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_第1页
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_第2页
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_第3页
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_第4页
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一厂技术文件(系统运行规程)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文件编码(Code)QYG.01.23标准编码Q11-RGWT-TPOPNR-00010062016-10-20EXE戴伟国王卓盛建华周锦生版本日 期状态编 制校 核审 查批 准审查周期无简 码本文件属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复制或转让。QYG.01.23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Q11-RGWT-TPOPNR-0001Rev:006页码:3/97文件修订说明版本章节(页)号详细注明修改的原因、修改的条款及相关的修改内容。006整本第9、10页防人因工具加入规程根据状态报告CR201604693对薄壁容器(缓冲罐)在运行操作单中明确要求:容器排气作业时,对通气通路进行检查,确认作为防止负压变形的措施有效。编制:戴伟国校核:王卓审查:盛建华批准:周锦生005.2封面7、8、9页12页根据管理指令修改公司图标;根据状态报告CR201424696修订,CR201427539修订;根据运行问题反馈3373、3345修订;根据运行反馈3410修订。编制:史鹏鹏肖艳军校核:黄思兰审查:张冀兰批准:周锦生005.1第19、20、21、22页根据问题反馈3115、状态报告CR201405374修订编制:罗敬平戴伟国校核:黄思兰审查:石忆峰批准:周锦生005全页第5/35/37页按照新的系统运行规程模板升版,根据问题反馈2781,2784,2718修订编制:金辉戴伟国校核:沈欣吴绍坤审查:石忆峰批准:周锦生004.2根据R12大修纠正行动修订编制:肖艳军校核:吴绍坤审查:周锦生批准:吴炳泉004.1第7页根据状态报告ZTBG200708025修订编制:吴绍坤校核:饶建明审查:王煊批准:吴炳泉004定期升版编制:吴绍坤校核:吴志明审查:王煊批准:马明泽003编制:吴志明校核:钱明审查:吴炳泉批准:缪亚民002编制:王月祥校核:叶天波审查:缪亚民批准:何小剑001编制:叶天波校核:曹 力审查:缪亚民批准:何小剑000新增编制:叶天波校核:杨建明审查:李幼新批准:李幼新QYG.01.23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Q11-RGWT-TPOPNR-0001Rev:006页码:97 /97 目 录1.0适用范围62.0编写依据63.0初始条件64.0注意事项65.0操作步骤75.1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75.1.1初始条件75.1.2注意事项75.1.3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手动运行95.1.4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自动运行10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115.1.6衰变箱氢、氧接收箱的互切135.1.7衰变箱给暂存箱提供覆盖气体145.1.8衰变箱充氮操作145.1.9高放无氧废气系统设备疏水操作155.1.10衰变箱中废气氢、氧浓度分析监测185.1.11异常工况操作21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275.2.1初始条件275.2.2注意事项275.2.3衰变箱高放废气排放275.2.4高放高效过滤器的运行285.2.5高放高效过滤器的滤芯更换295.2.6高放高效过滤器的疏排水305.3低放有氧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315.3.1初始条件315.3.2注意事项:315.3.3低放废气系统的运行与停止325.3.4低放有氧废气处理系统设备疏水335.3.5过滤器 S13-12A(B)更换355.3.6过滤器S13-13A(B)更换366.0附录376.1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操作376.1.1运行仪表清单376.1.2电动阀和膜压机供电及联锁状态表396.1.3操作卡IS13-1高放废气接收及贮存前阀门确认表416.1.4取样一览表466.1.5设备规格476.1.6运行参数定值506.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的运行516.2.1运行仪表清单516.2.2电动阀门供电及联锁状态表526.2.3操作卡IS13-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阀前阀门状态表536.2.4设备规格556.2.5运行参数值556.3低放有氧气处理系统的运行566.3.1运行仪表清单566.3.2 电动阀门供电及联锁状态表576.3.3操作卡IS13-3低放有氧废气运行前阀门确认表586.3.4取样一览表606.3.5主要设备规格606.3.6运行参数定值616.4废气系统操作卡626.4.1衰变箱给暂存箱提供覆盖气体62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746.4.3衰变箱废气排放操作卡861.0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各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下的运行操作。