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一级动火现场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测量动火地点可燃气体(氢气、油气、粉尘)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小时重新测量。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2.联系运行测量动火地点可燃气体(氢气、油气、粉尘)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3. 容器内外动火,必须保持容器孔盖敞开并通风,排净内部可燃气体。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4. 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5.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 6.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7.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合格灭火器。(结合动火点可燃物性质)8.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含油污、煤粉),不留火种。通用二级动火现场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 2.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3.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 4.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有效隔离。 5.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合格灭火器。(结合动火点可燃物性质) 6.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含油污、煤粉),不留火种。 润滑油、密封油、液压油系统动火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电焊接地线严禁接在油系统上。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2.动火前放净检修设备和油管内存油,用蒸汽或100热水冲洗干净。确认检修设备和油管道内存油已放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可燃气体(氢、油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测量动火点可燃气体(氢、油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3.确认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在合格范围内。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有效隔离。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5.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6.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7.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干粉或泡沫灭火器。8.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油污,不留火种。氢气系统动火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2.动火前对检修设备和氢管道用氮气进行置换。确认检修设备和氢管道已用氮气进行彻底置换。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空气中氢气含量小于0.4%,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测量动火点氢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3.确认动火点氢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5.电焊电源、刀闸和焊机距动火点不小于10米,严禁将电焊地线接在氢气设备上。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6.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7.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8.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干粉或CO2灭火器。9.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不留火种。锅炉燃油系统、油罐区动火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电焊接地不允许接在油系统上。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2.动火前放净油罐和油管内存油,用蒸汽或清水清扫干净,保持动火区域通风良好。确认检修设备和油管道内存油已放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3.拆开检修段燃油管道两端接头并保持敞口。确认检修段燃油管道两端接头已拆开并保持敞口。3.确认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在合格范围内。4.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油气含量小于0.2%,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测量动火点油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5.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6.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7.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8.动火现场配备两具泡沫或干粉灭火器。9.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油污,不留火种。制粉、输煤系统动火安全措施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靠。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2.动火前将检修设备和管道内积粉清扫干净,保持动火区域通风良好。确认检修设备和管道内积粉已清扫干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粉尘浓度小于20g/m3,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测量动火点粉尘浓度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3.确认动火点粉尘浓度在合格范围内。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加药装置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迷你充气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陆上井口设备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统一招聘39人(第三批)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6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纯电动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拆装与检测吉利E450 习题及答案2.1动力电池认知
- 老年人假牙护理
- 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监管合同协议
- 2025年道路养护合同协议书(含补贴条款)
- 2025年社区治理与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健康史评估的试题及答案
- 2015海湾消防GST-QKP04、GST-QKP04-2 气体灭火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无机非金属面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21∕T 3397-2021
- 钢轨探伤发展历程目录一国外钢轨探伤发展二我国钢轨探伤发展
- 部队工程保密协议书
- 物理课程标准2025解读
-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与进步跟踪表
-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笔试考题
- GB/T 45140-2025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国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自检自测1-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