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威特医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司威特医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司威特医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司威特医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司威特医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2016 1号应急预案版本号:B版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颁布日期:2016年月21日 实施日期:2016年1月21日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目 录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4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51总则-51.1编制目的-51.2编制依据-61.3适用范围-81.4应急预案体系-81.5应急工作原则-92事故风险描述-9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04预警及信息报告-124.1预警-124.2信息报告-124.2.1信息接收与通报-124.2.2信息上报-144.2.3信息传递-145应急响应-155.1响应分级-155.2响应程序-175.3处置措施-185.4应急结束-416信息公开-427后期处置-428保障措施-448.1通信与信息保障-448.2应急队伍保障-448.3物资装备保障-458.4其他保障-459应急预案管理-469.1应急预案培训-469.2应急预案演练-479.3应急预案修订-489.4应急预案备案-489.5应急预案实施-49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0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511事故风险分析-5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23处置程序-544处置措施-56反应釜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91事故风险分析-60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603处置程序-614处置措施-61储罐区发生泄漏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31事故危险分析-642应急工作职责-643应急处置-654注意事项-69附件-71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712应急物资装备的清单-713应急信息规范化格式文本-733.1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733.2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结束应急状态公告-733.3有关生产安全事故处理情况报告-743.4关于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公告-75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754.1四氢呋喃报警分布图-754.2主要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存在位置-794.3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794.4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点标识-814.5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纸-834.5.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834.5.2厂区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854.5.3四氢呋喃防爆分区图-87 批准页第001号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依据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本公司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及事故特点编制完成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现已发布,从2016年1月21日起实施。 批准人:2016年1月21日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预防为主”是每个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准则,但无论预防工作做得如何详尽,由于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不可预知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助,首先要对全厂的危险隐患进行评估,对所有被确认的重大危险源,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预测,模拟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估算人员伤害情况,设备损坏程度,由于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度,依据预测提前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并配置救助器材,以最短的时间使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两个:1.1.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内。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1.1.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1.2编制依据1.2.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07-19颁布,2013-10-01实施);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13 号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 号,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2.