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施工方案 基层施工方案篇一: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道路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土方工程施工完毕,土路基基本形成并检整完毕后,即可开始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级配碎石施工完毕,可开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混合料拌合后,成品料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用机械进行摊铺,经检整碾压成型。 (2)在合格的级配碎石垫层上摊铺底基层、基层,摊铺宽度依据实际情况确定,车行道部分底基层加铺30厘米宽,最上层加铺24厘米宽,碾压时考虑采用与摊铺厚度一致的木方作为边模,以保证压实成型后的线型整齐、边角压实满足要求;虚铺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通常按1.3-1.4考虑。同一层基层的摊铺在接头处设置木模,以防形成斜搓;不同基层的接头应做成台阶形错开,距离以大于1米为宜。 在经初压后即用三米尺跟踪监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凿毛后加铺,再正常碾压,以保证平整度。在摊铺前按照虚铺系数测定适当的高程控制线;在经过初压后即用水准仪测定初压的高程,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迅速整改以满足要求。 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完成摊铺、整平后及时而连续的进行压实,直到在全宽、全厚范围内都均匀地压实到下表规定的标准压实度以上为止。先采用12吨静力压路机初次碾压,再采用18吨三轮压路机碾压,由设计高程较低处往设计高程较高处半轮接半轮施压,压实遍数应在5遍以上或肉眼观察无明显轮痕,此时可进行灌砂试验确定压实度,压实度应满足本合同段技术规范规定。 (3)完工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底基层或基层立即开始养生,养生期为7天,在养生中底基层或基层要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24小时内就可铺筑上层,不需经过7天养生期,但上层不宜用强力振动压路机碾压。在养生期间,不允许施工运输车辆在路上行驶;施工中拟采取麻袋洒水养生,保证麻袋湿润,养生期间安排专人值班控制车流方向等。养生期间,如发生破坏则及时修整到要求标准,修整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4)摊铺:在摊铺段二侧边缘立模以控制边缘摊铺厚度,根据基础结构30厘米厚分两次均匀摊铺(每次15厘米)。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摊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摊铺。 (5)整平碾压: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标准基层碾压用1218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度厚度不应超过15cm,使用1820t压路机压实时其厚度不应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从出料到碾压成型在水泥初凝阶段完成,时间不超过2小时。基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交通并保护表层不受污染或破坏。施工车辆应缓慢行驶,行驶速度不大于30km/h。 (6)接缝处理 人工将缝端混合料整平,横缝必须垂直、整齐。在第二段作业时将上次铺设的尾端即接茬处按垂直道路的横缝切割,并将多余部分挖松清除干净。每层之间的搭接缝上下错开布置。 (7)养生 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经检查压实度和高程合格后,立即开始采用草袋覆盖湿养。养生期不宜少于7日,始终保持湿润,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如不立即铺筑面层,则延长养生期,不宜让基层长时间曝晒干裂。 (8)技术措施本工程为(5:9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和碎石集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配料准确,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符合规范要求,拌合时须质检员旁站监督,按要求级配准确,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混合料出料时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至现场,摊铺后达到最佳值碾压。 拌合时间不少于60秒,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控制各种材料用量。 碾压机具选用12-18T压路机初压,复压采用18T-20T压路机,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完成。 施工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到随拌随运随铺,及时碾压。 每次摊铺完毕时,接头整齐一致,在下次连续摊铺时,将接头挖齐,铺接压实后平整顺畅。 现场进行快速含水量试验,并及时与后台取得联系,确保含水量的准确,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密实度试验,检验压实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每班制作饱水抗压强度试块,养生七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检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其强度应不低于3.0MPa,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施工工艺流程图 湖北宏缘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05月10日基层施工方案篇二:基层施工方案 长株潭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南托垸防洪景观道路工程 基 层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 长株潭防洪景观道路项目部一、概述 长株潭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南托垸段全线总长9.4939Km,共计44个交点,最小半径R为70m,最大半径为1000m。最大纵坡为0.158%,最小纵坡0.007%。 道路工程范围K0+000K9+493.9。K0+014.5K0+022路基宽为12m,K0+022K0+120.73为12m-10.5m过渡段,K0+120.73K1+440.73路基宽为10.5m,K1+440.73K1+533.33为10.5m-12m过渡段,K1+533.33K2+598.08路基宽为12m,K2+598.08K2+694.21为12m-10.5m过渡段,K2+694.21K8+579.07路基宽10.5m,K8+579.07K8+630.86为10.5m-8m过渡段,K8+630.86K9+493.9路基宽8m。全线基层摊铺面积共计259670m2。 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见附表一) (二)施工主要机械、仪器配置表(见附表二) (三)施工起讫时间:2011年11月16日2012年1月16日,共62个日历天。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A、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三合料配合比试验、原试验报告、击实试验报告、无侧限抗压强度报告等); B、测量资料。 2、现场准备 A、基层施工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施工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B、基层施工机械设备已到位;C、已修建通往作业面的施工便道,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三、施工方案 (一)准备下承层 在路基交验后,三合料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和散落材料。 路基交验实测项目(二)初次摊铺目的 通过初次铺筑无机结合料的试验路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用于指导基层铺筑。 (1)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检验在标准试验室所做的集料配合比例用于施工时,其密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达不到要求,需重新调整。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3)确定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时间。集料采用路拌,主要确定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 (4)确定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混合料采用挖掘机配合平地机成型,主要检查路拱横坡坡度。 (5)确定集料压实机械的选型,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对初压、复压、终压时,确定碾压顺序、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 (6)确定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保证施工连贯。 (7)密实度的检查方法,确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8)根据施工设备的配置和生产能力,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9)确定每一次合适的铺筑厚度。 (三)基层施工方法 三合料基层采用路拌法拌合,施工压实厚度为20cm,具体详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合料集中路拌法施工的流程如下图示: 1、施工控制 三合料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2、测量放样控制 在路基顶面恢复中线和边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设一中心桩,在 基层边缘及中线用长40cm的12钢筋设钢筋桩,并在钢筋上用红漆标出三合料的松铺高度(松铺厚度为26cm)并挂线,作为找平的基准。 3、混合料的拌和 1) 生石灰应充分消解至少48小时,与煤渣和卵石混合后继续闷料五至七 天。 2) 配料准确、拌合均匀,杜绝有明显离析现象,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检 查。 3) 拌和现场配备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员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时的含水 量及各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检查配比情况并据实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4) 根据摊铺时的天气状况,拌合时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4、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 1)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摊铺现场,并按划分好的方格网布料。 2)摊铺应连续进行,其速度同拌合能力相适应,否则将影响平整度。 3)测量人员随时检查摊铺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一般采取人工铺洒或铲挖混合料至设计标高。 4)对摊铺后表面出现粗料集中的部位刨掉部分粗料用细料找平,局部含水量过小的地方采用人工喷壶补水,雾状细流补水,切忌泼水。 5)为防止混合料水分散失,气温过高时加盖篷布。同时确保现场文明施工,运输便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污染环境。 6)三合料基层施工,按照松铺厚度26填筑。填筑后按照碾压前、碾压第四遍、第五遍和第六遍检测。填筑后碾压前,测量各点标高和路基宽度、横向坡度;基层施工方案篇三: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路面基层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 施工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队长: 质检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质量工程师: 作业组: 二、 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第一合同段,道路里程为K3840K4740,道路长度为900m。主道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辅道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本段路面底基层为25cm厚4%水泥稳定石粉碴,数量为10308m3,基层为25cm厚6%水泥稳定石粉碴,数量为10308m3,其中6%水泥稳定石粉碴的抗压回弹模量7天龄期大于600MPa,压实度(重型标准)不小于98%,7d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4%水泥稳定石粉碴的抗压回弹模量7天龄期大于400MPa,压实度不小于96%,7d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 1.5MPa。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要求,执行(道)字第2003-19号变更。 为配合路面面层改性沥青(SMA)的试验段施工,根据业主、监理单位要求,本标段路面基层从与二标的衔接点由东向西进行施工。 1、准备工作 所有路面原材料均需送有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材料检验,并做配合比设计。石粉碴采用质地坚硬岩石轧制碎石的筛余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mm,小于0.07mm的颗粒不大于10%,级配适当、洁净、无土块杂质。水泥拟采用325#、终凝时间6小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石粉碴在工地稳定土搅拌场地(设在1号路口处)统一集中拌和。对各种机具进行调试和检查,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2、基层、底基层施工(1)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2)准备工作 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检查和修补,把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整型压实,表面要求平整、坚实,符合规定的高程、宽度、横坡度,不能有松散材料和软弱点。 测量定出中线桩和边桩。每2025m设一桩标,标出稳定土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施工时要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在下雨天施工。遇降雨时停止施工,对已摊铺的水泥稳定石粉碴应尽快碾压密实,经拌和的水泥石粉碴,碾压工序必须严格控制在4小时以内全部完成。 (3)拌和、运输 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用自卸车运至现场摊铺后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采用不少于3台自卸车运输混合料,确保拌和后的混合料能及时摊铺。 (4)摊铺 主道路面以中心绿化带为界分成左右两幅进行摊铺,辅道路面按单幅一次进行摊铺,每次摊铺长度根据各段设置情况,一般控制在200250m左右,再进行同段另一幅的摊铺。按松高将石粉碴摊铺均匀。 (5)碾压 对混合料采用机械摊铺辅以人工拉线进行高程控制。松铺系数为 1.35,由试铺决定后再进行整型,整型后立即进行碾压。用25t振动压路机在整幅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由边到中,由低到高,重叠1/2轮宽的原则进行碾压,在规定的时间(拌和到碾压终了不超过3小时)内碾压至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层为98%,底基层为96%)。并且无明显轮迹时为止。一般碾压68遍,碾压时头2遍不设振动轻压,速度要先慢后快,控制在1.51.7km/h;以后设置振动重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 (6)接缝和掉头处理 接缝当天工作段的横向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即第1段拌和后留58米不进行碾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