2.0 编写依据2.1 辅助系统设计说明书 728-02-03(1)系初-SM2.2 辅助系统流程图 728-02-04(1)系统-TC2.3 一回路辅助系统运行说明书 728 61运行4(1)(2)(3)SM2.4 一回路工艺系统流程图图册 QYT-X-0012.5 IG3V-40/13-1膜式压缩机产品使用说明书2.6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第11章系统描述3.0 初始条件见相应的操作步骤部分。4.0 注意事项见相应的操作步骤部分。5.0 操作步骤5.1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5.1.1 初始条件(1). 根据“附录6.1.1运行仪表清单”,确认有关仪表投入正常运行。(2). 根据“附录6.1.2电动阀和膜压机供电及联锁状态表”,确认正常。(3). 根据“附录6.1.3操作卡IS13-1高放无氧废气接收及贮存前阀门确认表”,确认阀门状态。(4). 确认氮气系统正常供给氮气。(5). 确认设冷水系统正常供给设冷水。(6). 确认废液处理系统能接收本系统的排水。(7). 确认膜压机能正常压缩高放无氧废气。(8). 确认厂房有关通风系统已正常运行。(9). 前冷却器、缓冲罐、后冷却器、阻火器、衰变箱等设备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投入运行。5.1.2 注意事项(1). 在废气系统运行前,衰变箱和相关管线已用氮气扫气,整个系统具备高放无氧废气运行使用条件。(2). 高放无氧废气系统必须隔绝火花。(3). 缓冲罐安全阀V13-08的动作值为0.55MPa,应由技术处确认该阀的动作值符合设计定值。(4). 各设备高液位报警时,应按“5.1.7高放无氧废气系统设备疏水操作”进行排水。(5). 确认相关自动联锁系统有效,即两台膜压机互为备用,当膜压机A投入自动时,膜压机B自动投入备用;膜压机B投入自动时,膜压机A自动投入备用。(6). 启动前膜片压力示值为0.0MPa,否则不能投入运行,并请检修人员进行检查。膜压机的膜片破损报警时应停机并由检修人员更换膜片。(7). 膜压机运行时,应保证有一个衰变箱接收废气和一个衰变箱处于备用状态。(8). 控制衰变箱的工作压力不能大于0.7MPa,防止超压,并切换衰变箱接收。(9). 高放无氧废气必须贮存足够时间,以保证短寿命核素得以充分衰变。(10). 每班必须检查膜压机曲轴箱的油表一次,当油表指示低于油表下限时,应及时填报缺陷,由检修人员往曲轴箱内加油。(11).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投入运行后,需及时关注非接收衰变箱压力变化趋势,避免造成氢氧混合。(12). 衰变箱安全阀校验完成后,相应衰变箱需进行充氮保压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详见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充氮压力0.150.2Mpa,保压时间不小于48小时。保压完成后衰变箱压力无明显下降才允许投运,与衰变箱相关的第一道隔离阀解体后也需要充氮保压。5.1.3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手动运行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1、 以下是衰变箱S13-05A接收废气操作,其余衰变箱接收废气操作类似衰变箱A。2、 在含氢与含氧废气接收的衰变箱互相切换操作之前,应手动启动膜压机A(或B)将缓冲罐压力排至最低,必要时打开V13-15充入氮气对管线进行吹扫。3、 有关各设备的疏水操作按“5.1.8废气系统设备的疏水操作”进行。4、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投入运行后,需及时关注非接收衰变箱压力变化趋势,避免造成氢氧混合。5、 容器排气作业时,对通气通路进行检查,确认作为防止负压变形的措施有效。执行顺序 操作步骤(1). 确认“5.1.1初始条件”已经完毕。(2).将膜压机S13-02A(B)的“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于“手动”。(3).开启衰变箱S13-05A的气体进口电动载止阀V13-37A。(4).根据废气缓冲罐压力(PI1301/CB-201)上升,确认缓冲罐在收集废气,当压力达到0.013MPa时,手动启动膜压机S13-02A(B),随后缓冲罐出口阀V13-21A(B)也自动开启。(5).当缓冲罐压力上升到0.03MPa,手动启动另一台膜压机S13-02B(A),两台膜压机同时运行。(6).当衰变箱S13-05A的压力指示(PIA1304/CB-201)达到0.65MPa时,关闭其进口阀V13-37A;同时将S13-05BF中的某一备用衰变箱投入运行,即开启其相应的气体进口电动截止阀V13-37BF。