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52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 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 号,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2009年5月1日实施);1.2.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653号,2014年7月 29日进行修订,自2004年1月13日起正式施行);1.2.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年 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3年12 月7日起施行);1.2.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2011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2月 1日起施行);1.2.9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 月24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2.1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TSGR0004-2009);1.2.11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国务院2002年4月30日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即日起 施行);1.2.12吉林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5年3月31日吉林省第 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5 年6月1日起施行);1.2.1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 2000189号);1.2.1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 协调字200456号);1.2.15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 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1.2.16关于开展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连锁技术改造工作的 意见(吉安监管危化字200947号);1.2.1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 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2.1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危化字 2004127号);1.2.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9号,2015年3月23日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5年7月1日起施行);1.3适用范围 司威特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一切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噪声、振动、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泄露、化学灼伤等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应急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1.4应急预案体系储罐区发生泄漏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反应釜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5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横向协调,纵向联动,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2事故风险描述2.1爆炸、火灾、中毒、灼伤事故的风险描述序号 存在位置 危险物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 糠醛脱水糠醛火灾、爆炸、中毒、容器爆炸2糠醛脱羰岗位糠醛、呋喃火灾、爆炸、中毒、灼烫、容器爆炸3呋喃回收、分离岗位呋喃火灾、爆炸、中毒、容器爆炸4呋喃加氢,精制岗位呋喃、氢气火灾、爆炸、容器爆炸5压缩机房中毒、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噪声与震动6甲醇裂解、制氢岗位甲醇火灾、爆炸、中毒、灼伤、容器爆炸7配变电岗位触电、火灾8储罐区四氢呋喃、糠醛、甲醇火灾、爆炸、中毒、车辆伤害9导热油火灾、爆炸2.2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事故的风险描述危险、有害因素触发事件存在位置触电1.电器设备漏电;2.接地不良;3.违章操作配电系统、压缩机房、泵房、四氢呋喃生产装置物体打击1. 维修时工具掉落砸人;2.操作中,发生工具伤人生产车间、维修过程机械伤害1. 转动机械无护罩、网、安全遮栏等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损坏。2. 人体接触到转动设备。压缩机房、泵房高处坠落1. 高处作业无防护措施;2.无防护栏;3.高处平台有孔洞;4.作业环境差,个人不注意。主生产区车辆伤害无照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原料产品存储场所噪声风机、泵、压缩机等运行中。生产场所、压缩机房、泵房高温1.加热设备操作失误;2.违章操作生产场所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王海良现场应急指挥:总指挥:吴继彬 副总指挥:韩春华总指挥:任岩峻后勤保障小组组长刘政军安全保卫小组组长徐连庆武通讯联络小组组长刘俊生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徐连庆永超善后评估小组组长高旭3.3.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2.1负责本公司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3.2.2负责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和救援。3.2.3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3.2.4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组织指挥各救援小组实施救援行动。3.2.5应急指挥部为公司应急救援日常办事机构。3.3救援小组职责3.3.1应急救援小组:由公司车间组成,负责抢险、救援、消防灭火、抢修工作。