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心理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心理学的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包含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及心身疾病两大部分。,中医心理学的雏形,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类生活非常艰苦,对于疾病的产生原因,常常看作是神灵惩罚或恶魔作祟。因此,治病手段就是对两者的软硬兼施,或祈祷神灵的保佑和宽恕,或驱鬼、辟邪。,祝由与心理治疗,尚书金滕说:周公祷武王之疾而瘳。当时,为人治病基本上由巫祝所为。古籍中所记载的许多传说中的名医,大都以巫祝疗病。上至王侯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巫祝治病。说苑载: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内经奠定基础,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主神明、脏象学说等中医心理学基本理论均在内经中基本奠定。内经中的九气、五志都是以后南宋陈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依据。对睡梦等心理现象、对个体心身发展的基本观点、对心理过程、对人格体质学说等一系列问题都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华佗与心理治疗,一个高明的医生,必须能针对患者的不正常的情志,进行心理治疗。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张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张仲景与心身调理,张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贡献的伟大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这部著作反映了张仲景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他强调了心身调理的治疗思想,并把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他形象地描述了奔豚病的证候,明确指出本病皆从惊恐得之,并创奔豚汤、桂枝加桂汤治之。,张仲景与心身调理,张仲景首先提出脏躁病名,描写其症状表现为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指出患脏躁症的患者,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连续打哈欠伸懒腰,动作言语都不能自控,似有神灵附体一般。,张仲景与心身调理,可见脏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以情志刺激为多见。并创甘麦大枣汤治之。对诸如百合病、惊悸、失眠等常见的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都确立了完整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唐代的心理治疗,根据隋唐医事制度,太医署中均设有祝禁科,并设有咒禁博士、咒禁师等医疗官职。如果把祝禁科看成最早的原始蒙昧的心理治疗科,那么咒禁博士、咒禁师等可谓官方命名的最早的心理治疗医生。,千金方的调气法,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受到了当时盛行的佛教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养生、养性。他在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唐代的心理治疗,同时,还记载类似现代暗示疗法的禁咒疗法,每法中的律令(即行禁时的咒语)对病情都有针对性,并配合药物,对患者有明显的暗示治疗作用。特别是孙思邈在其临床实践中把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看成是内在脏腑病变的部分症状,从而把心理活动的变化纳入了脏腑辨证体系。,心神病证的理法方药,孙思邈指出: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善忘,进而提出:治心实证,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用竹沥汤,治心不足,善悲愁恚怒,善忘,恐不安,妇人崩中,面色赤,茯苓补心汤。由此看来,孙氏对心神病证的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密切联系的。,刘完素与五志化热,刘完素以倡火热论著称。他提出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即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因而提出一套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并注重调理情欲。这当然也包括心神疾病的治疗。,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统称为三因。其中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陈氏在论述三因致病时,特别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诊治情志病作出了贡献。,张从正儒门事亲,张从正儒门事亲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狎亵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他的心理治疗医案流传至今,而且有治有论,理论及实践均有创见。,李杲的脾胃学说,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而脾胃受损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役过度及情志因素,其中情志因素常为先导,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在治疗上他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主张服用补中益气汤时,必须宁心绝思,药必神效。,儒林外史与范进中举,由于各种心理疗法应用广泛,影响很大,甚至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记述的范进中举,因过喜而连叫我中了呈疯癫状,后经他平时最惧怕的岳父胡屠户打了一个耳光而治愈,就是心理治疗的典型案例。,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张介宾在类经.会通中专列情志疾病29条。景岳全书中对痴呆、癫、狂、痫、郁、诈病等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病证论述颇详,还特别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缪希雍本草经疏,缪希雍在本草经疏写到: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这个时期,心理治疗运用广泛,具体方法丰富多样,像情志相胜疗法、两极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疗法、移精变气疗法等等,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神感知论,脏合情志论,人格体质论,心神感知论,祖国医学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提出人的感知活动都有是在心神的主导下进行的。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正因为神舍于心,心神是人类感知活动的中枢,所以脏象之心才成为反映所感知客观事物的所处。目、耳、鼻、舌、身是机体五种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别司视、听、嗅、味和体表痛温触压觉。,脏合情志论,中医继承古代哲学的情志理论,发展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学说。并将五脏与七情的关系归纳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而七情致病则表现为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人格体质论,祖国医学的气质人格理论是建立在阴阳整体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目前的文献资料中多以阴阳人格体质学说称之。内经灵枢通天篇和阴阳二十五人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阴阳人格体质学说。