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4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自动运行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1、 以下是衰变箱S13-05A接收废气操作,其余衰变箱接收废气操作类似衰变箱A。2、 在含氢与含氧废气接收的衰变箱互相切换操作之前,手动启动膜压机A(或B)将缓冲罐压力排至最低,必要时打开V13-15充入氮气对管线进行吹扫。3、 有关各设备的疏水操作按“5.1.8高放无氧废气系统设备的疏水操作”进行。4、 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投入运行后,需及时关注非接收衰变箱压力变化趋势,避免造成氢氧混合。5、 容器排气作业时,对通气通路进行检查,确认作为防止负压变形的措施有效。执行顺序 操作步骤(1).确认“5.1.1初始条件”已经完毕。(2).将膜压机S13-02A(B)的“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于“A”(或“B”)。(3).开启衰变箱S13-05A的气体进口电动载止阀V13-37A。(4).根据废气缓冲罐压力(PI1301/CB-201)上升,确认缓冲罐在收集废气,当压力达到0.013MPa时,膜压机S13-02A(B)应自动启动,随后缓冲罐出口阀V13-21A(B)也自动开启。(5).当缓冲罐压力上升到0.03MPa时,另一台膜压机S13-02B(A)也自动启动,V13-21B(A)阀自动开启,两台膜压机同时运行。(6).当缓冲罐压力下降到0.003MPa时,两台膜压机S13-02A、B均自动停止,相应的缓冲罐出口阀V13-21A、B也自动关闭。(7).当衰变箱S13-05A的压力指示达到0.65MPa时,关闭其气体进口阀V13-37A。同时使S13-05BF中某一备用衰变箱投入运行,即在CB-201盘上开启相应的衰变箱气体进口电动截止阀V 13-37BF。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5 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1).衰变箱氢氧废气接收分配a、根据氢氧分析结果,确定一只为含氢废气接收箱、一只为含氢废气备用接收箱,在副控室CB201盘上相应的阀门V13-37A(或B/C/D/E/F)上挂“含氢废气接收箱”、“含氢废气接收备用箱”提示牌,确认接收箱和备用接收箱的V13-36A(或B/C/D/E/F)为开启。b、根据氢氧分析结果,确定一只为含氧废气接收箱、一只为含氧废气接收备用箱,在副控室CB201盘上相应的阀门V13-37B(或A/C/D/E/F)上挂“含氧废气接收箱”、“含氧废气接收备用箱” 提示牌,确认接收箱和备用接收箱的V13-36B(或A/C/D/E/F)为开启。c、其余两只箱为储存衰变及检修备用,储存衰变及检修备用箱的V13-36C(或A/B/D/E/F)为关闭。d、正常接收时,根据废气来源,打开含氢废气接收箱(或含氧废气接收箱)对应的进口阀V13-37A(或B/C/D/E/F),确认其他衰变箱进口阀关闭。(2).根据废气来源选择含氢或含氧废气接收箱a、硼回蒸发序列运行期间,衰变箱接收切换至含氧废气接收箱。b、硼回暂存箱排气,衰变箱接收切换至含氧废气接收箱。c、化容硼酸储存箱排气,衰变箱接收切换至含氧废气接收箱。d、反应堆停堆换料期间,容控箱检修后扫气及氧化运行期间、疏排水箱检修后扫气、卸压箱检修后扫气,衰变箱切换至含氧废气接收箱。e、反应堆功率运行期间,容控箱排气、容控箱气空间取样扫气、疏排水箱排气、卸压箱排气,衰变箱切换至含氢废气接收箱。注意:如果此时硼回蒸发处于运行状态,则关闭V03-218A/B,暂停硼回脱气塔排气;如有必要则暂停硼回蒸发处理。f、副控值班人员负责跟踪填写运行管理系统中的状态跟踪:“衰变箱压力及接收状态”,频度为1次/班。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6 衰变箱氢、氧接收箱的互切操作监护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1、当高放无氧废气来气与接收衰变箱内气体不符时,需进行接收衰变箱的切换。执行顺序操作步骤1.确认高放无氧废气接收及贮存处于运行状态。2.衰变箱处于正常接收状态:并有合格的“含氧接收箱”和“含氢接收箱”。3.确认衰变箱接收箱需要从“含氧接收箱”切换至“含氢接收箱”或从“含氢接收箱”切换至“含氧接收箱”。4.确认02厂房0.2MPa氮气运行正常5.确认缓冲罐S13-01无来气,并确认压力为0KPa及以下;否则手动启动膜压机S13-02A(或B)将缓冲罐压力排至0KPa及以下。6.打开V13-12、V13-15。7.确认缓冲罐压力上涨,并确认膜压机正常联锁启动;否则手动启动膜压机S13-02A(或B)。8.当接收衰变箱压力上涨0.03MPa时,关闭V13-12、V13-15。9.待缓冲罐压力下降至0KPa及以下;否则手动启动膜压机S13-02A(或B)将缓冲罐压力排至0KPa及以下。10.关闭接收箱气体进口电动截止阀V13-37A(或B/C/D/E/F)。11.打开需切换至接收的衰变箱气体进口电动截止阀V13-37A(或B/C/D/E/F)。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7 衰变箱给暂存箱提供覆盖气体操作步骤按照操作卡附录6.4.1衰变箱给暂存箱提供覆盖气体执行。5.1.8 衰变箱充氮操作为满足衰变箱氢氧浓度符合要求,防止出现氢爆危害,在衰变箱相关管道设备检修前后、以及衰变箱氢氧超标的其他情况下,需要对衰变箱进行充入氮气稀释、吹扫。操作步骤按照操作卡附录6.4.2衰变箱充氮操作卡执行。5.1.9 高放无氧废气系统设备疏水操作(1). 