3.3.2安全保卫组:由公司安全部、人力资源部组成,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公司内道路管制工作。3.3.3通讯联络小组:由公司生产部、电工班组成,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负责指挥部与救援小组、救援小组之间协调联络及对外部联系。3.3.4后勤保障组: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经营部、仓库组成,负责抢险、救援、抢修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3.3.5善后评估小组:由公司财务部、生产设备部组成,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和损失评估。3.4总指挥职责由公司法人担任,负责组织领导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3.5现场应急总指挥职责由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总经理担任,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组织、协调、联络和指挥工作。3.6现场应急副总指挥职责由公司负责质量技术部的总工程师担任,协助现场应急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1.1预警条件 a DCS主控人员根据电脑报警监控状态栏黄色预警值或生产现场巡检人员根据各种一次表黄色预警值(或黄色标识)出现时,第一发现人和第一确认人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 b 车间主任或副主任立即将事故预警信息报告给公司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事故预警信息后 应立即到达现场或指定公司安全部人员到达现场了解情况,根据事故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危害程度、应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对事故可能发生级别进行预测预警。 c 预测可能发生一般生产事故时,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指令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当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排除后,宣布预警解除。 d 预测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等级时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指令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和安全保卫小组组长依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并进入紧急状态,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和安全保卫小组组长跟踪事态发展。当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排除后,宣布预警解除。4.2信息报告4.2.1信息接收与通报 a 司威特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事故信息接收、上报和责任人车间主任徐连庆 1.无法解决2.事故扩大,DCS主控人员:张宏涛、高艳君 或现场巡检人员李楠、李学军发现生产事故 公司无法控制时,拨打 火警或医疗救护电话 车间副主任 申彦军孙斌 防爆对讲机,公司电话, 个人手机上报现场应急总指挥 吴继彬 1.无法解决2.事故扩大, 1.无法解决2.事故扩大, 公司无法控制时,拨打 公司无法控制时,拨打 火警或医疗救护电话 火警或医疗救护电话 防爆对讲机,公司电话, 公司电话、个人手机现场应急副总指挥 韩春华 韩春华 个人手机上报 上报 县级政府相关部门 1.无法解决2.事故扩大, 公司无法控制时,拨打 公司应急总指挥 王海良 火警或医疗救护电话 向社会求援 公司电话、个人手机 上报4.2.2信息上报司威特公司安全部长:徐连庆 手话04375108935a.向吉林省东辽县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上报事故信息。b.东辽县白泉镇政府安全站.c.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事故类型、事故地点或装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经过、事故有可能或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应及时报告.d.上报时限,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司威特公司应急总指挥 王海良 a.根据事故类型事故信息 响应级别接收 决策判断现场应急总指挥吴继彬 现场副总指挥 韩春华 b.事故发生后一小时 内通知公司安全部 上报车间主任:徐连庆车间副主任:申彦军4.2.3信息传递 公司应急总指挥和东辽县安监局沟通,根据事实情况确定发表事故内容,经东辽县安监局核准后,由现场应急总指挥对新闻媒体、社会群众解释、通报事故情况,事故通报情况要求实事求是。对不确定的事不妄下结论、妄加猜想,对报道失实的及时、据实澄清。司威特公司安全部长:徐连庆 手机话:04375108935a.东辽县人民政府.b.东辽县安监局.c.东辽县环保局.d.东辽县广播电视台司威特公司应急总指挥 王海良 1.根据事故类型事故信息 响应级别做出接收 决策判断现场应急总指挥吴继彬 现场副总指挥 韩春华 2.事故发生后一小时 内通知 车间主任:徐连庆车间副主任:申彦军5应急响应5.1响应级别 a.按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分六级:一级响应为特别重大事故;二级响应为重大事故;三级响应为较大事故;四级响应为一般事故;五级响应为较小事故;六级响应为特小事故。 b.吉林省司威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响应分级一览表响应级别事故危害程度事故影响范围控制事态能力扩大应急响应部门一级响应伤亡人数在3人以上,公司财产损失特别巨大,需6-12个月的维修改造恢复生产厂区周边100以内公司无法自主控制,超出公司救援能力东辽县人民政府东辽县安监局东辽县环保局东辽县消防支队东辽县人民医院东辽县公安局东辽县交通局东辽县财政局东辽县经济局东辽县白泉镇政府二级响应伤亡人数在3人以下,公司财产损失重大,需3-6个月的维修改造恢复生产厂区周边50米以内公司自主救援力量不能控制事故扩大蔓延东辽县人民政府东辽县安监局东辽县环保局东辽县消防支队东辽县人民医院东辽县公安局东辽县交通局东辽县财政局东辽县经济局东辽县白泉镇政府三级响应无死亡人员,受伤人数在3人以上,公司财产损失较大,需1-3个月维修改造恢复生产厂区以内公司能够自主控制,能力受到限制东辽县安监局东辽县环保局东辽县消防支队东辽县白泉镇政府东辽县人民医院四级响应无死亡人员,受伤人数在3人以下,公司财产损失一般,需3-10天维修改造恢复生产生产主厂房公司自主控制东辽县安监局东辽县环保局东辽县消防支队东辽县人民医院五级响应无伤亡人员公司财产损失较小,需1-3天维修保养恢复生产生产工序车间自主控制,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六级响应无人员伤亡,公司财产损失小,需8到24小时的简单维修保养即可恢复生产生产岗位班组自主控制,车间负责组织协调5.2响应程序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事故发生 