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1_第1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1_第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1_第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1_第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教材梳理: (一)知识结构:总体小康的成就 全面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总体小康的特点 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 小康 社会 的经 济指 GDP 方面的目标 标经济建设的目标工业和经济体制目标 缩小三大差别目标 人民生命方面的目标 (二)知识要点: 1、我国到 20 世纪末,人民生活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消费,过渡到消费,部分向比较迈进。从 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大大增强。我国终于告别了的时代,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 2、虽然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在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的、 的、发展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 2 / 7 (三)、解疑释难: (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 三步走 ” 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活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人均 800 美元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 2、到 20 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 )经济建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3 / 7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小康社会和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 1: XX 年 2 月 11 日,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自豪的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汇报: “ 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苏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 苏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 “ 快中求好,好中求优 ” ;在 路径选择上, “ 扬长避短,整体推进 ” ;在工作方法上, “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 ” ;在组织保障上,“ 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 ” 。 到 XX 年底,苏州人均 GDP 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 5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倍。城市化水平达到 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比省均目标值低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 16276 元 ,比省均目标值高 276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393 元 ,比省目标值高 11%;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 %,比省目标值高 %. (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从微观上看, 城乡居民的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 ? 4 / 7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 三大区别:( 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 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三、联系实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6 项指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 16 项指标,经济方面 4 项指标。 到年,城市化率从现在的提高到以上,城市容量亿到亿人口,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到全球前名行列,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占有面积不得超过国土总面积的,恩格尔系数不超过,基尼系数 ,人文发展指数不低于,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以下人均预期寿命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年,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平均达到,5 / 7 科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以上 四、检测反馈: 诗经 .大雅 .民劳中曰: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 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 1-2 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要求是()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 B 、 c 、 D 、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 阶层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6 / 7 A、 B 、 c 、 D 、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贯彻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 “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决定 是市场经济 的必然要求 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 、 、 、 、(不定项)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预计到年下降到,年前后下降到左右上述材料说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下降趋势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简答题: 7 / 7 简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答案略) 辨析: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答案: 小康水平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