缓冲罐、废气前冷却器和废气收集总管的疏水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当CB-201盘上缓冲罐高液位(LIA1301H)报警时,将膜压机S13-02A(B)的“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于“手动”,准备进行排水。b、打开阻火器疏水阀V13-03和废气前冷却器废水排放阀V13-18。c、手动停止正在运行的膜压机,确认缓冲罐压力表指示大于0,然后在CB-201盘开启缓冲罐的废水排放阀V13-16。d、排水到CB-201盘缓冲罐低液位(LIA1301L)报警时,关闭V13-03、V13-18 V13-16。e、疏水结束,将膜压机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2). 高放气水分离器(S13-04A、B)的疏水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当CB-201盘上S13-04A(B)的高液位报警时,将膜压机S13-02A(B)的“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于“手动”,手动停止膜压机S13-02(B)运行。b、在CB-201盘开启其废水排放阀V13-23A(B)。c、排水到S13-04A(B)的低液位报警时,关闭其废水排放阀V13-23A(B)。d、将膜压机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3). 衰变箱(S13-05AF)的疏水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衰变箱在投入备用状态前进行一次疏水。执行顺序操作步骤(1).衰变箱S13-05A的疏水a、确认S13-05A的压力在0.02MPa以下。b、确认进口电动阀V13-37A、出口阀V13-39A和V13-40A关闭。c、就地开启其相应的疏水阀V13-45A。d、疏水2分钟左右即可关闭疏水阀V13-45A。(2).衰变箱S13-05BF的疏水步骤与衰变箱S13-05A的疏水相同,只是其中的阀门应按下表变换。衰变箱S13-05BS13-05CS13-05DS13-05ES13-05F疏水阀V1-45BV13-45CV13-45DV13-45EV13-45F进口电动阀V13-37BV13-37CV13-37DV13-37EV13-37F出口电动阀V13-39BV13-39CV13-39DV13-39EV13-39F出口电动阀V13-40BV13-40CV13-40DV13-40EV13-40F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10 衰变箱中废气氢、氧浓度分析监测(1). 衰变箱中废气氢、氧浓度分析监测频率a、 定期监测废气衰变箱氢氧浓度监测频率:按每四周一个循环,第一周周四对全部衰变箱氢氧浓度进行分析监测;第二、三、四周周四对本循环周内接收中箱体、接收过新气源的箱体及排放过的箱体进行氢氧浓度进行分析监测。衰变箱房间的氢浓度监测频率:按每四周一个循环,第一周周四对衰变箱房间进行氢氧浓度分析监测。b、 根据系统运行需要监测在以下情况下,应按规程投入氢氧监测仪检测接收吹扫气体的衰变箱氢、氧的含量,如果超标,则采取充入氮气稀释后排放等措施来保证其氢、氧含量在正常水平。i). 在准备投入或切换衰变箱接收废气前对待接受衰变箱内氢、氧浓度进行测量;ii). 在投入硼回蒸发序列运行过程中,如果衰变箱压力上涨,则按规程投入氢氧监测仪,并增加对衰变箱氢、氧浓度监测的频度;iii). 在化容系统容控箱检修后或电站启动过程中,用氮气对容控箱吹扫后,按程序投入氢氧监测仪检测接收吹扫气体的衰变箱氢、氧的含量;iv). 在衰变箱及其相关管道、阀门检修后,应用氮气对其进行吹扫,按程序投入氢氧监测仪检测接收吹扫气体的衰变箱氢、氧的含量;v). 主系统设备扫气,废气系统有异常随时进行在线监测分析;vi). 其他:衰变箱新接收气体,如有需要,可随时进行氢氧浓度分析监测,保证衰变箱接收气体氢氧浓度符合要求。(2). 衰变箱氢、氧分析监测操作 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分析监测频度为正常情况下每周一次,如废气系统有异常或衰变箱有泄漏随时进行在线监测分析。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主控通知仪控人员做好氢、氧监测分析装置的运行前准备。b、仪控人员准备就绪后,由副控值班人员就地打开相对应的衰变箱取样阀(见下表): 衰变箱S13-05AS13-05BS13-05CS13-05DS13-05ES13-05F取样阀V13-42AV13-42BV13-42CV13-42DV13-42EV13-42Fc、氢、氧监测分析装置的操作由仪控人员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由仪控人员报告给主控操纵员。d、当仪控通知取样监测结束,副控人员关闭相对应的衰变箱取样阀,并做好数据的记录。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3). 衰变箱房间氢气的监测 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分析监测频度为正常情况下每月一次,如废气系统有异常或衰变箱有泄漏随时进行在线监测分析。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主控通知仪控人员做好氢、氧监测分析装置的运行前准备。