听一听 1、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一首插曲叹香菱。(多媒体播放歌曲) 欣赏完这首插曲,同学们一定想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这首诗是写给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 ”一句暗示香菱的名字。因为香菱原名英莲,莲与菱同生在水池中,且香气 弥漫。 “平生遭际实堪伤 ”,是说香菱一生的不幸遭遇让人伤感。第三四句是指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折磨而死,魂归故里。本句用了拆字法,“两地生孤木 ”,指 “桂 ”字,暗指夏金桂。 2、刚才我们通过听歌,认识了香菱,相信学习了香菱学诗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香菱的印象会更加深刻。香菱4 / 11 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现在老师检查一下预习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后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学生展示预习作 业,介绍曹雪芹生平及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三、理一理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大家初步了解了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进一步了解香菱。课文题目为香菱学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理一理,课文主要通过几个情节来展示香菱学诗的全过程。 学生讨论后明确:拜师 ——读诗 ——悟诗 ——写诗 四、议一议 5 / 11 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老 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1、课文中的香菱是怎样一位女子? 2、黛玉是如何教育香菱学诗的,课文中的黛玉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何启发或收获? 4、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何启发或收获? 五、赏一赏 曹雪芹以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现在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段香菱学诗的视频,想一想:在塑造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你能说说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吗? v(学生讨论后给出自己答案,教 师点拨小说塑造人物方法) 6 / 11 v 这些正、侧面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香菱这一女子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六、议一议: 1 曹雪芹塑造香菱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讨论后明确: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集于一身的薄命女子。然而他竟然和薛蟠这个极端粗陋鄙俗的人生活在一起,饱 受他和妻子夏金桂这个泼妇的凌辱折磨,最终悲惨死去。香菱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也更激起我们对那个黑暗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憎恨。 2 教师朗读自己写的香菱学诗一课的读后感,帮助同学们理解主旨,引导同学们在读名著的同时写读后感。 七、考一考(中考链接) 1 多媒体展示与红楼梦相关的中考题: 7 / 11 1(湖北省随州市)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个人是: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 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庭中,只能凄婉地唱出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 2(陕西)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 “阆苑仙葩 ”指的是(), “美玉无瑕 ”指的是()。 3、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的两句诗 _,_ 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是。妙笔点评水浒传。 (XX 年陕西 )、 5 原文:鲁达又道: “老儿,你来 !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 “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8 / 11 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 v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v 请根据选文, 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 (不必仿写 )。 2 师生共同梳理 “名著阅读 ”考点: 1 识记作者及作品名称。 2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3 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 4 认识小说中主要人物,分析人物性格。 5 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 八、读一读 多媒体展示老舍与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 9 / 11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那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它不能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一部伟大的作品! ——老舍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 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毛泽东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香菱学诗只是为我们阅读红楼梦打开了扇小小的 天窗,其实红楼梦中像香菱这样聪明灵秀的女子还有很多,让我一起走进这步伟大的10 / 11 著作。 (多媒体展示 “金陵十二钗 ”画图的同时,播放歌曲枉凝眉,结束本课) 九、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 曹雪芹 读诗 ————勤奋 悟诗 ————聪明 写诗 ————执著 十、作业布置:课外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黛玉葬花等有 关章节浅析黛玉性格的复杂性,完成小练笔:我眼中的林黛玉。 教学反思: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是一篇自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