通天篇根据个体阴阳气的多少将人格分为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等五大类。,阴阳和平型,阴阳和平型:安静自处,不好名利,寡欲无喜,顺应事物,适应变化,从容稳重,如诸葛亮。,太阳型,太阳型:好高骛远,意气用事,过于自信,易冲动,感情用事,不易控制,如猛张飞。,少阳型,少阳型:自尊心强,爱慕虚荣,活泼好动,好交际,好抛头露面,昂首挺胸,手常背于后,如程咬金。,太阴型,太阴型:表面谦虚,内心另有所谋,好得恶失,抑郁,面色阴沉,爱哭泣,如林黛玉;,少阴型,少阴型:喜好小利,嫉妒心重,幸灾乐祸,站立时躁动不安,走路时似伏身向前,反应较迟缓,如蒋干.,中医心理卫生,清静养神,择时调神,节欲保精,调神畅气,清静养神,是指保持安宁的心境,保养充足的神气,从而维持心身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名家刘河间也曾论述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应该注意的是,清静养神并非无欲无心,无理想、无抱负、无作为的懒惰心理,只是一种神情专注、淡于功利,排除杂念的平和心态。,择时调神,按照自然界的时间节律来调节人的心理神态,从而达到神调体健的目的。素问四气调节器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与一年四时变化节律相类似,一日昼夜变化也表现为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夜半为冬。中医心理学认为,个体顺应四时之律,即可保持神明体健,若违背四时之律,则可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节欲保精,指节制性欲,休养肾精,以存元真。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精是化气生神的基础。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物质。一个人肾精充盛,则气旺神清体健,反之若肾精亏损,则气衰神疲体倦。性欲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需要,但过于纵欲常常是导致坚信精亏损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年少近色,多夭,过则为灾。因此,节欲保精维持心身健康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调神畅气,是指协调七情、防止偏激,从而保障气机条达疏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人之常情,但七情过激,则可扰乱气机,损伤脏腑,若能协调七情,气机条达,则能应对各种不良刺激,保持心理平衡。中医认为,调神畅气必须自讼、自克、自悟、自解,也就是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解嘲,自我克制,自我疏导。,中医心理治疗,脱敏渐适,移情易性,情志相胜,导引吐纳,说理开导,脱敏渐适法,中医认为:惊者平之,平者常也。意指突然强烈刺激可以导致疾病,通过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顺序接触刺激物,使之渐渐适应,不再敏感,与现代心理治疗的行为脱敏疗法是完全类似的。,情志相胜法,是有意识地调动某种情绪活动,调节和控制因另一种情绪所引起的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中医名家张子和根据中医理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并总结临床实践,从而提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移情易性法,是一种通过转移病人情绪注意点,改变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方法。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说明情郁之症可以移情易志之法治疗。理瀹骈文认为: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问,听曲消悉,有胜于服药者矣。棋、琴、书、画、垂钓、旅游均可达到移情易志,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说理开导法,让病人了解病情真相,消除顾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提高疗效。灵枢师传载有: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这里所述告之、语之、导之、开之就是说理开导。昭明文选七法载有:论天下之释微,理万物之是非而使楚太子涩然汗出、霍然病已。是中医以说理开导心理治疗的著名病案。,导引吐纳法,即气功疗法,在意念引导下调动正气达于病所,以驱邪治病。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兼能行气,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气,亦得数百岁,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可见,气功通过调节意念和气息运动,激发经气,疏通气机经络,调和气血,可达到抗病驱邪的功效。,课堂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心理学的特点DA强调整体观念B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C强调心身相互影响D强调药物在心理问题的应用关于祝由错误的是AA是一种典型的迷信B是暗示心理治疗的雏形C是由时代所决定的D有一定治疗效果,课堂练习,中医心理护理整体观念不包括CA形神统一B心身互动C心理决定生理D人与环境协调首先提出脏躁并创甘麦大枣汤治之的是AA张仲景B华佗C张子和D刘完素,课堂练习,某人自尊心强,爱慕虚荣,活泼好动,昂首挺胸,如程咬金。可能属于CA太阳型B太阴型C少阳型D少阴型中医心理护理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局部观念B对症护理C辨证施护D基础护理,课堂练习,二、填空题远古时代人类对于疾病的产生原因,常常看作是_和_。因此,治病手段除部分药物和针灸外,主要还是_。张仲景认为脏躁是一种_疾病,其病因多为_所致,并创_治之。孙思邈提出治心实证,用_;治心不足,用_。,课堂练习,中医名家中,提出五志化热理论的是_,总结提高情地相胜理论的是_。陈无择将致病因素归纳为_、_和_,并突出了_的致病作用。中医脏合情志理论将七情致病的关系描述为怒伤肝_、_、_和_。,课堂练习,中医阴阳人格体质学说将人格分为_、_、_、_和_五大类。中医的七情是指_、_、_、_、_、_和_。情志相胜法指的是悲胜怒、_、_、_和_。中医心理卫生保健方法主要有_、_、_和_。,课堂练习,三、是非题1.刘完素提出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并创立了一套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2.孙思邈认为治心实证,宜用茯苓补心汤;治心不足,用竹沥汤。3.中医脏合情志理论将七情致病的关系描述为怒伤心、喜伤肺,悲伤脑,恐伤肾,思伤脾。,课堂练习,某人喜好小利,嫉妒心重,幸灾乐祸,反应迟缓,如蒋干。其人格类型可能是少阴型。情志相胜法指的是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中医心理学根据个体阴阳气的多少将人格分为太阳、少阳、少阴、太阴等四大类。,课堂练习,1.情志相胜法2.阴阳人格学说3.移情易性法4.节欲保精5.导引吐纳法,课堂练习,五、问答题试述脏合情志论的基本观点。何谓阴阳人格理论,该理论将人格分为哪几个类型?归纳小结中医心理治疗的几种常用的主要方法。简述中医心理护理的主要特点?,PPT,就是PowerPoint简称.PowerPoint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还有Excel,Word等)。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可协助用户独自或联机创建永恒的视觉效果。它增强了多媒体支持功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流或视频流。对用户界面进行了改进并增强了对智能标记的支持,可以更加便捷地查看和创建高品质的演示文稿。【更多专业书籍、论文报告、教学资料、书画艺术、教学课件、office模板、中小学试题、历史哲学等资料,请在我的主页查找,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soul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医学化验医学定义(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人类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编辑本段医学的分类医学研究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物理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组织学,人体胚胎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病毒学,人体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信息学,急救学,护病学,新中心法则。