b、仪控人员准备就绪后,由副控值班人员就地打开相对应的衰变箱房间氢气取样阀(见下表):设备名称衰变箱A衰变箱B衰变箱C衰变箱D衰变箱E衰变箱F 房间号288房间289房间290房间291房间292房间293房间取阀V13-48AV13-48BV13-48CV13-48DV13-48EV13-48Fc、氢、氧监测分析装置的操作由仪控人员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由仪控人员报告给主控操纵员。d、当仪控通知取样监测结束,副控人员关闭相对应的衰变箱房间的取样阀,并做好数据的记录。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1.11 异常工况操作(1). 衰变箱中氢或氧含量超过设定值时的处理A. 接收含氢废气的衰变箱氧浓度超过2%时的处理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确认接收含氢废气的衰变箱氧浓度超过2%。b、将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切换至含氢废气备用接收箱:隔离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将含氢废气备用接收箱作为当前的含氢废气接收箱。(切换操作按5.1.3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手动操作运行执行。)c、按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控制和监测(一厂30万机组)(WM-QM-5011),填写排放申请单,通知取样分析。d、若被批准排放,则执行下列步骤e。若不允许排放,则执行下列步骤f。e、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用氮气冲排i).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ii).排放完毕,按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iii).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的氮气,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iv).重复执行步骤ii)、iii),经多次充氮、排放、分析监测,直到该衰变箱内氧浓度小于2%、氢浓度小于4%后,停止充氮、排放操作。v).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f、若接收废气的衰变箱的压力较低(小于0.4MPa),则执行以下步骤g。若接收废气的衰变箱的压力较高(大于0.4MPa),则执行以下步骤h。g、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衰变箱的压力较低(小于0.4MPa)):i).确认当前衰变箱接收箱正常接收高放废气。ii).打开(-4.80M)氮气去高放废气进口阀V13-12。iii).打开缓冲罐氮气进口阀V13-15。iv).监视缓冲罐压力指示,当其压力超过0.03MPa时,可暂时关闭V13-15。当压力降到0.005MPa时重新打开V13-15。v).对衰变箱进口管线扫气,使接受箱压力上涨0.05Mpa。vi).关闭正常接收的衰变箱进口阀。vii).打开该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进口阀,对该衰变箱充氮稀释。viii).当该衰变箱压力上涨0.150.2Mpa时,关闭V13-15、V13-12停止充氮操作。ix).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x).按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对氧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多次充氮、排放、分析监测,直到该衰变箱内氧浓度小于2%、氢浓度小于4%后,停止充氮操作。xi).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h、与另一氢氧均合格的备用衰变箱连通、降低压力 (衰变箱的压力较高(大于0.4MPa)):i).将该衰变箱与另一氢氧均合格的备用衰变箱连通:确认V13-39A、B、C、D、E、F关闭;打开V13-40A(或B、C、D、E、F),打开V13-43A(或B、C、D、E、F);打开V13-40B(或A、C、D、E、F),打开V13-43B(或A、C、D、E、F)。ii).确认连通的两个衰变箱压力平衡。关闭以下阀门:V13-40A(或B、C、D、E、F),V13-43A(或B、C、D、E、F);V13-40B(或A、C、D、E、F),V13-43B(或A、C、D、E、F)。iii).执行上述步骤g,对这两个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排放,直到合格。iv).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B. 接收含氧废气的衰变箱氢浓度超过4%时的处理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确认接收含氧废气的衰变箱氢浓度超过4%。b、将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切换至含氧废气备用接收箱:隔离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将含氧废气备用接收箱作为当前的含氢废气接收箱。