报 警 接 警 警情判断 信息反馈 Y N现场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到达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信息收集、上报材料准备 启动应急预案 判断决策 应急增援救援行动 应急扩大事态控制 现场隔离 伤员救治 撤离疏散人员 应急物资调配 信息通讯保障 消除次生衍生 事故隐患 清理现场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改进措施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信息发布 事故信息上报5.3处置措施1.5.3.1处置原则: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应急响应级别,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程序决策,确立事故现场救援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公司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总指挥或现场副总指挥组织、协调现场救援小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合理有效的调动和使用应急资源。5.3.2处置措施 1)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毒性防护,中毒急救存储运输和泄露,着火应急处置措施a.糠醛 a1.毒性特征 为有机有毒品,可燃液体,似苯甲醛气味,无色至琥珀色,在空气中或遇光逐渐变为深棕色。相对密度1.161,熔点-36.5,沸点161. 1,蒸汽相对密度3.31,闪点60,自燃点315.6, 遇明火燃烧,受热放出有毒有刺激性气体。在20时蒸汽压为1. OmmHg.微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8.3%;水在糠醛中溶解度为:4.8%。爆炸极限:2. 1-19. 3%,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0mg/m3毒性为中度危害。与强酸或强碱反应能起火或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能溶解多种塑料。本品属可燃液体,应禁明火及吸烟,于60以上时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此时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采有防爆电器设备,火险等级为乙级。糠醛蒸汽刺激眼睛,有催泪作用,本品易经皮肤吸收或直接,轻度中毒引起头晕、呕吐、无力、失眠、血压降低等症状,进一步会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并能损害肝、肾、血液和骨髓,严重时产生昏迷、麻痹以至死亡。a2急救和预防 溅入眼睛和皮肤,须用大量清水冲洗,误入消化道时,立即漱口,大量饮水、催吐,并送医院。应急或逃生时,须配带防毒面具。当吸入时,应使吸入蒸气的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实行呼吸复苏术;若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生产设备应密闭,操现场应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本品直接与人体接触,防止吸入或吞入,分装和搬运要注意个人防护。穿戴清洁完好的睛橡胶或合成胶制作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戴防护镜和面罩以保护眼睛;接触高浓度糠醛蒸汽时要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选用适当的给氧呼吸器。若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眼睛视力检查。a3.存贮、运输存于密闭容器中,置于凉爽、通风、隔热处,大容积贮罐存贮时要隔绝空气充氮封闭保护;远离强酸性物质和强氧化剂;严禁烟火;装有23升以上该品的金属容器应着地放稳;使用无火花工具开闭容器。运输须贴“可燃、有毒液体”标签。a4.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糠醛属乙级可燃液休、有毒,高浓度蒸汽能爆,火中伴生毒气,当发生泄漏、着火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着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着火容器,以免爆炸,直至灭火结束。b.甲醇b1.毒性特征 甲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极高,甲醇和甲醇蒸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并迅速分布于机体组织,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危害最为严重,可导致目盲;甲醇在人体内有明显的积蓄作用,可逐渐转化为甲酸,引起血氧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狗经口最低中毒浓度为750mg/Kg。大鼠经口LD50为1214 ml/ Kg,吸入41.4g/m3, 1820小时后死亡。猪吸入LC50为44 g/ m36h。甲醇对人体的致死量为30ml,但饮入5 - 10 ml己能引起严重中毒,15 ml可致视网膜炎、失明,30-100 ml可致死,潜伏期为8-36小时。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后,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澹妄,呼吸困难、痉挛、脉弱而快、瞳孔反应消失,甚至昏迷,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视神经和视网膜出现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过量吸入则产生支体僵木、痛性痉挛、怕光、甚至失明,病情恢复十分缓慢且不彻底。长期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汽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昏迷、恶心及早期视力减退等;皮肤接触会使皮肤干裂、红肿,出现脱脂、湿疹、皮炎等,并对眼睛有刺激性,严重时也会导致目盲;食入本品,除吸入产生的症状外,还会损伤肝、肾、心脏、神经,甚至致死。b2.