临床医学包括: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职能治疗学化学治疗学生物治疗学血液治疗学组织器官治疗学饮食治疗学物理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内科学外科学泌尿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传染病学皮肤医学神经医学精神病学肿瘤医学急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家庭医学性医学临终关怀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听力学。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手术治疗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在中医学的历史进程中,“祝由”术沿袭数千年,属于元明临床“十三”科之一,但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国古老的实证医学萌芽。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格局,“重道轻器”衍生出的务虚倾向,重体悟而疏实证,必然缺少逻辑推理,致使中国的实证医学成就在日后难以与西方医学同日而语。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医巫分家,亚里士多德曾详细描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古希腊医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之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的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雅斯贝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并且是独立地发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一阶段,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处在古典希腊文明的开创时期,出现了德谟克利特、费底亚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着中、西两座医学的峰巅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关于希波克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认为:“是自然科学几乎没有萌芽的时代,在医术上具有先进性的最宝贵的代表文献。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学虽然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知识上有缺陷,虽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过动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验和哲学推理的基础上,终能使医学提高到难以超过的高度。这是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现象之一,并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说明通过经验,实际观察和正确的推理,可以得到极有价值的宝贵材料,他的确解决了医学历史上具有决定性倾向的开端。”比较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其中黄帝内经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难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这些差异为中、西医学的日后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笔。医学教材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药典籍。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在于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西方,盖伦的一生生活在罗马帝国时安东尼父子的执政期。彼时,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证。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著述200余部著作,现存的83部著作中,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历史、法律等。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中、西医学在张仲景和盖伦完全相悖的医学范式引导下,开始步入了分道扬镳的历史进程。在中华文化强调“中和”的大背景下,学术界便有了“海纳百川”的宽松气氛。出现了学术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温之争,经方时方之别等。中医学按张仲景的思维范式,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最初的中医学理论已无法诠释新的科学事实,因此,医学理论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这就促使中医学进入汉代以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共包括四个时期:编辑本段魏晋隋唐时期由于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并继承整理发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编辑本段宋金元时期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编辑本段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而西方医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奴婢,牧师取代医师。从13世纪开始,始渐复明,直到15世纪,冲破封建宗教藩篱,才得以迅速发展。达芬奇开创现代解剖学,维萨里创立解剖生理学;1731年意大利摩尔干尼创立了病理解剖学;1855年德国魏尔啸创建了细胞病理学;与此同时西方科学方法论对医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渭南市医疗机构定向招聘笔试等后续工作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广西旅发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10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企事业单位10000+岗位春季招聘4月23日西安站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西玉林市北流生态环境局招聘公益性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人民政府招聘代理服务记账中心编外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安徽阳光采购服务平台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人(第二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嘉兴市秀拓燃气有限公司招聘2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公开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 汽车起重机技术规格书
- 4M变更管理(培训)
- 北斗导航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医药代表拜访中的市场分析技巧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变压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第二章 民事权益保护追求幸福的基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