(切换操作按5.1.3高放无氧废气的接收及贮存手动操作运行执行。)c、按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控制和监测(一厂30万机组)(WM-QM-5011),填写排放申请单,通知取样分析。d、若被批准排放,则执行下列步骤e。若不允许排放,则执行下列步骤f。e、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用氮气冲排i).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ii).排放完毕,按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iii).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的氮气,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iv).重复执行步骤ii)、iii),经多次充氮、排放、分析监测,直到该衰变箱内氧浓度小于2%、氢浓度小于4%后,停止充氮、排放操作。v).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f、若接收废气的衰变箱的压力较低(小于0.4MPa),则执行以下步骤g。若接收废气的衰变箱的压力较高(大于0.4MPa),则执行以下步骤h。g、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衰变箱的压力较低(小于0.4MPa)):i).确认当前衰变箱接收箱正常接收高放废气。ii).打开(-4.80M)氮气去高放废气进口阀V13-12。iii).打开缓冲罐氮气进口阀V13-15。iv).监视缓冲罐压力指示,当其压力超过0.03MPa时,可暂时关闭V13-15。当压力降到0.005MPa时重新打开V13-15。v).对衰变箱进口管线扫气, 使接受箱压力上涨0.05Mpa。vi).关闭正常接收的衰变箱进口阀。vii).打开该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进口阀,对该衰变箱充氮稀释。viii).当该衰变箱压力上涨0.150.2Mpa时,关闭V13-15、V13-12停止充氮操作。ix).按5.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执行排放操作。x).按6.4.2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对氢浓度超标的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多次充氮、排放、分析监测,直到该衰变箱内氧浓度小于2%、氢浓度小于4%后,停止充氮操作。xi).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h、与另一氢氧均合格的备用衰变箱连通、降低压力 (衰变箱的压力较高(大于0.4MPa)):i).将该衰变箱与另一氢氧均合格的备用衰变箱连通:确认V13-39A、B、C、D、E、F关闭;打开V13-40A(或B、C、D、E、F),打开V13-43A(或B、C、D、E、F);打开V13-40B(或A、C、D、E、F),打开V13-43B(或A、C、D、E、F)。ii).确认连通的两个衰变箱压力平衡。关闭以下阀门:V13-40A(或B、C、D、E、F),V13-43A(或B、C、D、E、F);V13-40B(或A、C、D、E、F),V13-43B(或A、C、D、E、F)。iii).执行上述步骤g,对这两个衰变箱充入氮气稀释、排放,直到合格。iv).按5.1.5衰变箱氢氧废气的分类接收将合格的衰变箱作为备用或接收。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2). 衰变箱及管道破裂时的处理A. 衰变箱S13-05A及管道破裂时的处理步骤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确认衰变箱的气体出口电动阀V13-39AF都处于关闭状态。b、确认下列阀门关闭:V13-42A、V13-40A 、V13-37A 、V13-57、V13-60。 c、确认有一个衰变箱处于接收无氧废气的状态。d、确认开或打开下列阀门:V13-43A、V13-10。e、在CB-201盘上开启S13-05A的气体出口阀V13-39A,V13-63。f、监视缓冲罐压力指示,当其压力超过0.03MPa时,可暂时关闭V13-39A,当压力降到0.003MPa时,再重新开启V13-39A。g、当衰变箱S13-05A的压力下降到0.02MPa时,关闭V13-39A,V13-63。h、关闭阀门V13-10。i、开启下列阀门:V13-57,V13-60。j、按附录“6.4.2 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操作”对衰变箱S13-05A充入氮气,然后申请排放,多次充氮、排放,直到合格。k、氮气清扫结束后,使衰变箱S13-05A充满空气后再进行检修,以防止发生窒息事故。l、检修结束后再按“6.4.2 衰变箱充氮气操作卡操作”,对衰变箱S13-05A充入氮气,然后申请排放,多次冲、排,直到合格。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B. 衰变箱S13-05A及管道破裂时的处理步骤衰变箱S13-05BF及管道破裂时的处理步骤与“衰变箱S13-05A及管道破裂的处理”相同,只是其中的阀门应按下表作相应的变换。