急救和预防当吸入时,应使吸入蒸气的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实行呼吸复苏术;若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若甲醇溅入眼睛或皮肤上,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防护措施:进入有泄漏的工作场所时应严禁烟火;穿戴清洁完好的睛橡胶或合成胶制作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戴防护镜和面罩以保护眼睛;接触高浓度甲醉蒸汽时要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3号)或选用适当的给氧呼吸器。若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眼睛视力检查。b4.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甲醇属甲级易燃液体,蒸汽易爆,火中伴生毒气,当发生泄漏、着火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着火容器,以免爆炸,直至灭火结束。c.呋喃c1.毒性特征 为一级易燃、易爆无色液体,日久变成棕色液体,有温和的香味。相对密度0. 94,熔点-85.60,沸点31.4,蒸汽相对密度2.35,不溶与水,溶于丙酮、苯,易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闪点-35,自燃点390,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2.314.3,在空气中能形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蒸馏时易引起爆炸,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23mg/m3。火险等级为甲级。 本品因沸点和闪点低,挥发性大,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很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加,有开裂和爆炸危险。本品有毒,毒性为中度危害,可经皮肤、消化道吸收,可致血压下降,呼吸衰竭,肝肾损害。本品蒸汽有麻醉作用,以能被皮肤吸收而中毒。c2.急救和预防 当吸入时,应使吸入蒸气的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实行呼吸复苏术;若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溅上身体须用大量清水及肥皂充分冲洗。 防护措施:生产设备应密闭,严防泄漏,操作现场应全面通风、换气,严防接近热源和火源。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本品直接与人体接触,防止吸入或吞入。进入有泄漏的工作场所时应严禁烟火;穿戴清洁完好的睛橡胶或合成胶作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戴仿护镜和面罩以保护眼睛;接触高浓度呋喃蒸汽时要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选用适当的给氧呼吸器。若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眼睛视力检查。c3.存贮、运输存于密闭容器中,置于凉爽、通风、隔热的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28,避光保存,仓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头设在仓外。装有23升以上该品的金属容器应着地放稳;使用无火花工具开闭容器。运输须贴“易燃液体、毒品”标签,铁路运输限量。c4.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呋喃属甲级易燃液体,蒸汽易爆,火中伴生毒气,当发生泄漏、着火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着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着火容器,以免爆炸,直至灭火结束。d.氢气 无色、无臭、易燃、易爆气体,气体相对密度0. 07,自燃温度400,沸点-252. 8。不溶于水,爆炸极限为4. 1%-74.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火险等级为甲类可燃气体。 氢气在高浓度时具有单纯性窒息作用,高浓度接触时要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着火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当着火时,立即切断气源后,尽可能将压力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再熄灭正在燃烧的火焰,喷水冷却着火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火焰,以免引起爆炸。e.一氧化碳 无色无臭气体。液体相对密度0. 7 9,气体相对密度0. 9 7,微溶于水,爆炸极限为12.5-74.2%,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微轻。火险等级为乙类可燃气体。 本品易于对人体造成危害。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血液中毒,造成缺氧窒息,严重时造成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一氧化碳,表现为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时可致心肌损伤。对急性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暖持静,人工呼吸、输氧。对接触一氧化碳的工人,岗位上应有配5型过滤式防毒面具。 泄漏、着火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化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引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着火时,立即切断气源。如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f.氮气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它本身无毒,但当空气中氮气含量增高,氧气量相对降低,当氧含量低于16%时,就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氮气窒息的表现主要为机体缺氧,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脉搏弱而快、精神恍惚不安、全身乏力、肌肉协调运动失调,若进入完全充满氮气的设备中,人会立即昏倒而窒息。 氮气窒息的治疗首要是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转至新鲜处,患者脱离现场后,立即吸入氧气,若呼吸己停止,则马上施人工呼吸或用苏生器,同时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洛具林或可拉明等。 