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镇以前仅仅依靠水稻、甘蔗、蔬菜种植等单一农业发展经济,这样的结构模式不仅规模小而且效益低,农民常常处于广种薄收,入不敷出的状态。如今,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雏形,农民享受到了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获得的利益,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一、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民股份合作制等农业经营模式,引导和鼓励农头企业、流通大户、种植大户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与农业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实行以销定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愁销路的后顾之忧。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力度或由种植大户租种,推行土地、人力、技术资源的整合,促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如种植大户*分别联合村里的三个种植大户,在自己、合伙人、亚细亚公司三方之间,以“股份”形式联合种菜,蔬菜基地由1个增加到4个,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增加到320多亩。二、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既要符合市场的需要,又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增进对台农业交流协作,扩大合作领域,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台湾高优水果、特种养殖、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着力发展对台农业,建立一个台湾农产品试验基地,种植木瓜、莲雾等台湾优质水果120亩,是*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和*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示范基地;适度发展特种养殖,温泉养鳖100亩、养鳗100亩,2007年,全镇无公害蔬菜复种面积5万亩,种植生态型食用菌52万平方米。*村的龙须菜、新吴的“阳春”砂仁、佛手瓜、*村的大棚蔬菜、*的木瓜、*村的蘑菇种植等声名远扬,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特色” 的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有效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问题,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贷款;二是建立了奖励政策;拿出20万元设立高优农业发展奖励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大棚蔬菜、台湾木瓜、茶叶等高优农业种植,并每亩给予补助奖励200元至500元不等。三是积极向上争取;2006年以来,累计发放幸福工程扶贫周转金60万元;发放幸福工程款49.5万元,扶持160户困难户发展经济。四是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愁销路的后顾之忧,确保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寻求闽台乡镇建设合作交流、互惠互利的路子 1、开展闽台农业合作 *与台湾地缘相近,两地气候、土壤等种、养殖业生产条件相似。*镇属典型的传统农业重镇,农业基础较好。*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区把绿色的高优高效农业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种植的农产品多为“大路货”,传统品种比重大,新优特品种稀少,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个项目区内农业特色不明显,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业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镇,可考虑采用三种闽台农业合作方式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引进台湾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如马来系列木瓜、黑珍珠莲雾、台雕罗非鱼等适合*气候地理条件的新品种。二是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吸引台湾农民企业家来*创业。 2、引办台资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方兴未艾,是台资企业投资的热土。通过现有在*投资创业台商的牵线搭桥,依托*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加大台资企业引进力度,有效加快我镇工业发展速度,实现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局面。构建和谐社会要要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寻找突破口,要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是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以来,*镇先后投入7500多万元,完成农村等级水泥路建设达78公里;投入1700多万元进行地质灾害点176户群众的搬迁安置,*小区、*小区等一批批地质灾害安置点正成为灾害点村民新的家园;投入850多万元,完成拦河坝修复、*排涝站水闸重建等冬春修水利工程,保证了村民旱能灌涝能排;投入240万元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村民在家里就能用上放心水。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基础设施的维护、完善等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财政困难,基础设施维护资金相形见肘。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210万元,完成*卫生院改造提升,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2008年全镇农村合作医疗达参合率达96.18%,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16家村级卫生服务所(站)规范化建设全部验收合格,投入60万元,对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顺利完成*中学与*四中的撤并工作,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挖掘和整合各村文化设施,做到村村有广播电视、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宣传文化中心户等文化设施,活跃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5年在全县率先举办首届老年人运动会,受到市、县有关部门肯定。 三是搞好综合治理,开展家园清洁,建设和谐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些不和谐因素。多年来*镇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消除社会热点和治安隐患。开展一系列以“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企业”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开展好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工作,维护全镇的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并实现连续4年没有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