衰变箱S13-05AS13-05BS13-05CS13-05DS13-05ES13-05F操作阀门V13-37AV13-37BV13-37CV13-37DV13-37EV13-37FV13-43AV13-43BV13-43CV13-43DV13-43EV13-43FV13-42AV13-42BV13-42CV13-42DV13-42EV13-42FV13-39AV13-39BV13-39CV13-39DV13-39EV13-39F(3). 膜压机的故障及原因故 障原 因膜片压力上限报警,膜压机自动停止运行膜压机膜片破裂油缸压力上限报警a、检查油压阀中的阀杆卡死在关阀位置b、检查回油管路堵塞5.2 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5.2.1 初始条件(1). 按“6.2.1 运行仪表清单”确认有关仪表投入运行。(2). 按“6.2.2 电动阀门供电及联锁状态表”确认完毕。(3). 按“6.2.3 操作卡IS13-2高放无氧废气排放运行前阀门状态表”确认阀门状态。(4). 废液系统能接收本系统的疏水。(5). 厂房有关的通风系统运行正常。(6). 确认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中有一系列处于运行状态,另一系列备用。(7). 按运行规程QYG.05.01辐射监测系统运行规程投入R05系统。5.2.2 注意事项(1). 高放废气排放需严格执行排放管理制度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控制和监测(一厂30万机组)(WM-QM-5011)。(2). 确认有一系列过滤器处于运行状态,若压差超过额定值时应更换。(3). 排放速率应控制在10m3/h以下。(4). 当废气辐探器发生报警时,确认排放阀V13-63应自动关闭。(5). 在排放过程中,衰变箱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降至0.03MPa时,应停止该衰变箱的排放,以防止空气的倒灌。5.2.3 衰变箱高放废气排放排放操作见附录6.4.3衰变箱废气排放操作卡5.2.4 高放高效过滤器的运行 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二个系列过滤器中,一个系列运行,另一个系列备用:S13-06A(B)和S13-07A(B)运行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确认下列阀门关闭:V13-92A(B)高放高效过滤器泄水阀V13-61B(A)高效过滤器气体进口阀V13-62B(A)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阀b、确认下列阀门开启:V13-61A(B)高效过滤器气体进口阀V13-62A(B)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阀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2.5 高放高效过滤器的滤芯更换操作监护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二个系列过滤器中,一个系列运行,另一个系列备用:S13-06A(B)和S13-07A(B)运行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确认下列阀门关闭:V13-61A(B)高效过滤器气体进口阀V13-62A(B)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阀V13-92A、B高放高效过滤器泄水阀b、确认下列阀门开启:V13-61B(A)高效过器气体进口阀V13-62B(A)活性炭过滤器出口阀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2.6 高放高效过滤器的疏排水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监护注意事项:本操作卡所有步骤均需要执行顺序操作步骤a、疏水应在S13-06A(B)处于备用状态没有进行废气排放时进行,开启高放高效过滤器泄水阀V13-92A(B)。b、排水约5-10秒后关闭V13-92A(B)。执行情况说明:操作人: 监护人: 批准人: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5.3 低放有氧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 5.3.1 初始条件(1). 根据“6.3.1 运行仪表清单”确认有关仪表投入运行。(2). 根据“6.3.2 电动阀门供电及联锁状态表”确认完毕。(3). 根据“6.3.3 操作卡IS13-3低放有氧废气运行前阀门确认表”确认阀门状态。(4). 确认压空系统、氮气系统能正常供应压缩空气、氮气。(5). 确认废液系统能接收本系统排放的废水。(6). 确认厂房有关通风系统已正常运行。(7). 按运行规程QYG.05.01辐射监测系统运行规程投入R06系统。5.3.2 注意事项:(1). 低放气水分离器高液位报警时应及时排放废水。(2). 低放高效过滤器和低放活性碳过滤器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更换其过滤芯。(3). 正常运行时,低放有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