小规模氮气用户一般都用高压钢瓶盛装,在使用中要严格执行高压钢瓶储运使用的有关规范:存于凉爽、通风、隔热处;装有23升以上高压钢瓶应着地放稳,不准撞击;注意钢瓶的有效使用期限,定期进行高压钢瓶的常规安全检验。g.四氢呋喃g1.毒性特征 为一级易燃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液体相对密度0.889,熔点-108.5,沸点65.4,相对密度2.5,溶于水,闪点-20,自燃点321. 1,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爆炸极限为2.3-11.8%。遇明火、强氧化剂有燃烧危险,在空气或阳光下能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氢氧化钾接触剧烈反应。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90mg/m3,毒性为轻度危害。 本品极易燃,严禁明火、火花和吸烟,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夏季露天储罐要有降温措施,罐装时流速3m/s,且要有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积聚,储存间照明、通风要防爆,开头设在仓外。蒸馏前应先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如有则应先处理,火险等级为甲级。本品为低毒溶剂,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接触后会引起咽喉痛、咳嗽、呼吸急促、头疼、腹疼、皮肤和眼结膜冲血、疼痛。应急时,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g2.急救和预防当吸入时,应使吸入蒸气的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实行呼吸复苏术;若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溅上眼睛或身体上须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全身,清洗口腔,多喝开水,严重者送医院。防护措施:生产设备应密闭,严防泄漏,操现场应全面通风、换气,严防接近热源和火源。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本品直接与人体接触,防止吸入或吞入。进入有泄漏的工作场所时应严禁烟火,穿戴清洁完好的睛橡胶或合成胶制作的防护用具以保护皮肤,戴防护镜和面罩以保护眼睛;接触高浓度呋喃蒸汽时要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选用适当的给氧呼吸器。若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眼睛视力检查。g3.存贮、运输 存于密闭容器中,置于凉爽、通风、隔热的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大容积贮罐存贮时最好要隔绝空气充氮封闭保护,仓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头设在仓外。装有23升以上该品的金属容器应着地放稳;使用无火花工具开闭容器。运愉须贴“易燃液体、毒品”标签,铁路运输限量。g4.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四氢呋喃属甲级易燃液体,蒸汽易爆,火中伴生毒气,当发生泄漏、着火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着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着火容器,以免爆炸,直至灭火结束。2) 装置厂房安全防护措施 1、在装置厂房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泵房、罐区等处,必须配有强制通风设施,必要时局部强制通风。要求设备、管道、仪表、阀门等完好、密闭,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密闭性,消除跑、冒、滴、漏,使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做好安检和环保工作,把事故、伤亡危害防患于未然。 2、在装置内应在明显标志之处配备好必需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甲醇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3号.有机蒸汽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2L号;一氧化碳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5号)、氧气呼吸器、防护眼镜、胶皮手套和靴子等,应急时好用。具体配备数量和规格可参考下表: 本装置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型号 项目 类型 数量 备注1防毒面具过滤式,滤毒罐2L号8有机蒸汽2防毒面具过滤式,滤毒罐3号9 甲醇3防毒面具过滤式,滤毒罐5号2一氧化碳4氧气呼吸器85口罩 医用 506防护眼罩127胶皮手套橡胶128靴子 橡胶129安全帽20 3、操作人员在检修时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禁止车间有毒物质直接与皮肤接触,严防有毒物质溅入眼内。 4、停车检修时,要检修的设备要先用氮气置换出有毒气体,再用空气将氮气吹至设备内氧含量高于20% .才能进入设备内检修,以免发生氮气窒息事故。检修设备、管道、阀门等时,检修人员应与工艺操作人员相配合,执行有关检修规定,做好现场监护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5、进入有毒岗位抢救人员,必须配戴防毒面具,并采取通风排毒措施。 6、发生中毒事故时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有关科室及领导,在领导或技术人员的统一组织和指挥下开层抢救工作。抢救时应首先迅速弄清中毒物质,再按规定的急救措施处理,如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7、装置现场应长期备有5%的碳酸氢钠溶液(处理酸灼伤)和3%的硼酸溶液(处理碱类灼伤),以备酸碱化学品灼伤。另应在方便处配有清洁水源及冲洗用水管及水龙头,以备化学品灼伤时立即冲洗时用。 8、环境空气监护部门应定期对本车间操作环境进行监测,如超过安全卫生要求应及时通告车间负责人,尽快查出原因并消除泄漏隐患。以防可燃气体的积累。 9、工厂医务部门应定期对装置(车间)职工进行职业性身体检查,体测资料要建档保存,体检中发现职业忌症.职业病及其他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10、 生产场所所用的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要设有安全栏杆;有危险的吊装孔、安装孔要设有安全护栏;地沟、害井要设置盖板;有危险的场所要设置安全标志及事故照明,防止堕落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